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红布绿花朵(伍)

2020-09-24抒情散文青衫子
一曲侗歌《布谷催春》中,朵儿来到侗寨。行程中,侗家鼓楼、风雨桥以及侗族大歌,一一见识了,唯侗家大歌的旋律萦绕在耳边,久久不能散去……画面中的小黄侗家鼓楼在灯光下现出五层翘檐,像五顶帽子叠扣一起,檐壁镂刻着一些花纹图像,有人物,有振翅的飞鹰。
  一曲侗歌《布谷催春》中,朵儿来到侗寨。行程中,侗家鼓楼、风雨桥以及侗族大歌,一一见识了,唯侗家大歌的旋律萦绕在耳边,久久不能散去……
  画面中的小黄侗家鼓楼在灯光下现出五层翘檐,像五顶帽子叠扣一起,檐壁镂刻着一些花纹图像,有人物,有振翅的飞鹰。楼前,侗族青年男女或蹲或站,两个男子头裹灰巾,身穿古铜色衫,手里弹奏一种长木柄乐器;女子则头戴银冠,颈间胸前悬戴亮闪闪的项圈银锁,腰间系着一款方形像围裙的衣饰,上缀各色饰物,深色裤,小腿间缚有蓝色细缎带。这些装束与苗族明显不同,有着鲜明的侗家特色。鼓声咚咚,篝火跳跃,激扬侗歌,君知身在何方,心在何处?
  肇兴侗寨的一个晚上,朵儿住在一家“红豆”旅店,一楼是舞台,可以欣赏侗戏。红晕的灯光将台上台下氤氲成一场戏。男女舞者着装、形态各异。她说,这里的演唱风格又是另一种风情,不像小黄的侗歌那样嘹亮天籁,而是犹如我们听过的戏曲,有些咿咿呀呀的感觉。
  画面显示在室内,烟火缭绕,漆黑的背景中,佩饰侗装的侗族年轻女子格外鲜亮惹人,她们在小黄侗寨鼓楼内烤火话家常。在侗家,鼓楼是衡量一个村寨是否富裕的标志,每个侗寨都有着不同规模的鼓楼。大家议事休闲娱乐均在楼内进行。
  黑色的背景映出灯光下一对盘腿挨坐侗族青年男女,男子面容自然,眼盯手,手持竹柄烟袋锅,似在装烟;女子双手自然掰住右足,高髻、亮饰、阔额、墨眉、卵形脸、肉头鼻,眼含笑,含情脉脉地看着男子的脸,像一张剧照。朵儿猜测,许在热恋中吧。
  在小黄鼓楼,朵儿遇到了南京的朋友,叫小四。画面中,小四给侗家姑娘看给她拍得照片。灿烂的小四和略显拘谨的侗家姑娘头凑在一起,小四衣衫明艳的黄和侗家姑娘黑红蓝白的撞击竟然显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朵儿的抓拍还算成功,二人没有察觉。
  侗家女孩邀朵儿和小四去她家玩儿,朵儿与她合了张影。没想到看上去挺年轻的女子,原来还是个年轻妈妈,有了个两三岁的宝宝。小傢伙偎在妈妈怀里,母子二人专注地看着眼前的小四;小四试穿背娃娃的背扇,美得合不扰嘴。背扇上面绣着花草鸟虫。小四问这个多少钱?卖给我吧。听说三千。嗯,这么细致的刺绣,不贵,值!可是俩人谁都没买。过过眼瘾好了。
  下午,鼓楼外呈现出明快的自然光,一棵绿树,一幢灰暗的旧屋,一座新屋,黄檐白墙黄窗框,镂空花棂透出古朴。鼓楼内,数根圆柱撑起暗色穹顶,穹顶正中地上燃起篝火,蓝烟似纱,模糊了倚柱坐在凳上的一个黑帽衫侗族老者。这是男人们在议事。两个侗家小娃娃漠不关心地站在一边,其中一个头上戴着红白道道红边帽,身上厚衫裹得像个肉粽子。
  在一家侗族人屋前驻足。室外通明,显得室内黑暗如夜。门内几个男人拢火闲谈,显然是发现了朵儿的镜头,眼光递出门外。门外一个蓝衫蓝貌老人手持新做的芦笙,倚放在门旁墙上。芦笙有大有小,大的门框高,小的才及成人腰长。不知这样的芦笙吹奏起来,该是一种何样的侗音。
  朵儿继续走,眼前一根晾衣杆,上面晾着褐色的侗布,有着褐铜一样的光泽,像一根根海带。
  街市上的两个侗家女人头缠了花巾,站在屋檐下,朝着朵儿镜头笑成两枝灿烂。身旁灶上蹲着平底锅,锅身漆黑,锅盖亮白。锅身的黑白和侗族人的红巾、白齿、黑衣,以及旁边灰白相间的墙壁透出一种自然的熨贴,属于侗家人的。
  朵儿镜头中的侗家风雨桥美轮美奂,和鼓楼一样,不用一根铁钉,全部榫卯制作,堪称建筑史上的传奇。圆柱、翘檐、纹饰,顶上还有一对持刀剑对打的戏装男女,不知取何掌故。
  一家店,门壁全木结构,门楣上挂着一块“军属光荣”小牌子,牌子上方一块黄地绿字阴刻“邂逅”的匾额,两字中间画着一个酒瓶,想来是一个酒家,下有手机号码。这样的“邂逅”在朵儿眼里“肯定不会浪漫。”
  到哪里,朵儿都要逛逛当地的菜市场。“看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衣衫形容各异的摊主顾客,颜色形状各一的菜蔬果品,一派活生生的侗家尘世小景。
  朵儿拍到黔东南美食之一,牛瘪。画面中,一只白铝盆,里面盛着一些状如鲜牛粪的东西,她还特意百度一下牛瘪的做法,向朋友介绍,并信誓旦旦地说,“可是,打死我,也不会去吃!”另外一张图片里是一只粉塑料盆,里面装着魔芋,穿成串来卖。她说,用它做的菜很好吃。
   [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1-10-29 16:32 编辑 ] 侗寨鼓楼, 古铜色, 苗族, 男女, 年轻女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