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一时踌躇

2021-12-23抒情散文李兴文
雷雨将临。草木已先慵懒,浮尘已先下沉。春天里嫩黄可人的绿,如今深沉得苍老;曾经美人,而今迟暮,逝去的永远逝去了,正来的却不陌生,依然怪谲而严峻。当初首创“苦夏”一词的人可算高明,每逢盛夏,五毒俱全,百苦聚集,除了萎蔫下来的草木,还有无数个作……
  雷雨将临。草木已先慵懒,浮尘已先下沉。
  春天里嫩黄可人的绿,如今深沉得苍老;曾经美人,而今迟暮,逝去的永远逝去了,正来的却不陌生,依然怪谲而严峻。当初首创“苦夏”一词的人可算高明,每逢盛夏,五毒俱全,百苦聚集,除了萎蔫下来的草木,还有无数个作出决定躺平的人。这场变故太有喜感,仿佛所有的蒙昧的都开始觉醒,一切备受奴役的,都开始冲向自由的天空。我很喜欢这种盛况,仿佛所有人都不想继续表演,脱下戏服,卸去浓妆,活脱脱还原出一个个纯洁真诚的人。
  风吹,日晒,雨淋,洁白的楼体变成灰色的。鸡鸣和鸟语在灰色的楼体上来回反射,到头来,终被坚硬的楼体吞没或驱逐。楼体还是楼体,城市还是城市,鸡鸣和鸟语只能悬浮于天空,混同于浮尘,流荡于风。
  又清理了一遍朋友圈,好像在多声部合唱阵容里,劝退了一些从不开口发声的人。感觉就像走了漫长的路,背了太多无用的东西,路没有白走,那一些无意义的重物却是白背了;清理朋友圈,将毫无意义的“朋友”悉数清除,就像认认真真拂去一身毫无意义的尘,轻松了许多,感觉自己也安全了许多——我怀疑圈里原本就有告密和偷窥的“朋友”,也有道不同不相为谋但随时都想对我幸灾乐祸的“粉丝”——一刷而白,这辈子再也不想与他们重逢。
  却也不会改变我的孤独,毕竟,我原本就是不爱繁华的;这样离开一群只知道吃饱穿暖,然后,要么没完没了地展示幸福,要么经年累月都在酣睡的动物——是天大好事。一个人的孤独不可能是纯粹的,因为,这世界上所有的孤独者可以隔着粗云陋雾彼此瞭望,他们在品尝自己的孤独之余,还可以观赏别人的孤独,其中快意不可言说。
  床头柜上的书,已蒙了一层薄薄的尘,足见我这些日子里的懒惰或心多旁骛。但又想,在自律与任性之间游刃有余,亦不失为人之道。如果一味任性,大不了算作庸人一个,但若一味清高自虐,一定有不少装腔作势的味道,那就令人相当的憎恶;在想象中的云端踽踽独行太久,必要的时候,也要回落到尘世里来做一做庸碌之人。又再说了,一个人生而不得自由,生而被怪力乱神玩弄于掌股,又能有几多清高的时候呢!
  然而,言及绝尘清高,我绝不放弃初衷。
  雷雨将临,城市像一个闷热的蒸笼。不看书的日子和表情高度统一的行道树木一样丧失了带有灵性的表情,仿佛城市不过就是另一种旷野,生存其间的,不过是被种种规则严格控制的人。倘若怀着鄙夷的心境乜斜一眼新楼不断崛起的城市,我心中的失望和不屑总会油然而生。而某一天,当我的邻居抱怨说,他于自己的宅基地上正在开发的小产权房又被“有关部门”勒令停工了,我就开导他,官商勾结的大楼盘五千多元一平,你的房子三千多一平,没扣你一顶“寻衅滋事”“扰乱房地产市场”的“帽子”就算你托祖宗的福走大运了,你还敢有什么异议?再说了,等那些“大楼盘”卖光了,你再接着修你的房子不迟。
  邻居若有所悟,脸色阴沉,不再作声。
  如此这般,总于无意间破坏我的心境。好在我这人这两年也学会了苦中作乐,变得麻木冷酷了许多,每当我再一次愤愤然的时候,只要想一想闷声酣睡的人实在太多,他们又都习惯了无论哪头都想索取好处,我也就转过脸,去找自己能找到的乐趣了。装睡的人不必唤醒,忍辱求利的人不必同情。无数的人,祖祖辈辈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一介书生,又能改变什么!如果真有必要,走出城市,到旷野里去,无论林莽葱郁还是衰草斜阳,不过都是历史的一页,每一个见证历史的个人,都微不足道,每一群创造历史的人,都灰飞烟灭,除了时间,再无永恒。面对旷野独树,听风从树上吹过,听听好像与世隔绝的鸟鸣,那一刻,我才与时光同行。
  我和书本都不能改变一块莽原之上亘古有之的蛮荒与贫瘠,野蛮与猥琐。我只在意,荒原之上,确乎也零零星星地矗立着一些孤独的树,它们彼此照应如天际星辰。
  它们也最先感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不怀好意的风。
  我为我的脸盲和极差的方向感深感悔恨。我总记不住有过交割的面孔。越是芜杂而又高度雷同的环境,我越辨不清南北西东。我想,这也许是我与乡村厮守太久太久,感知能力只能适应简单环境。我与城市接触太迟,差不多十岁了,才第一次进入城市。错过了感知复杂环境的最佳时期,我的认知,才这样低能。但若到了旷野,就不一样了。我记得最清的是大地上春天的表情和代表春天到来的方向。在书本之外,那些表情和方向,向我展露出最精彩最丰富的内容。无字天书,总能以无法描述的方式开启我的心灵。率先冲击我心灵的,是自由的力量与和谐的生命。
  与感觉最般配的是旷野,与书本最般配的是城市。从旷野到城市,是从自然法度到理性规约,而反过来,就是摆脱奴役直面生命。
  不论何等蛮荒。一个长期与书本相伴的人,他的回归旷野,根本无法返璞归真。他的天然灵性已被植入文明与理性的基因,面对纯粹的自然,被科学思想与艺术情怀不断排挤的,是人的灵性。当“我”与“理性”难解难分,人的心灵就再难被自然之美打动。灵魂长期受控的事实一直都在胁迫人,功利之心在道德层面弱化人。这样的人,又怎能不在普遍陶醉的生活假象中,掩藏起自己残缺不堪的生存窘境!
  我在旷野里会看清自己,我在城市里会看清别人。
  晦暗的楼体反射着鸡鸣与鸟语。经过多次碰撞和反射之后,那些柔弱的自然之声,终被淹没于城市里各种坚硬的声响。在坚硬的声响之下,是屈从于强力规则的,为了生存而不断容忍本体价值严重退化的人。
  雷雨将临,城里的行道树没有显示现在有风;未来的变故无法预期,一切终须在等待中躺平。但我依然记得早春时候,这个城市里所有的草木,它们浅黄、嫩绿的面容曾经相当可人。而今入夏,暴洪的噩梦已经开始惊扰更多人的美梦。任凭高楼不断崛起,任凭假装生活得幸福的人总把自己弄得花枝招展满面春风,任凭一直血脉偾张的城市,更加车水马龙,但都无法改变人都渺小的事实。渺小又疲惫的人们,被群体性孤单反复蹂躏。孤单得没有头绪,渺小得只好退却。回到生命的本真,就像一个个散落在旷野上的羊群。怀着对自己生命的忠诚,选择躺平。
  雷雨将临,暗暗涌动的热浪中,行道树木像受到胁迫的人一样一动不动。滨河路,人影稀疏简直像一片旷野,而这,正是属于我的时候。
  我又这样带着雨伞独行。关于躺平,我不想多做评论。我只想在越加无趣的时候,遇见新的朋友,让我在城市里的一时踌躇,受到新的激励。关于未来的话题,变得激昂,清晰,坚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