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滁州的靠山和底蕴

2022-01-20经典散文
[db:简介]
滁州的靠山和底蕴

潘志远

十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滁州印象》,说实在的,那时我对滁州还没什么印象。不想一个生肖轮回,我竟真的来到滁州,且有了印象。没印象时,我写印象;现在有了印象,我倘不写一写,就有些不近情理了。
虽然只是短暂的一两日逗留,在大街上走了两回,到琅琊山跑了一趟,但毕竟是亲临,不再停留在“醉美滁州,亭好滁州”的电视广告词上,不能说有多深多细,也算是颇有感触,就斗胆直言,一说究竟吧。
滁州南据长江,东控京广大运河,长江一级支流有滁河、清流河,西南枕琅琊山,最高北将军岭海拔399米:此襟山带水之势,在北方城市中较为罕见。它下辖明光、来安、怀远、全椒、凤阳,若算上这些县市,底蕴会更加厚重;在此我不想波及,仅滁州一城,已有足够的底蕴和气场,让我刮目相看。
琅琊山是滁州的靠山,长江、大运河是滁州的动脉,还有滁河、清流河、龙蟠河等众多支流,这便足以让它回肠荡气。它先秦时为棠邑之地,三国时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开皇年间便有了此名,距今1500余年。滁州素有“金陵锁阴,江淮保障”之称,又有“形兼吴楚,气越淮扬”之誉,够骄傲了。
若掐指一数,远不止这些。诸如晋元帝司马睿曾在此地避乱。琅琊山有“雪鸿洞”,当年刘邦兵败项羽,遇樵夫引路,由此洞逃生。赵匡胤曾在滁州奇袭清流关,智斩皇甫晖,活捉姚凤。至道元年(公元995年)王禹偁贬滁州太守。宋仁宗七年欧阳修再贬为滁州太守。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南宋滁州知州向子伋在琅琊山摩陀岭抗金阵亡。王阳明曾在滁州讲学……再数下去,只怕我的指头不够用了。
骄傲中的骄傲,当首推欧阳修,他是滁州底蕴之重。我也是冲着他慕名而来,并从紧张的带考间隙中,抽出两个小时寻访琅琊山的。当年欧阳修背着“有伤风化”的莫须有罪名被贬到此处,真是窝囊,真是黯然,好在琅琊山以它的深秀山谷接纳了他。是山中的涧流,林里的鸟鸣,遍地的野芳,醉翁亭的山肴野蔌,滁民的美酒抚慰了他受伤的心灵,他与民同乐,做了两年“醉翁”。两年后离任,市民载途相送,不忍为别,他欣然赋诗,诗曰:“春光明媚柳青青,花钱酌酒送我行。就像往常一样醉,弦管莫奏别离声。”以至于十年之后,滁州市民还给他送去白兔,这是何等的情意,想象都醉人。
跨进琅琊山门,我便径直奔醉翁亭而去。两边山不高,峡谷深而不狭,若非晨昏,可沐浴日光;涧底泉流潺潺,举头林涛贯耳,花香扑鼻,山岚荡胸,真乃风水宝地。可我的心思全在醉翁一亭,走了百余米,见一山石刻着“醉翁亭”字样,却不见亭,我有些纳闷;再走一段,又见一块山石仍刻着“醉翁亭”字样,我更加疑惑。忽然,在旁边不远处,看到一处建筑,是欧阳修纪念馆,门额上有“醉翁亭”款识,我恍然而悟:好诗要一唱三叹,好景须“凤凰三点头”,这样才美,才更有韵致。
不及深思,我便跨进那个院落。一曲一折,我来到醉翁亭,飞檐翘角,十六根立柱,虽不大,却十分别致。导游说它位于全国四大名亭之首(北京陶然亭、杭州湖心亭、长沙岳麓山爱晚亭),我不赞同此说法,以为每个亭子有每个亭子的特色、优势和长处;在此亭说此亭,眼观此亭,心谒此亭,不牵扯他亭,不受他亭干扰,更利于欣赏和感悟。我常抱着这样的心态游山玩水、访今问古,所以我每到一处都多有赞美,而少有感叹和遗憾。
我仔细打量此亭,旁边勒石,及刻碑;进二贤堂,过宝宋斋,在意在亭、影香亭逡巡,品“曲水流觞”之意;见到那棵千年古梅,我不禁恍然,反复端详古梅亭,揣摩“梅”笔之妙;来到菱溪石前,它的通透,更让我心动。当年欧阳修心情黯黯之时,是否从此石中得到启发,才变得豁达,并在为政之余,与民在此山谷同乐,且乐而忘返的。
几曲几折后,我走出庭院,置身山谷,见到“同乐园”题石时,愈加感到其妙和回味无穷。再巡视四周,除洗心亭和几块题石外,没有其他建筑,想想也是,荒山野岭之中,应该不会有什么奇迹了。可心里总想着《醉翁亭记》中“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的句子,那就继续走走,去探一探它的“深秀”吧。
顺着山冲往里,山回路转,过“蔚然深秀”拱门往下,深秀湖水碧波荡漾;继续往里,忽听钟磬之声袅袅,琅琊寺到了,也应了“深山藏古寺”之说。从此处拾级登山,直通南天门,凭我的腿脚状况,不爬台阶为好。可一想到登高远眺,尽览滁城风采,我便毫不犹豫,循阶而上。好一番折腾,我到了南天门,攀上琅琊阁且四周巡望,绵延的琅琊山和山下成片楼群尽收眼底。此刻夕阳西沉,山风鼓荡,再看滁城,仿佛是扑向琅琊山怀抱,或琅琊山正张开臂膀,呈欲抱未报之状。这是一种默契,山和城的默契;也是一种呼应,城和山的呼应。
琅琊阁的顶层楼梯已封闭,否则,我会再抬高我的脚步和望眼,说不定脚步和望眼抬高之时,我的遐思也会再高一程、远一程。滁州是有靠山和底蕴的,有靠山和底蕴的城市自然会多几分自信和幸福;而这,前一天晚宴上,在与滁州二中几位同仁的亲切畅谈中,我已深深体会。
滁州是醉城,我下山时的状态,正符合《解酲阁记》中的“酲”字,早有三分飘飘七分熏熏了。

二0一七年三月三十一日夜于霞蔚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