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鲁顺民,尽世间良善,为天下农人代言

2023-03-29抒情散文王芳


鲁顺民,1965年3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文学月刊社主编。从事散文、报告文学创作。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发表小说、散文、纪实文学作品计400万……

鲁顺民,1965年3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文学月刊社主编。从事散文、报告文学创作。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发表小说、散文、纪实文学作品计400万字。著有报告文学《380毫米降水线——世纪之交中国北方的农村和农民》《山西古渡口——黄河的另一种陈述》《送84位烈士回家》《王家岭的诉说》(合著)、《天下农人》《礼失求诸野》《潘家铮传》《朱伯芳院士传》《赵家洼的消失与重生》《掷地有声——脱贫攻坚山西故事》《掷地有声——脱贫攻坚山西第一书记故事》等著作。入选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五个一批人才”“三晋英才”“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名人工作室领衔人物”。荣获冰心散文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优秀作品奖、赵树理文学奖及辽宁省和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2020年末,鲁顺民的新书《赵家洼的消失与重生》研讨会在山西省作协召开,来自省内外的40多位专家和学者一起探讨这本书诞生的意义。这是一部深扎在山西岢岚赵家洼,体验生活,写出一个村庄易地搬迁史的书。

在此之前,由鲁顺民、杨遥、陈克海撰写,全景式反映山西脱贫攻坚的《掷地有声——脱贫攻坚山西故事》出版,引起很大反响。这是山西作家投身时代洪流,深刻体察脱贫攻坚这场战役的中国智慧而产生的文学成果,扶贫人在传阅,写到的乡村在传阅,山西各级政府在传阅,山西综合广播把它制作成音频,“学习强国”平台转载后,再一次引起传阅风潮,随后英文版也出版发行。

这是一部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文献,它具有多重价值。当然,对于鲁顺民来说,这并不是他的全部,他很早就把自己设置成穿梭在农村进行田野调查的作家,并在长久的行走中,陆续写出《380毫米降水线——世纪之交中国北方的农村和农民》《天下农人》《掷地有声三部曲》等书。其中,《天下农人》一书还获得第七届“冰心散文奖”和2012-2015年度“赵树理文学奖”。

最开始鲁顺民是写小说起步的,也因此进入《山西文学》编辑部工作,承继山西的纪实传统,他对纪实文学产生了很大兴趣,他想出书,总觉得没有一两本书拿出来,零零星星地发作总是不成气候,于是从命题作文开始,走上了独属于他的纪实之路。他很喜欢当初自己的状态,考察一个村舍,描摹一个农民,书写一种风俗,探究一段历史,真是乐在其中。但是,慢慢地,他就发现他从书本中看到的农村和别人写到的农村是不一样的,这就让他产生了很大疑问,农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农民的生存状态怎么样?为了给自己答疑解惑,从2000年起,他走在乡间繁花与泥泞交织的道路上,开始调查走访。

这一走访,就是长达20年的眼看还要继续走下去的路途。这一路,与各色农人相遇,与他们谈心,与他们共呼吸。常以农家子弟自炫的鲁顺民,对于乡村有着不一样的情感,长久下来,能看懂他们每一个眼神,能听懂他们每一句乡音。只交谈是不够的,他坚持作乡村笔记,有时候白天采访交谈,晚上回来整理,越整理越多,一个小村庄,他都能整理出六七万字来,成规模地记录。这在山西写作史上怕是绝无仅有的,这上百万字的笔记成了他写作的底色。

鲁顺民善于从师友的写作中吸收经验,他手头的资料,最适合的就是纪实写作。纪实写作,要有思想有材料。思想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个分水龄,能区分出作品的分量来。当然,阅读、思考、亲身经历,这个积累的过程,他在调查走访之前就已完成,现在材料齐备了,材料积累的过程就是思想成形的过程,只剩下写了。

第一部纪实性作品《380毫米降水线——世纪之交的北方农村与农民》先在《黄河》发表。这部作品扎下去的地方就在鲁顺民的家乡河曲,他的笔下是一个叫树儿梁的乡,后来消失了。农村和农民的真实情况就在字里行间冒出来,那是一个被很多人忽略、被繁华都市遮蔽的一隅,乡村的凋敝在文明轰隆隆的进程前有了前兆。

说到获奖的《天下农人》,其实就是2000-2010年十年间的田野调查成果。前文所说的疑问一直悬在鲁顺民心头,关于农村的思考,停不下来,他就把调查记录翻出来,一遍一遍地阅读,加上自己读书产生的想法,也就诞生了这本40万字的书。

《天下农人》记述了从共产党夺取政权开始的土改运动,到改革开放后各个历史时期的农村,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既有文学价值,也有史学价值。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如何看待中国农村百年变迁。在鲁顺民眼里,农村不叫农村,应该用“乡村社会”这个概念来称谓。中国立农万年,以农耕为生存基础,由血缘、亲缘、族缘、地缘构成乡村社会。村,是以家族为核心的民居聚落;庄,是依就近耕作原则形成——村和庄不是一回事。同时村庄不一定全部依托农业,村与村之间,阡陌相连,村落与城镇,又有官道、铺站、码头相瞩望,以集镇或码头为中心,形成一个功能互补的经济辐射圈,生成富有特色的地域经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农村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工进城成为时代大潮,社会巨变,农村早已不是原先的乡村社会,三农问题逐渐浮上水面,农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比大幅缩水,农业人员更是大幅减少,乡村凋敝已成为重大现象。但他明白,这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城乡拉锯,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百年来的世界景观。透过现象看本质,《天下农人》教给我们一种思考农村的角度和方法。

乡村为什么会凋敝?鲁顺民要把这样的疑问说清楚。改革开放开始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公社化生产队的低效组织方式走到尽头,伴随以医疗产业化、教育产业化为主题的城市改革,农村就医就学成本加大,农人只能离开农村进城去,而农业本身,生产效率与效益大幅度提高,机械代替了人工,有了闲余人员。乡村凋敝了,就需要建设新农村,就需要脱贫攻坚。于是就有了受命之作《掷地有声——脱贫攻坚山西故事》。

这本书的受命是件好事儿,鲁顺民可以继续进行他的田野调查,走下去,又是几十万字的采访笔记,有扶贫办保驾护航,采访很顺利。他仔细梳理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与百年乡村变迁的契合点,把脱贫攻坚放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变化的视野里去综合考察,同时把脱贫攻坚提升到三农问题的高度进行理论升华和思考,这样有备而来的创作迅即就让那些枯燥的资料脱胎换骨。

《掷地有声》第一部出版后,各方面反响都好,对于鲁顺民的写作历程来说,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比写《天下农人》时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掷地有声》第二部第三部也很快提上工作日程。

《掷地有声》的喧嚣是属于别人的,鲁顺民却很快进入自己的疑问中,好像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答。比如说,有的村庄有的点,还可以深入,几乎每个人每个村都是一部大书。就说赵家洼吧,很极端,建村百年,却在这样的大潮中消失了,这个消失是一个需要说清楚的问题,于是,《赵家洼——一个村庄的消失与重生》又出来了。这本书,把易地搬迁这些政策隐退到背景中,集中叙述每个农民每个家族这百年的变迁和挣扎,从而引起的村庄的兴盛与衰败。这部属于个人化的创作,由此进入了千年中国文明史。

点、面、层,三级集合,鲁顺民充分享用自己的调查成果,写出了自己的纪实写作史。他并不是起步之初就要为农人农村代言的,在一步步的思考和成长中,做了这么一个代言人。但他是欣喜的,一个作家,找到自己的路不易,专注一件事不易,形成一个思想体系不易,而他走成功了。

虽为天下农人代言,但鲁顺民的文学才能却不仅如此。他写过《山西古渡口——黄河的另一种陈述》,顺着黄河探讨河与人的依存关系。他写过《潘家铮传》,为这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树碑立传。他写过《礼失求诸野》(与张石山合作),中国走到今天,我们应该思考点什么,粲然纸上。还有《送84位烈士回家》《朱伯芳院士传》《开明士绅牛友兰》等。每一部书,都凝结着他的思考,他也在践行他当初的宏愿:传名恃有等身书。

对于他立身的纪实写作,鲁顺民说,除了知识储备,生动客观,要用善良、宽容、理解、尊重、人道、悲悯的心对待文学对象和这个世界。他如此说,也如此做,不论是编辑的身份还是作家的身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