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故乡端午天

2023-09-18抒情散文山西杨继红
故乡端午天杨继红又是一年端午天。端午节处在夏收“龙口夺食”的繁忙季节。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这天我的祖母总要做一盆晋糕,用黄灿灿、黏性大的黍米蒸,再蒸一篦韭菜包子。再……

故乡端午天MF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杨继红MF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又是一年端午天。MF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端午节处在夏收“龙口夺食”的繁忙季节。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这天我的祖母总要做一盆晋糕,用黄灿灿、黏性大的黍米蒸,再蒸一篦韭菜包子。再就是家家门上贴老虎图、插艾蒿,爱美的人用鸡冠花染指甲。粽子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可是稀罕物,能吃一两个就很知足了。MF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故乡稷山的端午习俗究竟有哪些演变,我似乎从未细究。趁着放假,我走访了乡民,对故乡的端午作了些梳理。MF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大抵以纪念屈原说、孝女曹娥说、伍子胥说、迎涛神说、龙的节日说等。纪念也好传说也罢,都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折射出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爱国忠孝之理念,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MF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故乡人端午佩戴香布袋最流行。香布袋也叫香囊、香草包、丑布袋。据说先人把艾叶编成老虎形状,或用绸缎剪个老虎图案再贴上艾叶,佩在胸前,称为艾符,这就是最早的香包。“戴个香布袋,不怕五毒害”,故乡的香布袋各式各样千姿百态,有桃形、菱形,以及老虎、狮子、葫芦、石榴、猫、狗等形状。小的香布袋仅有指甲盖大,大的约一两寸。民间巧手就在这方寸之地,飞针走线,传情寓意,各显身手。香布袋既是端午礼品,又是乡邻手工艺品的佳作。每年端午前,巧妇都要精心做成各种花样的香布袋,送给自己的亲人邻里,以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MF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端午缠花索,也叫百索,也是故乡不可缺少的一项习俗,用五色线拧成细细的长绳,缠在手腕、脚腕上,以祛五毒;花索要等来春第一次雷响后抛掉,或放在门口的水闸壕里,据说这样五毒不近身,是一条“长命线”,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也有带够一百天之后,剪下来扔到水里冲走,寓意驱走五毒。MF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端午还有给天真活泼的小孩戴祛五毒的肚囊,以及穿老虎鞋、戴老虎帽等习俗,让孩子显得虎虎生威,格外有神气。MF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本身能入药,据说也能食用。自小,我常见村里人将艾叶拧成绳晒干,点燃后驱蚊蝇。五月细菌繁殖快,人易染病。所以端午时,家家要洒扫庭除,以艾叶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借助艾叶浓烈的气味,祛除异味,净化空气。MF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粽子意味着端午,端午意味着粽子。端午吃粽子这个习俗,在两千年前的汉朝就有了,当时管粽子这道美食叫角黍,汉代民俗著作《风俗通》说:民间在端午日的前一天,用菰芦叶包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熟后晾凉,在端午这天吃。粽子是一种时令食物,老百姓有“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柜”“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的说法。在五月仲夏降临之际,正是麦收季节,人们劳动归来浑身燥热,从凉水中捞几个粽子吃,解渴、充饥、下火。MF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故乡消失的端午习俗有饮雄黄酒、逮旱蛤蟆、去火眼、躲午。雄黄是一种中药材,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走”的谚语。小孩不饮酒,大人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脐等处。去火眼就是从井里打回一桶干净的水,浸以艾叶,以供全家人洗手洗脸洗眼,传说有清热、解毒、明目之功效。MF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故乡是后稷教民稼穑之地,端午的风俗流露出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具有代表性,持续至今,承载着农耕文化渊源的基因,体现出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魅力,是召唤人们文化归乡的源头和动力。MF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