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落 日 敦 煌

2020-12-12抒情散文玲 子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54 编辑

落日敦煌玲子敦煌是我最最心仪的地方。每当提到古丝绸之路,就不能不想起这条曾经车水马龙,繁华有加的欧亚大陆连线,从那么久远的时代就辉煌地存在着,成为沟通东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54 编辑 <br /><br />落日敦煌


              玲子



  敦煌是我最最心仪的地方。每当提到古丝绸之路,就不能不想起这条曾经车水马龙,繁华有加的欧亚大陆连线,从那么久远的时代就辉煌地存在着,成为沟通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而敦煌,这条通道上的那颗璀璨的明珠--则默默见证了这一历史事实,同广阔无垠的大沙漠一起,历经风雨磨难,始终以悲怆、孤寂的眼神面对上苍,注视着这里发生的一幕幕飞沙走石的激烈征战,聆听着一曲曲凄婉哀怨的羌笛牧歌。展示了一种雄浑而博大的美,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反思。

   敦煌的形成充满着哲理和象征。据说,公元四世纪的一天,一位云游僧来到荒漠中的三危山上。此时,正值夕阳西下,老僧欲寻一宿处,突然发现三危山对面奇景凸现:万道金光之中,无数尊佛像浮动,面容身影清晰感人,栩栩如生,似有神灵暗示东方某处非同寻常的风水宝地所在。于是,老僧心有所动,丢弃了手中的禅杖,在三危山对面的岩崖顶停住了脚步,双手合十,对天许愿,发誓在此崖开辟洞窟,塑造佛象金身,终身潜心供奉佛事,不再远行漂泊。

  一时间,老僧四处奔走呼号,化缘求助,耗资难记其数,带领百姓工匠依崖凿岩,修筑佛窟,又将万千佛像安于窟中,供世人和歇脚商贾参拜,护佑众生平复安康,无疾无患。从此,历经千年朝代更替,几十辈人的后续努力,凿洞造佛之举从未停止过。渐渐地,此石窟佛塑名声大振,被后人诗意地命名为敦煌,亦即千佛洞。

   敦煌不愧为中华文明史上的骄傲。从建窟到完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保存了四百多个洞窟,四万平方米壁画,两千余身彩塑,唐宋木构窟檐五座。堪称中华之最,也 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湛、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观看这些宏伟的雕塑,仿佛走进了一座藏品浩繁的历史博物馆。北魏的浑厚拙朴、隋唐的飘逸空灵、宋元的艰涩凝重,在壁画大胆的色彩运用上,在佛像舞动的衣褶环佩中一一展现出来,其艺术美感和思想释放无所不用其极。

  看着这一切,不觉感叹先人们的睿智。不知是为了刻意留存这座宏伟的艺术宝库呢,还是为了给荒芜的沙漠中平添一丝生命迹象,总之,敦煌石窟就那么神奇地保护下来,令后人千里万里地怀揣一个血性的寻根愿望,流连忘返,感怀古今,拜谒不止,唏嘘不停。的确,到了中国的黄河,你会惊叹它的力量和奔流直下的气派,而走近色彩斑斓的敦煌,你又仿佛立足中国古代人文艺术的中心,被它的悠远深邃所打动。尤其是夕阳西下的时刻,沙漠中的敦煌与明亮反光下的白天相比,更是别有一番壮美的景色。

  黄昏的脚步在沙漠中来的很迟。你不眨眼睛地望着孤零零地悬在天空的太阳,心里的震撼也一波一波地随着它的轨迹荡漾开去。因为你舍不得漏掉一丝色彩的变幻,它丰富的层次极具张力,一秒一秒地拉近了你与天地的空间距离。此时,沙漠显得异常遥远,霞光燃烧起来,与地平线黑色的山峦剪影隔云相望,如翻腾着金色波浪的浩瀚大海,海的边缘部分逐渐变深,从淡桔色、银白色、再到紫蓝色、铁灰色,一路铺张下去,最后归于正中头顶早已连成一片的无垠的暗黑色天幕,才叹息一声般的,倏尔跳进蔼蔼夜色里去了。

  你屏息静气地枯坐着,像完成了一场庄重的祭礼一样,觉察出自然界无比的博大和自己卑微的渺小,对世间一切烦恼荡然无存,对顿悟后的人生心存感激。你若有所思,久久地滞留在“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诗意静谧里,天边银钩一样的月亮仿佛伸手可及。

  你立起身,敦煌的记忆沐浴在传说中的夕阳踪影里,你成为这景象中的一个小点,像千年以前的那位游脚僧一样,追逐着金
光如佛,追逐着悠然逝去的的历史辙痕,远去,远去。。。。。。-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