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高公岛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高公岛

        这好像是我第二次到高公岛,以前的高公岛是什么情形在我脑海里一点残留的记忆都没有,我把它忘的干净彻底。

        轿车沿着柏油路向前驶去,再向前就是蔚蓝色的大海,我已经看见远处的地平线。柏油路走尽,横在眼前的是一座跨海大桥,红色的桥栏杆厚重而醒目。朋友轻动方向盘,车向左转,视野突然开阔,大桥左边大亚湾核电站在群山环抱之中,山石嶙峋之间显出墨绿色,墨绿色上又点缀着红黄的金秋色,四季轮回在连云港这个小城格外分明,我在秋天里感受到的是一种恬静,而不是萧杀。右面的高公岛是群山的余波,优雅地漂泊在海面上,和群山连在一起,像是一滴水后面紧跟着的一个水珠。

        秋天的风把海天吹成一色,说高公岛嵌在蓝天碧海之间非常形象,天上淡淡的云和海面的明暗胶着交相辉映,融为一体。高公岛近岸之处随着山势遍布着高高低低,白墙红瓦的房子,人与自然巧妙的搭配,就变成美丽绝伦的风景,我们忍不住地停下车,走在跨海大桥上,饱览海天之间的美景,高公岛上成片的碧叶间点缀着红色和金色,说不出来的美。大桥下的海水混浊泛黄,细看可见浮动的海水中漂浮着的如棉絮样的细砂。拦海大堤挡住了汹涌澎湃的外海海水的,远处养殖基地便应用而生,像是又在海面上修筑了一条拦海大堤。

        迎面吹来的海风凉爽宜人,一点味道也没有,我隐约记得,原来的海风中是夹杂着腥臭味的。

        中秋的余韵并没有离开我们多远,朋友告诉我,中秋那天晚上,坐岛赏月的人很多,这勾起了我一种无以言说的憧憬和想象,一轮明月从海面上缓缓升起,几个好友在树林中的一块空地上,喝着白酒,品着海蟹,剥花生毛豆,畅谈~不,最好是静静地坐着,看明月,听涛声,享受着从海面上吹来的清风,这时的海宇清净,月华微黄,能够给人多少遐想啊!

        走上岛屿,山路并不平坦,山石树木高低错落,树木多数不认识,不像别处的以松居多。小岛一面和陆地相连,其余三面紧邻海水,一面悬崖峭壁。岛周边的海水,水清泛波,在海岛一角有热爱海钓的人在挂钩摔杆;也有用网钓海螺的,那是昨天晚上下的网,现在正在收网。在一个面积不大的海湾处,三三两两的大人带着孩子在沙滩上玩耍,砂细如粉,孩子们奔跑嬉笑的声音传的很远,沙滩上留下杂乱无章的脚印。我在海边的岩石上看到两个老人坐在礁石上敲海蛎,海水在礁石旁轻拂,他们很仔细地挖海蛎肉,已经有了一小碗。我问他们,这一天下来,能赚多少钱?他们说,退休了,找点事做不寂寞。又补充说,这些东西是自己的午菜,自己劳动所得,吃起来更鲜美。海浪又一次涌过石面,又慢慢地退了下去。

        沿岸的山石被海水冲击形成许多孔洞,有些空洞不可思议的延伸至岩石的内部。有的冲刷孔在高大的悬崖峭壁上,是千万年以前海水的高度,从现在海水侵蚀线看来,海水已经退下了几十米。

        我们从东面沿着搭建好的景观大道绕岛游览,你在悬崖峭壁上可以发现一个十分形象的张大嘴巴的眼镜蛇,蛇身昂起,威怒逼人,石蛇身上水蚀斑斑。不远处,一个张大嘴巴的癞蛤蟆憨态可爱,厚重的舌头光滑平整。自然的雕琢往往出人意料,斑驳与平滑共存,原本以为有了海水的冲击形成的斑驳陆离才更像癞蛤蟆。我们很庆幸选择了这样一条游玩道路。

        高公岛山水交融,游玩惬意不累,这是我更欣赏它的,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其实也不尽然。

        高公岛又叫羊山岛,从岛上下来,可以购买海鲜,然后拿到饭店,饭店可以帮忙加工,吃过饭,还可以在小岛花园坐坐,不想坐了,开车去连云港老街逛逛,老街的历史很长,有异域风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