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咫尺繁华

2020-09-24叙事散文郭玉琴
我心向沟渠系列(三)咫尺繁华这个五月让我过的出奇的安静,以至于现在我的脑海一下子变得空空,感觉有很多东西在漂泊的时间里都在给我让路,,就像那天空在我的心里腾空出来一个宽敞的角落。我终于可以如释重负。夏天悄悄的来。他也跟着这个夏天来了。在这个
我心向沟渠系列(三)咫尺繁华
  这个五月让我过的出奇的安静,以至于现在我的脑海一下子变得空空,感觉有很多东西在漂泊的时间里都在给我让路,,就像那天空在我的心里腾空出来一个宽敞的角落。我终于可以如释重负。
  夏天悄悄的来。他也跟着这个夏天来了。在这个城市,我每天经过的那条路总是反反复复的修着,钢筋水泥的世界已经叫人窒息,现在又多了凝重的尘土飞扬遮挡我的眼,教我每天不得不经过那条路,那条修复中的路时,总要缓慢我行走的速度,总要带上一顶帽子来遮灰尘扑我的脸和发。发飘逸的舞在风中,我为了它,每天都要在下班后洗一下头,怕糟蹋了它。
  北京路不是这座城市里最繁华的一条路,这座城市的繁华在我的印象里,最深的繁华应该在淮海路上。淮海路南连新亚商城和时代超市,北连人民大会堂,淮洲宾馆和火车站,东接书城,西应乐园女人街。站在淮海路的任何一个方向前,我都能看见一座城市繁华的焦点。车水马龙,人潮如涌,川流不息,白天热闹,晚上沸腾。那些夜晚娱乐中的灯火,那些灯火里的辉煌璀璨,叫人看的心和眼都撩乱。即使我在这座城市,住下的这若干年,并没有多少快乐可言,可一旦置身在淮海路的某一处,哪怕是一个小小巷口的某一个时间的场景里,我的心有很多时候也不得不被这眼前光影斑驳的繁华所蛊惑。宁静可以致远,可对于一个一旦处在蛊惑中的繁华里的我来说,是很不情愿宁静下来的,甚至显得有些激越,要说宁静,大约也只有闭上眼睛和窗户,面壁思过的时候,我才会显得心神黯然,像退潮的海水。
  我在北京路上行走的时光是相对多些的,它给我的恩惠也相对多些。尽管繁华的是淮海路,我迷恋它,但我的脚步只有踏在北京路上时,才会觉得我是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生活里笃定的行走的。北京路前几年还是一条很好的路,去年我陪一个教化学的外地朋友行走时,他还说淮安最让他喜欢的就是这条路,因为他曾经在年轻的时候,踏着这条路去淮安的师范学院教过书,这条路给过他年轻时里奋斗的一场回忆。再回首,总有感慨,难言的莫名惆怅也是再所难免的,倒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他曾为了一段情离开了这个地方,为了一颗成长的心发育健全,他后来选择放弃工作到国外进修了。再后来,归来了,也只是看看,看看就走了,人世已非,光景宛如昨,倒是遇见我之后,他有些好奇,好奇的为了我在这个城市多呆了几天。他呆下来的时间里,用了一个下午给我讲他的故事,讲淮安的桃花坞,他说以前的桃花坞荒的很,知青下放的时候,有一个人因为想家,在那里栽了一棵柳树,每天早上去干活前,都要跑到柳树前去看一看,柳树的变化。后来柳树在那个人的岁月目光里,变得高大,挺拔,秀丽的枝条覆盖了他的思绪,只是柳树翠青的在这块土地上扎根后,他的心却没有扎下根,他在这块叫桃花坞的地方没等到知青返城的通知下达就倒下了,忧愤而终。满目的枝条青青,没有复活他的那一双在生活里寻找希望的眼睛。我不知道他的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也不知道他故事里的这个人究竟是杜撰的还是他的故人,但我知道他给我讲故事的时候,眼神是黯淡的,语气是低沉的,好象沉浸在故事里的遗憾中,一时拔不出来,要等一个声音或是一个物象的干扰才能将他呼唤出来,在那个“久久饭庄”的包厢里,我一直有这个影象。这个影象是我在偶然的邂逅里留下的,但这个偶然一直叫我惦记,惦记纳兰容若的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淮海路的北头和北京路的东头,在这两条路的尽头有一个交接点,这个交接点是很重要的标志,拐向淮海路的方向就是城里了,踏上北京路就可以沿着这条路返乡了。我每天经过这个交点时就要停下来,停下来谋生,我上班的单位就在这个交点的拐弯口。一辆单车,一辆单车总是伴着我在这个交点的两条路上穿越。我来自沟渠一样的乡下,却在城市的边沿安身立命。生活不是很富裕,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糟糕,起码温饱问题是能解决的。前段时间有些沮丧,甚至有化蝶归去的欲望,可仅仅就是那么几天的时间,突然一切就让我的心改变了主意。文友强子说,他本质上是个悲观主义者,实质上我和他一样,我也一样悲观的彻底,甚至不是因为我在人生里找不到出路,而是因为我有路也不想走出来。在这个城市里,我内心里已经把它不再当作一座城市,而是一个可以包裹我忧伤,不让那些忧伤遗弃我骨血灵魂的安全城堡,当然,这个城市变成属于我一个人内心的城堡,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他来过我这个城市之后。
  他来我这个城市的时候,是去年的盛夏。合欢花开的正值灿烂期。那个灿烂期,我和他一起喝了一个下午茶。愿意陪你喝酒的是朋友,愿意陪你喝茶的是知己。君子之交当淡如这茶水。那次喝下的茶是他亲手为我搅动调羹的。那天我喝他泡的菊花茶,喝出的却是一个男人在世的时候第一次泡给我喝的味道在我的记忆里翻滚至今,他如今利用这个场景为我的记忆做了一个翻版。同样的品茗,在不同的时间段,我品出的依然只是那一种老去的味道。记忆总是如梦清醒,在这踽踽红尘中。他一如我眼前的这座城市里的繁华,近在咫尺,却又远隔天涯。我很少在这座城市的繁华里行走,淮海路我走的很少,只在悠闲的时候去那偶尔逛逛,大多的时光,我是奔波在北京路上的,为了生计,风里雨里,风尘仆仆,常常为北京路上的那些被挖土机翻的颠沛流离的石子而苦恼。他飘一样的来过我的生活,梦一样又消失。有的人注定一生只有一次或是零星的几次相见,就已足矣。我在走这条路的时候,现在一想到他曾这样喜欢过这条路,再沮丧的时候也会在心里找到一丝慰籍,因为我在路着他的路。
  若是一个人还能和另一个人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季节不期而遇,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缘分未尽,反正,在我毫无准备的心理下,在我从没奢望再出现的场景里,他竟然幽灵一样在这个五月的淮安我的城再次出现了。那天接到他的电话,我辨不出是谁的声音,直到听到他呵呵的笑个不停,我才终于支吾出他的名字,那一刻,我如梦一般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
  我以为这个城市只适合我一个人的灵魂来投奔忧伤,其他的人都是忧伤的过客。起码他那样的人应该是这里的过客。接下来我不敢相信他居然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重逢里告诉我这样一个消息,他要来淮安创业了。这里有什么好,我说不出,曾经我希望过,要是他在这个城市里不走,是不是我又多了一个可以结伴相互解寂寞的朋友呢?我曾这样希望过却也曾这样在心底否决过,这里有什么好呢?这里只是一个小城市,除了近些年被挖掘出来的一些历史人物被当作文史古迹来打造城市文化品位,再没有什么稀罕物了。苏北的小城,淮安,我在心底一直只把它当作一个蜗居的所在,在这个蜗居里,我像鲁迅笔下的那个朱安一样的女人,沿着生活的桅杆,像蜗牛一样缓慢的爬行,尽管爬不动,可我总对自己说,总有那么一天,我会爬出头。一个礼拜前,我还像做祷告一样在祈祷自己,能不能让自己不做一条在宿命里游泳的鱼,没有脚,走不出这片天地不得己。我想了很久,不知道为什么,在我后来内心的安息里,我终究又背离了祷告词,做了一条鱼,在某一个影象触动里。鱼说,一万年又如何?我情愿用脚走完一生,可我真的没有你希望的那样的一双脚,你看我多像活在水的世界里的那条鱼,你看我的眼睛,眼里的水。
  选择在一个阴天里想一座城市里的每一条熟悉的路,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习惯,而今我的思维有点像物理学中的惯性定律。隔着一条马路,我可以穿越过去,咫尺繁华,在北京北路和淮海路的交接点;隔着一根线的传输,我可以聆听幻境里的声带和语速;隔着你和我,我们却只可以说一个童话一样的故事。咫尺繁华,咫尺即是天涯,他在淮海路,我在北京路,各自忙碌着各自的事物。今天是第三天的阴天,小雨蒙蒙,落进我的眼。
  再过两天,为出差而来的他处理完公务就会走。我大概再过两天后,会把淮海路上的繁华一一清数,然后安之若素的沿着两点一线的北京路继续行走。北京路从今年的春天一直在修复着,我在一个春天里做它修复的见证者,不知道这条路,在未来的某一年,会不会有人跨越时空,也来见证一下我的修为。冷晰子在文字里说,百年修得同船度。人生不过百年,可我和他都已经各自走了很长的一截下来,接下来的时间哪有什么百年,能修的也就是这一年一月里的一些相互惦念的时光吧。我确信,因为他说,走的时候会给我电话。 草于2010年5月16日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郭玉琴 于 2010-5-16 21:04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