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穿越时空,完成叙述的抵达(与中财的朋友们交流)

2022-01-11抒情散文峻毅

——浅析张巧慧散文特色 知道张巧慧的名字,是在三年前,慈溪市作家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的会务工作中,因为张巧慧是新一届理事会的新增理事,也是最年轻的理事。真正认识巧慧是在九个月后的九龙湖散文笔会上。记得那晚刚巧是中秋月正圆,我们一拨人先是在歌……
——浅析张巧慧散文特色


  知道张巧慧的名字,是在三年前,慈溪市作家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的会务工作中,因为张巧慧是新一届理事会的新增理事,也是最年轻的理事。真正认识巧慧是在九个月后的九龙湖散文笔会上。记得那晚刚巧是中秋月正圆,我们一拨人先是在歌厅高歌,继而在幽静的山道上闲情逸致地赏月赋月,她和她的散文就这样悠悠地走进了我的视线。这三年里,她一直是我所关注的当地文友之一。

  我有一个习惯,解读某个人的作品,总会竭尽全力地让自己走进这个人的写作意境。今年春节,我终于把她最近的散文作品做了一次系统性的解读,尤其是她的“老屋系列”,让我很有感触。因为我很意外,年纪轻轻的她对乡村怎么会有——“我总是不合时宜地分外留恋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这样的感情呢。当我进入鉴赏分析巧慧的“老屋系列”散文时,我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其笔下的叙述对象具有生命的厚度、深度和张力;而且其中的思想沉淀和常识涵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

  时下,说散文越来越近边缘化真的并不过分,虽然写散文的人越来越多,散文也不缺阅读市场,但多半是些花里胡哨甜腻腻的和假在场伪在场的,东锄一头西挖一铲的浮躁拼盘,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好散文实在是寥寥无几,尤其是小女子们笔下所涂鸦的。这不怪谁,因为在我们的生存环境里,实在是有太多太杂的彩色泡沫,多了浮躁自然少了给予本真的滋养,污染了本应很洁净的文学也不奇怪了。巧慧是有理由跟这种潮流走的,她完全有机会大踏步地行走在享受主义的前程上,但她没有,她踏踏实实地选择了沉淀,这就是她吸引我关注的源缘。

  如果说巧慧在《画荷的女人》的那一集子里还有些模仿的痕迹,那么她的“老屋系列”散文已经彻底地摆脱了,变得沉静了,沉静中具有一种自觉的觉醒,那是一种自我意识和独立审美判断的觉醒。她在“老屋系列”里写了《在城门之上》,写了《农事》,写了《珍珠们的梦呓》……这些宁静安逸、干净清亮的散文作品,既是老年代里的文化记忆,更有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感悟,令我颇为尊重。老年代的生活,虽然不是巧慧这一年龄能一一亲身体验的,但她确实已经间接地触摸到了那个时代的背景和文化氛围,而且把脉得很准。从她的作品里,不难品味到地域文化的厚重,而且还凝结有幸福和温暖的滋味。这让我想起《手稿》主编黄海曾经有过的呼吁——回到散文常识的写作。

  巧慧是学画画科班出身,有独特的审美视角,有细腻且敏锐的观察力,有丰富的想象思维。从我对她的散文观察来看,思想敏锐的她,用情很真诚,不高蹈;用笔朴实无华,越是后写的散文越是难觅虚无夸张的印痕,即使是抒情的文字,她依然能稳稳地把持好适度,相当沉着地表达出生活的本真面貌。性情的她习惯执笔在回忆中,总是通过回忆中的“往事”说话,基于用“往事”做垫底来展开叙述,仿佛没有“往事”作为载体就会令她觉得不踏实。然而,她的叙述总介于在冷静与热烈之间,并能恰到冷静而不孤麻,热烈而不癫狂的适度;她的这一适度自然也成了串缀她叙述碎片的红线。她语言的亮点和散文的成功之处,也就在于不失时机地抒情,控制好情愫漫延的冷热适度,能很好地控制所谓人类共同的情感,杜绝伪在场那毫无节制的夸大其词,呈现出她对现场的关注,重在对个人感受和情绪变化的关注。

  在我的散文观里,好散文应具有发现的气息。这种发现与素材类型无关,关键的关键是写作者在观察生活中是否具有寻找发现的积极性,是否具有寻找发现的担当和能力。说张巧慧具有积极寻找发现的积极性,是一个具有寻找发现担当和能力的作家并不过。那么她在“老屋系列”散文里发现了的什么呢?没有农村生活体验的读者,恐怕很难在瞬息间悟透。

  散文写作虽然是写自己的世界,写那个由自己的历史和记忆组合的世界,写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但绝不是回忆的平铺,也不是所有的生活经验都能装在散文里呈现的,所以要去寻找能在散文里呈现的发现。毫无疑问,张巧慧这一系列散文,无论是老年代的土灶,老井,老城门,还是外祖母的床,都是刻烙在时光的印痕,并且是重重地烙印在她的心灵深处,牢牢地缠在她的记忆根上,不可能随时间磨平,不可能随岁月淡忘。可以想象她在寻找发现的时候,那些与其生命共存的印痕就像是一颗颗闪光的珍珠,自然成了她寻找发现的最佳目标,而且自觉地涌现在她的笔下。比如她的长散文《珍珠们的梦呓》,就是这样不紧不慢应对舒缓地铺开。

  虽然我一直坚持认为散文就是散文,就像人的性别,女人就是女人一样简单,但散文写作的艺术手法还是万紫千红,各有魅力。好比画画,笼笼统统地说,有素描有国画有油画有漫画等;稍细些递进,素描国画油画漫画等还有传统手法唯美的和现代想象的之分,即便是同种类同流派的画,还有笔力轻重、运墨浓淡等画技之别呢,散文又何尝不是如此?说简单些,散文起码有唯美的叙述和简洁的描述,张巧慧的散文大多置于两者之间,具有一种文本内在的东西很结实,言有不动之物的存在。如比她的《农事》,表象上看是写过程,其实写的是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是建立农耕文明基础上的,没有农耕文明,就无法诞生工业文明,二者之间是母体和子体之间的关系。

  她发现了农耕文明的进程是很温暖的。她在《灶台》中就有——“我站在一个陌生又熟悉的灶前,两只手掌紧紧贴着土灶的台面,灶洞里的豆杆正毕毕剥剥地响着,厚重的温度透过砖块透过石灰传到我的掌心,我在梦与半梦半醒之间吸取着一种来自根部的热量,使我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找到一个隐秘的休憩点”这样的情愫倾吐。

  她发现了农耕文明的美妙——“真的,发芽,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那是我亲手植下的种子,在混沌的宇宙中一丝生的意识被唤醒,它用力顶出地面”,从而非常热爱农耕文明的闪光——“我无限地爱着那种慢热的生活,在一种缓煮慢熬的过程中细致地体会火的温度,就像是一份执子之手的情感需要用一生的岁月去完成。”这样的表达是到位的,具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回归色调。

  如此回归是机械的,还是思想的,巧慧的选择无疑的后者。她写的是过去的事情,是经过思想过滤的,并不是现象照搬。就在这个过滤的过程中,使得她笔下的生活既有沧桑况味,也能浮想联翩。她写到了上林坊——“遥想当年,登北城门眺望教场山,官兵演习,威声赫赫。及至清代,倭寇已远,移民渐多,围涂垦田。家乡从卫所时代慢慢转向安居时代,先民斩茅为屋煮海为盐,浒山渐成水陆要塞。虞波江,大古塘河,浒山江……纵横交错,水波滟涟”的巨变,用历史跨度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不难发现人和人,人和自然所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不难发现环境能呈现精神,就是这样的慈溪精神至今依旧在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好写是散文,散文作者只是在写自己的世界,写自己心灵的倾诉;难写也是散文,散文要写出有血肉有弹性有张力谈何容易。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让自己的眼睛给欺骗了,审美失色;然而,巧慧的眼睛没有欺骗巧慧,她在精选素材时,首选的是“物质的透视”,也就是说她的基本叙述是物质,是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静态。然而,她的散文内核却是精神,是坚守,是温暖,是良知。比如《农事》,简单的农业劳动在她的眼睛里尽是——“我弯着腰挨个查看那些营养钵,天光透过白色的薄膜,仿佛在一个巨大的鱼漂里。静,很静。种子们在安睡,我竟然也有一丝睡去的欲望”的诗意,这样特殊的心理场,读来令人感到温暖。比如,她写到她的父亲对于棉花的态度——“父亲说暖棚里温度高,这些小籽过一个星期就会抽芽。父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神情充满期待,仿佛那些沉睡的棉花籽都是他的孩子”,也是很感人的。

  张巧慧“老屋系列”散文之所以能打动我,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她这一系列散文创作的叙述非常讲究沉稳,讲究在场性,即使本人不在场,也间接在场。比如,她借用父亲的叙述重现老年代的那个现场,让读者领略到那个年代的风景和人文情怀。她用沉稳的叙述使文本再现生活图景,而不是用浮躁叙述刻意地去创造制作生活图景。除此,她还很关注细节,文本中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比如,《老灶》里对老灶的描写——“暮色中,老屋安静得像一只熟睡的动物,烟囱就是赶蚊子的尾巴”;《农事》里对棉花籽的描写——“棉花籽本来茸茸的,前两天父亲用淤泥和灰和在一起做成自然肥,把籽拌一拌,又晒了晒,那些细绒毛便贴服了,握在手中小小巧巧的倒是蛮结实”;《珍珠们的梦呓》里对珍珠的描写——“蚌类是痛苦的,它能喂养出珍珠,所以被不断地强迫咽入异质,为了减少疼痛而磨合、分泌、包容。”她用画家的视角观察审美,用诗人的灵性捕捉感觉,把这些在一般人眼里平平常常的物象投注了自己的深情,才会有如此入神入境的描写,才能如此强烈地弹奏我的心弦。

  巧慧“老屋系列”散文打动我的是叙述,这一系列文本的闪光点也是叙述,正是这种沉稳踏实地把叙述的物象视为人物,用平等的心态与叙述对象对话,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叙述。以她的《珍珠们的梦呓》为例。《珍珠们的梦呓》可以说是巧慧散文的一个分支,是一篇以抒情为主格调的作品。她以——“黄昏、秋季,以及中年。这三个元素加在一起便成就了刻骨铭心的生命质感”这样不同寻常的叙述开篇,逐渐分四节抒发其个人的疼痛和对于人生的认识。写珍珠只是文本的由头,写个人的人生观才是文本的落脚点。她写了珍珠的疼痛,写了个人对于世外桃源的理解,写了剪纸后面的人生真相,写了个人心里的红楼梦,尤其是“珍珠需要蚌的泪水,古镇需要时光的磨砺,我需要人生的经历,诗歌需要疼痛的体验,禅宗需要超越的顿悟”的呼唤,分外感动我。

  写到这里,并不是说巧慧的散文从思想到艺术都已经很成熟了,已经无懈可击了。因为文学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以下几点与小慧共勉——
  一是忌讳叙述杂糅,叙述语气转变的时候忌生硬;二是要注意把自己的思想遮藏在描写的对象和故事里,不要轻易袒露,要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索的空间;三是对静态的描写,尽可能再精细再灵动些,忌大而化之,要写出静态细节里的文化沉淀;四要注意让“景”大于“我”,忌“我”对景文化和景意义的硬性强化,要学会透露或渗出的手法。

  我们慈溪不能算大,充其量只是一个县级市,但慈溪的地域文化积淀不薄,有良好的读书氛围,因此逐渐不断地涌现不少写作新秀,张巧慧便是一个典型。她很努力,而且越来越能承受写作的寂寞,踏踏实实地吸吮地域文化里精髓滋润自己的心灵,健壮自己的魂魄,丰硕自己的写作羽毛。我有理由坚信巧慧,会她扎扎实实、沉沉稳稳地走在散文路上,有会更灿烂更动人的散文篇章。 [ 本帖最后由 峻毅 于 2010-6-27 11:40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