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安好如常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今天和昨天一样。

太阳照旧从楼群背后升起,缓缓拖动楼宇巨大的影子,如同一只贩卖时间的手拖着它的巨型口袋。

街道上丰沛的车流像水流一样,绵延不断,在某个路口汇聚,又无声分流。桥上的风一如往常,冷冽,萧索,带着冬天的某种疏离。我和风之间,也隔着一小块薄薄的口罩,浅蓝,是一种欲言又止的婉拒。

远远看见单位的大楼,庞大的长方体盒子,巨型玻璃幕墙,在晨光里熠熠生辉。媒体单位在外界的形象和阳光下一样:闪亮,热闹,理性而冷峻,但其内部构成同样复杂且琐细,是一堆大小齿轮的互相啮合,环环相扣。

闭上眼,能想像楼内温暖如春,一杯陈年的普洱,或者杭白菊,修长的玻璃茶杯口水汽匍匐,香气袅袅升腾。电脑,书籍,青瓷瓶里纤叶细细的春兰,来来往往的人和杂事,不出所料的话,它们会像往常一样,把我一整天的时间分割的七零八落。

进门的时候,保安照例点头示意,还把口罩扯下来微笑了一下,我很感动,连忙还以笑意。虽然疫情严峻,每个人都把脸藏于一层薄布之后,但笑容不应该被拒绝,它比新冠病毒更易感染人心。

开窗,烧水,打开电脑。热水壶咝咝微响,伴随着清凉空气涌进来的,还有一堆文件。县里要开两会了,这件全县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一落入纸上,于媒体而言,便是把一个字一个字变成图片,文稿,视频,声音,或者几种形式的组合,把两会精神迅速精准及时和最大维度地传播出去,但也意味着接连几天的日以继夜,黑白颠倒,如履薄冰和绞尽脑汁的创新。两会是雄健老树,媒体要年年发新花。

今年情况特殊,因为疫情原因,安全问题被特别提上日程,每一名参会人员包括媒体记者都要做核酸检测。还有会场消毒,入住酒店全封闭管理,扫码,登记,测温,戴口罩,入会场,开幕,讨论,领导讲话,代表委员风采,政府工作报告解读,闭幕,后续贯彻落实等,这些都是丰盛素材,媒体要做成满汉全席,完美呈现。

据说满汉全席是清朝时期的宫廷盛宴,上菜至少一百零八种,南菜54种,北菜54种,有甜有咸,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一桌满汉全席要分三天才能吃完,还要调和满人和汉人共同的口味。想像着那行云流水的席面,眼花缭乱的菜肴,千人举箸的盛况,不得不佩服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次两会召开刚好也是三天,发布的内容也是要求丰盛,及时,满足全县各个层面人士的口味,万事万物之间果真触类旁通,只不过掌厨的勺子由清宫大厨移交到了记者手中。

我在本子上一条一条梳理,列出时间节点,思考着发布形式,头开始习惯性隐隐作痛,像紧箍咒被念动一样无解,两会结束,咒才会自动失灵。

坐办公桌对面的同事忽然隔着电脑扔过来一句话:你知道吗,咱县的张成,他媳妇以前咱们见过的,孩子在国外,得了新冠肺炎,一家人快急死了,卖了房子,把钱全部寄给孩子看病,也不知道孩子的病能不能治好。
“得了新冠,不是免费治病吗?”

“你以为是在中国呀,国外治病特别贵,效果也不敢保证。现在航班也停了,孩子在异国他乡生死未卜,那个张成媳妇天天在家哭。”

张成媳妇……,记忆里一片混沌,在同事的提醒下,忽然闪起一个小火星。我想起来了,一片灰土土的人群里,那个显眼的红色大衣。

林家洼村我们单位分包的贫困村,张成媳妇所在的单位包的也是这个村。冬天,有一个捐助衣物的活动,帮扶单位拉来捐赠的棉衣和帮扶人员,村里的贫困户统一来到村室,我们帮助村民们挑选衣服,找到合适的就试一试,气氛很是融洽。

忽然一个尖细的声音夸张地传来:这件是我儿子捐的衣服,在国外买的,好贵的哦。我儿子穿上可帅了,你穿上怎么一点都不好看。

我们都循声看过去,是一个穿大红羊绒大衣的中年女人,圆脸,双下巴,盘着头发,身上喷了浓烈香水,我们只是看一眼,便觉得那香味顺着声音跑了过来。

那个中年村民,正在试一件天青色毛呢西装上衣,套在烂了袖头的毛衣外面,一根看不出颜色的毛线垂在袖口。红大衣女子扯着衣襟说难看,村民一脸尴尬地笑着,脸上的皱纹像裂缝的土地,皮肤粗黄,手指泥黑,生硬地架着胳膊,僵在原地。  

旁边有人拍了红大衣一下,说,旧衣服有啥好看不好看,穿上不冷就行,我看人家穿上大小正合适,让人家穿走吧。

红大衣啧啧两声,嘴撇成两个括号,不死心地说:来来来,我再给你挑一条裤子搭配一下。村民低头看看自己膝盖顶起两个包的裤子,裤脚上溅满泥点,又讪讪地笑了一下。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在议论那个红大衣,有人认识她,说她老公叫张成,干建筑的,赚了不少钱,儿子送在国外读书,很优秀。

难怪穿那么红的大衣,内心有支撑啊。有人总结。

世事无常,一场瘟情如同显影剂,病毒虽然隐于无形,但更多的东西却被看见。

去年也是临近春节,全国瘟情最严重的时候,县城发现两例新冠肺炎,然后迅速封城,一家一户排查,寻找隔离密切接触者,真的是挨家挨户,不漏一人。县城还在每个路口都设卡点,搭着草绿色的帐篷,值班人员吃住都在里面,过往人员要一一排查,测温,严防外来输入。县里一周时间建成隔离医院,人民医院请来省级专家指导治疗,还有专门的护士为两名患者疏导心理。捐款捐物的企业、个人络绎不绝,有的留有名字,有的转身就走。一个乡下的菜农捐了两千斤大白菜,大汗淋漓拉到城里。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的白菜已经涨到六七块钱一斤,还没有地方买。

空荡荡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朔风里飘动的大红抗疫横幅:“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卧床治病”、“现在请吃的饭,都是鸿门宴”、“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 “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等等,它们琅琅上口,苦口婆心,既严厉,又温厚,既直白,又幽默,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也用别样的方式记录了一个特殊的时期。

后来,县里两名患者顺利出院,全程免费治疗,小城再无其它感染人员。

我没有嘲笑张成媳妇的意思,灾难面前,生命始终是最重要的,我甚至有些担心那个尚在国外的孩子,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但更多的是庆幸自己生在中国,住在中国版图上这个安稳妥贴的小城。

两会如期开幕,记者如辛勤蜜蜂,紧叮在会场,信息一条条发回来,编辑在后厨,加工烹饪,菜品一道道呈现。头依然疼痛,如蚕茧里一根丝,不停往外抽。但我在这疼痛里,感觉到充实。犹记2020年上半年,有一大半时间,呆在家里不敢出门,心里空空的,无处依附。

当两会闭幕的声音响起,全体人员从座们上站起,我们隔着屏幕,看着两会代表、委员们戴着口罩,整齐起立,按一定间距安静有序地离开会场时,我忽然觉得内心一阵激动:“十四五”开局之年,人们虽然还生活在疫情的阴影之下,但小城的蓝图却已率先描绘在时间之上。瘟情让全世界都乱了阵脚,中国这个并不起眼的小城,人们却生活的安之若素,和病毒单手搏奕,腾出另一只手专心生活。

而就在前几天,我还看到了一条悲伤的消息:马来西亚一位57岁的华裔男子在确诊新冠肺炎后,从11楼的公寓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压垮他的,除了病痛,还有绝望。消息是母亲从手机上发给我的,母亲今年已经69岁了,刚学会用微信,她发完微信,紧接着就打来电话,说:闺女,你看看这条消息,你就知道生活在中国有多好。

生活在中国有多好,这是母亲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我原以为母亲经常不出门,这不过是老年人的唠叨和随口说的一句口头禅罢了,那天,却品咂出这句话的意味。草木知秋,是因为感觉到了季节的凉意。人们在好日子里还能感受到生活的好,只是因为,当寒冷袭来时,国家不舍得让一个人受冻。

开完两会,已经腊月二十八了,抽空去了一趟超市,才发现人多的超乎想像。人们自觉佩戴口罩,接受消毒,测温,然后有序进入超市。超市的广播里一遍遍播诵着:所有食物都已消毒,请放心挑选食用。

鱼虾欢腾,蔬果生动,生鲜肉类矜持而安静,日常用品丰盛又体贴,一排排货架面前,人们挑选着,比较着,甄别着,商量着,手推的购物车里渐渐沉实拥挤起来。

一个小孩窝在购物车一角酣睡,仰起白生生的小脸,枕在一箱金典纯牛奶上,如一朵午睡的莲,妈妈放心推着车,边走边看,任那小小的睡莲开在人海的涟漪里。过往的人们也把目光看向那孩子,笑意从嘴角传递到眼角,又在眼尾层层叠起。

我也推着购物车,被人流裹挟着,毫无方向地走着,有一瞬间甚至有些恍惚:如果我是一颗新冠病毒,看到眼前这一幕,一定会望而却步吧,生活像炉膛里的火苗一样旺盛,人们还在不停地添柴,煽风,忙碌不停,什么样的力量能切割生之火焰,让它齐齐折断,偃旗熄灭呢。

这些天,街上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商店、超市开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即使年已临近,人们还是马不停蹄地向它奔赴。日子,在这双向奔赴里才更有意义,春节,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永远是扑面相逢的惊喜和祥和。

依然上班,下班,每天从一座桥上经过。单位要到年三十才放假,许多人都和我一样,踏着不变的节奏。以前,我厌倦这样的日子,像白开水一样温吞。现在,看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可以自由呼吸,觉得人间珍贵。

风,依然隔着口罩从四面八方吹过来。小城的风,最是自信,冬天寒冽,春一来,就加了几许暖,像巧手的织女,在天青的锦帛里,不动声色织进几绺杏红和鹅黄。季节轮替,所有的花纹和色彩都不乱,一切安好如常。

人间最大的安好,就是如常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