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明月水中两相映

2022-01-12经典散文
[db:简介]


[attachimg]

          菡萏读画《明月水中两相映》


         昨天,风冷,雨雪皆下。傍晚时,去云柜取了书,很可惜,不是我想要的译本,语言凝滞,怎么都不随心。那些绽放在海面上的星星,以及花草般奇异旅行的诗句都不复存在,如老太太的白开水,温吞着,但还是很吸引人。外国的小说大多天真,总是在花树下,预埋下糖果,让未知的小女孩惊喜,直至终生难忘,经年之后依旧能葆有一颗童心,这便是善良的效应。《送外天堂的礼物》和《窗外》皆是。人心不死便如此,我叫反刍,除茧的过程。

            它也叫文学,蜿蜒在荒草里,纵身一跃,落差成洁白的瀑布,发出巨大的轰鸣和激荡人心的力量。所以看《夜行的驿车》时,寂静的纸张美如暗夜,车辙开过的路径满是芳香的声音。当安徒生拉响葛维乔里那栋古宅的门铃,她亲自接了出来,窈窕的身材裹着一袭绿色天鹅绒长裙,绒面的反光映着她宝石般清澈的双眼。她把双手递了过去,冰凉的手指紧紧握住安徒生宽大的手掌,倒退着把他引进小厅。 她在等他,像个预言,生命只是一扇虚掩的门,他照了进来。

         安徒生并没有留下来,只是告别,然后逃离。他还不够自信,还不能舍弃那些散发着青草般微弱气息美丽的童话。她对他说,你走吧,别想念我。但今后,你若因年老贫穷疾病而感到痛苦时,只消讲一句,我就会翻越白皑皑的雪山,穿过水滴全无的沙漠,不远万里去安慰你。

        他亲了她一下,她的泪落在他的脸上,然后再也没见过面,但终生思念。这就是爱情,艺术让其永恒。

         我是不大相信爱情的,与其相比,更看中品质的力量,所以很少打扮它。爱情的面包只能摆放在精神的餐桌上,是生命的生命。 它的根陷在心灵的沼泽里,是黑夜里的一道闪电,那样的肌肤,摸不得,那叫孤独。人类心灵管壁的焊接,往往要借助那么一小片月光,只一小片,在湖水上,所以很多感情是属于晶莹的夜色的。

          人性是通透的,在某个拐弯处;也是跨界的,爱情可以挤进任何缝隙。先生这两幅画,讲的就是孤独。

          画板打开,一片寂色。淡月孤悬,清辉洒下。一个女子立于苍茫如银的夜色中,身后是斑驳的栏杆,寂寞的江水,阁楼孤单的一角。她在望归,安静中有丝急切,这样的夜晚,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这幅画旨在相思,先生题曰:同来赏月今何处。她在等谁,云游的诗人,出征的丈夫,贩货的商贾,抑或少小时的恋人,你都可以想象,总之在同一片月色里,他们心心相印过。最确切答案应是徽式妇女素色人生的典型代表。栏杆斑驳,那是日复一日,日子在上锈,靠一个男人的归来才能擦亮。

           相思是殷红的的,是别在胸口的玫瑰蜿蜒出的伤口,能喂养它的只有岁月。思念的时候,人心是满的,有白白的江水一天天流过。女人常常借助自己心灵的苔藓过日子,回忆是漫长的,是每个春天的台阶,满是落寞。陪伴她的多是漫漫的长夜,有爱的日子,夜是短的,所以沈复写他和陈芸初婚,“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也如朋友诗中所云:“爱一下,天就亮了。” 空闺的女人大半如此,坚贞寂寞,就差化作石头。

          第二幅图更为干净,一人一椅一片月色。简净的美人靠,徽式建筑的特点,也是美丽忧伤的开始。足不出户的大家小姐,一方天井,一汪月色,便是她的全部。女子独坐,水天一色,一物没有。先生题曰:明月水中两相映,寂寞栏杆有谁怜。我们可以看见月亮皎洁的投影,说水而不见水,一片空明。

        每个女人都是一枚月亮,希望有那么一片湖泊,可以照得见自己,故常常移步水晶,在那样的帘内仰望。所以李汉颖有首曲子叫《相知如镜》,人生只是在找寻另一枚月亮,自己的影子而已。没水是更深的水,这是个辩证。这幅图画的是自怜,一个女子幽微的内心,无可奈何孤月般的平静。此图应是第一幅的前奏,从自怜到相思往往是一个女人的一生。

          两幅图采用对比的手法,一个想别人,一个想自己,归根结底想的都是自己。一站一坐,站,意味着焦急,心里的蕉叶起了火,余热尚未散去。坐,是闲,心无一物,心无所依,白茫茫一片,故先生把水藏了起来,只用一枚月亮的倒影点明。 第一幅是满,心里满是思念,如滔滔的江水,流也流不完;第二幅是空,无波无浪,乃更深的水,一个没有搅动的春天。

        爱与被爱,人之本能,也是人生的主题。正如《烟雨霏霏的黎明》中,那方头巾下冷月般的目光,该是多少人追随的目光。菡萏读画,权作日记,零碎记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