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关于散文习作“文、情、哲、境”的一点个人思考

2020-11-15抒情散文丽琴
为文者最大的痛苦或者说最大的幸福就是如何使得自己笔下指尖的文字灵动起来,崇高起来!在这两年多的断断续续的散文习作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感悟,概括起来,我眼里心中的完美散文,应该是有着“文”,有着“情”,有着“哲”,有着“境”的,我追求
  为文者最大的痛苦或者说最大的幸福就是如何使得自己笔下指尖的文字灵动起来,崇高起来!在这两年多的断断续续的散文习作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感悟,概括起来,我眼里心中的完美散文,应该是有着“文”,有着“情”,有着“哲”,有着“境”的,我追求我崇尚“文、情、哲、境”完美融合、高度统一的文章。   内心痛楚和失落的时候,我不忘思索。近来苦闷受挫几近崩溃的同时,我也依然不忘思索。今日在《乐趣文学》论坛里读江苏作家孙蕙的《花朝手记》,读眉山周闻道的《大地之语》,读内蒙王克楠的《虚无空间(1-4)》……我也读我小学语文课本里收入着的教育我们祖国花朵的文章,我在比较我在思索我也在发现,其实自从作出选择之后,随着心理的不断成熟,我内心生活的核心,实质至始至终都围绕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让自己的文字像玉环一样在风中奏乐出美妙的声音,像玉石击过湖面一样,发出清脆的声响。这种心态其实也是每个执着于写作的人共有的,我就在西部青年散文家刘志成先生《灵魂之约》一文里读到描述这种心态类似的句子:“我一直在思索笔下的文字怎样才能如石击水,发出一声脆响,随着水波扩散出粼粼诗意?怎样才能以激情的渴念和怀想,深邃的忧患意识体悟土地的体温和脉跳?无疑,生活与艺术合二为一,才能呈现出原始的美。”当然,我明白这对于一个习作者而言,是一种好事,好状态,说明我在思考我在努力,在力争提升自己的文字。                一
  网上或者说是当今几个散文大论坛上活跃着的作家文字,他们的作品都共反映着几个特点。那就是文字都很深,所阐述的思想都近哲理性,而且这感悟不是一般的悟,也不是人人都悟过的东西。他们作品中的悟是体现了新颖性和深邃性的。而这些悟性的语句,读之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文气。文气,在我看来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文辞的美,更重要的是那几位作家都能在文中很自然地引用古今的已逝的在世着的著名作家的作品文字或者说是那些作家所表露的思想。他们能使自己作品与他们所引用过来的其它知名作家的思想完美的相融。从今天所读的几篇文章来看,孙蕙、周闻道、王克楠……他们作品中的思想,或者说是他们的脑海里的思想已经与那些他们文章中引用的知名作家的思想产生了自然默契的共鸣。如孙蕙女士《花朝手记》里的第一篇短章《人生若只如初见》:“恍然间,记起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词句。短短一句,极尽婉转伤感之韵味。”再如,内蒙王克楠作家《虚无空间》里的第四短章《诗歌需要又“好”有“善”》里:“诗人无法离开语言,散文家也无法离开语言,语言是种子,需要浇水灌溉,对于一个真正的诗人和散文家来说,语言已经不是单纯的表达工具。那语言是什么呢?广东诗人凌越说:‘语言就是世界。’说的真好,我的理解是,世界里有什么,语言就有什么;世界里尚未凸现的东西,语言的触角就可以动作了。语言与世界同在,难舍难分,形成互动。”这些作品读来,其中的引用显得是天衣无缝,丝毫没有给人堆砌雕琢,搬用典籍的故作之感,而是不引不好,非引不可,引了就更是笔下开花,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底蕴。我有时一直在思忖,孙蕙女士他们如何那么自然地在这篇作品中与这个作家的思想相融?而在另外一篇作品中又自然地与另外一位作家的作品产生了共鸣了呢?思至至今,我想唯一的就是他们广泛阅读作家作品,他们有充分的读书年龄,汲取并积累了大量的文化营养。而且他们所读,质量都很高,读到了所读作家的骨子里,进而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化那些作家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思想和灵魂的精华潜移默化地深植到了自己的内心。化别人的为己有。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境界。就像我最近读刘志成先生的《灵魂之约》一样,读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波澜,当即就提笔写成了读后感,也算颇有感悟,这是否说明我浅尝了一下这个作家灵魂里的某些精髓?这是否就说明以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若是有类似的感触时,也会像孙蕙他们一样很自然地联想并引用其文所阐述的思想了?很多时候,我们读书往往欠缺的是读书没读到化境状态。读一本好书,读完后写一些读后感或者说是随评,而且尽量把它写好,这样才能算是读了一本书,否则就全是浪费时间了。若是当时读完深有感触,不即时将自己的感触用文字的形式固定出来,那么即使再深的感触和体验也都会如云烟消散,最后在时间的浸泡下变得一片空白了。所以给自己定一下强制性的要求,读了好书,凡是读了就写读后感或者说是随评未尝不可。只有读后不断地写随感,那自己的头脑里才会移植越来越多的作家思想精华,以后写作时就会灵感爆发自然运用了,使得自己的作品也流淌起一股股如泉般涌动的文气了。   如上所述,就是我所追求向往的好文章“文、情、哲、境”完美融合、高度统一的要求之首。即“文”。文即是文气,一辞句的文采,二内在的气息。个人认为辞句文采那是称为一篇好作品的基本要素和首要条件。因为作文毕竟是作文,它不同于口头说话,它是一种书面的表达,它首先讲究辞句的文采。但我认为作文它更注重内在气息。富有内在气息是称为好作品的核心,这里的气息既指作品中引用、贯穿着名家思想的一股文化气息,也指流动着作家自己体悟,浸润写作者灵魂内特有味道的自我独特气息。辞句文采和作品内在气息融合得极为完美的,我觉得像我早年求学时所读的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里的篇章,现在以一个年轻读者的视角看来,我依然觉得余先生所著的散文作品是散文有文气的最好例证了。(我所读书目有限)再如像我最近读刘志成先生的《一条歌的河流》,这篇上过《散文选刊》推出的2006年中国散文排行榜的散文精品,在文之开初,作者向我们介绍陕北这片厚土时,作者引用了历史文献,向我们铺展开了陕北浓重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整部作品,歌颂、聆听、品味、解读陕北醉人的酒曲和撩人的山曲时,全文都富于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合着作家对陕北民歌的特有理解,那是刘志成先生笔下的《一条歌的河流》,而且只能是刘志成先生笔下的《一条歌的河流》,而不可能是第二人笔下的《一条歌的河流》,因为这篇10371个字的长散文,字字句句都饱蘸着作家自己的特有情思和滴滴心血,是他个体生命融于这片高原和高原上飘扬着的史诗般厚重的民歌的精神产物,是具有他独特的专利性,烙着作家他自身的生命印记的。我们读来往往会被那块板结的土地上盛开出来的这一朵耀眼夺目的艺术奇葩情不自禁地吸引继而深深地陶醉和震撼。(只可惜我的悟性有限,所读有限。)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一篇好作品即具有了辞句文采又有了浓郁的内在气息了,那么这篇作品就能形成一股荡人心魄的文气了。   再比较他们的这几篇作品和我工作所教的小学课本里的作品,由于教的对象是小学生,所以我教的作品里,没有引用什么名家深邃思想的句子,但是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篇好作品。它同样的被国家教委收入到教科书里,来教育我们的祖国后代,可见它绝对是一篇经得起推敲的精典作品。但是这些小学课本里的作家作品里绝大部分都没有引用其它名家的思想!如果你细细读来,这些作品本身就完美地流淌着那位写作者本人的独特气息。每一个文字都浸染着那个作家灵魂、血液、细胞、骨子里深刻的东西。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着的著名作家冯冀才的散文名篇《珍珠鸟》,许地山的《落花生》,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苏霍姆林斯基的《我不是最弱小的》等等,这些散文名篇都是语言明快,内容简洁,娓娓道来,毫不雕饰,读来没有深层意义上的难度,也没有一处引用、共鸣其它作家的作品文字,但字里行间文章至始至终通篇都流动、贯穿着一股特有的文气,吸引着我们的视线,打动着我们的心弦。或以形象感人,或以情感动人,或以明理示人,或以意境醉人,或者四者皆具。这些作品本身由内而外,由外到里,都透着一股纯正浓厚的文气,是作者用自己的心声在文章里凝聚、浑然天成了作品的文气。再如我读云南作家余继聪先生的乡土散文。余先生的大多作品,文辞皆都优美易懂,你几乎很少能在他的乡土散文中读到他在作品中引用其它作家作品的词句,像他最初发表于《中国教育报》《芒种》,后被《散文选刊》《青年文摘》《中华文摘》《读者》《辽宁日报》《小品文选刊》多家国家级大型刊物转载的美文《炊烟味道》和中国作协主办的《民族文学》上发表的《采药》、《昆明的树》、《一条包装过的河》以及余先生发表在《北京文学》上的《乡村生命感悟》等散文作品,你找不到一处他引用其它作家思想的语句,但是通篇读完余先生的文章,你不得不叹服这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上乘作品。因为余先生的作品里流动着的是他富有自己特有味道的情和韵。这样的有着自己生命标记的情韵浸润在文章其间,就使得作品回旋着一种像磁场般凝聚、浓厚的文气了。也就足以代表、显示着作家本人的整体素质了。正是作品中流淌着的文气使得我们能感受到余先生内心对乡村怀着的执着情怀,对那片养育他培育他的生命厚土的无限眷恋之情,也足以使他为何能以作品立人了。所以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作品和我所列举的余先生的大部分作品,虽然语言质朴流畅,简洁生动,但是它们同样不缺乏辞句的优美,情感的浓烈,哲性的光辉,化境的层度。可见好作品并不是说语言一定要体现着一定的难度口味。语言深层的作品到达境界了可以是公认的好作品,语言简洁的作品到达境界了也可以是众人瞩目的好作品。所以从语言的深浅角度来划分定义一篇文章是否为好作品的话,我个人觉得是难以定夺的,都可以称好作品,关键是要看通篇文章到达作品的什么境界了。只要是到达这种好作品的境界了,我们就可以称是好作品了。那这种可称是好作品的境界是什么境界呢?这就是我个人为文谱写心曲所一直推崇的向往追求的“文、情、哲、境”的完美融合和高度统一。                二
  作品“文”好了,“情”是不可少的,没有真情涌动,没有深情灌注的文字不是好文章,这文章是矫情的,无病呻吟,不能打动人心,即使文辞再繁华艳丽,即使文字中引用再多的名家作品名家的思想,都是于其无补的,永远也称不上好作品。好作品首先要符合我们古代文人所说的“情动辞发”的原则。一个写作者连内心一点涌动着的情感都没有,强扒着写出来的文字会打动人么?或者会给读者一点启发么?这是断然不可能的。那么这里的情,是指什么样的情贯穿在文中才能使作品更入境界呢?我觉得最好是激情,当然不是每一个写作者写就一篇文章都是在激情洋溢的状态下写就的,时常能怀有激情的人毕竟是少数,李白当然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人,是个激情昂扬的人。但是李白,中国浩瀚的文学史中自古就有一个,李白似的大文豪毕竟是凤毛麟角。不能怀有激情也可以,很多散文名篇,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再如巴金、冰心、沈从文大家笔下的作品,有的也是激情四溢,但他们更多精品美文里回旋着的是一种如玉般透明柔和的温情。激情涌动能出绝世之作,像李白的诗作几乎都是激情成就的,温情回旋也能流淌出精品美文。这样的温情成就的美文自古至今文学作品里也多的是。凡是读过文学史的人都知道,在这里毋庸我多举例子。像我最近时常欣赏的江苏东台作家丁立梅女士的散文作品,我就觉得她的作品文字里流淌着的不是激情,而是一股股温情,一股股对社会人人事事,花花草草都怀着的温情。如她的《她不是一棵树》、《我在戏里面与你相会》、《老家的槐树》《记忆就这样相遇,像两粒青蚕豆》等等,作品里都流动着一种很怡人很柔和的情感。这种情感没有烈焰般炽热,没有狂澜般威慑,但是这种感情温文尔雅,意味隽永。如灶上炖鸡汤的小火,火过旺炖得鸡汤未必鲜美,火过小,也不可,一定是温火,正好,用这样的温火慢慢地炖鸡汤,就一定能炖出鲜美的鸡汤来。相反我们要想用“情”炖出一锅味美纯正的“心灵鸡汤”来,我觉得有时温火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必须的。用激情写就的文章往往读后给人酣畅淋漓的痛快之感,浑身好像被作品流露的浓郁的情感所熏陶甚至燃烧沸腾,这使得作品不失一种大气之美。而用温情润就的作品,它也同样不失美,这样的作品读后如小溪潺潺,清风拂面,雪花轻舞,给人清新隽永的含蓄精致之美。   当然这是从情的浓艳程度上来讲的。为文作诗,情还可从情的质地上来讲。我个人觉得只要是真挚的深厚的发自内心的情感都可以入得文中,辞发成文而不应该顾及现实的因素或者道德的制约而封情禁情。有着崇高的忧愤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如岳飞的《满江红》,歌以咏志的曹操的《观沧海》,杜甫的爱国主义诗作等等都是百品不厌,是文学珍品。再如读唐宋八大家柳永的词《雨霖铃》,我们都知道这词实质柳永歌咏的只是对花街柳巷中风尘女子怀着的情感。这样的词作在当时的官场文学里是入不了大雅之堂的,但是就是这首当时只吟唱于街头巷陌的词作,在久远时间的浸润和筛选下,一些红及一时的作品都被淘汰了,但是柳永的词,尤其是这首词被传诵千古了。按理,词中的这种对风尘女子的情感在当时一些所谓的正式文人那里看来是一种猥亵的甚至是几近堕落的情感。宋仁宗鄙其“薄于操行”,以之“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但是为什么柳永的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就连西夏也“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呢?为什么这首词能穿透时空的屏障,在今天乃至更为遥远的明天焕发出动人的文学光彩呢?用心再读再品,你就会被柳永这一失意文人与风尘女子依依离别感伤之情,被他对女子怀着的深切的苦苦相思恋情心动而不禁潸然泪下了。正是这种真情灌注其间,所以这首词未因时空的更迭而削弱了它的文学审美性。所以,作品中的情,我觉得悲情、凄情、伤情也好还是怡情、喜情、乐情也罢,它应该是不分层次没有阶级性的,只要这情是真的是深的,是发自内心的,用这样的情感写就出来的作品,它就是能动人的。无情便不成文,是文即贵在情真。所以写作者都应该善待生活恩赐给生命的每一份涌动、流淌着的真情深情。大胆抛开一切世俗和道德因素的制约,认真地用情写就或含蓄蕴藉的诗歌,如林徽音女士的《人间四月天》,徐志摩的《偶然》……或直抒胸意,表露内心真情的精品文章,如巴金的《怀念萧珊》等。我想封杀或者是忽略自己内心的真情是文学写作最大的忌讳!也是亵渎真情、夭折情感、错失写出精品之作的良机。这是断然不可取的,要千万避免的。所以,情润文,文便活,文含情,情便咏。为文,情是断断不可少的。                 三
  “文”、“情”皆备了,我觉得是好作品还应纵观整篇作品所表达的意旨是否深远是否有新意?这就是我所推崇的为文要有“哲”性的光芒或者说是“哲”性的色彩。这里的“哲”,我个人觉得不一定非要是哲学家笔下的那种深奥得近乎于玄乎的那种至理名言。这儿的“哲”,是作家作品中所关注的一种情怀,一种对世事的理解,一种对他人的关爱,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思索等等。一叶以蔽之,我推崇的文章的“哲”即是写作者写就一篇作品,作品所要表达的主旨或是文旨,即写作者创作这篇作品要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如泰戈尔的《飞鸟集》,冰心女士的《繁星》、《春水》集里的篇章,都是简洁优美,深邃新颖。如玉石、珍珠在世界文学的历史长河里闪烁着智性的光芒,哲思的色彩。又如作家冯冀才的《珍珠鸟》一文最后道出了“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一理。这感悟并不深邃,也很易理解,但是通篇读完,你就觉得这悟,悟得独特,悟得有个性,悟得有意味,散发着哲思的光芒,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文有“哲”了。再如我读刘志成先生的《怀念红狐》一文,文中作家前后三次写到红狐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我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写实,更是作者有意识地采取的一种象征寓意手法,借红狐这一形象将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来暗指文章主旨,揭示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人们保护好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否则红狐将真得永远消失在苍茫夜色中了。我觉得这就是文含“哲”了。从我列举的几位作家作品的主旨即作品的哲性光芒以及作品主旨即作品哲性光芒表达揭示的不同方式上,我们是否可以就好作品所必须具备的“哲性色彩”作更为深入的分析呢?当然我只是列举了我有限的阅读书龄中欣赏到的两种文章主旨和主旨揭示不同的散文精品,实质你若仔细回味,我们阅读的散文作品的主旨和主旨表达的方式也不外乎两类。   我个人觉得作品表达的文章主旨即文章所富有的“哲性色彩”可以归为这两类,一是像作家冯冀才《珍珠鸟》一文里所表达的那种通俗易懂的文旨。虽然这意思不深奥,但是它同样具有新颖性和作家个人感悟的独特性、专利性。因为这相对而言与其它作品的文旨较为简易理解的主旨同样深深扎根于作家自己特有的生活经历上,是作家个人内在与外界生活相融共鸣后碰撞出来的思想火花,是闪烁着哲性的光芒的。读后让人信服也感染着我们。另一类的文章主旨,我觉得就像是刘志成先生散文作品《怀念红狐》一文所表达的。它不像冯冀才先生的《珍珠鸟》作品一样在文末直接揭示出来,或者像其它作品一样在文中的其它地方有所明显的呈示。这类文章中的哲性光芒是要我们自己去体会的,它不直抒胸臆,全文主旨的表达,哲性光芒的闪烁全是让形象自己说话。没有一定文化层次和理解水平的人欣赏起来就会有难度的,或者是读不懂把握不准的。所以我推崇的文章所具备的“哲”,它可以是浅易的道理,也可以深层意义上的思辨。但是前提条件是这“哲”一定要是建立在生活之上和作者的意趣、主体精神相融合后诞生的思辨,那这文章主旨就是富有浓厚的“哲性色彩”或者我们说具有“哲性光芒”了。   以上是从作品“哲”的归类上讲,从《珍珠鸟》和《怀念红狐》两文主旨的揭示上,我们是否可以说散文作品主旨的表达、揭示,或者说是作品“哲性光芒”的闪烁方式也可以分为两类呢?一是像冯冀才《珍珠鸟》类的作品中的哲性光芒在文中直接呈示给读者,这种呈示这种表达主旨的方式自有它的酣畅之美;像刘志成先生的《怀念红狐》类作品,通篇就文章主旨不着一字而是尽暗含在字里行间让作品形象自己说话,或者说是通篇文章字字句句都在含蓄地表达文章主旨。这种揭示主旨,闪烁的哲性光芒的方式自给人意犹未尽的蕴藉之美。所谓淡装浓抹各相宜。当然我个人认为好作品也可尽“文以载道”这一功能。当然这“道”也是一种思,一种很高尚的情操,或者说是一种很好的教化,最好是不要在作品中直示给读者,否则就给人有说教的生硬感觉,若是委婉地暗含在文中,同样能使人在无形中受到教育,懂得道理。                 四
  为文“文”“情”“哲”在作品中各显其色了,那么我觉得文章的“境”就会自然而出了。这里我个人推崇的作品要有“境”,这“境”首先应该指的是写作者心的“入境”,其次指作品技巧和作品内容达到了“化境”的成熟状态;最后才指作品应显示充分的“意境”美。   我认为写作者入境是一篇好作品达到化境、有意境的状态的首要前提。有方家说文学是“人学”,而我个人目前现在这种浅显、卑微的状态,我更认同说文学是“心学”,一切社会、自然、历史、艺术等等,唯有作用于写作者的心,写作者心有所动,才会下笔为文,心质所高,文质就高,心质所庸,文质也庸。不能入境,情感状态不对,感觉不准,心就不在位,更谈不了写作前心的入境。而怎样才能使写作者写作之前心入境呢?以前我也迷惘苦闷,前年初识师友江苏诗人黑马时,知道了他的诗观:“提倡独立、安静、创意的诗歌,主张回归到汉语诗歌的民族性和传统中去,旨在新诗的传承与超越。”这月9日师友黑马与我谈及写作上的一些问题。黑马说:“我的态度是时间的态度,安静独立地写作,新古典新抒情,去浮躁,净诗心。这是我一惯的状态。”黑马是个很纯粹的诗人,他写诗,专写诗,而且每首诗作都力求上乘、完美。他提出了富有自己个性特色的重要诗论:“诗,是一场艳遇!”从他的诗作中,我们也不难感受到这位近几年开始活跃于诗坛的“黑马”在诗歌创作上的造诣!我不懂诗,但我欣赏诗赞美诗。读他诗已久,我更考虑的是,作诗也好,写文也罢,这都涉及到一个写作者创作作品前的心里状态即心境。经时间的推演,自我的成熟,我越来越注重黑马诗观中的两个词——“安静”和“独立”。是的,写作者创作之前,心要入境。处身在时间之中,我也觉得我们的心,首先要达到“安静”和 “独立”的状态。“安”,应该是写作者的个人生活不管荣辱富贵,写作者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不管安定、紊乱、喧嚣与否,心,无论在何种状况都要处变不惊,达到“静”的绝佳状态。郁达夫先生生前曾比较贫困、性格复杂抑郁,但是他照样美文累篇、著作等身。张爱玲女士所处的时代动荡,但是她照样写就了《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小说著作和散文精品。可见,心,静,才是进入创作的绝佳契机。就像诗人黑马所言,“去浮躁,净诗心。”心静了,感觉就会自然而来不至缥缈而去。当然心静了,还不行,这就又关系到写作者本人所具备的自身创作素质。写作者要“独”,这“独” 在我而言,不仅仅是指写作者们内心的小孤独和大孤独,我觉得更是一种自我主体内在精神的成熟和独特。成熟了,心能自成体系了,即你的心胸禀赋能鹤立鸡群了,你的心理状态就达到了“立”的境界了,能独自倾听、品味、分析并抓住好内心的感觉了。这里的“立”在我看来,是指写作者内心已不同于一般的读者,而是已有能用自己的独特心声征服、感染读者可能性的良好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也是写作者创作出好作品的必备境界。这样是否就可以说我们写作者写作之前的心达到“入境”状态了呢?我想创作者的良好心境应该就是这样的——安静、独立。然后生活中的一场心的际遇,偶拾灵感,创作就这样发生了。   当然写作前,心入境了,那只能说是写作者创作好作品有了可能性,是创作出好作品的前提条件。真正使作品称好的决定因素,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整个创作过程中要达到“化境”状态。前几年自学《写作学新稿》时,书上讲:“无技巧”不是说真的没有任何技巧,而是指运用技巧已达到“化境”,熟练异常,出神入化,运用自如,游刃有余,使读者看不到作者运用技巧的痕迹。对此,我深表赞同,好作品应该就是达到“化境”状态的。西部青年散文家刘志成先生对散文的理解也是:达到化境的散文,真实与否并不关键,重要的是灵魂的真实和纯粹的品质。这里都强调到了作品的“化境”。我个人认为 “化”应该是个写作过程,是写作者娴熟化了的到了炉火纯青的创作过程。这里的“境”,我认为才是写作者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之后作品所达到的境界,或者就是说我接下来要浅述的即作品的“意境”。所以这里说到“化境”,我主要指“化”的过程。这个“化”我认为是写作者用“心”用“情”酝酿、构思、分娩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品问世,新生命诞生、莅临的前奏曲。在这里,我个人推崇的“化”也是上面我列举的两者之意都含概的。一即指《写作学新稿》上写作技巧的化用,二也指刘志成先生文观里,所表明的散文内容的真实与否和灵魂的真实和纯粹的品质之间的化用。说到这,就涉及到当前散文界人士们就一直在思索、争论着的散文是否可以虚构是否容许想象的问题。我个人卑微地认为散文最注重真实了,但散文是可以虚构,容许想象的。文学作品是用形象说话的,一切文学创作都离不开想象。想象丰富那是一个写作者有才华的表现,也是写作者写出好作品的绝好条件。想象是创作灵动的翅膀,是作品诞生的不可或缺。没有想象参与的创作,我不知道创作下来的作品是否会空灵,悠远,耐品?所以我认为散文创作亦如此。无论是赋、比、兴、衬等传统写作技巧的运用,还是时序颠倒、生活流的描画等新技巧的运用,它可以不遵循原始的生活素材而用,它是可以根据写作者的“心灵走向”和“情韵轨迹”进行创作时的或写实或想象,或者干脆就虚构散文内容,只要是“活化”了“灵化”了的创作,我认为我们都应该是肯定和赞扬的。我相信这样的散文创作也是富有生命力的,是可谓“化境”的。要想达到写作中的“活化”和“灵化”,我个人认为,我们在进入创作之后,乃至我们的整个创作过程中,都不能缺少一种感觉,少了这种感觉,我们创作就不能进行到底,有了这种感觉的引领,我们的创作就能一气呵成。我认为,一篇作品的创作,我们的心就是被一种而且只能是一种总体感觉氤氲着,并且这种感觉很强烈。这种感觉在我个人认为已不是写作者创作之前偶然间点燃我们思想和情感火花,促使我们提笔撰文的灵感了,应该是写作者进入创作之中时,由灵感转化、演变而来的贯通于我们整个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像缕缕微风像片片琴音弥漫在我们的心里,它使我们写作者情不自已地撩拨起心弦,起先只是一根,起先内心的声音很轻柔甚至是有点模糊,后来很多根心弦一起弹奏,后来内心的涟漪渐渐扩散成一片清晰的波澜。我把创作过程中这种不可缺少的感觉自命为“艺感”。如果说创作之前获得的“灵感”是具有偶然性、短暂性和易逝性,那么我觉的创作过程中的这个“艺感”相对而言,它就具有必然性、常久性和易存性,它贯穿于我们整个创作活动之中。并且这种感觉具有文学的审美性和艺术的感召力。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的内心就是至始至终都被这种很奇妙的艺感所笼罩。正是内心的这种感觉感召、鼓动着我们把这篇作品的创作进行到底。说到底创作过程中氤氲着的写作者内心,促使写作者本人自觉主动愉快地创作的这种感觉,实质就是一种艺术感觉。写作者也是人,也食柴米油盐、五谷杂粮,她的内心和不写作的人一样也不是一直怀有艺术感觉的。问题是写作者在巧遇灵感之后,能不同于普通读者,能化灵感为艺感,并牢牢地捕捉住内心这种浓浓的如云烟般氤氲的艺感,然后在这种艺感引领的情况下,一首心曲就这样诞生了。我认为写作者在进入创作之后,成功的捕捉住创作此篇作品所需所来的艺术感觉,是写作者创作达到化境状态的重中之重。   写作者写作之前与灵感相会,心,专致地入境了,写作过程中,心又能追随着艺感所趋,达到写作的 “活化”和“灵化”境界了,那么我相信写出来的作品就有“意”有“境”了。散文注重、追求优美的意境,这一说自古就有之,也被历代散文家推崇。《写作学新稿》上说:“意”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境”是指具体的事物所组成的画面。在我,我觉得也可以笼统地说散文“意境”中的“意”,实质就是包含我前面所说的散文的“文”“情”、“哲”。为此,我不作重复的阐述,我想就我个人所推崇的散文的第四要,即要有“境”作一下稍详的理解。在我认为,散文要有“境”,这里我说的“境”指两个方面:一散文作品内容要有画面;二散文作品要写到境界。   文学作品是用形象说话的,好的散文作品内容当然要有画面。论此,就又要牵涉到散文内容的画面是否可以容许有不真实的或者说是可以想象有虚构出来的成份。那不得不再次引用西部青年散文家刘志成先生对散文的理解了:达到化境的散文,真实与否并不关键,重要的是灵魂的真实和纯粹的品质。在这里,刘先生对散文的理解与我去年拜读到的《都市美文》主编古耜先生发表在2006年7月26日的《文学报》上的《散文:你到底能不能虚构? 》一文里所阐述的观点其实是不谋而合的。请见古耜先生在文中阐述的:“而散文的允许虚构,在我看来,可以理解成:作家为了丰富作品的审美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而对客观事物和事件所进行的必要的增减、调整和合理的渲染、想象。而所有这些增减、调整和渲染、想象,都必须有益于突出和高扬作家主体的真实,而不是伤害乃至解构这种真实。”可见散文要有“境”,散文内容要有画面,是可以对散文取材于生活的原材料进行适当的虚构的,但想象也好,虚构也罢,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和高扬作家主体的真实。就像刘志成先生所理解的,达到化境的散文,散文应该更注重的是灵魂的真实和纯粹的品质。近日读刘志成先生的散文集《边地罹忧》,读完他的每一篇作品,你不得不掩卷、沉思、缄默、震撼,要说什么是散文的境界,这就是散文的境界!刘志成先生散文集里的每一篇作品都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切实生动、震撼人心的活生生逼真真的画面,每一篇作品呈现的画面都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作者用心用血用内在的大情大爱凝筑而成的,或者说每一篇作品都是作家的生命和灵魂直视生活,对世事对苦难对生存在边缘线上的人们吟唱的一曲悲怆的壮歌。沉甸甸的份量深沉沉的情!《舞蹈在狂流中的生命》,曾被《草原》卷首语中盛誉为“西部绝唱”的散文精品,以其浑厚和悲怆的笔调向我们描绘了一幅陕北乡民们因为生存不惜用生命捞取炭块在洪流中苦苦挣扎而又近乎疯狂的撼人画面,深深地表达了作家深切的痛楚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还有被列为内蒙古作协五十年来首批重点补贴扶植作品的系列长散文《流失在三轮车上的岁月》,向我们展示了社会转型时期,内蒙东胜小城中一群生活、挣扎在物欲横流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像,作者心痛地看着他们被陡然而来的物欲横流冲昏头脑,生活失去了方向,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在极为具体的劳苦、饥饿和生存困扰面前,与这块贫困土地上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深刻体验着人类的生存苦难,吸纳智慧力量。还有催人泪下的《待葬的姑娘》、《伤逝的雪祭》,还有《沙柳 蕤蕤在生命的高地上》《裸坦的渴意》等等作品,无不都向我们读者描绘了一幅幅触目惊心,振聋发聩的画面。我们在逐字逐句品读他的作品的时候,触摸的何止是文字,更是作家内在的一颗孤寂而又痛切、怀有深深大爱大忧的崇高灵魂啊!   这样的散文作品让我认识到了散文所要的“境”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可能这些作品内容上对客观事物和事件,作家创作时进行了必要的增减、调整和合理的渲染、想象,但是正如刘志成先生所言,真实与否并不关键,重要的是灵魂的真实和纯粹的品质。我们阅读他的作品确实是切切实实、深深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灵魂的真实和字里行间反映着的纯粹的品质。散文创作写到这个程度,我认为的散文要有“境”的第二含义就自然而出、不言而明了。即散文写到一定境界了!   所以,我认为散文的“境”,首指散文作品内容要有画面,而这画面正是通过创作者用文字构建人和物等形象,让形象说话,让作品有画面呈境象。而这画面和境象的呈现,绝不是随意的呈现,他应该是创作者灵魂的真实和品质的隐性地展示过程。而这种真实、独特的灵魂和纯粹、高尚的品质就决定了散文作品的境界之高。   综上所述,我分别就这两年断断续续的散文习作过程中所感悟到的一点个人体会作了一下梳理和小结。我认为好散文应该是这样,有“文”,有“情”,有“哲”,有“境”的。当然一篇文学作品,它可能以“文”取胜,也可能以“情”取胜,或者以“哲”为高,以“境”为美。但是一篇文学作品,它也是一件艺术品。音乐有旋律的高潮,美术有色彩的主次,雕塑有造型的独特,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我觉得“文、情、哲、境”在一篇作品中是必有的,但显山露水的文学作品也很有味儿,我觉得文学作品可以以 “文、情、哲、境”其中之一取胜,或者多样取胜,但是不管哪个为主哪个为次,他们在一篇文学作品里应该都是做到完美融合、高度统一的。让读者读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篇完美的无可挑剔的震人心怀的作品。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说你这篇作品的创作成功了呢?当然这还涉及到一个作品结构和体制的问题,而我觉得作品“文、情、哲、境”这些内在核心有了,外在的结构就自然而然会好了,这里就不作具体地深一步地理解了。(12333个字)
         2007年5月18日4:00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