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华山的老丈母

2020-09-17抒情散文夜莺
华山的老丈母文☆夜莺华山老师教历史。老婆在县委上班。老丈母脾气火爆,跟她说阿拉话的媳妇合不来。在儿子家没住多久,就打道回府,扎根后方了。闲得发慌,非要夺了华山父母的饭碗,抢着带外孙。华山父母乐得逍遥自在,回老家那个山坡坡种地去了。老丈母成了

  华山的老丈母
  文☆夜莺
  华山老师教历史。老婆在县委上班。老丈母脾气火爆,跟她说阿拉话的媳妇合不来。在儿子家没住多久,就打道回府,扎根后方了。闲得发慌,非要夺了华山父母的饭碗,抢着带外孙。华山父母乐得逍遥自在,回老家那个山坡坡种地去了。   老丈母成了城里常驻人口。经常跑到人多嘴杂的地方去耍。说起西月湖,翠屏山,大礼堂,湿地公园等休闲胜地,跟自家的阿猫阿狗一样亲,溜溜熟。一来二去,国家有关农村土地征用赔偿等政策,她也说得头头是道。遗憾的是,老太太斗大的字不识一个。要是读点书哩,更不得了。老公,儿女,亲家母,亲家公都是她的手下败将,只有听令的份。唯一让她怯火的,就是这女婿娃儿华山了。说话像翻书,口才比她还了得。   小两口想过二人世界,这老丈母就是霸道,连周末也不给机会。去年国庆后,华山夫妇高兴了。因为这老太太隔三岔五就往老家跑一趟,每次回来都神采奕奕,不知有什么喜事背着他们。他们也懒得理会,正想图个清静。   一晃就年边了。老太太回老家的次数更勤了。华山还眉飞色舞给办公室同事摆,说老丈母最近觉悟提高了,弄了不少腊货回来。喝点小酒,吃点山鸡野鸭就是安逸。娃儿有人带,吃的有人弄,这小日子呀,要多滋润有多滋润,要多美满有多美满,听得单身狗们牙痒痒,发誓要寻个好丈母娘。   也许你有疑惑,现在农村大片丢荒,荆棘丛生,衰草连天,人烟又稀少。要一个老太太去弄山货,不容易。是的。但华山老丈母家与香火鼎盛的寺庙挨邻则近。镇上新书记李海,是个外地年轻人。一上任就大刀阔斧搞旅游开发项目。带领村民建设新农村。镇上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兴奋不已,征地拆迁补偿,政府一说,积极响应。   再说华山老丈母家。女儿女婿端的是铁饭碗,儿子儿媳在大上海工作。户口薄上,就只有老两口大名。她家被占的那个小秧田,每年最多收半箩谷子。补偿的钱钱不起眼。于是这老太太就在背后东说西说,哪家多了哪家少了,哪家该占哪家不该占,反正就是无风也起浪。说得别家老人躺在床上睡不着觉。   做了市民六七年,见多识广。每次回家,招兵买马在家打麻将。茶水烧好,瓜果摆上,电视开起。边打麻将边话桑麻,城里乡下互通消息。老人小孩耍得尽兴。朝而往,暮而归。麻将声,哗啦哗啦响。一周过去。两周过去。第三周上,老太太就收拾包包,回城过年了。小李书记却回不了家过不了年。因为老太太的乡邻不乐意了,围堵在政府门口。嚷嚷着要给出嫁的女儿们要补偿。侠肝义胆,义薄云天,大有水泊梁山之风。   政府人员解释,要按政策来。补助以户口簿人口为准,被征了的土地才有赔偿。可他们就是油盐不进。然后就以华山太太为例。说自小就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刚考进机关,为啥不给赔偿。华山是上门女婿,也该占;外孙也是孙,也该有。嗳呀,七嘴八舌,理由一堆堆。   今天这家明天那家,扭到说。工作人员接待解释搞不赢。旅游开发工程就一慢再慢。拖到年边,土地都还没整规矩。小李书记心急火燎。他和华山同事王永是大学同学。只好求王同学给华山带个话 ,让他给他老丈母做做工作。   华山接到同事的求助电话,愣住了。怪不得老太太回老家这么勤,这么快,又这么高兴,原来是这么回事。放下电话,他脸色有些挂不住,火气旺旺的,责问老丈母:妈,你煽风点火小心把自己烧了。你以为你不出相,政府就没人知道?咕哝两句也就算了,你还把人招到家里来聚会,哪有三年不漏的茅草房!你女儿女婿可是国家工作人员。单位领导怎么看我们。过完年,你还是回老家休息吧,娃儿也不用你带了。   正月过后,旅游开发征地工作顺利结束了。小李书记在电话里一再感谢华山。华山说:感谢我没用,还得感谢我娃儿。在老太太心目中,她外孙才是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