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穿越嵖岈山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穿越嵖岈山



        年和春并肩而来,大年初一,我们两家人决定去嵖岈山游玩。
        远远望见山了,人家房屋之上,山如画呀!那是谁画的一摞石头堆叠在蓝天这块儿画布上?直的线,弯的线,深的黑,浅的的黑,如此大手笔,阳光给它涂上一层金色了。
       到了南门,广场上挤满了人,山口处,两块山石对立,像一道墙被齐刷刷切开了一个大豁口,中间的几道回环栏杆处,已经围得水泄不通,不时有工作人员高喊:“排好队!拿好票!别挤!”
       又大又红的“嵖岈山”三个字镌刻垂直地面的山墙上,游人争先恐后地留影儿。一株桃树站立在一块石头上,孩子们可以爬上这台阶,钻在树枝的游戏开始了。如脱笼的小鸟,叽叽喳喳闹个不休。刚立春,花骨朵了已出了,浅红色的花苞儿星星点点挂在树上,报告着春天的消息!人面花骨朵儿相映,花未开,人未成年。有多少期待萦绕在我的心头!
       挤过栏杆,拾级而下,走进山里。远远的唐生师徒四人的雕像立在那里,标准的电视镜头动作:悟空一手放眉头,一手金箍棒,腾空的姿势遥望着前方;猪八戒扛着九齿钉耙;憨头大呆脑,一只手牵着白龙马的缰绳儿,白龙马的背上是身披袈裟的唐僧;沙和尚挑着担紧随其后。一路之上,妖魔鬼怪,这个小团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今天,我们也要重走“西天取经”路了!
        有宽约一米的水流从地下咕嘟咕嘟涌出来,水下是修葺整齐的的台阶,一阶比一阶低几公分,水流顺势悠悠而下,蹲下身子才能听到水流的声音,水可以当镜子用。游人驻足,有游人拿了一个杯盖子样的东西舀水,旁边的广告布的底部上写着:石猴出世。这就是吴承恩笔下的东胜神洲的位置了,恍若看见孙猴子从石头缝里跳出来,声震天宇,海边蹦跳戏水。
         弯曲上山路,路两旁的垃圾桶的造型也是《西游记》中的神妖魔造型,孩子们嬉笑着不时地指点自己认识的造型。一块儿石头上有孙悟空的脸型画,好像在告诉游人:别怕!大圣在此!妞妞笑道:“还没身子呢!这孙悟空还没有出来的!”
        路两边是树林,光秃秃的树枝上还没有叶子,不是特别说明,不知道是什么树了。吸引眼睛的是一摞摞的石磨,层层叠叠地堆在树丛里,还有几个石槽。瞬间觉得时光倒流了,老人们兴致盎然地谈论石磨的经历,石磨和自己家的关系,老一辈沧桑的故事,老人们是怎样把石磨从山上拉回来……听他们谈论往事,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何尝不是吃用石磨磨的面,印象最深的是驴子拉磨,磨豆腐的情景。两块石磨叠在一块儿,中间的磨眼处有豆子,有水流入,驴子被蒙了眼睛一圈圈地转,白白带黄色的豆浆就从两个石磨的缝隙处流出来,一个特大号锅在石磨的下面接着浆液。每当有老浆水的时候,就会有同村的妇女们端来洗衣盆,用浆水洗过的被里被面非常干净。也有勤快的乡亲提着桶来,泡洗海带,洗得一干二净,晾晒在院中,一条一条随风摇动,喜笑颜开的乡亲如在眼前了。我的眼前不时闪现那头拉磨的驴,一圈又一圈,低头蒙眼,似乎一生只有这一个动作了!
        走过一拐弯处,等不及的妞妞爸爸和叔叔领着孩子们直接从路边上山了。我们几个缓步走到了琵琶湖处。湖水平静,清澈透亮,阳光下闪着白光,安详得像我们这几个人的脚步。一步一步慢慢行,走在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细心的匠人用石头拼出了“嵖岈山欢迎你”等字样,间隔不远有石磨镶嵌在路中。适合散步,高低不平的路面敲到好处地按摩着足底,脚变得轻松起来。
      那一群也从山上下来了。此处山路变得平坦了,路面有几处湿润,原来有涓涓细流漫过路面。吐着小泡泡的小泉眼隐藏在路边。
       有一斜坡路可以到达水边,碧波翠绿,蓝汪汪透亮似乎看到惠岸行者漫步水边,告诉沙和尚,眼前就是你要等的取经人。妞妞和奶奶兴冲冲下到水边,留影儿。妞妞奶奶说:“这么清亮的水,洗把脸!”伸手洗一下了,满脸的沧桑映照在水里。那个当年踩着石头,在河水中洗脸的小妞妞哪里去了?哑然一笑!家乡的小河比这清凉,可以直接送到嘴里喝的。
       远远的炎黄二帝的山峰,天然形成的石峰竟然和历史书上的画像那么相似。山峰下,一条小溪旁,有小商铺。小憩片刻,小儿撒欢,往水里扔石子,一个又一个水花溅起,一串串的笑声,小孩儿是真不知道累呀!
       开始爬山了,周围人头攒动,却没有熟悉的面容。只有向上爬吧!大家的方向是一样的。一条窄窄的不足一米的上山路,还有从北门上山,在此路下山的人。怎一个“挤”字了得!人挨人,后人直视前人后脑勺,有时觉得是被人流挟着走。走不动的时候原地休息了,手扶着花岗岩石,粗糙的石面咯手。喘口气吧!石缝间一株小草安静地沐着阳光,似乎在笑我:上不去吗?不会吧!孩子们咋上去的?他们此时都在哪儿?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前面美女的马尾辫几乎要扫着我的眼睛,一步一步挪,一步一步蹭,见缝就插脚。抬头望,游人满视野。山口处露出一块儿蓝天,似乎在召唤快走。棉衣裹在身上,一阵一阵的躁热袭来,疲惫的我腿开始有点打哆嗦,抬不起脚了。暂停,背后有山风吹来,头脑清醒起来,继续往上抬脚。上得亭子来下望,有点“俯视众山小”的喜悦了,山风悠悠地吹着,空旷的视野,空的感觉真好!
        绕过石头,拾级而下,竟然觉得是猪八戒化斋偷懒的地方。我此时真羡慕八戒呀!想到猪八戒放下钉耙,仰面躺下的样子,双手当枕,右腿翘在左腿上,嘴里嘟嘟囔囔地说话。一会儿又被孙悟空揪起耳朵:呆子!起来!想到这里,不觉哑然失笑。前面看见“鹰愁涧”这几个字了,这就是白龙出水的地方,受菩萨点化,专门在此等候大唐取经人。“碧波潭”几个字刻在水那边的石头上,阳光山水相映,多美的一幅画,吸引了很多游人驻足拍照。抬头向这边仰望山石壁立,枯藤缠石。那边有人大喊“如来佛手在山顶”,寻声望去,几块石头是有点像手指的形状,自然造化钟神秀!泉水淙淙流在山涧里,闻声不见形。继续往前走。“水帘洞”几个字跳到眼前了。枯水时节,水帘洞上无有水帘,只听见山间小溪水潺潺的声音。想象着水势凶猛的夏季,瀑水挂前方的样子,可有孙悟空领着猴娃们跳来跳去?
      此处又是交通堵塞了,一步一步向前走,才发现这条小路在两块抵头的石头下面,仅容一人通过。穿过去,豁然开朗,疑心这是不是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洞口?哈哈哈!孙悟空一个筋斗云转回花果山吧!
      山容水意,山重重,水复复。柳吐绿,阳近人。游船悠悠自在山水间,飘飘荡荡万佛岭下。在回声谷处和孩子们会和了,游客们扯着嗓子大喊,相互和声,嬉笑一片。
      “巨龙回首”四个红色大字刻在一块石板上,此处可以看到万佛岭的全貌。我请开游人,给这四个字留影,真不容易!九九八十一,终于修成正果!
      那边有远古痕迹,一步跨过十亿年,游人止步,那是嵖岈山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区界了。看到历经沧桑不动的山峰,氤氲着古老气息的石头,像一个遥远的白胡子老人在向你讲述一代又一代的故事,倾听的人顿觉自己如此渺小!所有的一切在自然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顺着山路出东门,一块主碑立在门口,上面镌刻着红色大字“嵖岈山风景区”。 回望嵖岈山,白云依旧在,山岚雾气出,山俯水仰,又见夕阳照镜梳妆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