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重庆印象点滴(下)

2020-09-24叙事散文于文华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8 编辑

重庆印象点滴(下)□文/于文华五.大足石刻游览朝天门时,一家旅游公司极力推荐去大足石刻一游。本来想去著名的长江三峡,但时间来回须三天,时间与行程无法兑现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8 编辑 <br /><br />重庆印象点滴(下)              □文/于文华


             五.大足石刻


  游览朝天门时,一家旅游公司极力推荐去大足石刻一游。本来想去著名的长江三峡,但时间来回须三天,时间与行程无法兑现,只好预订了大足石刻团队旅游的票。我说我是外地人,人生地不熟,乘车多有不便。她们笑着说告诉电话号码和具体位置,游览车早上可以专门接送。
   晚上从网上搜寻得知: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各种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该石刻把中国密宗史入往后延续了400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崭新而璀璨的一页,尤其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吃过早饭,果真有电话打来,让我在红岩魂广场处耐心等待一辆乳白色大巴。如约坐上空调大巴,和天南地北不熟悉的人向大足县城驶去。一路风景秀丽,一片片缀满了绿色橘子的橘子树,一棵棵绿意盎然的油松、翠竹,一座座纷披了花朵与树木的山峰……带我们一步步走进了清幽、雅致、宁静、祥和的世界,让人心驰神往,让我叹为观止。
  车抵大足县城,十字中心的一组栩栩如生、秀丽端庄的少女石刻塑像,言简意赅、形象逼真地展示了大足县城发展旅游业,向往美好未来的丰富内涵。在旅游车上,年轻帅气的导游小伙,一路向我们绍介了重庆市社会、经济、人文及发展概况。刚说了几句,司机一个紧急刹车,为的是躲闪一辆急转弯的农用车,把他的一句话噎到了嘴里,惹得一车人先是惊恐继而大笑起来。吃过中餐,临上车时,他折了饭店门前一盆无名花长长的枝干,我还以为他是想拿回家去栽种。谁知下车时,他把那根绿色枝干高举着,笑嘻嘻地说:大家看着这个标志,不要把我弄丢了!紧跟着我走,不要距离太远。有小型电瓶车招徕生意,他疾步跨了进去,说大家可以坐车,也可以步行。谁都说:你不是说要紧跟吗,不约而同乘坐了几辆电瓶车,徐徐驶进了宝顶石刻的大门口。
  导游小伙先去购了门票,领我们一个个鱼贯而入到“一方洞天”。一个相貌慈善、高大威严的塑像,站立在石刻的显眼处,像是门口迎接着各地游客,又像是忠实的门卫,风雨无阻、不论春夏坚守在这里——听导游一说,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不辞辛劳,设计构思并组织开凿了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造像集中,图文并茂大足石刻的一代大师赵智凤。墙面上的文字材料交待说:大足石刻反映出源自印度的石窟艺术,至此已完成了中国化过程。许多塑像与石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祥乐,威之以祸苦为创造原则,并能融人文哲理于艺术造型之中。果真这里到处都是慕名而来的朝拜者,还有几个蓝眼黄发的西方人,背着背包,满头大汗,同样兴致勃勃地观看着东方大国的神奇文化。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长达几十米罕见的长卷式组雕“牧牛图”。整幅画面生活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看似讲的是一个生活中牧牛的故事,与那些手法精美的佛像相比,雕刻刀法粗犷,像抽象派画家的大写意手法,寥寥数笔,但精气神皆备,很有山野情趣与生活哲理,充满了农家牧牛郎欢快天真自然愉悦的田野气息——你看,晨风吹拂中,小小放牛郎骑着家里的牛儿,吹着竹笛,悠悠然走向青山绿水的田园;暮霭炊烟里,牧牛的小伙,肚子鼓鼓惬意十足的牛儿,欣欣然走进熟悉的家园,双手迎接父母慈爱的呵护。扑进母亲怀抱里的牛郎,是那样天真浪漫,自在天成;头颅抵着父亲衣襟的老黄牛,是那样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在这样一个充满庄严神圣的佛教气息的圣地,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一想又恍然大悟——这就是所谓的禅宗教育,强调的是自悟,讲求禅就是人的全部生活本身,用具有“人性”的耕牛比喻成为“禅思”的对象。
   还有一副生活画面极富哲理:一只仓皇逃窜的老鼠,急匆匆跳上一棵摇摇欲坠的翠绿竹枝,一只猫虎视眈眈地痴痴等在竹枝下。竹枝上的老鼠憨态可掬,显得干急而可奈何。它想下来到草丛中觅食,到小溪边玩耍,可是看到眼前的处境,想上上不去,想下似乎不能下——只能在竹枝上干等。下面的猫明明吃不到老鼠,可是就是不愿意离开与放弃,一心一意耐心等待一场大风或者一个闪失将老鼠送到口中。没想到,这一等竟是遥遥数千年。这个故事是说:人世间的苦恼很多都是求不得之苦,都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猫宁愿饿瘦了,也不肯离去。我不是唯心主义者,但导游小伙说的一席话让我有些心动:也许这就是我们总说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没时莫强求。

  旅游团队一个跟着一个,都是急匆匆前行。我本想好好看看眼前高大威严的雕刻,但左右看我们的旗帜:绿色花枝已不见踪影,只好赶紧向前。本来我是信马由缰的独自一人游览,但加入了团队,只能遵守规则。许多人都有这样的观点:到一个地方去游览,不追随旅游团体,一个人好像无法成形。跟随团队吧,想多看几眼的,被急慌慌喊着叫着匆匆而过。不想驻足停顿的,人家又让你仔细看好好转……到处都是拿着电喇叭的导游高声讲解,或用标准普通话连比划带说明的介绍。人流簇拥,行色匆匆,只有高大静默的佛沉思着。一切景物都是过眼云烟,一切因果善恶都有渊源。一个大大的转盘前,导游小伙说是六道轮回,看着就像是一幅简易的轮回说明书,一个大转盘,六道毫光将其分成六格,上三道分别是:阿修罗道,菩萨道,人间道。下三道分别是:畜牲道,地狱道,恶鬼道。世人应该好好想一想:荣华富贵眼前花,勤俭治家胜求人,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人是祸饶人福。积善则来世光明,为恶则渐入泥潭,浅显易懂的道理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立体展示。有一幅题名叫“远行忆念恩”的石刻,讲的是长大成人的孩子告别父母即将远行,父母拄杖千里相送,慈爱的妈妈总是不忍离去,千叮咛、万嘱咐,父亲显得很有理智,悄悄地耳语老伴送儿千里终有一别。可老伴好像很不高兴,扭过头去白了老头一眼,还捣了老头一肘子:儿子是我身上掉下的肉,你哪里知道我有多心疼……下面刻着“恐依门庭望,归来莫太迟”的话语,告诫儿女出门在外,不要久久不回,免得父母长时间倚门张望。我们去时著名的千手观音正在进一步维修,只听到导游的介绍:古时候有户人家养了三位女子。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有一天其父病了,全身长满了脓疮。有位医生说此病必须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合药才能治好。母亲动员大女儿与二女儿,都不愿献出自己的手和眼。只有善良体贴的三女儿妙善不顾疼痛,毅然献出一手一眼,为父亲合药治病。果然,父亲的病和好如初。释迦牟尼知道后深为感动,为让妙善能时时拯救苦难众生,释迦牟尼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
  这里既有慈眉善目的玉皇大帝与观世音菩萨,也有横眉冷目的凶神恶煞;既有劝人修善积德的佛像,也有告诫人们要善待父母,心存正直的雕塑;既有悠然自得,维妙维肖的生活实写,也有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娶妻生子的生动展现;既有面带微笑养鸡女子的恬静自然(据说有东方维纳斯之称),也有“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保存完好、艺术形象生动的“地狱变相”石刻;既有硕大威武的狮子驮经图,又有传说的九龙沐浴太子图。站在高处看,整个石刻群排列在一个马蹄形的山谷里,有人称为“佛湾”。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此处避风避雨,许多雕刻保存的完美如初,连色彩都鲜艳绚丽。这些逼真的造像,体现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艺,涵盖的社会思想博大,充分表现出我国晚期佛教造像艺术“神的人化,人的神化”的特征。大概游完后人们记得最深刻的,是这句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话:“知恩者少,负恩者多”,能够身体力行做到的为数不多。
   佛家常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游完大足石刻,我要说:常怀一颗平常心,崇敬并尊重神灵,时刻记着感恩父母与关爱你的每一个人,善待他人,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处事,设身处地待人,就会有完美的人生。


          六.鹅岭公园
   坐公交车慕名到鹅岭公园一游。但无缘找到前门,而是转到了层层台阶,以“风景秀丽、花木葱郁、奇石峥峙、楼阁雄伟”而著称的公园外围。
眼望着浩浩荡荡、奔涌向前的长江,看着高楼林立、巍峨壮观的南岸别具特色的建筑,欣赏着繁忙热闹、车水马龙的各式长江大桥,目睹着江面上汽笛鸣响、船来船往的景象,心中除了感叹,除了赞美,更多是强烈的震撼:长江日夜不息滚滚向前,我们的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浇灌着重庆的亮丽,拔高着重庆的高度,璀璨着重庆的灿烂,美化着重庆的未来。
   沿着似乎走不到边际的石头台阶,我忽上忽下,忽高忽低,见证了山城重庆的独特建筑魅力,领略了独具慧眼的人民因山造势,移步换景的匠心与聪慧。我看到:有人充分利用岩壁凉爽异常的特点,搬一把凉椅,手拿扇子,优哉游哉地纳凉;有人三五成群,赤膊上阵,肩膀搭一块毛巾,兴致勃勃地玩着麻将;有人手持高高的竹竿,提一个鸟笼,将心爱的鸟儿高挂在树枝上,闭目在台阶边养神……
   一路走,一路问。不觉走到上书“鹅岭”石碑的地方,才知道不知不觉转到了公园前门。据说因其地形似鹅头,清代著名书法家赵熙以“鹅岭”书赠,刻石为碑,故而得名。再从前门信步走去,岩壁上人为放置着观音菩萨、财神爷等的塑像,但香火不旺。沿路走去,游人寥寥,不像资料中介绍的那么有名,许多地方显得有些凌乱而破败。我游兴陡减,转身原路返回,从大门上的游览图得知,还有一个公园,也叫鹅岭公园。问门口的管理人员,说就在对面不远,我信步走了几百米,来到花坛簇拥,苍松翠竹的公园里,才觉得不虚此行。
  人们说,重庆城是山,山即城,鹅岭公园亦然,园即山,山即园。到了此处,才感觉此话不虚。(后来得知名叫佛图关公园,与闻名于世的鹅岭公园合二为一的)但见草木繁茂,亭台幽净,远离了城市的尘嚣,远离了人间的功名利禄,只有原汁原味的自然山水,只有本色纯真的生命迹象。耳畔传来熟悉的旋律,如泣如诉,悲悲切切。循声走去,原来是几个自发的“音乐发烧友”,自发环坐在一起,演练着阿炳的“二泉映月”。我看到园林工人拿着锋利的大坎,用力砍削着树根,平整着旁边的土层。不一时,几个赤膊的汉子,用一根建筑钢管,抬来一块造型奇特的黄色山石,几个人一齐用力,放置在绿树旁,成为公园一景。我有些感慨:是的,这里的一山一石,一树一水,有些是自然天成。但更多的一砖一瓦,一园一林,少不了工人的辛勤劳作。抬头看,高高的观景台,搭满了脚手架,正在进一步维修,为的是让更多的人,更好地欣赏与观看重庆的美景。人们呀,当你登上两江亭远眺时,当你看到两江灯火,满城珠翠,壮丽辉煌,繁花似锦的景象时,可曾想到过园林工人的滴滴汗水。
   我走到一处小巧玲珑的一处园林,据说是日本与重庆市政府合建的。但见小巧玲珑,竹摇清影,里面用细碎的沙石铺路,处处可见木头建筑的小型房屋:有两处凉亭,一处极像我们到处见到的候车厅,但椅子以光滑的木头作成,可以休息,可以睡眠,有一处房屋,四壁均以木头为墙,但可惜门紧锁着,走到中间,跨过一曲折的小桥,里面有一曲曲折折的盈盈一池碧水,水中数寸长的游鱼欢快自在的游来玩去,对岸是碧绿的像盆景一样的树木,修剪的好看而齐整,花团锦簇,绿树处处,或以奇巧的山石取胜,或以古拙的树桩见长,有尺幅万里之势,有鸟飞来飞去,似乎世外桃源的感觉。
   这里绿树纷披的园连着花枝招展的园,碧水荡漾的园接着亭台楼榭的园。每一个园都有不同的景致,每一个园都有引人入胜之处。一处曲折的长廊下,笑语喧哗,下面一池湖水中,有许多人手执长长的鱼竿,在气定神闲地垂钓。一个像孔雀开屏的花枝,吸引了我的目光——树根与石头是孔雀的站立的地坪与双足,烂漫的花朵变成了孔雀张开的艳丽的扇子一样的屏。用美丽、养眼、醉心、怡人来形容鹅岭公园,一点也不为过。
   无缘去著名的览胜楼去观赏山城美景,我恋恋不舍地坐车返回驻地。心还依然沉浸在翠绿茂密的各种树木、姹紫烂漫的各式花朵、造型各异的楼阁园林。

  古人云: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山水之间,是一种乐趣和意境,是一种超然和洒脱,是一种精神的历练与升华,更是一种人生的提升与豁达!

00172f34fb710191d1a2d30a.jpg (457.34 KB, 下载次数: 152)

2009-10-4 11:21 上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