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藏在大山的故事

2023-09-22抒情散文阙惠玲
2022年6月20日,万众期待的郑渝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媒体的热门话题之一,便是距成渝铁路(1952年建成通车的新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十年。郑渝高铁,越……

2022年6月20日,万众期待的郑渝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媒体的热门话题之一,便是距成渝铁路(1952年建成通车的新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十年。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郑渝高铁,越三山,跨八水,隧道27座,桥梁32座,桥隧比98.34%。大多数时间列车都在隧洞内穿行,仿佛穿行在城市的地铁。工程的桥梁和隧道的占比(桥隧比)超过90%,万州到巫山段更是达到施工难度罕见的98%,被称为“地铁式高铁”。正因为襄阳至万州段建设难度太大,建设工期长达6年。而通过重庆奉节县的梅溪河双线特大桥,时间不足10秒钟,却耗费了建设者们四个春秋冬夏。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说到火车过隧道,我们有切身感受。常常往来于湖北宜昌与四川成都之间,过鄂西川东地区,也是要钻不少山洞的。每当车厢突然漆黑,手机断线便是进洞了,乘客多少有所抱怨。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此时,估计除铁路施工人员外,极少有人会想到大山里的铁路施工是怎样地艰难。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我国铁路史上的壮举,当年的襄渝铁路,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以及多地民兵、学兵承建的铁路。由于它的建设者组成的特殊性,使它也成为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唯一。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铁道兵”,“民兵”我们都懂,可是“学兵”估计好多人诧异。史料记载,当时为了尽快修好铁路,在铁路修建涉及的川鄂陕的城市,挑选应届高中毕业生“政治可靠,身体健康”的人,编成部队的建制,分配到各铁道兵部队,协助他们施工。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襄渝铁路工程之艰巨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实属罕见。“峰有千盘险,路无百步平”;“抬头一线天,低头是深涧”是铁路地质条件的真实写照。当年的施工工地,基本是肩挑背扛铁锹,小车不倒只管推。凿山凿石是铁锤钢钎,劈山开洞是雷管炸药,路基碎石是大锤小锤。落后的生产工具,简陋的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施工中发生事故在所难免。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大成隧道在施工中突遇洪水,解救不及,殉职十几人成为工程的重大事故。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女学兵连,本是不安排进隧道作业的。由于要抢施工进度,她们强烈要求进洞替换男战士,打风枪,搬运石料。一次山体爆破后,她们没有等烟雾散尽就过快进洞,导致不少人缺氧昏厥。幸亏发现及时,洞外男战士迅速将石料车翻掉,逐一把她们搬上车立即运出隧洞,十几人才得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意识保住性命。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危险,不仅存在施工前线,同样潜伏在后方。一个驻扎在偏僻山村的连队,遭遇大雨急需补充补给,采购需要渡河。一个采购小分队就在启程采购的船上突遇狂风,船行至一漩涡遭倾覆,数人牺牲。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铁路施工条件极其恶劣,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几乎时时在发生。据载,铁路每推进一公里,就有一名战士倒下。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陕籍学兵讲起一个终身难忘的事。他们当年都是长身体的年纪,早餐的馒头稀饭根本无法支撑繁重的体力消耗。一天他们在搬石头的劳动中,几十个小伙子先是累到坐下,然后是瘫倒。一位地质工作者面对眼前的境况,无能为力地说:我没有吃的给你们大家,但是我可以给你们唱支歌,地质队员之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着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着我们的帐篷;我们用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几十年过去了,学兵们,还不是个别人居然能一字不落,脱口而出,足见此事对他们的确刻骨铭心。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他们,也许就是在这首响彻学兵连的歌的感召下,带着裹满隧道灰粉的身体,凭着血气方刚,凭着坚韧顽强,凭着祖国的需要就是己任的信念,一直战斗,坚守,直到隧洞打通,直到桥梁架好,直到铁路贯通。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陕西安康烈士陵园的“三线学兵”纪念碑,碑文上这样写道:“为修建襄渝铁路,119名三线学生长眠秦巴山中”。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如今,我们无论是坐绿皮车,还是乘动车、高铁,都应该想到那些为国家铁路建设而捐躯的建设者们!34l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