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初悟大化

2023-06-26抒情散文陈秀民
陈秀民,笔名沙柳,蒙古族,1961年生。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赤峰市红山区作协副主席,巴林右旗文联副主席兼作协主席,赤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陈秀民,笔名沙柳,蒙古族,1961年生。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赤峰市红山区作协副主席,巴林右旗文联副主席兼作协主席,赤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1986年发表作品,擅长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写作,陆续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民族文学》《北京文学》《精短小说》《文艺报》《海内与海外》《民族报》《国门时报》《财经报》《今晚报》《牡丹》《内蒙古日报》《百柳》《草原》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文学作品二百余万字,出版散文集《岁月留痕》《德日苏随想》《雪的季节》三部,出版长篇报告文学《温暖记忆》一部,完成内蒙古文联签约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社区》一部,完成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重点扶持作品长篇小说《当归》一部。HDa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来到广西的第二天恰逢春分,桂西北一片葳蕤蓊郁,山茶花开得姹紫嫣红,木棉花已经开始凋谢了,而我的故乡还在飘雪。看惯了北疆浩瀚的草原,置身于南国莽莽苍苍的崇山峻岭,顿时有一种步入仙境的迷茫与灵异。广西的山,摩肩接踵,绵延起伏,望不到尽头。这片被刘三姐唱红的神秘之地,以山的伟岸与水的秀美著称于世,一年四季都是繁花绿树,茂密葱茏。山依树而秀,树得水而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桂西北,似乎被大自然精心雕琢过,有的像伫立的圆锥,有的像马鞍,有的像仰卧的睡美人,曲线优美,纤柔缠绵,大自然的朴素美和造化天成的舒展把桂西北勾勒得美轮美奂。离开南宁机场,我便一头扑进莽莽苍苍的大山里,都市的喧嚣渐渐远去了。雨后稀薄的迷雾中沉浸着山野的静谧,即便是林丛中的村庄,也显得精致而井然。此行,我们要去的大化瑶族自治县,据说是神仙曾经住过的地方。HDa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这里的瑶族,自称“布努”,叫“布努瑶”,是瑶族的一个大支系,占大化县总人口的20%以上。全国瑶族人口近300万,而桂西北就有100多万人,大化、巴马、都安是瑶族聚居最多的地区。入住大化的当晚,手捧《吟咏大化》不忍释卷。大化是瑶族创世史诗《密洛陀》诞生之地,还是中国观赏石之乡。发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化彩玉石以皮细、色艳、质硬、形异而著称。当然,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长寿之乡”的称号,很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身临其境来这里找寻长寿的秘诀。第二天醒来,大化的梗概已经浮现在脑际中,有如提前翻看了大化的底牌。HDa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多民族作家走进大化,体验浓郁的瑶族风情和深邃的瑶族文化,无一例外要从广西山水打开扉页。广西山水素来引人入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的水果成熟按四季次第排开。这个时节,沃柑陆续上市了。来到都阳镇,这里有全县最大的沃柑种植园,满坡满谷的沃柑在墨绿色树叶中露出黄澄澄的笑脸。马路两侧,沃柑的摊床排成长溜,新鲜的沃柑诱人驻足。朴实的果农出售水果的价格同样朴实,可以先尝后买。果农们说,沿街销售的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通过物流走向全国各地。镇党委书记黄大友介绍,都阳镇脱贫攻坚两大主导产业一个是沃柑,另一个是养鸡,都阳镇拥有全县最大的繁育养殖场,年养殖七百弄鸡30万羽。鸡舍建在林间,基本都是散养,自由采食。按北方说法这里养的全是“笨鸡”,属于绿色食品。全镇也靠这两大产业的带动一举脱贫,站在小康道路上。HDa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天色一直阴沉,偶尔淅淅沥沥落下些许细雨,沃柑树愈加精神抖擞。来到贡川乡龙眼村时,雾霭徐徐散去,阳光普照在起伏的山峦上,顺着盘山路下到谷底,阁楼一样的村舍错落在绿荫中,这里也有沃柑,只是个头比都阳镇小一些。龙眼村,顾名思义,此处笃定有龙眼,可是龙眼在哪里呢?HDa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喏,就在那里。”HDa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顺着乡党委书记周知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山崖嵯峨,仙雾缭绕,山顶两座山角突出,仿若龙角高扬,龙角下有两个对称的天然山洞,当地人亦称天坑,这便是龙眼。龙眼目光炯炯,虎视山下一衣带水的龙眼村,绵延的山体有如静卧的苍龙,蓄势腾跃。有龙必有水,龙眼岩脚下的溪流,奔腾不息,灌入一个神秘幽深的山洞。据说里面还有四个山洞,五洞相连,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山洞上方似石砌一般,层层叠叠,垒放整齐,从洞口到山顶有72层,水入洞口处雾气弥漫,气温骤然降低,神奇得有些匪夷所思。山洞是造物主鬼斧神工的杰作,当地人从不走进水流潋滟的山洞,他们认为那是神灵栖息的地方。大化的山水四季叠翠,河水穿过山洞后汇入红水河,红水河汇入珠江后流入南海。眼前的龙头龙身龙尾栩栩如生。龙眼目及的村庄无疑是幸运的,房舍都是两层以上的别墅式,私家车黄牛一样横卧在房前屋后。与龙眼正对的是一个凸起石柱状的小山,孤零零耸立着,那是观龙台。山顶立着电讯微波传送发射塔架,网络和手机信号畅通,使这里与外面大世界连成一体。沿路摆摊兜售水果及土特产的大妈满脸皱纹,交易时熟练地拿出二维码。观龙台旁有一处水塘,大约六七亩的样子,村民梁格靠网箱养鱼致富。每季度可捕捞鲈鱼30万尾,年销售400万元。仰望观龙台沉思良久,大自然蕴含着无限财富,但前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天长日久,时光流年,天地育化,大化山水形成的神灵之魅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好的诠释。HDa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连日来,我们在大山里穿梭走访,一直没有离开红水河两岸。红水河发源于云贵高原,流经广西全境,是壮瑶之乡的母亲河,滔滔河水滋润两岸,又是这里的幸福河。红水河流域建有十座水电站,拉动区域经济增长10%以上,仅大化县境内就有大型水电站两座,年发电量超过118.44亿千瓦时,成为大化财政支柱财源。全县16个乡镇有13个在库区,渔业和特色旅游业乘势崛起,大化县能够摘掉国贫县的帽子,红水河助力不小。HDa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站在大化岩滩水电站的坝基上放眼库区,景色之美无以言表。这里既是红水河第二大水电站,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正午阳光普照,环顾烟波浩渺的湖面,一幅水墨丹青的山水风景画构图精妙,惬意,恬静,休闲,缥缈,远望碧天一线,水色含烟,一百多个岛屿错落点缀,偶有飞舟荡过,水鸭白鹤徐徐飞起。乘坐游轮随波逐流,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山环水绕,湖面颜色不断变幻,游轮蜿蜒蛇行,九曲十八弯,渔村时隐时现,倏然想起游长江三峡的情景,眼前的两岸山色与三峡异曲同工,孪生兄弟一样。大约一个小时后,来到北景镇音圩,这里是东盟国际垂钓基地。HDa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音圩过去是一个屯,现在改成社区了。镇党委书记韦瑞龙介绍了他们“三区合一”的做法。农业园区、社区与旅游景区,创造性地合并,功能互补,权益共享,用景区的理念管理项目,用园区的规范引导项目,用社区的人性化提升项目。三区联动,音圩社区600多户村民实际上都变成了产业工人,依红水河拉动直接或间接受益。每人年收入6000元以上。大化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他们这种开拓性的做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社区管理,以及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做出有益的探索。漫步在湖面木质廊桥上,思绪伴着习习春风纷飞。远古时期,壮瑶先民们逐水而居,以渔猎和采集为生。渔猎是一种古老的生产方式,并逐渐演化成一种文化,音圩便是红水河渔业的缩影。大化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抓住国家精准扶贫与河池市实施“十大百万”工程的机遇,依托岩滩水电站库区水域资源,建成了大化红水河现代生态渔业核心示范区。东盟国家在广西召开区域合作会议,这里是国际与会人员垂钓中心。目前88个垂钓钓位已全部向游人开放。作家们跟随导游欣赏美景,而我却对几个垂钓者更感兴趣。一位微胖的老人朝我微微一笑算是打了招呼,他的注意力全在鱼竿上,恰好有鱼咬钩,他把鱼线收紧,可并不急于回收战利品,而是牵引着上钩的鱼儿在水面尽情戏耍,让鱼儿扑打出一连串水花,直至让咬钩的鱼儿力气消耗殆尽。显然他对垂钓游戏的快感情有独钟,像是一种炫耀,然而对鱼儿则是生命的悲情落幕。HDa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如醉如痴的行走除了脚步的移动,更多的是心灵的感悟。碧幽幽的红水河不再是当年常闹河患的“红河”,大化水电站拦截了汹涌的水流,湍急的“红河”一改往日的急躁、任性,变得温顺、婉约。水赋予大山灵性,也赋予大山纯朴善良多情的品格,这里的山不仅盛产无以计数的山珍,还盛产山歌。HDa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部《刘三姐》电影使桂林闻名遐迩,其实刘三姐的原型是桂西北人,从南宁去大化的途中就会经过刘三姐的故乡。大化风俗民情太浑厚了,两天之内不可能细细品味。如果没有亲自目睹过大化的七百弄,根本想象不出它的神奇。七百弄与大山共存,充满诱惑与魅力,也充满忧伤与纠结,七百弄曾经是漫长时光流逝中美丽与贫穷的象征,如今却是美好与寓意的代名词。HDa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同是在大化县,村庄的称谓却各有不同。有的村庄叫“圩”,有的叫“坞”,有的叫“屯”,叫得最多的是“弄”。大化嶙峋突兀的山一座连着一座,在重峦叠嶂中,有一块块大小不一、形若漏斗的洼地,这些洼地在壮语和瑶语中叫做“弄”。在我看来,这些“弄”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北方是不值一提的,而在大化,这些“弄”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一块土地都是山民们想尽办法在石缝里一寸一寸抠出来的,靠着这些“碗一块瓢一块,一张席子盖一块”的贫瘠土地,“弄”出可供他们生存的农作物,使得七百弄人顽强地繁衍了一代又一代。七百弄尽管夹在山丛的夹缝中,可风光却是无与伦比的美,被地质学家称为“记录了地球变化以及生物、人类和社会演变的史实,是集自然美学观赏价值和极高科学研究价值于一身的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大宝贵遗产”。可是,造物主当初在刀削斧凿这一美景时,却忽略了实用价值,以至于七百弄多年来仅仅是看着很美。HDa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HDa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