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乱弹散文写作

2020-12-14叙事散文吴安臣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1 编辑

[fly] 乱弹散文写作[/fly]文/吴安臣以前我是鼓捣小说的,但是至于以前自己写的那些玩意可叫小说连我自己都弄不清楚,那时肤浅的认为小说就是要编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1 编辑 <br /><br /> [fly] 乱弹散文写作[/fly]
文/吴安臣
  以前我是鼓捣小说的,但是至于以前自己写的那些玩意可叫小说连我自己都弄不清楚,那时肤浅的认为小说就是要编故事,立足现实,取材现实,像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里谈的:要杂取各种人的特点塑造一个“新人”,这个最高要求我想至今我都没有达到。
  我也塑造了些自以为鲜明的人物形象,殊不知编辑说我的小说像散文,但是究竟什么是散文呢,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记得当时读《百花园》的主编杨晓敏的一些小小说时,总感觉他写的东西小说气息很淡,而像散文的叙述方式,打心眼里说这也不像小说嘛?怎么我就不可以这样写,难道是成名成家的人就可以乱写吗?很是困惑了一段时间,但是困惑归困惑,自己的文章还是发表不了,仍然被编辑归入那种四不像的的文体里。手头写的一系列的人物小说也就搁下了,最终弄成了孤芳自赏。那时天天可怜地把自己和读高中时的一位同学比,这同学写诗经年了,但是连一首诗都没发表过,总想他的打击应该比我大吧,我还不算最倒霉的那个,因为自己的文章好歹编辑很客气地告诉我说:语言还可以,但是有点散文化云云,而我的那位同学可是连点退稿信都没接到过啊。但一度甚至丧失了继续写下去的勇气。

  觉得文学这道门对于我来说是关着的。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写任何东西,既然不适合搞小说,那么写别的不知行吗?于是写了篇关于继父的文章,先是投给地方上的一本文学杂志,不久刊出了。得到了50元的稿费。接下来在全国的其它几家杂志也刊出了。有了点信心,于是拿着去问行家我这算什么文。你也许要笑我幼稚,但当时真的是这么想的。再具体问问这是散文里的哪类文啊。文友很是耐心的说给我这是情感类散文。
  别说若论性格,我还真适合写情感类散文,于是从我最熟悉的人写起,先后写了差不多30篇左右的情感类文章,后来这些文章大都发表了。感觉这写散文好像比小说要有成效,最起码发表就是证明。而且文友们都说发表就是硬道理。谁写的文章如果只打算叫它发霉,那文章的社会功效也就完全不存在了,写作的意义似乎也就消失了。于是心中形成一种认识就是:文章应该抒真情,写真事,把一颗心完全掏给读者。这种写作方式或者说认识左右了我近一年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无技巧阶段。
  其实说白了也谈不上讲究什么技巧,因为学写阶段嘛,谁能讲究什么技巧,而且过多的注重技巧去了,内容本身将会被破坏掉,也许自己认识上的狭隘吧,总之纯客观的或者的纯主观的写作是我初期写散文的指导思想。这样的文章最终带来的弊病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未加修饰的东西必然显得粗拙,这就像露着木茬的桌子一样,一张桌子漆于不漆都可以用,但是把适当的漆涂上去那给人的观感就完全不同了。散文被完全被剥落的修饰,这必然使其失去品味和咂摸的空间也就是所谓的张力就会不够。这时写作停留在肤浅的层面。像学生作文,一板一拍,固然有板有眼,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在复制生活。把生活原模原样的复制出来,文学的意味自然就不在了。
  既然是文学,那意味都不在了,美感也就不存在了,写了不是等于伪劣产品吗?艺术是讲究美的,缺乏美艺术的内质就被破坏了。所以界定一篇好的作品往往要把美学的东西加在其中。汪曾祺先生《受戒》里的那些场景描写和人物的塑造都给人一种美感,你读他的散文也好,小说也好,欣赏的结果都是美好的。所以有人说他的小说有点散文化,我私下认为对汪老的这种评定和他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美感特质有关,并不是一件坏事。认识到这种问题后我仍然坚持唯真实写作,特别是看到中财论坛上巴陵先生的《真实是散文的生命》后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写作方向没错,失误的在于自己没有对于散文作一些深层加工。我还是一个拙劣的木匠,我身上还有太多匠气,匠气写作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文章仿佛一些半成品。很不受看。
  于是我有意识去看一些网络上的关于散文的理论文章。发现自己除了内容上追求真实外,还要在语言上下功夫。特别是和我的老师李智红先生请教后愈发明白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对我说,一个作家真的要把散文写得有个性,最重要的还是要在语言上下功夫,其实好多人的生活背景是相同的,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给人的感觉不同呢?这就是语言叙述上的差别。前不久看了格致发在《人民文学》上的《在道路上》一文,突然对于李老师说的话有了很深的感悟。格致的语言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你会在她的叙述中找到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她在作品里写到一个名叫李援朝的人,这人在战争中受过伤,格致没有从一般作者的叙述上入手写这个人,而是从李援朝不断的从车上跳下去捡路上的石头说起。最后李援朝发展到为搬动一块大石头,深夜不归家,害得老母亲担心。最后格致在作品最后揭示了主题,让人有种读小说时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另外她的获奖作品《减法》更是如此。
  这种叙述我想完全是一个作家的特质的体现,一个优秀的作家在写散文时我想都不应该回避这个问题,我们不是在追求散文语言的古怪,但是我们追求散文语言的新颖,这点上中财作家中陈元武,阿贝尔、杨献平、扁舟一叶、房子、木祥、敬一兵以及四川的那位画家马俊子做得较好,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介绍其它作家了,我看文章都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既然自己写不好那么虚心学习则是第一要务。但是也有做得过火的,在新散文论坛上看到的某些文章就是纯粹为了追求一种新奇,故弄玄虚的玩意。
  把很平常的小文章写得古里古怪。这“新”一下子走入了一种极端,比如说进门看到什么东西就一一罗列出来,最终来一句:今天我来到一间屋子里,看到了些什么。当然这是为说明这个问题一个最通俗的比方而已,我想谁都难以接受这种新到小学生似的为文方式。要么把一些景物罗列在一起,然后漫无边际的胡扯,看后觉得这散文已经写到“复古”阶段了,我们无法真正难以理解这“新”体现在何处。为这问题也困惑了段时间,思考着自己是不是已经变成古董了?在散文写作上自己是不是没有接受新事物的准备?抑或自己固执导致了自己没法接受这些披着新鲜外衣的玩意?后来痛苦的思索后发现散文的确要新,但是不能把自己文章弄到让别人读了头大的地步。有些人写作以为把人的头读大就是一种使命的话,那他的认识可就是大错特错了。也许我守旧,但是对于一味把散文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人终究成不了大家却是定论。大家追求的仍然是一种淡的境界,像沈从文,像汪曾祺,他们的散文看似无味,但如果深入去品则能得到一种享受,像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就达到了一种极致,也就是说他的散文已经写到了不愠不火的阶段,读着像喝着凉茶。而不是剑拔弩张,让你犹如烤火一般,也不是死气沉沉,读着感觉你的锐气可以慢慢磨灭,乃至于读了些什么,不想去回想,这些都是不成熟的写作方式。真正到“淡而有味”的时候证明散文写作已经成熟了。
  以上是平时写作的一点粗浅的感受,难免挂一而漏万,这些都是我不成熟的表现。至于和各位的观点相左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指正。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