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别样中秋节

2022-01-16经典散文
[db:简介]
别样中秋节
     “中秋节,月光光,全家一起看月亮,月饼甜,月饼香。团团圆圆,喜洋洋。”
在一个四合院内,李老汉早早起了床,嘴里哼着童谣。他把满院落叶打扫干净,泼上少许水,屋里用抹布把桌椅擦拭一遍,地板也抹的锃明瓦亮。然后开始择菜,今天是中秋节,儿子、女儿说好了回家过节,吃上一顿团圆饭,他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李老汉今年70多岁了,体格硬朗,精神矍铄,年轻时曾参加抗美援朝后期作战,也算个功臣了,回国后他毅然辞掉国家给的高官厚禄,响应党的号召来到基层参加工作,搞建设。后来遇到老伴,结婚几十年,育有一双儿女。儿子当兵转业后,在县城里上班并安家度日。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在县城落了户。如今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艰难的日子总算过去了,他可以和老伴安度晚年了,却不成想,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十年前一场大病,夺去了老伴的生命。想着想着,眼泪掉了下来。
李老汉一边回忆着往事一边择着菜。桌子上早已摆好月饼和水果。中秋节,又称玩月节、仲秋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一晃时间就到中午了。外面热闹起来,街上大车小辆,轰鸣而过,川流不息。外出打工的人们陆续回家,开着轿车,领着妻儿,穿戴整齐。拿着各色礼品,煞有衣锦还乡的样子。原来宽阔的街道上,变得拥挤起来,不时传来鸣笛之声,其间不乏说话的声音。
“小李回来了?”
“嗯,回来了,李叔可好。”
“好。看望李哥来了吧?”
“嗯,过中秋节呢,团聚一下。”
李老汉本能的兴冲冲跑到门口张望,原来是邻居家儿子回来了,他自言自语道。接着又传来几人说话的声音,可是每次出去都希望落空。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叮铃铃”突然电话铃响起。他兴奋的拿起电话。
“爸,节日快乐!今天公司加班,我不能回家陪你了,你好好保重。”
“嗯,忙吧,爸不用陪。”挂了电话李老汉自言自语道,忙点好。
女儿快来了吧,当初幸好生了个闺女,女儿是自己的贴身小棉袄。正想着,电话铃再次响起。
“喂,爸!中秋节快乐,本来早已准备好回去,但是彤彤(李老汉外孙女)哭闹不已,哭着要找爷爷,我没办法。”
“去吧,去吧,别把孩子哭坏了。”李老汉放下电话,瘫坐在椅子上。思前想后。
尽管儿子、女儿已打电话不回家,但是他仍有一丝侥幸,或许儿子单位要临时放假,女儿来个意外惊喜呢,他记得丫头小时候,就爱弄这个,自己有一次丢了勋功章,找半天找不到,急的差点撞墙。突然她不知从何处拿了出来,还说给他个意外惊喜,惊得他心脏咚咚乱跳。他心里思索着,嗯有这个可能。李老汉重新振作起来,来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期盼着奇迹发生。
一晃晌午都过了,太阳毒辣辣的晒得他浑身直冒汗,各家烟囱从开始升起缕缕炊烟(做饭)到现在的一丝烟丁点全无了,如同睡着了一般。他好像看到团圆的人们,一阵觥筹交错之后都喝得酩酊大醉,和烟囱一样睡着了。自己何尝不想和儿子一醉方休呢,他为今天还特意珍藏着一瓶好酒呢。
太阳渐西,回家团聚的人,陆续返程了。李老汉彻底绝望了,他回到屋里,躺在床上,生着闷气。多年来儿女劝他再找个老伴,他都没有找,现在才知道孤单了。
“李伯在家吗?”他似乎听见了院子里有说话和脚步声,多次的失望,早已让他失去信心,懒得查看,甚至连动都不愿动一下。
“老同志你好!”忽然门开了,走进3个人。一个是村里的书记,另两个穿得文质彬彬的,手里提着月饼等一些慰问品。
“你们找谁。”李老汉赶紧从床上下来说道。
“这是县委书记,来慰问你了。”村书记介绍到。
“快做,快做。”李老汉受宠若惊地用抹布擦着椅子招呼道。
“老同志,身体可好啊!我代表县长县委来慰问你了,你为祖国作出了杰出贡献,国家不会忘记你的。”县委书记握住李老汉的手说道。
“好,好。谢谢县长关心,谢谢祖国关心。”李老汉忙不迭的说道。
……
夕阳彻底西下,最后一抹余晖被黑夜吞没。一轮满月从东方冉冉升起。李老汉望着圆月感慨万千,今年的中秋节虽然儿女没在身边,但他却觉得比任何年的中秋节都有意义,心里暖暖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