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笔记:《赠汪伦》

2022-01-13经典散文
[db:简介]


汉字极具魅力。四个字如“肉食者鄙”,五个字如“池塘生春草”,七个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都可以穿越时光的幽暗抵达不朽。


而李白,一口气给了桃花潭二十八个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深”字双关,历来饱受赞誉。但在我看,“忽闻”二字才是全诗最隐秘的关键。


作为一个曾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目光中写下诗篇的人,李白有什么场面没见识过呢?


但这来自皖南乡野之人的踏歌却实实在在地感动了李白。


对李白来说,这沿岸的歌舞是一场意外的欢送,它不够精美,甚至是迟到的,但它却又毫无功利之心,完全发自一片惜别的赤诚。


对汪伦来说,他以“万家酒店十里桃花”迎来了举世无双的李白,又怎会不精心准备一个完美的告别?
我猜想,可能汪伦有意掩盖了消息,要给李白一个惊喜,也可能踏歌还没有排练完毕,舞姿还不够娴熟,更可能,是汪伦临时才知道了李白辞别的消息。但可以肯定,这淳朴又盛大的踏歌,绝对不是一次临时起意的仓促演出。


这是千钧一发的时刻。
没有这样的送别,李白不过少写一首诗歌而已,他非凡的盛名不会减损分毫。好在,那热闹欢快的载歌载舞还是献给了李白,它让诗人感受到了一份纯粹的慰藉和喜悦,而汪伦与桃花潭也因李白,幸运地名扬千古。


在这首诗里,李白是平实的“李白”而非“谪仙”,他要“乘舟”而非“手携金策踏云梯”,在一片踏歌声中,李白忘记了狂纵飞扬,忘记了拔剑四顾,在这一刻,李白没有写美酒明月以及仙人与孤独,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他只是一个即将远行的旅人。


《赠汪伦》的确是赠给汪伦的,但同时也是诗人在回馈一面碧潭的清凉清澈,在回馈一方乡民的热忱热情。


诗歌的每一个字,都熠熠生辉,一千多年了,它们仍然闪动着友情的粼粼波光,仍然使后人在静默的吟咏中,清晰地看到一个“在人间”的李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