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关于“蔚蓝”这个词的一些联想

2020-12-14抒情散文李智红
关于“蔚蓝”这个词的一些联想⊙李智红遍翻唐诗三百首,通读宋词五百章,均未见有专门赞美或歌咏“蔚蓝”的诗篇与词赋。仅仅只是唐王维在《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一诗中有“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两句,似乎还与蔚蓝有点牵扯。在我所阅读过的先秦魏晋诸子
        关于“蔚蓝”这个词的一些联想

            ⊙李智红

  遍翻唐诗三百首,通读宋词五百章,均未见有专门赞美或歌咏“蔚蓝”的诗篇与词赋。仅仅只是唐王维在《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一诗中有“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两句,似乎还与蔚蓝有点牵扯。   在我所阅读过的先秦魏晋诸子百家的经史子集以及宋元明清的杂记小品中,也未见有对“蔚蓝”这种小为气候使然,大为宇宙本像的自然状态的专门描述。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蔚蓝”一词的解释,也极为简单粗糙,不过就是“象晴朗的天空那样的颜色”这么一句。   我便如是想,大概这“蔚蓝”在先前不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极为普通,属于天空或者大海的,天经地义的一种本色本像,举头及蔚蓝,临海及蔚蓝,没有什么好值得大惊小怪的。上溯至数千年前,下沿到四五十年代,蔚蓝一直高悬于我们的天空,广布于我们的大海。一直如影随形地存在于我们的视野,我们的生活。它是那样的平淡,那样的朴素,那样的充裕,那样的唾手可得。以致于被歌者忽略,被丹青忽略,被锦秀叠出的文字忽略。

  随着“蔚蓝”在我们的天空和大海的日渐稀罕,日渐萎缩,日渐消逝,我对这两个普通的汉字也日渐亲和,日渐倾心,日渐生发出一种牵肠挂肚的忧虑和惦念。   在我心目中,蔚蓝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词藻,不再是两个普通的汉字。它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肺腑,透彻于我的骨血。每每在书本中与它邂逅,我便会有种锥心的痛楚,有如电流般涌遍全身。

  在我理解,“蔚蓝”一词所包涵的内蕴其实远比书本上的解释要博大,要丰富,要深远得多。蔚有两重意思:一是茂盛,宏大,辽阔;二是富有文采。而蓝则是七彩世界中最为凝重,最为深厚,最为宁静的颜色。如此看来, 蔚蓝自古以来就是天空的颜色,就是大海的颜色,是有其深厚的渊源和道理的。作为三原色中及其重要的主体,是它和红、黄二色相互交融,才化生出了天地间绚丽的七彩。   广大不过天空,自然称“蔚”。辽阔莫如大海,所以是“蔚”。茂盛而宏大,辽阔而深远,而且充满了文采诗意的蓝色,理应属于广大的天空,理应属于辽阔的大海。   然而,让我们好好的仰望一下我们今天的天空,再好好地瞩目一下我们今天的大海吧。那是怎样一种颜色的天空和大海啊?浓厚的煤烟粉尘,早已把我们的天空搅和得乌烟瘴气。举头仰首间,所见所得总是大片大片的铅灰。缺乏生气,缺乏灵动,充满了压抑,充满了浮燥。再看那大海,也是污秽翻滚,泡沫横流,满目是泛动着的“墨汁”,哪里还有半点蔚蓝的影子?真不知道再过些年,我们该怎样向我们的后代讲解“蔚蓝”这个词汇的内涵和指代,举证它与天空,与大海的渊源和联系?

  我自小在云南高原的深山峡谷中长大,先前一直没有机会见识真正的大海。等我真正有幸见到大海的时候,大海早已失去了它往日的风采。不再有雪白的浪花,不再有赏心悦目的蔚蓝,不再有那种“碧波万里无穷尽”的诗意与旷达。   不过,还算幸运的是,在故乡的那许多年,我所能仰望到的天空始终是蔚蓝的。尤其是童年时代,在深邃的峡谷中所能见到的天空虽然始终只是窄窄的一条,但蓝得剔透,蓝得纯粹,蓝得隽永,蓝得清澈。春天到来的时候,是薄薄的,暖暖的蓝。时序进入夏天,是淡淡的,清爽的蓝。仲秋季节,则是凝重的,酽酽的蓝。冬天的天空也蓝,是那种少见的湛蓝。不过,那湛蓝中又透出一丝丝的冷冽和庄严。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那蓝蓝的天空中,时常有云朵在飘游。多是那种白得耀眼的棉花云,薄薄的一小片,像透明的轻纱,像漂洗过的蚕茧。年年的秋天,也总有排成一字形或者人字形的大雁,平静地从蔚蓝的天空飞过。它们那奋飞着的翅膀,有力地拍打着那些白如羊脂的云朵,洒下一路豪迈的啼鸣。每每这种时候,我总觉得那天空似乎比起任何时候都要蓝得辽阔,蓝得深远。充满了诱惑,充满了悬念。铭心刻骨,透彻肺腑。以致我在许多年之后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来,依旧心往神向,感动不已。

  蔚蓝,一个多么温馨的词汇,那是只有明净得微尘不染的天空和清澈得纤毫毕现的大海所独有的,高贵而又吉祥的色彩。它是那样的神圣,那样的博大,那样的辽远而深邃。它是地球的防护罩,它是生命的胎盘和庇荫。它是天空和大海的原色,它是化生万物的根本。   人类作为地球众多生物中的一个种类,我们并不是大地和天空的唯一主宰。蔚蓝不只属于人类,它是地球上亿万种生灵的共同财富。我们有什么权利和理由要去涂改它,糟蹋它,污染它,怠慢它。要知道,能够永远拥有蔚蓝,该是我们人类多大的福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