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以空间的名义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此行我原本以为能够探寻到某种尖锐,或者说紧张的气息。毕竟,这座山的得名,是因为当年在此铸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把古剑,干将与莫邪。
  然而,在这个鲁迅小说《眉间尺》的故事发生地、想象中应该有着青铜般冰冷质地的莫干山上,我看到最多的,却是德清本地人称为“洋家乐”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度假村、民宿。
  院子在山腰,看得见山岙。冬天的阳光当头洒下。茶桌是老门板改的,漆皮斑驳,布满一种年头久远的琴筝所具有的细密皲裂。靠椅,茶杯,果盘,小草坪,鹅卵石道,出现的每一样事物都妥切而精致。
  我看着庭院中央那棵大树下奇怪的兔头人雕塑——后来得知,这是一位泰国艺术家的代表作——一边听着芝麻谷的设计师,向我们介绍他的设计创意,却有些心不在焉。
  从进门第一眼,我就知道,这样的地方,于我多少是有点隔阂的。说好听点是性格有些接近墨家,难听点就是脱不了浓重的“屌丝气”。正如我的微信名称“野猪林”,相比精心而难免刻意的修饰,我更喜欢本真的质朴与粗砺。
  有一搭没一搭听着,我想的却是这个度假村的名字,“芝麻谷”。主人的解释是他们以此致敬芝麻低调而顽强的生命力,我却因此想起了《一千零一夜》里的那个著名故事,还有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德清距离马云的总部杭州,高铁只要十四分钟。芝麻可以开门也可以关门。我忽然觉得很有意思:暂且不去计较两者的体量差距,面对同一脉水土,同一句阿拉伯咒语确实有两种念法:既可以将财宝运出深山,也可以精华尽掩隐入山林。
  “我们的终极理念,是为了给客人们提供各种空间。”正被暖洋洋的阳光晒得有些昏昏欲睡,忽然,这句话如同一枚针刺了我一下。我的精神顿时集中起来。
  这是一张年轻的脸。我开始仔细打量这位上海籍设计师。绒帽,牛仔衣,袖子上贴着英文臂章。无疑,他是一位潮男,但更令我注意的,还是他的状态。他的语速不快,声调从容平和,但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眼神明澈而宁静。总体给人一种淡定,更确切说是松弛的印象。
  这种松弛,后来我在“在双桥”的民宿主人身上也感受到过。在民宿的大厅,一间以本色竹爿装饰的阳光房里,那位穿阔腿裤、身材娇小的年轻女子,与我们谈了一会文学——她有一个即使以作家标准看也像模像样的书房,而且正在向一位活跃的诗人学写诗。她同样来自上海,学的是金融。她说,来德清之前,她几乎从来不干活,但现在,事无巨细,样样都能上手,甚至亲自烧锅炉,清理化粪池。提到锅炉与化粪池,她的语气与谈论诗歌时并没有什么不同,还是轻描淡写波澜不惊。说话时,一条将近半人高的大型阿拉斯加雪橇犬,躺在她的脚边慵懒而温顺地看着我们,不时打个滚,把雪白的肚皮露出来。
  我猜测他们应该都是有故事的人。“芝麻谷”也好,“在双桥”也好,与其说,这些民宿是给客人的空间,不如说首先是他们为自己打造的空间。
  我想起了自己从09年开始的不定期远游。
  我是以写作文化游记《眼底沧桑》系列的名义出行的。在那本书的序言里,我写道:“这个过程我原本可以在书房里舒适地进行。有躺椅,有热茶,有音乐,有前人连篇累牍的记录。但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我翻动书页,耳畔就会传来车轮的轰鸣,竖排的汉字也幻变成一条条铁轨,不断在眼前扭曲跳跃——终于有一天,我再也压制不住内心深处越来越响的轰鸣声,终于喊出了那句向远方!”
  我记得我到达的第一座城市是合肥。那个暮春的傍晚,当我走出火车站时,天空下着细密的小雨,一座陌生的古城华灯初上。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我吃的是淮南牛肉汤,还点了一份豆腐干。
现在回想起来,那碗牛肉汤,除了香菜更多一些,与我家附近巷子里的那家安徽面馆,味道其实没有太大的不同,但能够让我记住的,至今只有这么一碗。
  后来,我告诉自己,写作,不过是我的一个借口。很多时候,相比历史现场给我带来的思古幽情,我更享受的是,在一座陌生城市,做一名沉默而冷静的旁观者。没有任何人认识我,也不用考虑任何人际关系,就像人群中的一名隐身者,或者一个行走于江湖的浪人,这种感觉,会令我有在书房得不到的巨大放松。
  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同质化时代,我所渴望的,只是调整一个观察的坐标,以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新鲜感。或许这才是我频频远游的真正目的。
  正如那句被引用得有点滥了的话:“旅游不过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来到别人呆腻的地方,”某种意义上说,借助铁路,我一次次地变幻着我身处的空间。
  ——而芝麻谷的设计师说,他们能够提供六十一个风格不同的空间。
  后来我们见到了其中的几个。统一的长方形门牌,标注着各自的空间主题:“红”、“鲍家街九号”、“不争”、“早起”、“青焰”、“滤镜”。思维诡异而跳跃,彼此之间毫无任何逻辑牵连,似乎想以此来喻示每扇门的背后,都是一个绝对独立的个性世界。
  看得出来,年轻设计师对自己的作品相当满意。他声称,这些空间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心理需要,甚至包括小众感情取向的人群。
  一间房一间房看过去,我莫名地想起了东北不远处,太湖边上,那部托名为范蠡的《养鱼经》:“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鱼)在池中周绕九洲无穷,自谓江湖也。”
  数亩塘、几堆石,只要精心布置,便能为自己建一个无穷无尽的江湖。挺好。
  当我将一块“艳遇莫干”的门牌发到朋友圈时,一条调侃性的回复,再次触动了我:“莫干莫干,便有艳遇也是枉然。”
  我马上意识到,这位朋友无意间揭破了莫干山民宿的最大秘密。坚硬而血腥的铸剑时代早已过去,现今的莫干山,正好处在两大高速运转的城市,上海与杭州之间。就像棋局胶着区的气眼,一处以“莫干”——暂停一切动作
  ——为名的山林,不正是中国东南热土上最理想的修整空间吗?
  我忽然很有兴趣,想看看,这座山分配给我的门牌,究竟写着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