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大合唱

2020-09-15抒情散文xam720
去小区附近的花园锻炼,每次要结束的时候,总会被飘过来的阵阵歌声所吸引,一听就知道这是大合唱的声音。伴着音乐声,动听的合声在花园中响起,且会传得很远。歌声是从一个带有回廊的小广场传过来的,小广场上聚集着一群人,大家每天都准时的聚在这里,用心、

  去小区附近的花园锻炼,每次要结束的时候,总会被飘过来的阵阵歌声所吸引,一听就知道这是大合唱的声音。伴着音乐声,动听的合声在花园中响起,且会传得很远。

  歌声是从一个带有回廊的小广场传过来的,小广场上聚集着一群人,大家每天都准时的聚在这里,用心、用情的演唱着一首又一首歌曲。

  大合唱的乐队是实打实的,不像歌手走穴那样用伴奏音乐。乐队由一部电子琴、几支二胡、黑管和长笛等组成,头发有些稀松的电子琴手充当乐队的指挥。

  人群的对面立着架子,上面悬挂着由一张张大黄纸写成的歌片,歌片上字写得很大,以便让唱歌的人都能看清楚,两位男士专门负责为大家翻歌片。   大合唱的队伍平时在七八十人左右,女多男少,男性大约不到30多人,女性大约在50-60人左右。令人惊诧的是,唱歌者的年龄一般都在60岁以上,其中不乏80多岁的老人,鲜见50岁左右的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想象不出,美妙的歌声是从这些老人们的口中唱出来的。

  队伍看上去显得并不齐整,有的人站在回廊的台阶上,有的人站在台阶下,有的人站在回廊的两旁,也有的人拿着小板凳坐在回廊的前面。有少许的人站在后面稍远的地方,随声附唱着,他们是初学者,还有些不好意思,但没过几天,就会融入到队伍当中。

  去听了几次,人相对熟悉了,组织者也会和我闲聊几句,她向我介绍了合唱队的构成。有专门的老师指导大家唱大合唱,唱大合唱的人群中各类人不等,有中学的校长,有艺校的老师,有部队转业干部,当然还有工人和家庭主妇。大合唱与其它活动相比,即不用买服装,又不用交份子钱,所以深得老年人的喜爱。

  女声飘逸悠扬,男声雄壮激昂,老人们发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气势恢弘的大合唱就这样练成了。合唱队组织性很强,选什么歌是最重要的,几个骨干在一起,负责选歌,选歌的过程比较民主,会征求大家意见。所选的歌都比较好听、上口,当然也会注重选一些难度较大的歌,以提升合唱队的层次。其中较有难度的歌是《沁园春·雪》,不论是重唱、二部轮唱老人们都是得心应手。平时唱的还有《长征组歌》、《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祖国颂》、《祖国最亲》等等,所有歌曲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这些歌流行的时期,大多都在老人们的中青年时代,我想,当老人们唱歌的时候,一定会回忆起什么,或者回忆起曾有过的梦想,或者回忆起曾经的甜蜜爱情,或者缅怀起曾走过的青葱岁月。

  最让我关注的是唱歌者的表情,所有参与的人唱的都是那么的全神贯注,那样的投入。可以想象出,他们在唱歌的时候,一定是倾注了内心的情感,忘却了周边的一切,将全身心置于音乐之中。

  一位看似70多岁的戴着眼镜胖胖的女士,唱歌时的脸上一直洋溢着笔容,时不时的还会和身边的同伴对视一下,她的手也是随着音乐的旋律不断地做着各种动作。一位戴着小凉帽、身穿花上衣、妆化得很浓的60多岁的女士,她的面部基本是随着歌词的内容而变化,脸上时而严肃,时而欢笑,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皱。做过校长的那位男士满脸庄重,紧握拳头在胸前上下摆动,充满自信。

  一位70多岁的女士引起我的注意,她唱起歌来,脸上表情仿佛会说话一般,在人群中十分惹人注目。老人有点瘦,长得也一般,看起来像农村妇女,但组织者告诉我,这位老人是个国企员工,歌唱的特别好,大家百听不厌,她原来在厂里唱样板戏时是李铁梅的扮演者。

  看着人们真诚的笑脸,看着人们开心的表情,我深信,每天清晨的大合唱,绝对是他们一天快乐生活的开始。

  慢慢的我养成了习惯,习惯在每天锻炼结束后,静静的听一会大合唱。听大合唱的本身就是精神愉悦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我也会忘记烦忧,不由自主的融入其中。

  一小时的大合唱结束了,大家的面部表情又回到了平时状态,一切都恢复正常,人们三三两两的离去后,又重新回到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真实角色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