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我所认识的夫子

2023-03-23抒情散文赵友萍
初识夫子(钱绍武)是在中央美院,那时他正担任学生会副主席,我刚被选入学生会。虽然我们都在学生会,工作职责却不同,交往不算多。

我是从李天祥先生的介绍中,得知夫子的点滴情况……

初识夫子(钱绍武)是在中央美院,那时他正担任学生会副主席,我刚被选入学生会。虽然我们都在学生会,工作职责却不同,交往不算多。

我是从李天祥先生的介绍中,得知夫子的点滴情况的。夫子非常不一般——他投考国立北平艺专时,没有文凭,数学考试得了零分!夫子受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家里给他请老师,他自幼便熟读“四书五经”,拥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幸遇徐悲鸿先生不被“常规”所限,慧眼识珠,录取了他。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真可谓“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都处于兴奋的状态,极热情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1953年,国家派出一千五百名学生赴苏联留学,其中就有中央美院造型专业的三名学生,夫子、李天祥先生和陈尊三先生。

夫子归国后,我们的接触就多一些了。每每看他的素描,用炭精果断画出结构的关系,生动而鲜活,甚是喜爱;每每听他讲自己的追求,坚定而远大,很是入神。有段时间几位朋友聚在我家画素描,我得以近距离观察夫子作画,他全神贯注,贯气的表现精细入微;那精细绝不是照相写实,他将中国的艺术理论作为研究表现对象的出发点,以情带技、以技抒情,进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技”,却能感受到艺术之美与灵魂之美。

我喜欢夫子的雕塑,江丰老院长的头像、闻一多先生的坐像、伍子胥像、杜甫胸像、曹雪芹像、李清照像……如果不是对这些人物满怀热爱,夫子又怎能在作品中让全部手法都转化为打动人心的活生生的表现力?

夫子讲创作中央美院江丰老院长的头像时,他认为老院长的性格耿直刚烈,是一个但凡认准了就绝不动摇的硬汉。所以他用了一块看上去完整的花岗岩,刻画饱满有力,江丰老院长正微笑地望着前方。

做闻一多先生像时,夫子用了红色大理石,这使我想起“萨博燃臂当炬”“丹柯的心”两个故事;红色大理石的基底反映出闻一多先生燃烧自己的生命,以点亮前行道路的坚定理想信念。与此同时,夫子还把闻一多先生所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镌刻在黑色大理石上,与红色大理石像相互映衬,更具感染力。

唐代诗人陈子昂与李白是不一样的,恕我才疏学浅,很难作深入的赏读。可我能感受到,夫子在雕塑中达成了中国艺术的审美要求——气和韵,气使韵有了音乐感与生命力,韵使气展现出它可视的美的形象。

夫子的伍子胥像使我感到震撼!伍子胥屡劝夫差除掉勾践却不被采纳,越国军队即将杀来的焦虑和进谏未果的愤懑,迫使他的五官移位——终以死谏之!敌方大军的压城之感,在伍子胥的头发上和表情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夫子的杜甫胸像是很打动我的。杜甫一生历尽坎坷,虽然贫病交加,却从未忘记众生之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满怀悲悯地揭开灯红酒绿下,无数苍生在生死线边缘挣扎的社会现实,而夫子就着力刻画这个伤痛深入骨髓,又不知如何济世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诗人形象。

夫子的建树是多方面的,书法是十分突出的一个。他的家好似画廊,尤其是客厅,摆满了他的作品,墙上还挂着他的书法,蔚为壮观。

我对书法没有系统研究,不敢多讲,但我感觉他的作品里蕴藏着很中国的精神之美,即使这理解尚粗浅,也能从中获得重要的引导和启发。就像闻一多先生所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这“爱”最纯粹,也最炽烈,夫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熟悉和热爱,对那些代表人物的敬仰与学习,是融进他的血液的。正因为有这种“爱”,让他无论运用何种艺术形式,都能释放直抵人心的力量;也因为有这种“爱”,让他能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永恒之美,而且始终保持真实、真诚、真挚,正所谓“发于感情,成于真挚”。他的作品能够反复赏读、常读常新,正源于此。

夫子的从艺之道,从理论到实践,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是他告诉我怎样才能成为“中国的艺术家”——如果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不可能成为“中国的艺术家”的;如果没有“爱”的引领,技术和技巧永远不会得到升华,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的。是他让我对“文化自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自信是从热爱、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虽然夫子走了,但他的作品是长存的;作品中,包含了他的从艺之道。其实与夫子的作品交流,也就是与夫子本人交流,更何况施一公先生说人是有灵魂的,所以我满怀信心能与他再度见面!当我又一次读起夫子写给我和我先生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虽然头一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我却觉得“君问归期定有期”——当灵魂同肉体分离,我和我先生就可以与夫子相邀,共剪西窗之烛,听夫子对艺理、艺论的精辟见解,伴着那爽朗的笑……

夫子再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