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高阳人物 二 元老李石曾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高阳人物二   元老李石曾
  李石曾(1881-1973)李鸿藻的老儿子,生在丞相胡同。名煜瀛,字石曾。和吴稚晖、张静江、蔡元培并称国民党四大元老。
  李石曾自幼聪颖过人。传说三岁被父亲带进宫见慈禧和光绪。光绪说“高阳县童子三岁。”他答“紫禁城皇帝万年。”太后听得高兴把他抱在膝上说“这孩子以后定成大器”。李鸿藻听了心花怒放,立即叩头谢恩,感谢老佛爷夸奖。心想老儿子一定能成“大器”。那年他64岁,又过13年,他去世。前1年,他叫15岁的老儿子拜 齐禊亭(齐如山的父亲)为师,齐先生,著名学者,在京城有高阳硕儒之称。名师出高徒,他了却心愿,全无挂碍,从容西去。
  光绪皇帝给他很高评语,很多的照顾,而且把李石曾(煜瀛)安排进了体制,“皇恩浩荡”。光绪朝实录(光绪23年1897)记载:      “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鸿藻、守正不阿。忠清亮直。由翰林荷先朝特达之知。入直上书房。同治初元。钦奉懿旨。在弘德殿授读。穆宗毅皇帝恩礼优加。洊擢卿贰。授军机大臣。朕御极后。晋协纶扉。先后三十余年。办理一切事宜。擘画精详。殚心竭力。前因患病。宜次赏假。谕令安心调理。方冀医治就痊。长资倚畀。遽闻溘逝。悼惜良深。著赏给陀罗经被。派贝勒载濂。带领……十员。即日前往奠醊。加恩予谥文正。晋赠太子太傅。照大学士例赐恤。入祀贤良祠。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应得恤典。该衙门查例具奏。灵柩回籍时。并著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伊子刑部员外郎李焜瀛、一品荫生李煜瀛、均著赏给郎中。伊孙李宗侗、著赏给举人。准其一体会试。用示笃念荩臣至意”。
  当年对干部照顾得周到,儿子受惠,孙子都白给个功名,甭考试就成了举人。比今天拿钱买博士强,省钱省事。
李石曾这个官二代,挺要强。搁现在,老爸垫底,抱铁饭碗,还能苦自己?钱不缺,时间有,吃喝玩乐,娱乐至死,欢快人生。可他没有!刻苦读书,执着探索,还跟外籍教师学英语。躁动的活力,老大帝国关不住。他要出去!看外头的生活,看别样的人们。他去找李鸿章,虽然和李鸿藻有过路线斗争,论私情也算世交。李鸿章接待了他,他提出要到国外学习,请求帮助。李鸿章支持他,向被任命驻法公使的孙宝琦推荐李石曾,孙宝琦是李鸿藻的直接下属,又是邻居。老领导的儿子,又是李鸿章介绍来的,欢迎都来不及。1902年孙宝琦赴任,李石曾、张静江等以公使随员身份到了法国。
   到法国要学强民富国的本事,学军事,身体不行。学农吧,李石曾到农校学生物,三年毕业;进大学学生物化学,生物进化理论引着他进了哲学殿堂。学习研究的范围扩大,学识深厚,眼界开阔。要缩小东西方差距,必普及教育,思想文化交流沟通,然后才可能世界大同。1906年,吴稚晖来到巴黎。加上张静江,三人组织“世界社”,发行无政府主义周报《新世纪》,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报纸办了三年,1910年5月才停。李石曾发的文章最多,介绍无政府主义学说,主张革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号召工人罢工,对抗资本家的剥削;提倡大同主义、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倡导科学,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封建迷信。这些宣传对中国留欧学生及华侨都是思想的大解放、大觉醒。
      李石曾仍关心生物化学和大豆研究。1907年,他与夏坚仲等发起成立远东生物学会。以法文出版《大豆》一书,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法国发表的科学著作。 隔一年在巴黎开豆腐公司。在国内招股集资,请齐竺山当公司经理,在高阳县老家招工人,紧张急促的进行着,也很有成效。
  1911年,回国参加革命,在天津办《民意报》。1912年在北京创办留法俭学会,1913年初,俭学会资助30名学生赴法,李石曾安排他们进入巴黎南郊的蒙达学院。1913年9月,讨袁“二次革命”失败,李石曾逃往法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北方硝烟弥漫,中国学生跑到法国西南,陷入困境。李石曾、蔡元培、汪精卫等组织留法西南维持会,尽可能提供接济。要求学生自救,用劳动收入维持生活和学业。
  内忧,二次革命失败,到法国躲避。外患,一次大战,法国也不安生。他没有动摇,仍大力推进勤工俭学。1915年6月,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与法国热爱教育的人士以及蔡元培吴稚晖在里昂、北京等地设立分社,向国内有志无力的青年,伸出援手。虽然“勤以做工、俭以求学”,但是贫寒子弟难以登程。李石曾发起成立“法华教育会”,家乡高阳设勤工俭学预备班:“留法工艺学校”(校匾保留至今)。学校1917年开始招收新生,有实习工厂,可学习初步的操作技能,有一技之长,容易就业。
 留法勤工俭学,在政治、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各个方面,都给中国培养出无数杰出人才。如政界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科学界钱三强、严济慈、张竞生;艺术界李健吾、常书鸿、潘玉良、林风眠等。据统计,至1920年(周恩来、邓小平本年赴法),至少1700多名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

  李石曾发起、倡导、组织、推动的留法勤工俭学,立了为国家培植人才的大功。开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先河。

  他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一生创办中外60多项公益事业(如创建中法大学、中国农工银行、中法工商银行、上海及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世界书局等)。大半生在欧中之间奔走,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创立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
  他热心文艺,特别是戏剧,认为“戏剧对社会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作用”。1908年在《新世纪》周报他第一个翻译了法国流行的独幕剧“鸣不平”,后来在中国演出,更名为“黄金塔”。 李石曾还翻译了描写帝俄女英雄刺杀沙皇故事的三幕名剧“夜未央。1931年策划赞助焦菊隐筹建北平戏曲专科学校(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
   说到焦菊隐,大家不陌生。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总导演。老舍的《龙须沟》、《茶馆》他导演的。人艺演的著名的话剧,都是他导出来的。才华独具。可惜以反动学术权威、老反革命身份死去。
   焦菊隐1905年生在天津,曾祖焦佑瀛是咸丰托孤的八位顾命大臣之一,冒犯慈禧被罢官,焦家落户天津。和李石曾有亲戚关系,他叫李石曾二舅。1930年李石曾在北平和焦菊隐商量创立戏曲专科学校,焦菊隐出面,他全力支持。在崇文门外木厂胡同开办戏曲学校焦任校长,李的董事长。焦夫人林素珊副校长。1935年焦菊隐去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解放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到人民艺术剧院。他的导演交口称赞,认为是“五四以来的戏剧艺术──特别是导演艺术最高成就之一”。
  说李石曾,不能漏掉他的兄长和侄子:
   李石曾的胞兄李焜瀛(1874-1938),字符曾,号曙孙。曾任清邮传部侍郎。他从清末就主张实业救国,参与很多民族工业实体的创建,像开滦煤矿、启新水泥、耀华玻璃等。还给公益事业投资如中山公园的开放、自然博物馆的建立。
他是李石曾赴法国留学的经济支柱,后来则是勤工俭学费用的来源之一。李石曾在日内瓦创建中国国际图书馆,很多善本图书和名人字画是李焜瀛的私人收藏。
抗战开始, 日本人多次请他“合作”,他都断然拒绝。一次,日本人不请自来的坐在他办的宴会席上。他发现后,立即退席,终止招待。他救助过不少抗日组织成员,以自己声望支持抗日,经济上不断捐助抗日活动。
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日在北京去世。
李焜瀛的儿子李宗侗,字玄伯,1895年9月3日生于北京丞相胡同。 17岁,跟叔叔李石曾到法国。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
1924年返国,在北京大学,兼任法文系主任。当过故宫博物院秘书长、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主任委员等。
抗日战争时期,护送故宫文物南迁京沪,转运重庆,历尽艰辛。隐居上海,没能转运的中央图书馆善本图书寄藏家里。胜利后,完璧归赵。
1948年,受聘于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逯耀东、许倬云、李敖等人,都是他的弟子。后来当过国史馆史料审查委员、编译馆审委员、台湾省文献委员会顾问、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委员等。对中国古代史颇有研究,在学术上有独特见解。执教五十年,不断提掖后进。
1974年3月16日病逝台北,享年80岁。

李石曾21岁去法国,在国内外往返停留,他的心保持着中国“士”的胸怀和见识,萦于心的是社会、国家、民族,不偏离的是修齐治平。辛亥革命后,革命者身份要变,他提出“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要改良社会,打铁先要自身硬,从“修”自身起。他成立“进德会”,1912年2月21日李石曾随专使蔡元培由南京北上,迎接袁世凯到南京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途中大家商议进德会的事,李提出“八不”:会员必守“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不狎妓、不赌博、不置妾、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讨论中认为“不作官吏、不作议员”的约定,多有不便。改为六条。
他还提出规模大、范围广的“社会改良会”,成立的宗旨“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订36项改良条文,社会弊端一一列入。第11项是“少生儿女”,在一百多年前,提倡节育,要多大的勇气!要多长远的眼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修自身!李石曾恪守少年时的承诺,至死,没有私产,一生,没做大官,素食,不吃肉、
不嫖、不养情人、不娶小老婆。唯行事不羁,过分看重个人声誉,办事只用亲信,伤及多人,如蔡元培、胡适对他颇为不满。他支持蒋介石反共,也令人叹气。
1937年,开始全面抗战。他在国外寻求国际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在欧美组织反侵略总会,团结反法西斯人士,反对轴心国。为国家民族的利益,没停过脚步。
他难忘的还有北京西郊的温泉村,他在那里办过中法大学附属中学(现在的47中)。更有改造整个村庄的方案和图纸,还有仔细的办法,连扫街处理垃圾都有规定,倘若实现就是现代桃花源,近百年前李石曾就规划了“度假村”,有耐心有兴趣,还能找到当年的文字、图纸、照片。囿于所知,限于篇幅,点到为止了。

他留下不少文字,收录在《李石曾文集》里。还有少量遗稿没有刊行。
他有四次婚姻:原配姚同谊,是他表姐。死于法国。第二位茹素,犹太人。婚前约定一方提出解除婚约,就生效。第三位林素珊(焦菊隐前妻)1947年在上海结婚,婚礼隆重气派,旧友名流吴稚晖、章士钊都前往祝贺。第四位田宝田,林素珊死后,他找的少妻。姚夫人和他育有一子一女,他的子孙后人都久居国外。
他1949年以后去瑞士,从事他的国际文化活动,瑞士承认新中国后,他带着他的事业去了乌拉圭。他的得力帮手,第三任妻子林素珊,死于乌拉圭。1956年定居台湾。1973年去世,终年92岁。墓在台北阳明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