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梦中的橄榄

2020-09-24叙事散文张铭

梦中的橄榄我没尝过橄榄的味,但知道橄榄的苦涩,也知道嚼后有一定的滋味。这滋味麻了你的嘴,涩了你的舌,酸了你的牙,但之后又让你觉得绵长得过瘾,就像历经痛苦后的无比惬意,让你欲罢不能。这使我想起了有些人,就像一颗青橄榄。即使已到了成熟季节,他
梦中的橄榄
我没尝过橄榄的味,但知道橄榄的苦涩,也知道嚼后有一定的滋味。这滋味麻了你的嘴,涩了你的舌,酸了你的牙,但之后又让你觉得绵长得过瘾,就像历经痛苦后的无比惬意,让你欲罢不能。

这使我想起了有些人,就像一颗青橄榄。即使已到了成熟季节,他不像有些水果,逐步脱了稚嫩的青衣,换上代表成熟的盛妆。他还是保持着原先的本色,尽管他的内核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苏东坡《橄榄》诗云:“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谁说苏子不就是一枚橄榄,年轻气盛,梦断“乌台”,落得黄州几时苦,成就文章千古甜。

入世而不改,经年而不衰。不知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

咸丰年甘肃布政使张集馨初入官场,锋芒毕露,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对上不逢迎谄媚,对下不欺侮打压。可就是这样一位清白好官,最终也没有逃出官场这个烤箱的烘烤,当他堕入了焦黄熟热的面包行列时,他写了一副对联自我勉励:“读圣贤书初心不负,学黄老术唾面自干。”他就像一块置于河间的石头,被官场的湍急暗流冲蚀得棱角全无。他的橄榄连同河水一同逝去,即使一心读书,又怎能找回当初的纯正青涩?

立志不随流俗转,橄青不随季节变。这要多大的定力和智慧呀!

国人的劣根性是恨人有,笑人无的。这是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的观点,我不全苟同。不过鲁迅先生也说的,什么国人是极其爱平等的,若是长出一点高枝逸叶,就有人像园丁一样拿剪子剪它。这说的似乎是那么回事。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从未吃过橄榄的外地人去摘橄榄,他看到满树的橄榄他不知从哪下手。要随手可摘的吧,他不干,因为他想,这肯定不好吃,若好吃的别人早摘走了;树梢上的,他判断肯定好,可惜摘不到;他只好拿起身旁的凳子,站在上面摘了中间的。尝了一口,吐出大骂,这中间的真不是好东西。

你也莫怪,树底下的人家瞧不上,不会骂的,这倒让人落得耳根清静;树尖上的人家够不着,仰视不及,让人享受着别人的夸赞;你处在中间,正好够得上,你又涩涩的,人家不骂你骂谁。

但这不影响人们追寻梦中的橄榄,因为橄榄人生才是丰富多采的。不用一味取悦于他人,有独立的本性,让人感觉到一丝苦,体会到一点涩,但最后也能激活他人的味蕾,也能收获到一些甜。

是的,身边的橄榄更让人觉得苦涩。其实这有一个说不出的乡土排斥情结,人们已习惯了同块土壤中的同类庄稼。我家乡有一个在某城市打工的发了家,办了一个很有观模的公司。随从人员恭敬如爷。他昔日的伙伴探头张望,佩服人家的神气,当他看清楚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不屑地说了一句:“叨,我当是谁,不就那个二瘌痢嘛……”

这个二瘌痢就像一枚青橄榄,让他的同伴心里是如此之酸。还好二瘌痢身居财神高位,在当下属奇货可居,久而久之,你的鄙夷会被尊重所取代。就像耶稣,在家乡布道时,大家非常虔诚,佩服他法道之深。当人们知道他就是家乡隔壁木匠的儿子后,大家一哄而散,说:“不就是木匠的儿子嘛,有么听头。”

不过最后耶稣成了树尖上人们仰视的一枚橄榄。人久嚼后,香甜可口,余味无穷,不能割舍。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安徽东至县三中(247200身 [ 本帖最后由 张铭 于 2010-1-24 10:25 编辑 ] 橄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