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从寒窑走向望族

2023-09-27抒情散文张文槐
……

                                                                                                                                                                                                                                                                                                                                                                                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山西省定襄县西社续氏家风启示录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作者 张文槐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晋一最近完成了一件大事,续修《西社续氏家谱》。虽说是修撰家谱,但续氏家谱非同一般,说它是“一部家风好教材,半部中国革命史”并不过分。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晋一姓续,山西省定襄县西社村人,退休前曾任山西省忻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在我的印象中,西社村以续姓为多数。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人们讲,西社人爱念书,还专门建了个魁星阁,保佑念书人考取功名;村中间还有字纸炉,人们在街上见到有文字的纸张、纸片都要拣起来,放在字纸炉里烧掉,以避免他人踩脏,这是对文字和文化的一种尊重。乡俗的浸染,使这里的村民们“崇文尚教”,是有名的“文风之村”,续氏家族更被清光绪版《山西通志》列为“雁门郡十六望姓之一”。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依依墟里烟,何故胜荣光?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翻阅着晋一赠送的这部A4开本、一套三册的《西社续氏家谱》,试图从中找到一些隐藏在续氏家族中世代相袭的遗传密码。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嗅着淡淡的油墨清香,续氏家谱仿佛带着我走进了古色古香的西社,敲开了这座名播雁门的“望族”之门。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一)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在我国续氏为小众,但很古老。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一位大夫叫狐鞫居,受封于续地,死后谥号为“简”,称续简伯,故其后裔改姓续。据此推算,续氏受姓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续姓古老,西社这个村庄更为古老,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了。但是,西社续氏却是在明永乐初年才落籍于此。晋一说,最早来西社的先祖大名叫什么无从知晓,因葬于村北故称北原公。当时,北原公领着儿子、侄子一行离开晋南,由洪洞县迁徙至西社,在瓜嘴沟一孔废弃的土窑中定居下来。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瓜嘴沟是西社村的一条排水沟,沟深坡陡,一到雨季,大半个村子的雨水由此排入同河。过去,村里一些穷人盖不起房子,就在瓜嘴沟的崖坡上挖个土窑遮风避雨。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初来乍到的艰难与外姓小户的尴尬并没有让北原公们退缩,反倒锤炼了他们的坚韧、勤劳、睿智、好学的品格。他们开垦务农,安身立命;他们割苇编席,挣钱养家。在走出土窑的历程中,续氏祖先们思索最多的便是文化和教育,于是便有了“勤俭勤劳、善学善行,诗书继世、礼仪传家”的家训。为了教育后人,他们还把家训的理念融贯到生活、习俗等各个角落,并把“耕读传家”“立修齐志”这样一些词汇请书法家书写出来,雕刻在最显眼的的门楼上。他们秉承祖训,即使生活拮据,也要送子女入学读书,于是,在整个家族中形成了“家家传书声,巷巷有举贡”的文化现象,还留下了“父子同仕、兄弟同科”的美誉佳话。清乾隆年间,忻州知府汪本直曾暗访西社,闻之视之,欣然笔题“支本岐阳”“族藩晋地”。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经过一番勤耕苦学,续氏家族感受到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快意。据《西社续氏家谱》记载,仅清朝乾隆以后,西社续家就出过18名举人、17名太学生;民国期间出过将军9人、县长以上文职官员15人;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走出了军队师职以上干部15人、地方厅级以上干部 21人、县级及相当于县级事业单位领导干部 70人,还有硕士104人、博士19人、副高以上职称145人。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二)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作家梁晓声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经过时代的变迁和数代人的繁衍生息,西社续家的读书传统显然已经摆脱世俗,形成了自己显明的文化特色。首要表现就是与书的深度结缘。在西社这个古村落里,不仅有朗朗书声,不仅有私塾、学校,还有他们书架上自己编撰的锦绣经笥。这些以读书、教书、写书为荣的“三书先生”,在一村、一县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中留下了色彩斑斓的印记。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续氏11世孙续瀍自幼好学,雍正二年中的举人。虽说举人就有做官的资格,续瀍却“淡泊名利,终生不仕。”他在乡设馆,教授生徒,从学者数以百计。有学童因家贫无力交付束脩者,则允许免费就学,且一视同仁,悉心培植。13世孙续昑“自幼读书,拔入太学。曾携资出游,北上京都,南下湖广,搜购书籍数十箧。归来,筑半亩小园,谓之‘半亩堂’,置书其中,披阅皆遍,无不探其要领。”据家谱记载,续昑也是在乡设馆授徒,以品德教育为重,文艺次之。门下多有成就者,曾为其树德教碑。此外,他的作文清真雅正,诗名斐然,著有杂体诗多卷,忻州元好问墓青来轩正壁刻其五律诗四首,至今仍存。其子14世孙续承家自幼喜书,不仅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理学家,而且工于诗赋。因钦慕白香山白居易、李义山李商隐、元遗山元好问,遂以“三山”为字,又因平生爱菊,自号“菊园”。其家藏书千卷,箱满架盈,日不辍读,铺纸挥笔,满室墨香,著有《日涉园诗抄》700余首。其外甥福建巡抚、晚清名臣徐继畬撰序称:“舅氏续菊园先生襟怀冲澹,似魏晋间高人,非近今人所能窥测也。”由此可见,续承家的道德才识对徐继畬影响至深。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记得西社当村有一座戏台,戏台两侧书写着一幅巨大的对联“自古文风盛,惟斯才俊多。”这不仅是对西社这座古村落的赞美,更是该村人才辈倍出的真实写照。这倒不光指过去,现在的西社村更是人才济济。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后,光续氏家族考入各类大专院校者达726人,“三书先生”更是不乏其人。在我的案头,有几本书就是西社人所著,如原定襄县人大主任续俊谦先生的《往事新思》、原定襄县史志办副主任续八宝先生的诗集《悟涛寄韵》和由他担任总纂的《定襄县志》。本套家谱的总纂续晋一先生虽然担任处级领导多年,但笔耕不辍,成果累累。《户包治理小流域技术问答》一书,对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户包治理小流域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我的印象中,中国人民解放军264医院骨科主任、山西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续力民、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续大我、太原理工大学教授续欣莹等一批高级人才更是桃李满枝,著作颇丰。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从寒窑走向望族的历程中,续氏文化展现的另一面特色就是男女平等的教育理念。我在一篇《西社赋》中写道:“男儿学海行舟,志在题名金榜;闺房粉黛,手不释卷,满腹诗章,有女校可证耳。”早在1912年,续西峰主持修建西社学校,同时创办了西社女校,可见他们对女性教育的重视。包括此次重修家谱,续家女儿及其配偶皆能入谱,体现了续家男女平的理念。教育就像天平,谁重视它倾向谁,重视哪头它倾向哪头。由于对女性教育的重视,使得西社续氏女子自主、自立、自强、能干,留下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佳话。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14世孙女续戴月聪明好学,通晓诗书,17岁与五台县东冶镇进士徐润第之子徐继畲结婚,悉心辅助丈夫攻读,被人称赞。丈夫徐继畲19岁中举人,32岁登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陕西道监察御史、广东按察使、福建布政使、广西与福建巡抚、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总理同文馆事务大臣等职,著有《瀛环志略》一书,被后人誉为“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拓荒者”。鸦片战争期间,洋人入侵漳州,续戴月临危不惧,与丈夫共守危城,被世人广为传颂。 续范亭之女续磊曾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新华社资深记者,她与丈夫、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合编的《续范亭文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1937年参加工作的续志先是晋察冀边区“开明士绅” 续汉之女,抗战八年中,一直在晋察冀边区做妇女工作,抗战胜利后,奉命进入张家口市,任《晋察冀日报》记者。1975年随丈夫杜导正调广东省工作,1979年调回北京后,先后任新华社中国图片社办公室主任、《瞭望》周刊社党总支副书记。续汉孙女续静卿少时在宏道高小读书,参加工作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3月,当选为晋察冀边区妇救会常委。解放后,历任任华北军区司令部门诊部副主任、南京军事学院白霞路医院副院长、任国防科委卫生部副部长等职,1980年离休,享受副军职待遇。二十一世孙女续慧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历任民政部《乡镇论坛》杂志社副社长、总编辑等职,参与创办了我国第一份关注基层治理创新、指导全国城乡社区工作的专业性报纸《中国社区报》。二十一世孙女续晋华自幼好学,从本村小学开始,一路奋斗,摘取了美国乔治亚医学院博士后桂冠,目前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由她主持的多项科研成果在上海获奖,有40多篇论文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三)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翻阅着《西社续氏家谱》中的人物传记,我好像已经深陷其中了。在品味续氏家风时,又体会到了他们“刚直无私、不畏邪恶、爱国忧民、急公好义”的一面。仔细想来,正是这种群体品格,让续家人的胸怀格局开阔了许多,他们做人做事顶天立地,大义为先,名震华夏。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性格天生似古松,不随桃李斗春荣。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明知晚秋风霜苦,敢为梅花破敌锋。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这是被孙中山先生称为辛亥革命北方领袖的续西峰将军写的一首《梅花》诗,看似写梅,实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表白。有人说,以诗书为伴的人,不但拓宽了生命的边界,也塑造了丰满的灵魂。这位18岁考中秀才,22岁考入山西大学堂的西社才俊早年立下宏愿:推翻帝制,实现民主共和。为了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足迹,1905年,续西峰将军加入同盟会,成为我国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随后,他根据同盟会指示,返乡创办川路学堂,以学校为阵地,宣传进步思想,培育革命人才,发展同盟会员,在晋绥点燃了反帝反封建的燎原之火。借此火势,他趁热打铁,又以西社为基地,组建武装力量,擎起了“忻代宁公团”的大旗,并亲自率团北伐大同,牵制了准备南下的清军,有效地支援了南方革命。孙中山先生评价此举创造了辛亥革命的“塞上奇迹”。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与续西峰将军一样被称为“续氏四杰”的还有续范亭、续式甫、续宝峰。在他们的带领下,西社有60多人投身于争取民主共和的革命斗争,足迹踏遍全国各地,有的成为全国很有影响的政治活动家,有的成为英勇善战的军事指挥员。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赤膊条条任去留,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丈夫于世何所求?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窃恐民气摧残尽,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愿将身躯易自由。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续范亭将军的这首绝命诗,让世人的记忆定格在1935年12月16日的南京中山陵。在此之前,日本策划“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更加深重。11月,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抵达南京劝蒋抗日,但蒋介石避而不见。此时的续范亭本来心事很重,再加上看到许多官场腐败的内幕,让他一腔热血变成了悲愤的火焰,使对国民党当局的满心希望变成了大失所望。这天傍晚,续范亭来到中山陵前,“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碎。”于是,短剑切腹,呼出了“无畏精神在,身死国犹存”的呐喊,希望此举唤醒全民族的抗战激情。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受家风的熏陶,续范亭自幼饱读诗书,是位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爱国将领。中山陵剖腹被救后,续范亭利用张学良、杨虎城探望他的机会商谈抗日事宜,并应杨虎城将军邀请,于1936年11月29日前往西安,共图抗日救国大业。12月12日凌晨5时,西安事变爆发,当日上午9时,杨虎城派人把续范亭接至杨公馆,亲告事变经过。12月15日,续范亭亲拟“十条”意见面见张学良、杨虎城,为他们出谋划策。西安事变后,根据周恩来建议,续范亭又回到山西推动抗日工作,期间曾任第二战区高级参议、山西第二行政区保安司令等职。1939年12月15、16两日,阎军骑兵司令赵承绶主持密谋反共的高级军事会议,当听到阎锡山反共战争布置时,续范亭借故离开会场,直奔岚县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将消息告知旅长彭绍辉和政委罗贵波,并率所部暂一师协助反击,一举粉碎了阎锡山的反共阴谋。1940年1月15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成立,续范亭被公推为主任。次日,山西新军总指挥部成立,范亭任总指挥。同年11月7日,晋绥军区成立,贺龙被任命为司令员,续范亭被任命为副司令员。1947年9月12日,续范亭将军因病情恶化,与世长辞。次日,中共中央根据其留下的遗书申请,追认为正式党员,毛泽东主席还亲自为他撰写挽联: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四)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优良家风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好营养,也是一个家族的凝聚力所在。数百年来,从西社走出的续家儿女,无论职务多高,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思念“慈母手中线”,都会眷恋故乡读书声。他们投桃报李,彰显着不忘故乡的赤子情怀。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定襄地处忻定盆地,滹沱河像一条带子一样系在县域的腰间。从前的滹沱河波涛滚滚,奔流不息,但对沿河群众来说是利少害多,旱地不能灌溉,水地不能下脚,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历史上有人想过要开渠引水,造福百姓,但均以失败而告终。1912年,续西峰率领忻代宁公团在大同抗击清军40天后,南北议和成功,忻代宁公团从大同返回雁门关内驻防。在此期间,续西峰听从乡贤建议,组织当地群众开挖了一条横贯定襄东西60多里的广济渠,使沿渠40多个村庄的11万亩耕地持续受益。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续西峰是在读书声中成长起来的民主革命者,十分重视家乡的教育问题。但是他反对科举制度,反感八股文,提倡从德、智、体三方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了强化基础教育,使更多的少年儿童受益,续西峰决定建校兴学,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1906年他在宏道镇创办了川路学堂(高级小学),1912年又带头捐资,兴建了西社村初等小学校,并把学校命名为 “三育学校”。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冬去春来,岁月如梭。2014年10月3日,西社村迎来了西社学校百岁华诞。作为嘉宾,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校史展览室时,简直不敢相信,屋子里贴着满满当当的照片,有政绩赫赫的行政领导,有军功卓著的部队首长,还有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他们居然全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走出去的是榜样,传下来的是家风。参观完这个校史展览室,我顿时明白了西社举办百年校庆的意义。当然,作为手持家风接力棒的传承者,续晋一先生们更加明白,西社这颗大树,只有在郁郁家风的吹拂下,只有在大家的共同浇灌下,才能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于是,就在此次庆典活动的仪式上,续晋一先生代表续力民、续继威、王斌权等西社的精英们,宣读了他们自筹资金建立的奖学金奖励计划:“从现在开始,凡西社小学学生毕业后考取重点中学、大学本科者,一次性奖励一千到八千元;对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也给予一定的奖励。”他话音刚落,会场便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这掌声真挚、经久,它来自心田,却又把人们的心潮拍打得热血沸腾。掌声中,人们感受到了续氏家风的感染力,感受到了西社赤子的那份故土情缘。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wbq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