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急促的秋声

2023-06-27抒情散文吴沛
山野间,树叶已开始泛黄,枝叶交叠中,偶尔可见零星的落叶。今年的秋天又到了,我不由想起黄土下的母亲。

如果母亲还活着,应该是76岁寿龄,但是,她却在6年前的那个秋天永远离开了人……

山野间,树叶已开始泛黄,枝叶交叠中,偶尔可见零星的落叶。今年的秋天又到了,我不由想起黄土下的母亲。jc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如果母亲还活着,应该是76岁寿龄,但是,她却在6年前的那个秋天永远离开了人世。原以为,时间会冲淡和平息一切,但岁月的暗流却与我较着劲。这些年,每当秋声开始喧响,我的心都会不由为之一紧。秋天,已成为我生命中难以解开的一个心结。jc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6年前的那个秋天,一个瑟缩暮晚,母亲实在太累了,她想合上眼睑休息一下,但从此就再也没有睁开。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个生命来过,但又匆匆走了,卑微的母亲,她的生命大抵与田间地头的荒草没什么两样。草枯了,春风一吹,又会新草蔓发。母亲去世了,作为她的子孙,我们替她接着活下去。当然,在生命法则里,我们也是另一茬青草,漫过田畴,漫过大地,从而生生不息。想到这些,我的心尖还是抑制不住微微发酸。jc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母亲身子骨看似柔弱,其实她有想象不到的力气。过去,人们靠力气和劳动强度挣工分,生产队给母亲评定的工分等级与其他壮劳力相同,这让很多妇女羡慕嫉妒又自叹不如,其实,母亲比其他偷奸耍滑的壮劳力赶做的农活还要多得多。当时,我们生产队有个土法榨油厂,需要木柴做燃料,大家都利用收工后的空余时间,砍柴送到榨油厂兑换工分,每当这个时候,基本上是男女老少齐上阵。有一次,我也肩上扛着一根木柴,颠着小身子跑在大人后面,记得那次,母亲一趟背了250市斤,对于一个柔弱女子来讲,无异于是个天文数字,过秤的会计揉揉眼睛,甚至怀疑是他看错了数字。母亲的力气由此可见一斑。jc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过去,大家日子都过得清苦,农家尤其需要精打细算,做到“细水长流”,家里的粮食要盘算到来年秋收,油盐酱醋要匀着使用,甚至照明的煤油灯,也要将灯芯掐到只剩一点光影。很多家庭没有总体计划,有了粮食就不管不顾,先将肚子撑圆,结果不到开春,往往粮食就已告罄,剩下的日子,只有吃糠咽菜,艰难苦熬。母亲有她自己的生活哲学,她将所有粮食都平均分为三百六十五等份,如遇哪年歉收,就用红苕洋芋等杂粮掺进每天的主粮中,所谓主粮,大多是玉米面,现在看来,其实也算不上主粮,至于大米,在农家则是顶级奢侈品了。jc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母亲总是教育我们兄弟要走正道,她坚信“黄荆棍子出好人”。有两类事绝对不能触犯。一是偷拿别人家的东西。她说:“人要学好,坏手脚上身,鸡都啄不下来!”有一次,实在嘴馋,趁着夜深人静,就去偷了邻家的柑橘,这一次,母亲用黄荆条子抽得我们眼冒金星,好长时间,背上的印痕还清晰可见;二是在外面打架。我们小时顽劣,总是三天两头与邻村孩子打架,一旦人家找上门来,皮肉之苦一定在所难免,母亲从不与人争论谁家孩子对谁家孩子错,其实小孩子顽皮,很多时候没有对错之分,这要看父母的心态,是否为自家孩子护短,而母亲,总是赔笑脸,赔小心,有时也赔医药费,她的口头禅:“少时不严管,长大要翻天。”jc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母亲总是竭尽全力供我们读书。我的老家地势偏僻,人们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多数孩子不待读完小学,就被家长强行摁到地里务农,大家相互打趣,“读书堆起一大摞,肚子饿了奈不何。”母亲则相反,她不识字,讲不出大道理,但她有自己的看法。见我们很大了还在外面读书,有人讥讽道:“你家孩子那么大个敦敦,还在外面晃起,不叫回来干活,怕到时两头失你要后悔!”母亲这时总是埋头干活,从来不予接讪。我高中毕业果然没有考上大学,有人惋惜,也有人幸灾乐祸,后者的话语开始含沙射影,母亲从此反倒高高昂起了头颅,见我还有继续读书的意愿,她当即做出了一个“不可理喻”的决定,安排我每天放牛,能有时间看书。出老屋右拐顺着沟走3公里,有个叫偏坡的地方,是一片面积很大的野地,没有人居住,青草茂盛,离庄稼地很远,每天只要将牛赶到那里,我就进入了自由的天堂,除了雀鸟的啼鸣就只剩下呼呼的风声。我就这样开始“半工半读”,一个假期过去,见父母实在太操劳,觉得应该自食其力,不能再拖累父母,就到邻乡的一个民办初中应聘当了代课老师。jc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记忆中,母亲总是天不见亮即起床,她要赶在一家人睡醒前,张罗好早饭,准备好猪的食和牛的草料。每天晚上,母亲又是最后一个睡觉的人,她要埋好灶火,整理好杂物,将白天零乱的生活梳理匀净,为第二天的忙碌做好准备。像钟表的发条一样,她推开天边的鱼肚白,拖着一家人迎着曙光,开启每天新的生活,哪怕生活中长满了尖利的芒刺。她又像一台永动机,永远都在操劳,永远都在忙碌,弥漫在岁月中的灰尘,她似乎都可以一一清扫干净。母亲已故去整整6年,我仿佛还能看到她尘霜满面,在无尽岁月中忙碌的身影。父亲是远近有名的篾匠,他总希望我们兄弟克绍箕裘,子承父业,而母亲总是不以为然,事实证明,母亲是对的,现在看来,篾匠手艺已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其实,我们兄弟也跟着父亲编织过蔑制用品,但无奈慧根不够,终究半途而废。听父亲讲,他能将篾席编织出几十种花纹,因为我们不争气,令他总是生出恨铁不成钢又无可奈何的况味。如今,父亲的好手艺只能成为此生绝唱了。母亲如果还在人世,父亲的心绪或许不会如此索然。jc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6年时间,快得有如电光石火。这几天,秋风渐紧,秋雨淅沥,是绵延不尽的大地正在用急促的秋声洗濯亡者的足迹吗?我想,绝尘而去的母亲,离我们已越来越远了。jc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