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香港恐怖片

2022-01-17经典散文
[db:简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恐怖片。眼看着剧中人一步一步陷入危机,而自己的处境如此安全,两相对比,越发觉得太平世界的可贵。

      恐怖片可以一个人看,两个人看,一群人看。一个人看,那是真正的寻求刺激,单枪匹马体验惊悚,艺不高而人胆大。一群人看,是追求电影院般的氛围,众人一边看一边小声议论、猜测、询问,恐惧感不是相加,而是相乘;不是总和,而是倍增。两个人看,多半是一男一女,居心叵测的男青年借此把瑟瑟发抖的女朋友揽入怀中。

      美国、日本、香港是恐怖片的三大流派,韩国、泰国等是后起的生力军。以我个人的口味,还是美、日、港更容易接受。我接触到的第一部恐怖片就是港片,年深日久,名字忘了,只记得是讲一个僵尸四处害人,最后被道士、警察、志愿者一起消灭的故事。它的时代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拍得阴森而时尚。

      最负盛名的僵尸还是出产于林正英之手。林正英拍过《僵尸先生》、《一眉道人》、《一统僵山》……形成了一个独具风格的系列。他导筒下的僵尸一色穿着清代服装,脸色惨白,膝盖僵直,不会走,只会跳。单个单个的出现固然让人心惊胆战,一排一排在荒山野岭中跳跃前进,却格外让人背脊发冷。

      稍后的刘镇伟倒不以恐怖片著称。他最优秀的作品是《大话西游》、《东成西就》。但刘镇伟的才华注定要横溢出他的“领地”之外。他拍的《回魂夜》、《猛鬼差馆》、《猛鬼学堂》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这三部片子有个总特色,就是恐怖与喜剧相结合,《回魂夜》更由喜剧表演天才周星驰担纲。由于引入了喜剧元素,观众在提心吊胆的同时又不时被搞笑桥段、鬼马情节逗得哈哈大笑。这个特点是港片独具,美日韩泰学不来的。

      不好笑的恐怖片也有,那就是南燕监制、古天乐主演的“阴阳路”系列。这套作品不只制作精良,气氛诡异,配乐配得人头皮发麻,作为电影根本的剧本也较为扎实。当然“阴阳路”多达七八部(限于我看过的),各部的质量也是良萎不齐,当中以古天乐、黎姿主演的《阴阳路之凶周刊》最出类拔萃。八卦杂志的记者被称为“狗崽队”,因他们的纠缠跟踪曝光,搞得身败名裂的明星不计其数,有些甚至以死收场。黎姿饰演的就是这样一位女鬼。她穿红衣,着红鞋,随时随地现身于各种场合,以离奇手段干掉了好几个记者。在似乎雨过天晴的最后,她又杀了个回马枪,让间接促使她坠楼的古天乐在一瞬间变成骷髅。该片情节引人入胜,又对现实有所折射,水准超越侪辈之上。

      “阴阳路”开篇时是一部电影包含四个小故事,故事与故事之间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但又各自独立。这种结构后来渐渐被“一部电影一个故事”的平常格局取代,大概编那么多故事实在费力,不如节约脑汁,老老实实讲一个整的。在我看来,这种蜕变既可惜又必然。可惜,不用说是丧失了“一千零一夜”式的短篇集合的独特个性;必然,因为从头到尾完整流畅的叙事,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相对于大多数不爱动脑筋的恐怖片观众来说,显然看《凶周刊》这样全须全尾、脉络清晰的电影更为省力。

      相比“阴阳路”的长篇大套,《犀照》、《第一诫》、《第十九层空间》便是“船小好掉头”。《犀照》是民国背景,导演在美工方面很下了一番工夫,外景赏心悦目。一个已死的人不知自己死了,魂魄继续为搭救妻子女儿操心,虽然有点陈旧,依然温情感人。此片的与众不同处是大决战时,人鬼联手对付恶人,而不是众人合力对付恶鬼。《第十九层空间》则是现代校园题材,想象力丰富。都说十八层地狱,它却想出一个“十九层空间”,每一层地狱由手机消息作“导游”,每一层的设计也各有各的可怕:有的是黑河上的袭人乌鸦,有的是荒废爆破的停车场,有的是在攀援的墙壁上伸出无数只手,有些则根本是境由心生,涉及到闯入者本人的童年阴影。这片子和《犀照》的女主角都是“阿娇”钟欣桐,可见当时星途正旺。“艳照门”一出,她立刻销声匿迹,艺术生命枯萎了一大半。《第一诫》这部电影,最叫人寒心的是在结尾,正义方一个牺牲,一个被鬼附身。坏鬼大获全胜。前面所有的努力到这时全成了嘲讽,绝望因而深入骨髓。它有一个逻辑上的漏洞,即被警察击毙的杀人狂魔会化为厉鬼,被厉鬼害死的无辜百姓何以就不变成鬼?变鬼又不是哪个人的专利。如果大家都是鬼,都有法力,大可以平手相斗了。这漏洞若不能给出一个合理解释,整部影片的根基就不牢靠。

      《人肉叉烧包》没有超自然力量,却有个变态男子。黄秋生凭此片获得金像奖影帝,也算开了个大大的先河。《三更之回家》是套着恐怖片外衣的爱情片,它成就了另一个影帝:黎明因《回家》拿到了台湾金马奖。看来残忍或阴沉的角色易受评委青睐,坏人永远比好人抢眼。

      有一部谢霆峰、冯德伦合演的片子,名字好象是《2004》(记不清,主要是被王家卫的《2046》搅晕了),除了两大帅哥联合耍酷这个卖点,它还贡献了有趣的灵异理论:死于火灾的就是会喷火吐烟的烈焰鬼,死于水灾的是会呼风唤雨的水鬼,跳楼死的则是飞天鬼。“分工”别致得很。此外一些细节也体现出编导的匠心,比如谢霆峰将一张名片烧掉,旁边的鬼一伸手就取到名片。这类“沟通”方式当然是从民间给亲人烧纸钱中汲取的灵感。该片不像众多恐怖片那么压抑阴晦,反而加入许多炫目特效,打斗场面,使它兼有动作片的气质。整体上也显得豁亮明朗,青春潇洒。谢霆峰片尾迫于形势,不能不亲手杀掉冯德伦,冯死后又与谢组成人鬼拍档,共同维护世间正气,兄弟情深使人想到《英雄本色》里的荡气回肠。

      对于恐怖片发烧友来说,《山村老尸》是远比前面几部更耳熟能详的作品。剧情大概不需要复述,此片的一大创举是把广东粤剧融入片中。同样是粤剧,在《胭脂扣》中缠绵悱恻,风情万种;在《男儿当自强》中,山河破碎,悲愤慨叹;在《山村老尸》里,由女鬼楚人美哼哼唧唧地唱出来,不由得毛骨悚然。印象中这是第一次有戏曲元素渗透到恐怖片中。它后来再鼓余勇,拍了二集三集,却是一蟹不如一蟹,终于成功地砸掉了自己的招牌。

      徐克的《深海寻人》与前面所述任何一部都大相径庭。从电影院的版本来看,除了一具无头尸体,并无真正的“异物”出现。然而它前半截的恐惧指数却相当的高,以至坐在我前后排的两个女生分别拉着男朋友夺门而逃。

      李心洁扮演的高静有精神分裂倾向,男友在大海中失踪,她频繁沉溺于幻觉。直到情节过半我们方才明白,那一切都是她的幻想,她并不是什么精神科医生,相反是个精神病人;男友的妹妹并未被鬼上身,反而是这妹妹负责照顾高静。至此不仅故事来了个大转折,影片基调也截然改变,一变而为伤感悲情。高静离开都市,远赴海边,苦苦寻找男友的下落。真相出人意料,男友是与她一起潜入深海探寻海底古迹的秘密时,她突发狂躁症,错手将男友杀死。男友的妹妹以一颗善良包容之心,刻意对高静隐瞒了事实。最爱的人死于自己手中,还有什么比这更悲痛的?高静最后身着婚纱般的白裙,面带微笑,一步步走入大海。白浪起伏,似在为她送行。镜头一转,她和男友并肩遨游,再一转,已化为两条大鱼,隐入碧波深处。抒情浪漫的意味近似梁祝化蝶。该片被人诟病的是前后风格不统一,可事实上,这并意味着它就不是一部好片子。男女主角生死相随的纯真爱情,男主角妹妹与高静的真挚友谊,他们对海、对自然的亲近,使全片弥漫着恐怖片中难得一见的真善美的清新气息。片尾的魂归大海,画面开阔浩瀚,释放了前面由办公室、卧室、电梯等挤迫的空间积压起来的逼仄的焦虑。主题曲副歌部分唱道:“蓬莱何处?青山几度。桑田沧海,地久天长。”和徐克93年代拍的《青蛇》中的主题曲“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缘生缘死,谁知谁知”遥相响应。十六年的时光,徐克从对情缘牵扯的执着追问,演化为对生命意义的执着追寻,他始终都是一个追梦人。

      香港影坛有两位“鬼后”,前期是王祖贤,后期是李心洁。王祖贤演的就是鬼,李心洁却是惊恐的见鬼者。除了在《深海寻人》里一展演技,她还与彭氏兄弟合作了《见鬼》与《鬼域》。“见鬼系列”和《鬼域》加起来不过四部,但在香港恐怖片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可与世界第一流的恐怖片分庭抗礼。它们代表了华语地区恐怖片创作的最高成就。

      彭氏兄弟哥哥彭顺,弟弟彭发,是一对双胞胎。彭顺擅长调色,彭发擅长剪接。他们共掌导筒的方式也诡奇得很:一三五是你,二四六是他,轮流来。据说这样两个人都不会累。凭着双胞胎的某些奇妙感应,他们各导各的却也能衔接得上,最终出来的效果还能令人惊艳。

      《见鬼》讲述一盲女换上来自泰国的死人的眼角膜,不料泰女生前能看到“脏东西”,导致李心洁饰演的女主角黄家汶也频频见鬼。最使人胆寒的还不是她复明以后,而是做了眼角膜移植手术,视力尚未完全恢复的那个阶段。眼前总有影子晃动,分不清是人是鬼。深夜听到老太婆的哼声,她摸索着循声而出,依稀见走廊尽头有一矮矮的人影。她问人影“婆婆你不舒服啊?”人影亦不回应,只有那让人忐忑的哼声时强时弱。蓦然间人影消失,万簌俱寂,李心洁正要摸索着回房,突然耳边响起了老太婆极响的哼声:“嗯————嗯…………”同时围着她的身子急转。许多号称“从小被吓大的”的观众也推崇这一幕为“心脏最吃不消的一次。”

      为了解除困扰,李心洁与医生男朋友远赴泰国,才弄清原委:那位眼角膜的提供者,能见鬼的泰国小姑娘有预知灾难的能力,经常提前告诉村民防备祸患。可是村民并不因此感激她,尊敬她,而当她是扫帚星,唾弃她,追打她。愚昧的人们无视她的提醒,又在事发后责怪她带来了晦气。小姑娘不堪忍受,终于自杀。
回去的路上遇到堵车,一长条街上塞了几十辆。李心洁忽然有一种不祥预感,拉起男友跑下车去,拍打所有车的窗户,要他们快逃。她像那位泰国小姑娘焦急,也像泰国小姑娘一样遭到冷遇。车里的人或谈笑自若,或斥骂憎恶,以为她是疯子。结果一场特大爆炸将附近所有人烧成焦炭,其状之惨,宛如世界末日。李心洁在爆炸中再一次失去了眼睛,可她的内心反而恢复了安宁祥和。既然世人都爱听吉言,拒听凶信,与其拥有特殊能力而束手无策,不如索性做回一个瞎子,独善其身。

      《见鬼》营造恐怖气氛到位,细节抠得极为精准,剧情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深沉思考,以及对人性阴暗面的挖掘与反省,也刷新了港片的面貌。彭氏兄弟技惊四座,李心洁则因此片一举拿下金像、金马双影后。

      《见鬼2十月惊情》改由舒淇来演。她是一个不彻底的第三者,内心常有负罪感,又因爱人不专属于她而痛苦不堪。于是她自杀未遂,于是在生死边缘走了一圈的她开始见鬼。更要命的是她怀孕了,而一个瘦削的女鬼总想钻进她的肚子。万般无奈下她求助于佛教高僧。在那里,她看见一群舞剑的人。高僧告诉她,那是一些癌症患者。“生命只有一次,不管如何委屈痛楚,也要坚持把这条路走完。”舒淇看着那些迎着夕阳舞剑的中老年,潸然泪下。高僧指点她凡事有果必有因,要想解脱,需要查出她和女鬼有什么纠割。舒淇经过明查暗访,才发觉那女人就是与她共享一个男人的“第二者”。当初为了舒淇与男人的婚外情,妻子愤而在地铁站自尽。最深刻的一笔是,其实舒淇早就知道这件事,只不过愧疚太深,心理上拒绝接受,才从记忆中将之“过滤”。最终女鬼投胎成为她的女儿(难怪天下的父母总要叫儿女是“小讨债鬼”了)。

      该片的口碑没有第一集好,然而在我看来,它的复杂微妙的人心探幽要比第一集的成就更高。在《见鬼》中,我们用悲悯的目光打量那些“不听坏消息”丧身亡命的愚民,把同情和赞许留给了李心洁和泰国小姑娘。而在《见鬼2》中,却不能轻易的判断出哪一方值得我们无保留地投入、代入。舒淇、女鬼、男人三方皆煎熬烦恼,辗转反侧。影片细腻地展示,立场冷静超然,观众也因此更能从一个高度上俯视众生。如果说哪一个片段可以让我们暂时无条件地站在舒淇一边,就是她对腹中胎儿的百股呵护和坚决卫护。一个神经质的男人试图性侵犯她,她想到孩子,竟在半昏迷的状态下不知不觉把那人抓得满脸血肉模糊,重伤入院。她把“母亲”的刚勇和坚毅演绎得惊心动魄。

      《见鬼10法》是这套系列的终结篇,意外的采用了漫画式的夸张和轻喜剧的风味。本片叙事不够圆熟,内涵上也较为薄弱,不过十个见鬼的方法还是很有新意,局部的紧张氛围也颇令人揪心(尤其是自动滚到脚边的皮球,和冉冉上升浮在空中的雨伞)。基本上,这是一部有着鲜明“彭氏特色”,在两个高峰间暂且徘徊的喘息之作。

      第二个高峰就是《鬼域》。李心洁演一个写恐怖小说的女作家。她误入鬼域,见到许多奇奇怪怪、让人心提到嗓子眼儿的景象。幸好她遇到一个慈祥的老人,一个可爱的六七岁的女孩。在他们的帮助下,她避过一连串凶险,到达转运站。在那里,女作家飞身而起,在巨大的风暴和光波中循回轮转,重返人间。也是到了最后,女作家才得知那老人是早已去世、被她全家遗忘的爷爷。那女孩子是她几年前堕胎“处理”掉的女儿。原来所谓鬼域,全是被抛弃的人与物,甚至意念。玩坏的玩具,用坏的废品,残破的堆积如山的旧书,被忘却的灵魂,被打掉的胚胎……被这个光鲜亮丽的世界所遗弃的,全到了这里。这一创意的大胆与新锐,使全片的主题升华到令人仰望的高度,其内蕴的丰厚足以促使所有观众扪心自问,反躬自省。当李心洁知道女孩子是自己那来不及出世的女儿,听女儿虚弱地说:“我们本来是可以在一起的。”不禁泪流满面。她哽咽着说:“妈妈对不起你,妈妈其实也不想……”“责任感”虽未明言,却已呼之欲出。不知多少观众为这动人的场面热泪盈眶。

      该片耗资四千万,结合电脑特效与实景搭建,创造了一个前所未见的鬼域,视觉效果极为震憾。“转运站”那浮在空中的山峰借用山水画的构思,渲染空灵简约的东方美。而在大部分篇幅里,废旧的轨道、起重机、错杂的楼梯,也化腐朽为神奇,搭配出非常巧妙又叫人栗栗危惧、惴惴不安的场景。涉及到镜头闪回和鬼怪突然出现时,剪接得快速凌厉,画面却只是模糊的青灰,比血滴滴的毫发毕现的吓唬人,手法上实有天壤之别。它最终入选59届法国戛纳电影节“特别关注”单元,拔得了香港恐怖电影入围世界三大电影节的头筹。大会对《鬼域》的评价是“影片题材特别,能将恐怖内容结合新的环保概念,导演手法有创意,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东方趣味”。网上亦有人评价《鬼域》跟好莱坞影片不分伯仲,一些大场景甚为逼真。

      可以发现,彭氏兄弟喜欢用女性作为第一主人公。毕竟女性柔弱,居于相对弱势地位,较缺少自我保护的能力,脱险的难度更高,容易引得观众担心。技术层面之外,女性的心理容量也较大,触觉敏锐,可以更方便地探讨婚姻爱情亲情等终极问题,即便讲到社会责任,也多了一份柔韧的质地。从这一点上来说,彭氏与徐克倒算是隔代知音。

      连同之前三部作品,彭氏兄弟在亚洲声名雀起,也引起西方影坛的热切注视,美国一再邀请他们去大洋彼岸拍片(后来果然有了一部美国版《见鬼》和英语片《鬼使神差》)。有趣的是,彭氏兄弟每当拆开来单干,就比并肩作战要逊色得多。彭顺单独拍了《死亡写真》、《妄想》,彭发自导了《森冤》、《错爱》,比之他们兄弟同心的杰作,的确少了几分其利断金的力度。他们好像只适合“双打”似的。

      大体上说,香港恐怖片经历了一条大起大落的崎岖路。大量的粗制滥造之作我略过不提,因为不必为它们占有笔墨。仅以列出的这张名单来看,亦已灿然可观。其中的“见鬼系列”加《鬼域》,则已打破商业片的极限,达到雅俗共赏、娱乐与艺术兼具的空前境界。正因为这许多影片的精彩呈现,才有影迷的津津乐道,和吓出一身冷汗后的虚脱的愉快。盛夏时节,在一个没有空调没有风扇的屋子里,如果外面也一样的热,你能做的就是主动站到火炉旁烘烤。等你离开火炉时会感到片刻的清凉。我们看恐怖片的动机,大约也与此类似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