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我与他们

2022-01-12经典散文
[db:简介]
                                              我与他们  

  儿子出生以后,就由妻子回乡下带了。我没能天天陪在他们母子身边的主要原因是我刚在城里落实工作,工作任务又颇为繁重,致使我无暇照顾他们。然而,再艰辛,我也是必须珍惜和坚持的,即便不多的工资收入仍然是维系我们生活的唯一来源。
  妻子与儿子寄住的地方叫荷地,是浙闽边界的一个小镇,虽然在八九十年代也曾人声鼎沸一度的热闹过,但后来不长的几年里就突然地变得冷清了。外出就学的不回来了,外出打工的也不再回来,女儿们都往外嫁,短短几年,小镇忽然让人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陌生。
  在孤独的地方,他们的生活必然也是孤独的。
  想念他们的时候,我就寻事少的周末回去看看。临行前,去商店买婴儿用品,比如纸尿裤、奶粉、洗护用品或合适大小的衣裤袜帽什么的。售货员问我买什么号的、多大的,我总是答不上来,用两个食指凭空比比画画,她们被我试图勾勒孩子具体大小的动作给弄笑了,之后也只好问出生月数来判断大小。
  男人一旦结婚生子之后,就有了牵挂,心的一头总像连着点什么。这种感觉在工作的时候、休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甚至睡觉的时候都会出现,无时不在,反反复复。就会想:他们此时在干嘛呢,小不点儿是在躺在小床上“呜哇呜哇”的自娱自乐呢还是在他母亲怀里吃奶;他在学翻身了吗,是不是在用他小小腰臀部的力量小幅度地改变身体的方位?这些我都不能亲眼目睹,只是在妻子发来的录音和相片中进行一些臆想性的猜测。
  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遇熟人就给看手机里儿子的照片,给人听他“哇哇吧吧”的发声,不管对方兴不兴趣,我都会这么做,好像别人真的很乐意知道我儿子生长状况那样的强加人家看。在还没有为人父母的人一定会觉得我神经质,会为我的夸张举动而感到不可思议,但是之于我自己,好像又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不可控制。这种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他人谈起儿子的感觉,给我窃窃的满足。
  好几周没回去看儿子了,听妻子说小家伙又变样了,生起气来的时候会撇着小嘴嘟哪嘟哪的假装哭泣了;也开始认生啦,会选择要谁抱不要谁抱了。这些都是听妻子传述的,传述毕竟没有实际来得准确,于是我借助在医院工作的便利,常常去看那些被抱来就医的婴儿们。我冒昧地去问这个孩子几个月啦,又问那个孩子几个月啦,得知后我就观察他们的行为举动,他们的表情,以及他们的生长特征。我知道了再过两个月我的儿子也可以抓起轻便的玩具啦,再过三个月他就开始长牙牙啦,再过半年他就开始学走路啦……我为他们所具备的这些,在时间的作用下也会一一在自己孩子那里得到表现而不禁兴奋起来。
  每一次对儿子的想念,就好像是对自己漂泊者身份的又一次提醒。但我极力遏制这种消极的想法。一路走来的漫长漂泊生活,好像渐渐培养了我淡然的心绪,也让我对满足的空间要求逐步缩小了。想想妻子为儿子的付出,想想儿子的健康快乐,再想想父母们自给自足恬和的农村生活,我想我已经够了。我没有意愿,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于浮华社会的追名逐利中,只是想着,有空就多回去看看他们。
  坐上一趟回家的旧班车,尽管路途弯曲、颠簸,但我从不在意并乐此不疲。一路上,窗外所见多半都是陡峭的山体,树木葱茏茂密;一路上,我总是喜欢用短信向妻子汇报我的所处方位——到沙湾啦、到秋炉啦、到毛洋啦,到左溪啦,每一个地点的告知都在传递着我与他们越来越近的讯息。


                                            瓜地里的月  

  直到今天,我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确信:瓜地里的月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瓜的内部,是瓜们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有的光芒。从瓜秧种到地里的时候起,瓜地里的月光就夜夜来守候,开阔的把瓜地照得亮光光、空荡荡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在不远处的小木屋里睡觉,把整片的瓜地都交给月光。
  父亲说,瓜秧开始它们的新世界生活了。把自己浸泡在暗黄色光里,它动,映射在地里的影子也动。但是,影子并没有实质性地触碰到夜里升起的露水,这些细密的水分聚集在微小的草尖。被瓜秧叶挡住光的那些,明显暗淡,没被挡去光的呢,就被月亮照得一闪一闪的,好像这是它唯一可以炫耀的机会。风轻轻吹来,晶莹的小点就落入泥土,再也找不到了。我曾以为,风从远方吹来,吹过瓜地又吹走了,可是后来我发现,它只是在不停地经过,间断或不间断地、时长或时短地经过,先吹来的和后吹来的都是风自己——加速流动的空气而已。于是,我这才知道——其实,我一直未曾离开。从磨石岩到九匡,从九匡到松坑,我都在土地上种植、收获,烧火做饭,我都在我的国土上过重复的生活,贫瘠的生活。
  在月下,我想象着,一个个圆鼓鼓的西瓜富足地向我滚来,它们身体内部流着甜甜的、鲜红的汁液。母亲剖开它们,一片一片半圆形地切好摆在盘子里,而我们三姐弟围着盘子,一边嚼着多汁的瓜瓤,一边听父亲讲偷瓜人的故事。故事还没讲完,瓜已经再胃里开始消化了,被围着的旧铁盘子,在月下反射着微弱的光。
  月光是瓜地的一部分,瓜地是农场的一部分,农场是九匡村的一部分。而九匡,是我身体里最遥远的那一部分。算算也二十年过去了,我从一个胆怯不语的小男孩变成了而立之年的大男人,有了婚姻,有了孩子。这二十年来,我记忆中的九匡没变,那一片宽阔的瓜地没变,月光也还是月光,一点没变。那么,又是什么在变呢?我并不想解开这个显而易见的疑团,也不想让它们搅扰我为数不多的一点隐藏。
  还是站在瓜地里看月光,夜深了,柔弱的光没有显示出脆弱。月光与万千生命共眠,它像是一层薄薄的、没有褶皱的垫子,将红瓜、白瓜们轻轻托起在大地上,好像要让一场孤独持续得更久。
  月光下的瓜地,隐藏了深陷的部分往事,一个瓜农的往事。二十年前的父亲年轻、身强力壮,瓜熟的时候,他几乎天天都要去瓜地里巡查,也时常在瓜棚里住宿。他先是在瓜地的东头抽一支烟,一个红点在夜里明明灭灭,然后,他踩着月光走进简易搭建的草棚去睡觉了。夜晚安静,稻草人被月亮照得新鲜、干燥,因为它守护着一群瓜的成长,显得无比荣耀。
  往事往往比想象简单,真实的生活往往比虚构简单。这一大片瓜地并没有为我们赚取富足的生活,哪怕是有所改善。西瓜红得不能再红了,白瓜子晒了一筛又一筛。父亲把它们挑出去,又挑回来了,至始至终都是一个人,一种艰难在他身后,在他轻摇轻晃的肩挑后边,追逐而行。
  瓜地里的月,还是那样明亮。每天向大地散播着芦花般的白。我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那时,我在瓜地里一遍一遍数瓜,一个、两个、三个;我在瓜地里静静地守候,想象着把满地熟透了的瓜运往幸福、运往甜甜的内心世界。可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我的心依然被瓜地里荒废的月光照得那样空荡而寂静。



                                           后山的山
  
  后山上是一座山。后山四面也是山,连绵的、高矮不一的山。
  秋日的清晨,风中充斥着微微寒气,后山滋生一片衰退的迹象。宽阔的树叶先开始掉落了,慢慢悠悠地从树上掉下来,在下落的瞬间它努力与初阳散漫的光线靠在一起,然后就落在大地上,覆盖着一片和自己身体一样大小的寂寞。后山的水也凉了,山脚小溪里的水浅了不少。我正沿着溪边的泥土阶,往后山走去,细致地从底部开始打量这座大山。阳光尚未填满树林的间隙,我就到了半山腰,村人们做早饭的炊烟也刚好飘过半山腰,整个山谷被迷蒙的烟气缭绕。
  在后山,树叶越落越多,越积越多,没人会去打扫,风透过枝条宽宽的空当吹往低处时候,不难听到干燥树叶之间移动、摩擦的“沙沙”之声。风停了,一切恢复平静。当然,也有住在山上地洞里的小田鼠急急从落叶上穿过的可能,“唰唰”就跑远了,消失于山林深处。我继续往上去,迎接我更多的是松柏以及瘦黄的毛竹。在这个季节,衰败的气象越聚越多,目所能及的一个鸟窝已经空了,悬挂在杉树枝叶下隐蔽的杈上,散散碎碎大半个暴露在外面。
  后山是村庄的全部依靠。几座土屋牢牢附着于山脚,良田附着于山脚。村人们白天上山劳作下地干活,傍晚就搭上一捆柴禾或一担带叶的竹枝下山去了。柴禾曝干烧灶子,竹子就派大用场了,晒半干、去叶后一小把一小把整理起来做扫帚。自家用一二把就够了,更多的是走十几里地挑到镇上去卖。那几年,香菇市场不景气,种植的香菇几乎连本都亏进去了,为了生计,为了我们三个孩子还有学上,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借的也都借了,但不够怎么办,还是得自力更生,能赚一块好一块吧,父亲这样想。自从父亲应下镇上中学全部扫帚的供应后,到后山的次数就多了起来。挑来的竹枝堆在门前的坪子里,整整一个暑假我和姐姐们都围着坪子摘竹枝上的叶子,摘干净后就一小撮一小撮地整理捆绑好。父亲就用过了沸水的长长竹篾条将五个小撮困在一起,然后将整大把尾部裁平后插上一根竹棒子手柄,一把扫帚就完成了。我们全家总动员,像是在做一个伟大的工程,枯燥被一遍一遍复制。
  在后山的山上,我看得最多的是天空和大地。蓝蓝的天空透明而细致,云彩浮动在广阔平静的苍穹之上,一朵一朵白色的、自由的,记录着尘世的美。而大地上的村庄被一条多草的小路连接到村外不远处的山坡上。秋风漫过一片干燥的暗黄,村庄内外已经没有季节界限了,人们开始添衣服、储备盐粮,像是稳稳定定迎接着做一个祖国安分的国民。我一直认为,后山是历史的一支文明之歌。已经多年没有听到歌曲的悠扬了,也不敢确定自己是否再有歌声的辨识能力。只是把那些爱的树木、草叶、溪水都翻开来,久久地,试图在它们那里找生活碎片般的音符,我想,哪怕就是泛了黄也会令我震颤不已。失散的历史里,我隐约看到父亲背上一捆大大的柴禾就像是一座山,把他往村庄的土里压,越压越低,以至于我不敢再往下去想。
  后山是松坑的一座山,松坑是我心中最宽阔、最繁华的一座城。蒙蒙细雨淋遍松坑后山的时候,整片山林蒙着一层水雾气,竹子和树木忽明忽暗,村庄陷入我内心明媚的家园,一切的干燥仿佛都瞬间润泽了起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