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底片上的村子之二:村子里的“朝巴”(2)

2020-09-24叙事散文李会和

底片上的村子之二村子里的“朝巴”(2)有些事情的巧合,往往会超出人们意料的范畴,这样的巧合,在发生后,会引发所有见证过这些巧合的人们无数个版本的想象和猜测,归结到最后,似乎所有的想象和猜测都会被巧合的事实无情地揭穿,人们在无奈地抛弃自己想
底片上的村子之二
  村子里的“朝巴”(2)
  有些事情的巧合,往往会超出人们意料的范畴,这样的巧合,在发生后,会引发所有见证过这些巧合的人们无数个版本的想象和猜测,归结到最后,似乎所有的想象和猜测都会被巧合的事实无情地揭穿,人们在无奈地抛弃自己想象误区的同时,也只能把自己有限的想象力指向一个共同的答案:命运。文海的死,终结了一个村子曾经的骄傲,所有人对文海命运不济的慨叹,也只是在这个村子延伸的时光里停留了一小会儿,随即便烟消云散。一个“朝”的时代里的一个特殊的“朝巴”,把命运的归宿交付给了一堵土坯墙,从这个角度来说,文海的命运,就是一堵风雪夜里的土坯墙,孤立抗争却无法抵挡风雪的肆虐。
  1978年的那个春天,在李石的眼神里绝对是明媚的。在他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脸上的笑意根本无法掩藏这种明媚,眩晕着他自己,也眩晕着我们每个人。当时李石在课堂上是教过我们明媚这个词的书面含义,但他脸上所时刻荡漾着的笑意,已经完全超出了他讲的这个词的书面含义,这明媚有着太多的朦胧,幸福,兴奋?或者是还有什么别的外延?这就不是明媚这个词简单的书面含义就能概括得了的。当然,当年的我,意识里还没有如此判断的能力,也只是从观感上隐约感觉到李石的那种兴奋,至于明媚这个词书面含义之外的想象,也只是多年后我自己对记忆反复阅读时臆想到的一些片段,而这些记忆中的片段,包括李石当时脸上的明媚,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沉淀到我记忆的深处,平日里只是蛰伏在模糊之中,只有我内心的一些情愫发作,不得不拨弄我记忆的积淀的时候,那些片段和李石的明媚,才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个春天,李石成了高考恢复第一年后我们村里唯一一个被录取的大学生。李石考上大学的消息,在那个春天幻化成一缕春风,把一个禁锢已久的时代开始悄然复苏的迹象撒播到村子的每个角落。禁锢是可怕的,被禁锢了太长时间的时代,严冬般凛冽冰凉,所有的人,在这样的冰冷里萎缩起来,直至麻木。所有的人,眼神里似乎对未来已经没有了任何念想,未来的路,被人为的荆棘遮盖的严严实实,看不到尽头。李石被大学录取,让村子里的人感觉到横亘在未来路上的那些荆棘突然变得柔软起来,至少,不再横七竖八无孔可入,李石的明媚,变成欣喜的种子,撒播在村子里,氤氲成一村子的欣喜。人们把眼神投向未来的路时,眼神里抑制不住禁锢已久的欣喜,虽然,在还没有真正踏上这条路时的脚步还不那么踏实,至少,人们有了抬脚的冲动和勇气。
  独自漂泊,离开家乡和亲人,怎么说,总是一种伤感的事情,即使漂泊的目的地充满诱惑和无限想象的空间,一如花团锦簇一般,但当一切成为过眼烟云的时候,疲惫的眼神中一定不会再有当初的兴奋,塞满疲惫的眼神的,会是一种漫漫的离愁。这样的情形,近来就一直跟我的心绪纠缠,这种情愫,似乎有一种锋利的质感,冷硬冷漠,时不时会戳伤我早就疲惫的心,把我跟家乡连接的链条切割地七零八落,想拼接而不能。
  我这样的情形,于当年的李石而言,却恰恰相反。除了哥哥嫂子,李石在村子里再没有亲人,而他与哥哥嫂子之间,能提供“亲人”这个词本身内涵的凭证,也仅是剩下血缘的概念。偌大的一个村子,老老少少心知肚明,李石与他所谓的哥哥嫂子,早已是水火不容。多年后我一旦想到那个春天李石脸上的明媚,会不由自主地猜测,他脸上那个掩饰不住的明媚,不全是为了一个未知的结果,而更现实的结果是,李石是在为自己即将的自由和自立而明媚着,他,终于可以摆脱在心中痛恨过无数次或者说已经视若仇人的哥哥嫂子了。
  我这样猜测的依据,源自于李石的哥哥嫂子对李石的虐待。村子里大多的母亲,包括我的母亲,在跟孩子叙述或者灌输父母的重要性的时候,一般会搬出李石的遭遇做范例。这样的情形,大概不只是发生在我的村子里,父母亲情,除去无法割舍的血缘链接,我们所有的人,从小在父母身边的耳熏目染,完全可以影响我们贯穿的一生,那些从小的熏陶,同血缘一起,跟我们的心脏形成共振,汇集我们全身的血液,搏动着我们的每一次心跳。无疑,李石也有过这样的熏陶,不幸的是,这样的熏陶和血缘的链接,过早被隔断,父母的过早离世,把通向他心脏那一顾亲情的血流骤然切断。接下来,李石所接受的,是他的哥哥和嫂子无休止的打骂诅咒,所有只有民间故事里才会出现的那些凄惨的孤儿情景,被李石的哥哥嫂子一一在李石的身上复活着实践着,李石,被亲情彻底遗忘了。
  生存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有些根本无法忘怀的记忆,大多来自自身以往的生存环境,而这样的影响,足以让一个人刻骨铭心,也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天性,而时间,为这样的影响提供了足够的证据。李石长大了,他开始回拒着村里人原来的善意帮助,当被拒绝的人们再去注视他的时候,才发现,那个好强倔强偏执的小男孩,已经是一个在沉默中好胜的青年,在他似有似无的固执的眼神后面,似乎埋藏着无穷的斗志,留给人的背影,冷冽而又模糊。高中毕业,李石推过小车,挖过大粪,当过生产队饲养员,看守过果园,防护过树林子,生产队所有的事情,他几乎都干过,而干这些的时候,人们看到最多的,是书本从来没离开过他身边,人们最习惯的,是他凡事都要求比别人做得更好。高考恢复前,李石成了我的代课老师,那一年,他三十二岁。
  李石把欣喜留给了村子里的人们,人们送别他的时候,在他的背影里,看到的依旧是春天般的明媚。李石离开了我们的村子,他去了北京,去了文海求学的那个学校。
  一年之后,李石回到了村子,他变成了我们村子里的又一个“朝巴”!
  阅读记忆,大多时候会很纠结,因为我们在阅读那些我们所经历的事情时,眼睛所触摸到的,不仅仅是温馨和甜蜜,我们不想去触摸那些伤痛和疤痕,而事实是,我们根本无法回避。
  一个冬天的夜晚,李石走进一个教授的书房里,这本没有什么,错误的是,李石是从墙上翻到教授家的四合院的,而且,是一个教授的家里没人的夜晚。学校的定论很简单,李石翻墙而入,企图窃取教授的研究成果。定论无法还原事实的真正面目,更无法还原李石的真实意图,这些,对于李石被遣送回乡的结果已无任何意义。我在阅读这个记忆片段的时候,试图捋顺或者还原当时李石的所想,也想为李石做出一些辩解,但久远的图像,模糊着我的思维,浮在我脑海中的,也仅仅是李石做我代课老师时的好胜固执和冷冽的目光,而这些景象以及我母亲告诉我的李石的遭遇,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的时候,我不得不说服自己,那段定论,是李石的必然,很残酷很自然的必然。我还想,换做我是李石,我也会有这样的必然。
  李石彻底“朝”了,不同于文海,李石清醒的时候少,“朝”的时候多,而且,即使是他清醒的时候,也会在村子里痴跑乱窜,打鸡撵狗,蓬头垢面,目露凶光,胡说乱骂。村子里的人,惋惜着,躲避着,叹息着。
  李石的“朝”,让他的哥哥嫂子更有了口实,对他的打骂不再避人耳目,更是变本加厉。
  去年的冬天,外边冰天寒地,坐在办公室的火炉子旁边,人都感觉全身冰凉,却有一只苍蝇一直围着火炉子烟囱边盘旋,当时,我的同事指着那只苍蝇感慨:大冬天的,这只苍蝇居然没冻死,看来,这个世界上,不管什么时候,缺一物难成世界。当时,我把同事的这话作为笑谈,现在再阅读李石的经历,想想李石的哥哥嫂子的所为,我品味到这个笑谈的内涵,虽然,我同事说这话的时候,不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叹。
  一个人命运的悲剧,是被悲剧的,或者说,是心中所有的积累,在一个时间段被一个事件引爆的。那一天,李石或许是饿得的确不行了,又没有更多的办法,便到了哥哥家里讨一口饭吃,结果可想而知,饭是没讨到,从哥哥家里出来时,李石的脑袋上多了两个鲜血淋漓的窟窿,他,被自己的嫂子用二齿钩狠狠地钉到脑袋上。此后的几天里,李石一直用一只布口袋扣在头上,白色的口袋上满是血渍,在大街上乱窜时,嘴里一直狂喊:我要杀了他们全家!我记得那个情景,那时我已经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那个看起来恐怖的情景记得很清楚。我现在没有什么语言去形容那个情景,更没有任何情绪去谴责李石的哥哥嫂子,虽然我不愿意相信,善良的人性会被泯灭,但有些事情却让我无法说服我自己:善良的人性,在一些人身上不存在。
  悲剧由此而发生,那个下午,我们闻讯赶到李石哥哥家的时候,现场已经被公安人员封锁,从豁开的墙头上,我们看到,院子里那堆玉米秸垛下一滩滩的血迹,一块白布盖着的李石嫂子的尸首。后来,我听人说,那个下午,李石推倒了哥哥家的土墙,从豁口翻进去,砸开房门,握着一根粗木杠子追打他的嫂子,一直围着玉米秸垛追了三四圈,用手中的木杠子砸碎了那个女人的头,他没有找到不在家的哥哥,木杠子举到头顶,却没有再砸向只有八岁的侄子。这是不是悲剧的真实经过,我不知道,但我现在相信,那个时候的李石是清醒的,那个时候的李石是“朝”的,被心中所有的怒火和仇恨燃烧起来的“朝”,而那个时候的“朝”李石,却把人性清醒在那根已经高高举起的木杠子上。
  李石被公安局强制关押了,几天后,被作为精神病关押的李石,趁看守疏忽,把还留着两个血窟窿的头撞向墙壁,他,死了,死的时候,他一定是清醒的。
  李石是“朝巴”,在清醒里死了的“朝巴”,不知道算不算真正的“朝巴”?


[ 本帖最后由 李会和 于 2011-7-25 23:47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