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潜入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1.中午打扫卫生,拖把勾住了花架腿,头重脚轻,花盆轰然倒塌。瓷盆碎裂声和我的喊声几乎同时发出。我忽然想起,当时把花盆摆上这个轻佻长脚的花架上时,就曾担心有一天会发生此事。然而侥幸投机心理的存在,使得各种悲剧如约而至。

瓷盆碎了一地,商家说这个盆是景德镇来的,比一般的盆要贵个50元,我也看不懂,但是对方还拿出别的来对比,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不一样。不一样的还有它碎裂的声响,干脆清冽,没有余响,带着决绝。一堆黄土,兰花早已枯死。

阳光凌冽地穿过落地窗,带着秋日的凉意,潜入到碎裂的花盆处。

2.后窗是一片鱼池、农田。白色的阳光尤其艳丽,反射,闪射,漫射,充满人的眼眶,就像热泪盈眶。单一的噪音尤其刺耳,电机的转动,铁和石头的触碰,发出逆耳的声响。我站在阳台上,朝铁阑珊探头,嗅了嗅,什么也没有闻到。倒是身后刚晾起的衣服,散发着阳光和洗衣液混合的气味,有些清凉。

这时候,风吹来,划过我一臂的鸡皮疙瘩。

3.读一本书,叫《夏日走过山间》,似乎不应季。一百多年前,一个美国人赶着一群羊,穿过西部某个荒野。一路观赏自然,并画素描。熊叼走了羊,印第安人索要烟草和针线。美国人穿越荒野,像一次朝圣之旅,只不过他寻找的不是神明,而是造物主。这有些像《海伯利安》里的朝圣队伍,在寻找某种答案。

夏日的荒野,当作者在星空下感怀时,目光掠过原始森林和山脉,那种悠远,有如聆听詹姆斯霍纳在《秋日传奇》里的配乐,有难以描述的感动。

4.在秋日,找到某个无人的山林,一个人徒步。近日,读徐斌《蔬菜月令》,发现他就喜欢这样干,只不过他骑行。他是教师,喜欢种菜,喜欢在某个早上,骑出去,直到精疲力尽,傍晚归来。也没人知道他去干了什么,遇到了什么,想些什么,有什么样的动荡和安静。

这点让人联想起所谓阮籍穷途而哭。只不过,徐斌似乎更加积极,在出世和入世的边界,寻找人与自然的融入。于是,他的菜园,其实就是他寻求和回归的窗口。他一直在自己的窗口耕耘,直到秋季,各种蔬菜都收割了,窗里窗外都已荒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