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像烈酒一样燃烧诗情

2020-11-08叙事散文周大强

雨青:像烈酒一样燃烧诗情——刘建春及诗歌印象我和雨青(刘建春)只喝过一次酒。当时我正在上大学,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那次虽然量不多,但我们相互“燃烧”的厉害,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酒中窥人,与雨青的交往中,他始终给我这样的感觉:热情
雨青:像烈酒一样燃烧诗情 ——刘建春及诗歌印象   我和雨青(刘建春)只喝过一次酒。当时我正在上大学,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那次虽然量不多,但我们相互“燃烧”的厉害,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酒中窥人,与雨青的交往中,他始终给我这样的感觉:热情、奔放而又不失浪漫。期间还和他通过一次信,主要是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的暴力结合”问题,再后来由于工作的忙碌和频繁的应酬,我们只能相互之间发发短信联系了。关于诗歌写作的交流,我们更多的是在银河论坛上,雨青的诗歌在我看来像一杯高粱酒,不断燃烧的同时又在不断沉淀和发酵。从诗中也可以看出雨青的为人,爽朗、纯真,再看一看他的原籍 “四川营山”,不由得叹息,四川人本身就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雨青的诗歌读的多了,我看到了他的工作、家庭、内心的感受以及生活的状态,也正如他所言“说的严重一点,人的一生都要面对两个敌人,一个是物质(主要是环境),另一个是人类自身。”每一个写作者都免不了受到物质的侵扰,包括我在内,没有物质做保证,饿着肚子写作是不现实的。也难怪作家洪峰沿街乞讨,尽管这里面不排除有作秀成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作家的生活状态。雨青的写作也是现实的,全家人都指望他一个人的收入维持生活,即要工作又要写作,时间在他的身上被利用到了极至。在这一点上我深感惭愧,也许自己过于年轻,也许自己对光阴的感悟还不够深,许多时间像流水一样从自己的手中流走,回首时只能无奈的暗自摇头。读雨青的诗歌有时我觉得是在读他内心涌动着的正在燃烧的诗情,是人性化做的语言。现在略选雨青发表在2007年第二期《银河》上的几首诗歌浅析一番。   《自言自语》:“一个踉跄/皮鞋突然转向/我虚惊一场/它却若无其事/阳光落在花外衣上/与它一起快速穿过水泥路面/融入清晨的树林和草地//想起那只小猫/它并不比一只甲虫幸运/仅仅一个瞬间/它来不及哀鸣/就中止了所有的顽皮/和快乐——/在 一只高跟鞋下/那时的阳光/也很明亮//作为一个已经占有太多/的人/我告诫自己,今后/能少错一次/就少错一次”,这首诗歌从一个侧面描述了“一只高跟鞋”踩死一只小猫的过程,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痛斥及小生灵的怜爱,前两节是叙述,如果全诗照此铺开下去会比较乏味,可贵的是也是全诗的亮点作者写道:“作为一个已经占有太多/的人/我告诫自己,今后/能少错一次/就少错一次”,从内心开始反思,从作为一个人的层面进行反省,表达了一种无奈而又痛苦的心情。   《水伤》:“既然已经是暖冬了/那些柔软的水/那些纯净的水/那些温暖的水/为何还会慢慢/变硬?/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一天天板起面孔/一步步地,裸露出/大河的伤口/却束手无策/我知道,辽阔的坚冰之下/滚滚的激流/正把大河与春天运向远方/无数花朵/终会回到大河身旁/只是,我依然无法明白/那些温暖的水/那些纯净的水/那些柔软的水/为何,会慢慢/变硬?/为何会一再遭遇/命定的伤痛/和循环?”这首诗歌一共25行,语言高度凝练,尽管从字面上看是写的水,但是它何尝不是在表达一个人命运的轮回?作者用“那些柔软的水/那些纯净的水/那些温暖的水/为何还会慢慢/变硬?”传递着自己的情感,心灵的柔软,感情的纯净,性灵的温暖,只渴望一份平淡而充实的生活,但是生存是艰难的,物质是现实的,一切不是幻想,也不是靠凭空想像就能解决一切,尽管如此,作者用“我知道,辽阔的坚冰之下/滚滚的激流/正把大河与春天运向远方/无数花朵/终会回到大河身旁”来呼唤自己的信念,生活最终是美好的,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几节作者又发出了慨叹“为何会一再遭遇/命定的伤痛/和循环?”此刻作者再次发出更加强烈的反诘话语,生活啊,生活,总是向我们发出挑战。全诗思路明朗,感情百转千回,令人回味无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艰难的生存环境,是痛苦上的疼痛。   《从红茶坊到钱柜》:“我说:给吧。也不容易。/妻说:算是可怜孩子。/今天我们陆续碰到四个伸手的人/只是选择性的给了这一次/当我独自返回的时候/那个脸孔藏在绿色围巾里的中年妇人/依然跪在那里,冒着冷雨/默默地,一再弯腰,向空气磕头/孩子已从她的背上溜下来/一边看着地上的瓷碗/一边在妇人面前转圈/红红的小脸/绽开天真犹存的笑容/但这次我只给了他们/冷风/我要去的地方是钱柜/那里只有KTV包间/并没有提款机/就算有再多的钱又怎样?/还是无法满足饥饿的手掌!/妻子和我/还有那些坚持施舍的人/或许都在与世界作对?”雨青的诗歌和孙淮田的诗歌有些相似之处就在于他们比较关注社会底层,这些都是我比较喜欢读的题材。社会底层的命运是最真实的生活写照,也是最耐读、最值得反思的内容。这首《从红茶坊到钱柜》,作者只是略选了几个镜头,笔墨不多,但是所表达的思想却是深入人心的,尤其当我读到“孩子已从她的背上溜下来/一边看着地上的瓷碗/一边在妇人面前转圈/红红的小脸/绽开天真犹存的笑容/但这次我只给了他们/冷风”,我的心情很沉重。有一段时间,我侧重创作了一些儿童诗,透过儿童的视角来打量这个世界,在那段搜集有关儿童的资料中,我看到了战乱中孩子的双眼,饥饿的儿童的眼睛,心情很复杂。这次读到“红红的小脸”再次让我陷入沉思。孩子是无辜的,他没有权力选择出生。作者最后几句很具有讽刺意味:“就算有再多的钱又怎样?/还是无法满足饥饿的手掌!/妻子和我/还有那些坚持施舍的人/或许都在与世界作对?”,不劳而获的思想让这些孩子父母的欲望大口只会越张越大,我们的施舍“或许都在与世界作对?”,反问加重了思考的效果,很有味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