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老房子、快乐、童年

2020-12-14叙事散文墨竹淡香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41 编辑

  一刚上小学,我们家住在一栋大跃进时期修建的三层“干打垒”楼房里,墙、天花板都是极其简陋的蔑竹夹成的,抹些灰就成了墙,就两间10平方的屋,整栋楼就底楼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41 编辑 <br /><br />  一
  刚上小学,我们家住在一栋大跃进时期修建的三层“干打垒”楼房里,墙、天花板都是极其简陋的蔑竹夹成的,抹些灰就成了墙,就两间10平方的屋,整栋楼就底楼有个自来水管,一层楼四家人,共用一个下水道口,过道有2米多宽,四家人的厨房全在过道里,没有厨房、厕所,没有厨房、厕所,回家,要经过前三家邻居家门口,还要经过他们的厨房,倒桶废水也要经过三家,家家都差不多,没有一样称得上电器的家当。
  一层楼里就我们家三孩子,其他三家孩子都5、6个,王家因有个楼梯间,比其他三家多间屋。
  王家老大是支边青年,到西双版纳好几年了,其他几个正读初中,晚上吃过饭,在第一间屋一张大方桌上,他们家孩子就要做作业,我家父母,白天上班,晚上还要“抓革命、促生产”学习、开会,我和弟弟经常就被父母托给邻居,晚上就老跑到王家去看他们家孩子做作业,他们边做边说在学校里发生的事、和人,经常是一屋人笑倒一团,不意乐乎的,那时候也没什么作业可做,完全就一故事会,觉得他们好会玩,高年级真是好,可以玩那么多花样出来,羡慕死了,巴不得自己也快点长大。
  煮饭是最热闹的,锅铲声此伏彼起的,张家找王家借点盐、陈家找我们家借点葱什么的,倒水的、提水回家的,进屋拿东西的,走道上人来人往,好一派热闹。
  夏天走道上也热闹的很,那时候也没有什么风扇,一到晚上家家户户就把凉椅、凉板的搭在走道上、或者楼下地坝里,吹牛的、摆龙门阵的几层楼都在评论,虽然天气热的不得了,个个却开心的不行,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到楼下去玩,去听邻居摆龙门阵,听的都不想睡觉。
  “王家妈妈在炒沙胡豆了,要过年了!”
  邻居那家炒过年才吃的沙胡豆,离过年就不远了,那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嘿嘿,可以这家赏点、那家吃点过年货,我喜欢陈家老爹炸的元宵饼,还可以听王家老大讲讲云南十八怪、支边青年集体战天斗地的故事,从他嘴里听来的云南好神秘、好遥远,支边天天都那么开心,小小人儿也没有听出那些开心故事里的辛酸来。
  二
  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一个同事调回了北方老家,我们家终于住进了有厨房、木地板一楼一底的楼房,一层楼一边2家,对面楼一家还是妈妈的同学,邻居间还是那样“穷”,最好的不过家里有台收音机,有台不摇头的小风扇,还是你来我往,各家各户的门还是大大的开着……
  楼前、楼后、旁边左右住着好多同学,站在地坝叫一声“来不来跳绳、来不来踢楗……”
  应声跑出来的一堆,夏天院坝还是那样热闹、还是摆满凉椅、凉板,晚上还是在地坝听的呆。
  邻居二姑娘怀上了第二胎,非要生下来,说是国家以后只准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了,她老妈不停的念叨:“两口子工资才五十几块钱,还要生,看你们郎个养的活……”
  我们班一个同学,就住在我们楼下,有天早上上学跑到班上来告诉我,晚上到他家听歌去,他哥哥好多同学要到他们家唱歌。
  下午就看见楼房旁边公路上就排了几十辆大卡车,披红带绸的,原来他家大哥要下乡了,在班上兄弟伙多,那天晚上唱了个通宵,开始还趴在窗台上听,什么时候到床上睡着了、又被“走了,春节回来看你们……,我离你那里近,去看你……”吵醒的都不知道,醒来就听见锣鼓声、喇叭声音和毛主席语录“广大的知识青年们,到农村去、到祖国需要你们的地方去锻炼成长……”
  从窗看出去,公路上水泄不通,到处是人,像过节一样,我还是看见站在家门口偷偷抹泪的同学的妈妈,都没有去送她儿子……
……
  三
  六年后,我们家搬进了有厨房、厕所的配套房,房间也宽敞、透亮——三室一厅,我也有了自己的单间,一栋楼还都是父亲单位的同事,一层楼还是四家人,“妈妈说,这下好了,够住了,方便了。”
  刚住进去家家户户开始还说话、寒暄下。
  家里慢慢的添置了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等等,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疯了一股装铁门的风潮,家家户户慢慢习惯进门就关门,有时候下班回家,从下走到上,也碰不到人,家家大门紧闭,过道里空荡荡的,静悄悄的,偶尔有回家疲惫的脚步声。
  偶尔看见楼下院子里玩的小孩子,都孤单单的,好少几个,个个拿着各种各样的玩具,但看不见玩我儿时那些游戏了。
  到我结婚,离开父母家,我也没有弄清楚楼上住了那些人,姓什么……
  时常梦见陈家老爹炸的元宵饼的香气,张家三妹在门口探头小声的叫“修格子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