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我们的村庄[原创]

2020-11-29抒情散文木祥

木祥有两个“斋姑娘”和我居住在一个村子。这个村子的名字叫“张妃”,听说出过妃子。这是好几代人传下来的故事,但谁都拿不出任何证据来说明妃子的来龙去脉。我翻过很多资料,省、地区、县的志书都查过,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想必是传说。文化大革命时期
木祥
  有两个“斋姑娘”和我居住在一个村子。这个村子的名字叫“张妃”,听说出过妃子。这是好几代人传下来的故事,但谁都拿不出任何证据来说明妃子的来龙去脉。我翻过很多资料,省、地区、县的志书都查过,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想必是传说。文化大革命时期,村子的名字改成章斐,把“妃子”的典故从村名里舍去了。章斐和张妃,读音大体上相同,但意思就不一样了。我却喜欢“张妃”这个名字,它让我增加想象。   章斐虽然属于丽江三川坝,但它的位置在“下川”。上川和下川,相隔也就是十来里路,但风俗却很不相同,上川和下川有着不同的文化。不知道为什么,与上川相比,下川的“斋姑娘”不多,在我们村子里,“斋姑娘”也是寥寥无几。从我懂事起,村子里说得最多的斋姑娘就只有两个,其中我听人讲得最多的是郭母娘娘。小时候,听村子里的人谈到“斋姑娘”郭母娘娘,说她是菩萨一样的女人。但是,郭母娘娘我没有见过,我还没有出世,郭母姑娘就死了,我不知道郭母娘娘是什么模样。所以,说起郭母娘娘,我只能记得“郭母姑娘娘”这个称呼,还有一座关于她的贞洁牌坊。当然,更多的是关于郭母娘娘的想象。   村子里一个叫张玉贞的“斋姑娘”,又不是本村所生,也不是在本村吃斋的,而是解放后从“上川”嫁到我们村子里来的。“斋姑娘”出嫁,后来被认为是三川“斋姑娘”史上最为悲壮的事件,但事实却真的是如此。张玉贞嫁到我们村以后,刚好和我家是一个生产队,她的儿子和我是同学,是好朋友。小时候,我经常到张玉贞家去。所以,对于张玉贞,我想多说一些我知道的事… …   但一切都不可能离开我们的村庄,我们的村子。关于章斐这个村子,两个斋姑娘如何看待,我现在无从知晓。她们都死了。现在我来写斋姑娘,我们的村子当然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不管怎么说,章斐是属于我们的村庄,我在十七岁以前,都是在这个村子里渡过。同时,郭母娘娘和张玉贞的故事,不可避免地要在这个村庄里发生。所以,我的这一个章节,都离不开我们的村庄。章斐,它作为一个村庄,一段历史,一个记忆… …将一次次在文章里出现。
章斐是我的故乡,故乡是自己最为熟悉的地方,我唯一的童年就留在了那里。但到了现在,章斐对我印象最深的只是一个晚上。那个晚上,我站在一条小田埂上看着夕阳。记得那时候太阳快要下山了,夕阳照在无边的稻田里,稻田里的谷子都抽穗了,叶片还是绿油油的,发出淡淡的热气… …我现在不敢用诗和画这些词描写我当时的心情,但那个傍晚真的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诗情画意。   故乡的巷子里,随时都可以看到有牛车出入。牛车的轮子是木头做的,用几块木头拼起来,显得不太圆。车上总是端坐着一个赶车的人,戴着一顶旧草帽。任何时候,你都看不清这个人的脸,只有烟雾从他的头上升起。牛的脚步很慢,有时候还停下来拉屎拉尿,所以,牛车也很慢。由于车轮不圆,随着车轮的转动,发出十分响亮的“咣当”声,让人感到巷子的空旷和遥远。   小时候,我爱从那些象迷宫一样的巷子里走过。村子虽然小,但有的巷子,却从来没有走过。在村子里活了一辈子的人,却没有走完一个小村庄每一条小巷。有时候,我会迷迷糊糊地在巷子里走着,有时候,一条狗会在一道老木门里乱叫,有猫突然从墙上跳下来。我在巷子里爱看那些斑驳的墙壁,贴着门神的土门,雕刻着花鸟的屋檐。有时候,我走过墙角下的灌木、荆棘丛,上面爬着啦叭花。巷子里还有一种叫“黄窝泡”野果子,我就去采摘来吃,味道有点酸,也有点甜。   不知道是哪一年,我走到了一个四合院里,院子里围着好些人。在人群中,我看到我的母亲和一群女人在一块吃饭,我远远地看着母亲吃饭的样子。不知道是母亲没有看到我,还是有什么忌讳,母亲自始至终没有和我说话。到现在,母亲都去世了,我都还没有弄清是什么原因。又有一回,我记得我一个人一直在巷子里跑,跑到了田野里,正是春天插秧的季节,我看到田地里白花花亮堂堂的水,从容犁田的农夫和牛。紧接着,我边跑边从大便里解出许多蛔虫来,那么多的蛔虫让我至今都感到恐惧… …   这些都是我象命运一样的记忆。我知道这些事与“斋姑娘”没有太多的联系。   直到我上了小学,并能上山砍柴,我才知道郭母娘娘这个名字。村子的北面,有一所寺庙,叫“章斐寺”,后来改成学校,我就在里面读小学。在小学的北面,有一座牌坊,是村子里“郭母娘娘”的贞洁牌坊。我每天都从牌坊的门廊里走过,我的手,每天都要触摸牌坊上的石头。我看到,赶街人,砍柴的人,都赶着牲口从牌坊的门里去来。牌坊边的灌木,远处的柳树,我都记得一清二楚。但郭母娘娘是什么样一个人,村子里的主要道路上,为什么会留下她的一座牌坊?这些是留在我心里的疑问。   至于“斋姑娘”张玉贞,我前面已经说到过,在家乡的时候,我还经常到张玉贞家里去。因为,他家有一个儿子(斋姑娘有儿子,这是后话),和我是同学,又经常在一起干活。有时候,我还在张玉贞家吃饭。在她家吃饭,我最为拘谨。我家里人知道我爱到张玉贞家去,就经常对我说,说“斋姑娘”张玉贞是个洁僻,只要别人的筷子直截在菜碗或盘子里拣过菜,她就绝对不会吃碗里和盘子里的菜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