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记忆深处的星光

2023-03-29抒情散文刘合军
仲秋时节,骤雨随风卷来。驱车行驶在通往珠海淇澳岛的斜拉桥上,窗外景致一掠而过,耳旁传来涛声与鸟鸣,令我顿生一种随云逐浪之感。倏忽间,一处被绿色植被包裹的村落映入眼底,这是……

仲秋时节,骤雨随风卷来。驱车行驶在通往珠海淇澳岛的斜拉桥上,窗外景致一掠而过,耳旁传来涛声与鸟鸣,令我顿生一种随云逐浪之感。倏忽间,一处被绿色植被包裹的村落映入眼底,这是我此次探访的目的地——白石街。

淇澳岛白石街历史悠久,见证了近代史上淇澳岛上村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英雄壮举。正是村民们的英勇抗击,取得了销烟的胜利,以及英国人3000两白银的赔款。村民用这笔赔款,在岛上修建了这条长达1000多米的花岗岩环村石街。这样一条街道,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蕴涵着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保家卫国的铮铮铁骨。

在淇澳村,所见之处都与石头有着密切的关联,石屋、石路、石城墙等,还保留着一座威风凛凛的古炮台以及高耸挺拔的白石街牌坊。

怀着敬畏和景仰,我专程前往,探访一位出生于斯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之一、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领袖、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苏兆征。

走访村中老人及搜集资料后,我了解到,苏兆征1885年出生在淇澳村,幼时因家境困窘,只上过三年私塾,后辍学务农。1903年,他被迫离开家乡到香港谋生,在外国远洋轮船上当了20多年海员。他曾经因鼓动农民反抗地主压迫而被捕入狱。艰辛的海员生活,令他深感清廷腐败无能之痛,深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之苦,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反抗情绪,他作为主要组织者的省港大罢工坚持了16个月,震惊中外。

1925年春,上海、青岛等地的日本纱厂工人举行罢工,惨遭镇压。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10多人,激起公愤。5月30日,英国巡捕开枪屠杀在南京路上集会抗议的上海市民,死10多人,伤无数。次日,英国巡捕及万国商团再次枪杀示威群众,死伤者众多,酿成了举世震惊的“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发生后,为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支持上海人民反帝爱国运动,在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下,香港、广州两地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的反帝爱国大罢工。罢工初期,罢工委员会提出“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口号,对各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全面反对和抵制,完全断绝海外交通,任何国家的船只均禁止进出广东各港口。

在斗争的实践中,苏兆征与邓中夏、李森等把“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改为“单独对英”的中心策略,确定“凡不是英货,不是英船及不经过香港澳门的,均可自由起卸,贸易来往”,如此解除了广东经济的困难,保持了广东商人的中立,拆散了帝国主义的联合阵线,给港英以沉重打击。实施封锁后,香港的肉食、菜蔬无从获得,垃圾粪秽堆积如山,输入输出皆损失一半。一向以繁华著称的香港,变成了“臭港”“死港”和“饿港”。

这次反帝爱国的省港大罢工,领导之坚强、组织之缜密、规模之巨大、持续时间之长,以及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不仅在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写下了壮丽一页,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也是罕见的,在经济、政治上给英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斗争精神。

作为组织罢工主要领导人之一的苏兆征,因严酷的斗争环境、长期的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于1929年在上海去世。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和牺牲,换来了今日淇澳岛的宁静与美丽,他的名字与这场伟大的罢工斗争一起,永载史册。

淇澳岛村民的反侵略斗争,被史学家认定为近代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帝国主义并取得胜利的第一场战斗,发出晚清时期中国人民不惧列强、奋起斗争的先声,是七年以后广州三元里抗英的序幕。

时光流转,见证过中国革命如火如荼发展的淇澳岛白石街,因其重大历史意义和赫赫威名,已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铭记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与苏兆征同时期的还有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唐绍仪等,彰显着中国人不屈的风骨。

凝眸这方土地,香山、淇澳岛、白石街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塑像、一座座炮台和牌坊,还养育了一代代英雄人民,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魂系着祖国的山河,每一滴海水都与华夏热血一起奔涌。

又逢秋叶红、稻穗黄、涛声响,星光照亮回家的路。我一边开车,脑海中一边闪现着一幅幅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历史画面: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英勇奋斗的精神与可歌可泣的历史,如星光,永远照耀在这片安静祥和的土地上;如伶仃洋上的滚滚波涛,昼夜不息。后来者追忆、探寻历史,怀揣赓续先辈之精神,继续前行,不负苍穹。

(作者系《大湾》杂志主编,《时代湾区》专栏特邀作者。出版《刘合军汉英诗集》等六部作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