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村 街

2020-12-12叙事散文关瑞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5 编辑

              村 街关 瑞七分村是全镇最远的一个村,离镇政府有30里地。七分村三面被巴丹吉林沙漠紧紧裹着,只在南面豁拉出一道错了扇的口子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5 编辑 <br /><br />              村 街
               关 瑞
  七分村是全镇最远的一个村,离镇政府有30里地。七分村三面被巴丹吉林沙漠紧紧裹着,只在南面豁拉出一道错了扇的口子,骡马和人们楞是走出条尘土飞扬的路来,弯弯扭扭地通到镇政府。
  以前,村里谁要去镇上办事儿,就像是要进一回城,七邻八舍的都远远喊住他,托他在镇上捎点这带点那。赶早两手空空去了,天黑了才肩扛手提、驴驮马拉地回来。遇到镇上赶集,30里外的七分村就像过年似的,远远地兴奋着。大姑娘小媳妇偷偷换上一年都舍不得穿几回的衣裳,早早聚在村口,一堆麻雀般叽叽喳喳不停。谁家赶着驴车出村了,她们招招手,就跳上车,把一串花花绿绿的笑声留到路上。整整一天,七分村空寂得能听见沙漠深处的风声。直到月亮升起了老高,村里才又重新泛起笑声。摸着黑,男女老少聚在村口路边,彼此交流着收获的兴奋:张家给媳妇扯了块布,李家给娃儿买了双鞋,王家给看门的黑狗换了条铁链子……
  这两年,村上想方设法筹了点钱,把村委会门前的路整平,用水泥抹了一遍,又在沿路修了两排平房作为门店出租。部队转业返乡的村支书老马,四十出头,精明能干。经他这么一折腾,沙窝窝里居然横出一条像模像样的街道来。
  自从有了这条村街和店铺,村里的人一下子觉得世界都变了样,连终日夹着沙土的风都是清凉甜爽的。买盒火柴理个头,做件衣裳称斤肉,出门就到。生活上的方便,使村里人祖祖辈辈薪传下来的劳顿和枯焦黯然逝去。就连天天晌午在肉铺和饭馆门前徘徊的那条老狗,心情也好了许多,见着谁都摇了尾巴哼哼几声。
  村里年龄最大的王老汉,对这似乎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许多店铺纳闷了很久。按说在这沙窝窝里刨吃喝,谁家的底儿不比地薄,咋突然间就能租间房做起生意来了。吃过晚饭,王老汉背了手,嘬着牙花子到街上转悠一圈,把心里的纳闷茫然抖落到每个店铺里。这成了他的习惯,风雨无阻,阴晴不变。偶尔碰上村支书老马,王老汉用手指头戳着老马的胸脯子,欲言又止,笑里透出些别的味道来。老马也不吱声,只是憨憨地抿抿嘴唇。
  肉铺的老板叫向红兵。开肉铺前,向红兵可是个人物,偷鸡摸狗,打架闹事,他干起来特过瘾。为了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事儿,他成了镇派出所的常客。村里人真是又气又怕,背地里都叫他"向霸"。前年,向霸偷了一口猪到县城卖,被当场抓住了。那时正赶上严打,给判了一年半刑,老娘就活活给气死在炕上。刑满释放后,向霸跪在老娘的坟前哭了个天昏地暗。从那以后,向霸换了个人似的,安安心心种了一茬黄瓜,拉到镇上买了,给老娘修了坟,然后在老马的帮助下,租了间门面,从此做起了杀猪卖肉的生意。人们还是叫他"向霸",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当面叫。他不生气,嘿嘿一笑,招呼着:"割斤肉回去给娃儿吃吧。"谁忘了带钱,他把肉包好说:"先拿去吃吧,啥时有钱了再说。"人缘好,生意自然也好。向霸开肉铺挣了些钱,上门给他说媳妇的人就多了起来。向霸都推掉了,他说他先要给娘守三年的孝,然后再考虑婚娶问题。
  村街上相对偏僻些的门面,是间花圈店。店主姓刘,村里的人都叫他"刘一腿"。二十年前,他赶皮车去镇里买化肥,路上马突然惊了,他从车上掉下来被车轮碾断了一条腿。老婆就含着泪给他留下一双儿女后,嫁到了镇里。刘一腿硬是凭着祖上传下来的扎花圈的手艺,拉扯大了儿女。女儿嫁给了村上的会计;儿子也娶了媳妇。地里没活的时候,儿子儿媳就一起在店里帮刘一腿扎花圈、纸楼。干活的时候,刘一腿从不说一句话,而一天的大部分时候,他都在干活。儿子毕竟是儿子,他理解父亲的沉默和孤独。花圈店的生意和日子一样悠长。人总是要死的。活着的人为死去的人还能做点什么呢?生意在死人的时候好得没法说了。但刘一腿这个时候就更沉默了。他把生意交给儿子去做,自己点一锅子旱烟,蹲在墙根下闷闷地抽。精心扎制的花圈一个个被人扛走后,刘一腿磕掉烟末子,扶住拐子站起来,喃喃自语:"花圈扎得再好,也还不得烧掉。"空了的店很快又被新扎的花圈给塞满了。纸花和纸带在风中微微颤抖。刘一腿就和他的花圈店,在村街的一个角落里沉默着。村里不死人的时候,没有人会想起这个角落,而"刘一腿"这个名字,也只像沙漠里游走的云,忽隐忽现。
  长不过百米的村街上,春去冬来,生老病死,人们过着自己的日子。在炊烟和星子初升的时候,就三三两两聚到街头那棵老柳树下,让有些世事流传着,也让各家的浓欢薄愁弥漫着。比如那个燠热的晚上。他们蹲在树下,说起了刚刚死去的李贵的爹。说的时候,李贵正坐在店里想着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李贵开着间杂货铺,卖些油盐酱醋烟酒茶,日子过得还算可以。李贵两口子对李老爷子的孝心,是全村公认的。李老爷子六十四岁了,每天就在家扫扫院子,喂喂鸡,地上和店里全由李贵两口子照应着。想吃啥了,给儿媳言传一声;有个头疼脑热的,儿子再忙也要把他送到镇上的医院去看。按说,李老爷子的晚年在村里算是风光的了。可是,他偏偏喝了农药,又偏偏搬了床板躺在李贵家的堂屋里。等李贵闻讯赶回来,李老爷子已没了一丝气息,满屋子飘着刺鼻的气味,农药瓶子空空地立在地上。和村里所有的人一样,李贵想不明白这是咋回事。柳树底下,有人说是误喝了农药,有人说是中了邪身不由已,还有人说是李老爷子的老伴在那边叫他。但没有一个说法能让大家信服。李贵也没有从办完丧事后沉沉的梦里获得一丝一毫的暗示。李老爷子的死,就成了一个谜,像那棵老柳,风吹不去,沙埋不掉,一年四季新枝旧叶枯荣轮回。
  村上小学的教室经年失修,成了危房。老马就和校长牛有财合计,把村委会的办公室先腾出几间来,给学生娃子上课用。于是,天刚麻麻亮,人们扛了农具上地的时候,村街上就响起了国歌。一面旧兮兮的国旗,在村委会院子里临时竖起的木杆子上,鲜红而朝气勃勃地升起。高高矮矮的几十个娃蛋子,就开始了他们的一天。学生上课时,牛有财没什么事儿,就挨着店铺串门。偶尔也和人坐在店铺门口喝阵子酒。他好喝酒,而且没见他醉过。他自己也就逢人吹牛:"我这一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喝不醉。"胸有点墨的牛有财,把牛吹得酸不拉叽的,别人听了浑身起疙瘩。牛有财好喝酒,却从不误事。看着学生娃子挤成一堆上课,心里着急,就拉着老马往镇上、县上跑,想尽快争取到资金修学校。上面终于拨了钱,村上就抓紧动工,计划秋天就让学生搬进去。可就在那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一场罕见的大雨瓢泼而至。不到一袋烟的功夫,水就把整个村街溢满了。老马领着人去地里挑沟排水,牛有财把学生们交待给其他教师后,也跟着去了。结果,他不小心滑到了水渠里。等被人捞上来后,气还有,但昏迷不醒。拉到县里的医院,大夫诊断后说,由于在水渠里撞击了脑颅,中枢神经受损,已经成了植物人。牛有财从此不死不活地躺在了炕上。学生娃子搬进新教室的那天,老马安排人把牛有财抬来,在崭新的校园里转了一圈。听抬牛有财的人说,他的眼皮子刚才稍微动了一下。可是许多人都不信。
  在后来的许许多多个阴阴晴晴的日子里,被沙漠包裹的村街和街口的老柳,依然不动声色地聆听着过去和现在的故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执着地耕耘沙窝窝里的薄地,也淡了旺了地经营着村街上的店铺。当他们满足地活着的时候,日子就拂过老柳,静静地往前流淌。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