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又看《红灯记》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又看《红灯记》
                                                       文\围庭

       疫情发生后,响应政府号召,不聚餐,不扎堆,尽量减少外出的频率,可猫在自己的小窝里打发光阴能干些啥呢?屈指掐算一下,不外乎是读些闲书和听老婆使唤做些小家务。还有件新鲜事,就是在电脑上看了几次现代京剧《红灯记》。看上瘾了,一边干家务活,一边播放着听。

      文革那些年里,《红灯记》风靡一时,影院、电台、剧场翻来覆去放映、广播、演出这台戏。那时人们对戏里的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鸠山等人物都十分熟悉,任谁都能闭着眼睛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会唱的人,张嘴就能来上一段。今天,当我以一颗平常心来这审视这部现代京剧时,这部老戏竟然还能让我深深动起了深情,说明它确实有打动人的力量,艺术份量很足,并且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东北某城,中共地下党员李玉和奉上级指示接应和转送密电码,不幸被叛徒出卖,日寇杀害了宁死不屈李玉和及他的母亲,女儿铁梅作为日寇的“鱼饵”被放回家来。她在邻居的帮助下,挣脱了日寇的魔掌,并将密电码送到柏山游击队。故事情节很简单,思想内容却很深刻。在外敌入侵之时,李玉和一家不甘为亡国奴,积极参加抵抗运动,最后不惜付出生命。那时候,共产党员有理想有追求,条件再艰难,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了。现今的党员和执政精英们还有几人会象李玉和那样舍生取义一心为革命呢?所以当李玉和被捕,家中顶梁柱倒塌,李奶奶向小铁梅痛说革命家史,祖孙两人均表示要把密电码安全送往柏山游击队时,我的眼眶里盈满泪水,久久不能自制。
  
      毋庸讳言,文革中唱红的现代京剧在今天并不被京剧界主流意见所重视。这当然有它历史上的原因,但根本还是现代京剧被有些人认为是京剧里的异类有关,他们觉得京剧特点虚拟化和程式化只适宜表现历史演义中的英雄故事,不大适合表现现代人的生活。这种观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偏见还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他们肯放下架子,到基层多走走,那么他们就可以看到在文革结束四十年后的今天,“样板戏”照样广受欢迎,李玉和、杨子荣、阿庆嫂这些英雄形象也依然被广大观众们所喜爱。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初的现代京剧改革运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以《红灯记》为代表的现代京剧,已经在广大观众的心里深深地扎下根来。可以这样说,推陈出新已经是京剧改革不可回避的课题,京剧的发展,必须在巩固已有成就的前提下,走出一条新的路子,以适应现代观众欣赏的习惯。

      提及京剧的现代化改革尝试,不得不说的一个人的名子--江青。这位毛泽东时代的第一夫人,现在已经给人描画成是一个剽窃现代京剧改革成果的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只有本着良心再现历史的人都知道,现代京剧改革的第一功臣非江青莫属。1963年,江青到上海看戏,带回《芦荡火种》和《革命自有后来人》两本沪剧剧本。返回北京后便组织班子改编成京剧剧本,前者戏名改为《沙家浜》,后者为《红灯记》。江青抓戏非常投入,上至剧本唱词,下到唱腔舞美她都喜欢管。她总结从五十年代开始的现代京剧之所以没有站得脚,是因为质量没有上去。为此她提出“十年磨一戏”论点并付诸实践。《沙家浜》编剧之一的汪曾祺先生曾经说过,“戏是要‘磨’的”,“萝卜快了不洗泥”,快是搞不出好戏的。‘磨戏’思想有其正确的一面。”江青是第一夫人,客观上具有“呼风唤雨”的能量,这对调动方方面面资源参加到现代戏运动中来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扯开一点说说江青的另一面。这人是演员出身,搞文艺尚可,搞政治太差劲。文艺出身的人,多数喜欢追求完美,她的书法,她的摄影作品,都说明了这一点。她的完美主义体现在政治上,就容易走极端了。她参与政治,一定程度上讲是毛泽东的错。以毛泽东这样的大家,不应该看不出来自己的老婆是没有这方面的能耐的。

      看《红灯记》,还有一个人也必须说,那就是李玉和的扮演者钱浩亮,这似乎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李玉和最初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扮演。我没看过李少春是如何扮演李玉和的,我相信李少春的演出,一定是相当出色的。面对李少春这样一个名角,江青却觉得李少春年岁大了,个子矮小,不足以完美表现李玉和的英雄形象。此外,名角想法多,脾气大,不太好使唤也促使了江青想换一个人出演李玉和。她相中了钱浩亮。当时的钱浩亮还跟在李少春后面学戏,没什么名气。我佩服江青敢于启用新手的勇气,所幸钱浩亮也没有辜负江青的期望。他扮演的李玉和,既英俊又气概非凡,一招一式有排山倒海之势,唱得韵味清醇而又不失洒脱。许多梨园圈内的人都讲,钱浩亮演的李玉和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李少春演得大气。历史常常有意与无意间与人开一个玩笑,钱浩亮演活了李玉和,同时也为李玉和这个角色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文革结束,他先是被隔离审查,查来查去也没查出大问题,后来分配到石家庄戏校做老师,这么一折腾,就过了十三年。待他重出江湖登台再演戏时,他艺术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我曾在庄城看过他唱《红灯记》里的几段戏,当时明显地感觉到舞台上的他,已经没了往日雄风。想他一个做演员的,文革时“不幸”走上仕途,还被任命做了文化部的副部长。老实讲,这天上落下的馅饼真的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人一旦有了这种幸运是很难做到自控的,一般人做不到,钱浩亮也做不到。钱浩亮最大的错误,也许是这样的“幸事”被他摊上了。假如命中真有这一劫,钱浩亮怎么摆脱得了啊!。  

      著名作家孙犁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若五十年以后还有人愿意读我的作品,说明经受住了时间考验,是有生命力的。借孙犁这话来评价现代京剧《红灯记》亦可,初演至今五十余年,《红灯记》仍被观众喜爱,成功是无可置疑的。这部现代戏在京剧史上必将有属于它的一席之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