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家常话

2021-12-23抒情散文半瓶茅台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昨天我要到老家去给爸妈添坟(我们这儿的风俗,要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下午给过世的老人添坟烧纸)。妻说:“咱们半年不在家了,你也顺便买些东西看看咱嫂子吧。”“……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br /><br /> 昨天我要到老家去给爸妈添坟(我们这儿的风俗,要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下午给过世的老人添坟烧纸)。妻说:“咱们半年不在家了,你也顺便买些东西看看咱嫂子吧。”
“添坟再拐弯去看人行吗?”
“怎么不行,今天又不是清明节。把车子和纸钱等放在大门外边,只带着礼物去,千万不要推着车子进家。”一班打麻将的妇女七嘴八舌的说。
在超市,我买了一件伊利纯牛奶和一件营养快线,再多了自行车也装不下,还要带着一个长把铁锨给坟头培土。
到了嫂子的家门口,她正巧与另外两个妇女说话。也许没想到我来,离她只有五六米了还没有看出我是谁。我叫了一声嫂子,她才认出了我,边向我慢慢走来边说:“看看我这眼睛。你啥时候回来了?”
“我回来二十多天了,还没顾得上来看你。嫂子。”
“来都来呗,还拿东西干啥?”
“也没啥稀罕东西。”
说着,她开开屋门,闪在一边,让我先进去。
“你喝水吧?我给你倒水。”
我急忙站起来:“我不渴。你先坐下吧。”
“你还是给小磊(我的老大)家看孩子?他都怪好吧?孩子上一年级了吧?”
“怪好。都上三年级了。”
“你看看,你看看,多快吧。一转眼都上三年级了。三年级还要接送啊?”
“城市里车太多,还要过马路,六年级还要接送呢。你还好吧?”
“不行了,年龄大了。一走路就喘,接不上气,没有力,腰也疼。我这眼也看不清。”说着她用手把眼皮扒开让我看,那眼睛的晶体确实有些浑浊。她的眼睛一直眯缝着,只有看东西的时候才用力睁开一条缝。
“到医院找专家看了吗?”
她一脸的无奈:“谁领你看啊?你看他们都忙得。清儿(我大侄子,也当爷爷了。)喂了几十只羊,又包了别人家二十亩地,现在正栽藕,两口子天天到黑还不回家。勇儿(清儿的大孩子)还干着工艺品厂,雇了七八个人给他干活;广儿(我三侄子)腊月初跟着志强(我三侄女的女婿)到兰州打工,都没来家过年。他媳妇种着十几亩地,忙的要死,四个孩子上学,不挣钱咋办呀?德儿(我二侄子)过了正月十五都到青岛打工去了,谱儿(德儿的大孩子)开着养鸡场,天天忙的蹄爪不识闲,谁有空啊?......”
“恁哥(我大哥六年前患心肌梗死没有来得及治疗就病世了)在的时候,我的两个眼睛都做过手术,说是白内障。那医生说,我的眼睛再治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眼底有毛病。这会儿,血压也高。有时都高到180~200。一直吃着降压的药呢。”
“那天,在街上碰见董二姐(我们这儿的风俗,长辈或者年龄大的人称呼别人家的媳妇,娘家姓啥,排行老几就称呼xx姐。比如王四姐、李二姐、马三姐等。)说去量血压,我就和她一起去,姬堂(村医生)说,我的血压太高,吃点好药吧。我说吃点呗,就拿了两盒,一盒一板,一板六片,一块钱一片,12块钱,真贵。”
“你喝水吗,我给你倒点水吧?”
我说真的不渴。
“今天晌午兰芝(我的大侄女)来了,她到坟上给爷爷奶奶还有她大(我们这儿年龄大些的人,都称呼爸爸叫‘大’。)烧了纸钱就搭车回城里去了,叫她在这儿吃饭也没留住,她在城里摆了一二十个麻将桌,也是忙得饭也顾不上吃。”
我看了一眼放在墙角还没有烧完的煤球。
“那是年前迎冷的时候,四妮(我的四侄女。哥嫂他俩一共养了四男四女八个孩子)来看我,买了一个煤球炉子,德儿买了一车煤球。今年冬天(冬天刚过,她还说过去的冬天是今年)忒冷了,冻得要命,现在不咋冷了,我也不舍得再烧了。”
我说:“别舍不得,该花就花。天越来越暖和了,身体慢慢就好了。不行还让孩子轮着养。”
她“唉”了一声:“我才不轮呢。只要我能煮一碗糊糊(我们这儿把玉米粥叫‘糊糊’)吃,我都不轮。前年清儿说,我年纪大了,就别做饭了,轮着吃吧,一家五天。他们都那么忙,吃饭也没个准时候,要么晚了,要么早了,别别扭扭的。还不如自己做一碗饭吃随便。没轮一个月我就不让他们轮了。到时候真倒下不能动了再说。”
“你的脚疼好了吗?”她看着我说。
我说:“没事。就是脚后跟上长骨刺,一下子也治不好,疼的也不厉害。”
“青岛的大医院也治不好?”她似乎不相信在大城市也治不好我这样的脚疼病。
“在青岛的齐鲁医院拍了片子,说是骨刺。做了一个星期的超声波和冲击波,也吃了药,效果都不好,不是很疼,不大影响活动。”
“你喝水吧,我给你倒水?”
我说,我真的不渴。
她忽然想起了什么:“你去看咱大姐(我还有一个大姐,也八十多岁了,患老年痴呆症五六年了)了吗?她现在咋样?”
“去了。她也不大好,只能坐轮椅。一开始没认出是我,说了半个小时的话才慢慢想起来。”
她抹了一下眼睛:“年下你几个侄女都去了。我说要去,他们都说太冷,怕我冻着了,硬不让我去。唉。这次你回来还走吗?”
“过了五一节,我还要到上海去给小月(我的老三)看孩子去。鼎鼎(小月的孩子)的小姨要产了,他姥姥要去伺候他小姨坐月子。”
“那就在上海过年了?”
“不。我只能在小月家住两个月,到七月份孩子的姥姥(我岳母)就该来我家了。”
“大娘也八十多了吧?身体还好吧?”
“九十四了。身体也不好,只能坐轮椅,也有糖尿病、高血压,吃饭倒还行。”
“唉,年龄大了,有啥好处啊,只会熬煎人。”她似乎深有感触地说。
看看天不早了,我说:“嫂子,你好好歇着吧,我到东地添坟去。”
“我也走不到那里,我就不去了。”
“孩子都大了,这些事情你就别管了,养好自己的身体就是孩子们的福。”
我走远了,她还在后边大声问:“你带打火机吗?”
我也大声答:“带着呢。你回家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