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细小的,美好的······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细小的,美好的······
(散文三则)
陈小虎

一、
我站在床头,看着他,没有开灯。我怕突然的明亮会惊扰他的沉睡。光从敞开的门和没有收拢的窗帘处进来。乍暖还寒季节,他已踢被子,大半个身子翻覆在被子上面。侧着身子,长长的睫毛遮住双眼,呼吸均匀、沉着,一只手五指松开,稍稍举起,在枕头边;另一只手紧握拳头,放在碎花的被子上。双脚蜷曲。

噢,床小了。

买床时还特意挑选一米八的,那也是他房间能放下的最大尺寸的床。没想到,这么快,居然还是小了。春节带他回老家,亲人们看他高瘦的模样,问他多高。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一米八三。

一米八三了,真快。想起他出生时的情形。秋日的中午,守在产房外面的宽敞处,护士抱着他出来,大声吆喝家属在哪,我赶紧跑上前去,看到那么小的一个人在护士小姐的怀抱里,蜷缩成一团。我伸出手,又缩回。我不敢去触碰他、去摸他。我怕我的触摸会惊扰到他,我怕他小小的身子经不起我的不知轻重。秋天的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我的身上,他的身上。我叫了一声,儿子。他居然在那一刹那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我能感觉到自己内心的激动和狂喜。我把他的张开眼睛视为我和他之间的感应和血脉相通。也许,他就是无意识的。他看了我一眼,还打了个呵欠,就又睡着了。但我愿意这样认为,我一直这样认为。就像这一刻,站在他的床头,我能感觉他,我和他之间的交汇,我们之间的息息相关。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我习惯于在上床之前,去看他,为他掖好被子,或者,用手轻轻地抚摸他的脸颊,或者,就这样安静地看着他。这一刻,我的心是空的,我的眼里只有他——这个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家伙。

他还很小很小、睡在我们中间的时候,我总是做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梦。我是一个极少做梦的人。我一生中应该做的梦,几乎就遗落在那段时间了。我梦见他一个人坐在一个很大的桶里,浮现在镜子般平滑的海面上,他安静地躺着,阳光碎银般在他小小的身子上跳跃。或者,我和他手牵着走在人群中,他顺着我的手臂,攀爬到我的肩膀上,紧紧地揪着我的头发。我总是在这些梦中突然醒过来,然后,伸出手去寻找他,握着他的小手,或者抚摸他的身子。一些年以后,我才明白,那时,我总是担心自己。害怕自己睡着了,转身时碰到他,或者,被子捂住了他,甚至,一不小心手臂刚好压在他的鼻子上,而他,是那么小,小得连翻转身子都需要我们的帮助。那些夜晚,总是在我从梦中醒来时变得漫长。

渐长,他有了自己的第一张床。床长一米,原色,四周是小小的栏杆,还有蚊帐。那时,他已会咿咿呀呀叫喊,努力着想让自己站起来,迈开步。我知道他还无法翻越那些栏杆,但我依然会在半夜醒来,把头伸进蚊帐,借窗外的光,看着他。小小的身子,凝脂的皮肤,长长的睫毛,柔软的毛发,玉坠般的耳垂。我细心地握着他的手指。那纤小的指,在我的手心温温地暖着。那时,他长得一点都不像我,他比我好看多了。在凝望时,常会浮起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我从未想过,这一生,在这人世间,居然会有这样的一个人成为我的儿子。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来、从哪里来。但那些夜晚,当我靠近他,我总能触摸到他的脉搏,听到他的心跳,我甚至能感受到血液在他身上流淌的速度和节奏。我们还无法交流,但我能听懂他的一切言语。

就这样,看着他爬、站、走、跑、跳,听着他说、唱、喊、叫、嚷,感受着他的喜、怒、愁、阴、晴。我一直保留着他三岁那年的一张照片——蓝短裤,白背心,双手交叉放在身后,微微弓着背,低着头,眉头紧皱,感情沉郁。他的左边,是一家幼儿园的正门。我已经记不起他当时究竟是因为什么而这般的不开心。我应该问过他,但我一点也想不起来。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天的阳光、风,以及后来我们又去了哪里。这是我第一次在他的脸上看到了悲伤。后来,每次在影册中看到这帧照片,我总是停下来,看他,回忆那个下午的经过。也许,他当时什么都没有说,什么都不说。他有了自己的心思,也许,在我看来微不足道,但于他,在那一刻,却足以堆满心头,满得就只剩下那一种感受。

在我还没见到他之前,我就懂得,他并不属于我,他只属于他自己。他将长大,上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他将有他的同学、朋友、同事、熟人,甚至敌人。这是无法阻挡的。有谁,能阻止一个春天的到来呢?我能做到的,就是看着他。就像这样的夜晚,站在他的床边。

那张床小了。他翻转身子时,不是手,就是脚,经常到磕碰到四周的栅栏。他甚至已经可以一个人爬越到床外,无视那些惊险动作的危害性。我总是担心他半夜醒来,悄无声息地爬出来,然后,“咚”的一声掉到地上。他曾经趁我睡着时干了一回,把我吓到了,留下了不时惊醒的恶习。好些年后,我才能让自己在夜晚踏实下来。
已经记不清什么时候开始,他独立睡了,有了专属于他的床和房间。这中间,肯定有过许多次的反复。一个人要从依赖走向独立,必定不是一件易事。我也记不清究竟是哪一个夜晚起,我就这样地在入睡前走进他的房间,站在他的床边,安静地看着他,或者轻轻地抚摸他。这已成为我每天的最后一道功课。我从未对他提及这些,以后也不会。这只是一个当父亲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他的成长没有必然的联系,一如平日里面对他时的话语和目光。而且,我深知,这样的夜晚必将越来越少。他将长大,我必老去。我不过是想,在这短暂的人生中,多些和他相处的时光罢了。

二、
他沉默着,背对我,在沙发边上站着。我看着他,但无法看到他的表情。他的身子微微往前倾,一只手拎起放在沙发上的双肩包。包里装的是他的衣服、牙刷、毛巾、水杯、书和寒假作业。他用力一甩,双肩包落在右边的肩膀上,伸出左手,往后拉。整个双肩包的肩带已经落在他左右两边的肩膀上。

他还是没有说话,也没过转过身看我。我就站在他的旁边。我想看他的表情:情愿还是不情愿。高兴、激动,这些肯定是没有的。以前每次外出,他总是特别兴奋,早早就准备好自己的衣服、玩具,而且,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一个人催促这个催促那个。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对所有的外出都平静如水,该干嘛就干嘛,后来,又多了不乐意的表情,甚至直接表示拒绝。是因为长大了吗?

而这个春节,他一开始就坚持哪里都不想去,就只想一个人留在深圳。他妈妈回湖南,我决定回老家。他两边都不想挨。但后来,还是答应了跟我走。答应得相当勉强,但我没有跟他计较,也不再跟他讲什么。我知道他的性格,只要答应的事情,他都会去做。

在门边的鞋柜换好鞋子,他站着,不知道在看什么。我拿起袋子,突然听到他说,带钥匙了吗?

我曾经有过把钥匙忘在家里而外出的经历,就在楼下等他放学回家,他也没带,最后是爬阳台进屋的。此后,只要出门时他在旁边,他总是要问这一句。

腊月二十九了,许多人都回老家过年,候鸟一样,老家缠绕熟悉的气息。春节就是庸常生活的一个拐角,平缓的日子在这里陡然转折,溅起些许细碎的浪花,旋即,又归于平静。

北环路上的车比平时少了许多,目光五十米处才有一辆二辆,速度快了。车少,人少,这座城市成了一座空城。多年来,我一直对她没有滋生好感。于我,这仅是一个居住地,和我过往呆过的任何一个地方并没有什么区别。当你回到家,把门关上,所有的繁华热闹只不过是肩膀上抖落的尘埃。所有的人,在那些所谓的车水马龙,所谓的灯红酒绿面前,都只是一个匆匆的、可有可无的过客。时间可以在生命划下致命的一刀,但时间对于现象是无能为力的。

也许,我的骨子里和这座城市是格格不入的。我只想安静地活着。这简单的想法像大地上的野草,随处都可栖身。之所以还坚持着下来,是因为他。对于他,这里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这是他的出生地。这是他成长的地方。这里有他最初的,或许还是他最后的朋友。这里有着足以让他铭记一生的烙印。我只是一个外来者,他却是这片土地的结晶。他像一棵植物,熟悉并且习惯了这里的土壤和气候。甚至可以说,这里就是他的故乡。

我们感觉到我们之间的巨大区别和深不见底的鸿沟,但谁也没有办法将其填平。就这样,彼此注视。

我看了一眼后视镜,他已伏在座位上打瞌睡。或许,一会就可以听到他轻微的鼾声,像以前的每一次出行一样。他在车上很快入睡,车停马上就醒,然后,又生龙活虎的。我终于让自己放松下来,集中注意力开车。父母就在路的尽处等我,等我们。

                三、
我一眼就看到他,在路的对面,另一个小区的出口。天有些淡了,但还没有完全暗下来。灰褐色的天空。一粒粒的路灯在这个时候突然亮起来,眨眼间,我有薄薄的影子,贴在路上。

路上的车辆像被这路灯吓到了,都慢下来。行人在车与车的空隙间穿行。一个胖子卡在两辆车的中间,我听不到他嘟囔的声音。有人按响了喇叭,一辆,又一辆。路上浮起了一阵莫名的烦躁,像风突然刮起的尘埃,细细的,屑屑的,又落下去,在行人的肩上,在车上,在路上。

每一个下班的人都急着回到自己的家。但他不是,他的同学也不是。他们还是在那个小区出口的旁边,有人站着,有人坐在自行车上。一样的校服。一样的书包。望过去,一样的高矮。

他应该没有看到我。他的双脚撑在地上,双手握着车把,微微弓着背,身子往前倾。一个人把手放在他的肩上,脸却朝向另一个人,不知道在说什么,关于学习,关于学校,关于女同学,或者某一本漫画书,或者一场即将到来的电影……也许,什么都不是,就像一群人凑在一起,说些闲话罢了。

有一个人走到他的单车后面,好像要把他和单车一起抬起来一样。那人我认识,他们经常一起玩,小学同班,现在,还是。在那个班,只有这个人是。车没动,但他动了。手松开了抓着的车把,转过身子,一只手落在那个人的头上。

他的身子往右边倾,右脚撑在地上,一只手抬起来,挥出去。那人躲闪着,往边上退。眼看就要撞上在门口摆摊收废品的那个胖胖的女子,他可能还不知道。从单车边上窜出两个人,一把拉住倒。那个女子已从地上站起来,双手往前伸,掌心朝外。她是在阻拦那个人了。我听不到她在说什么,或者埋怨,或者告诉他们不要在门口玩赶紧回家。她应该是认识他的。家里每个月清理一次旧报纸和杂志,每次都是他去找人,上门收购。每次找的都是这个女子。

他们又都站着,两只左手落在单车的把子上,一只右手和另一只左手落在他两边的肩膀上,还在一个人坐在单车的尾座,脸朝向门。他们的头凑在一起,我不知道他们在商量什么。嘈杂的车流声隔住了我努力想长过去的耳朵。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清楚这一次他和同学聊天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究竟是六年级还是初一开始,在家里,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跟我们嘀咕个不停了。他话少了,他有了自己的心思和秘密。

一辆蓝色的人货车停在我的面前。路上的车,全都停下来了。三个背书包的小学生从我身边走过,边吮着棒棒糖边玩剪刀石头布。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长,印在货车的轮胎上。

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路那边的一盏路灯下,肩上背着袋子,右手拎着一个鼓鼓的红色塑料袋,大声地叫喊着名字。三个孩子中最矮的那个,停下脚步,朝中年妇女望去,然后,跟他的同学摆了摆手,摇晃着书包,猎豹一样冲过去,停在中年妇女前面。女子伸出手,想摸他的头,他侧着脑袋躲开。女子把塑料袋递给他,两人肩并肩地往前走。望过去,小孩的头已到女子的肩膀,也许,不到一年,他们就一般高了。

蓝色小货车走了,对面铁门边上已经见不到熟悉的身影,我四处张望,突然,在身后传来喊声,“爸!”我回头,他坐在自行车上,一只脚踩着路边的花坛,看着我。他的那些同学已见不到身影。我走向他,他沉默地看着我,脚一点一点地撑着地,单车慢慢往前。我们就这样,什么话都没有说,回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