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公交乘车记

2022-01-10抒情散文酒儿
这是2009年的北京,最具首都公交特色的西三环六里桥北里站,正逢冬季上下班的高峰时段。主路和辅路密布着二、三十路站牌,三、五路甚至六、七路站牌自上而下用倒U形杆儿串成一串儿站在地上,像一面面扯紧的画布。一串儿一串儿这样的站牌成群结队戳在站台……
  这是2009年的北京,最具首都公交特色的西三环六里桥北里站,正逢冬季上下班的高峰时段。
  主路和辅路密布着二、三十路站牌,三、五路甚至六、七路站牌自上而下用倒U形杆儿串成一串儿站在地上,像一面面扯紧的画布。一串儿一串儿这样的站牌成群结队戳在站台上,在寒冽的北风中巍然不动。与此鲜明对比的是风起云涌的人之海洋。几十、上百甚至几百人密匝匝站满站台并蔓延到公路上,占据了半个车道。路面靠近站台的一侧画着道道黄线,黄线边写着线路数字。挥舞小旗的协管员分兵把守,来回奔突着疏散人群,引导车辆。一辆辆车纷至沓来,一个个人不停向车站汇集,众多的人和车堆积在一起,把地面占得满满当当。车变成了蠕动的甲壳虫,在车流人流中慢慢地挪,挪到站点附近吐出下车的人,吞进上车的人,然后关上门继续爬。通常哪路公交车刚进入视野,要乘那路车的人群就开始骚动,一边快速判断车的泊位,一边移动双脚夹紧皮包做势准备,前前后后跟着车门移动。车刚一停下,人群蜂拥而上,长江后浪推前浪地往车里挤,门侧刷卡机“滴滴”作响,急速得像喘不过气来。挤啊挤啊,新上的人如秤砣般向两边砸去,把下车人刚腾出的缝隙夯实填满,直至再夯也夯不住空间来。后上车的那几位半只脚踏在车踏板上,身子却卡在门口。协管员奔了过来,把小旗往胳肢窝下一塞,狠劲地推,伴着“一,二,三”的号子,三两把把人塞离门的边缘,嘴里喊着,关门关门。门“嘎呦,嘎呦”喘息着往中间夹,遭到最后一位身体的阻档后艰难挣扎,协管员猛的一记“排山倒海”,门“砰”的一声关上。车晃晃悠悠喘着粗气上路了。
  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人手一张公交IC卡,上车时将卡往门口的机子上一贴,“滴”的一声就OK了。刷了卡就等于买了票,刷卡机会自动从卡里把应付的车费扣掉。挤归挤,文明依在。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着默契的共识:一涌而上面对车门时,按赶到的先后顺序上车。老人和孩子会被后面的人扶一把帮把劲儿。不过上下班时间极少看到老年人乘车,社会给予了老年人应有的福利和尊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老人们为不给交通增添负担,也主动避开了早晚乘车高峰。   现在的我已在“300快”路公交车上了。它环绕三环路行驶,沿途每个站点都是一条辐射线的起点,络绎不绝的人们通过条条辐射线离开或进入三环,走向城市或郊区的四面八方。
  浓烈的大蒜味儿汩汩从颈后淌来,我不禁皱皱眉、扭扭头,试图挪动身体躲开味儿源,可前后左右挤得密不透风,根本办不到。用手捂鼻,不管用;屏住呼吸,忍不住喘气时反而狠狠吸进了一大口。我的左脸前竖着一根金属杆,被个须发斑白的老人握在手里。老人的另一只手臂伸得长长的,用指尖触着两尺开外的扶杆。车“嘎呦,嘎呦”时快时慢行驶着,站立的身体在随势晃动。我绷紧神经窥视着棱棱角角的金属杆,防备着它与我脆弱的面颊亲吻。我往前挤了挤,离后面那位呼出大蒜味儿的小伙子远了些,拿杆子的老人就到了我旁边。我努力挺直腰杆撑住身体,给他和杆子留下小小的缝隙。车厢里很静,除了偶尔接打电话的声音和发动机的轰鸣声,就是移动传媒电视发出的声音了。时事新闻、交通路况、天气预报,吸引了相当部分人的视线。更多的人望着窗外或什么地方,两眼空洞无物地发呆,少许人则津津有味地看着外面的世界或车厢里的什么人,似乎在研究着什么。随着上、下车人流的涌动,我亦不停移动着位置,渐渐由中门向前门移动。腿、腰、臀部、胳膊和腿不时被身体或物件触碰着。被挤与挤人,碰人与被碰,在一平米站十来个人的情况下已见怪不怪了。在偶然与故意界限模糊的触碰里,不排除存在性骚扰动作的可能,除非碰到令人忍无可忍的,更多的被害者也就是转个身体角度或者逃开罢了。拥挤的车上还有一个常见的景致:传卡。时常有人没来得及刷卡就被人流拥离了刷卡机,待车平稳行驶后这人就会主动掏出卡来,请身边的人代为向刷卡机方向传递:“劳驾帮刷一下卡”,于是卡在人们头顶上从一只手转到另一只手,直到刷卡机前,“滴”的一声过后卡如法炮制地被传回主人身边,一叠谢谢和不谢的声音伴随着这爱心与公德的接力。
  被上车的人流拥到前门门口时,我下车的时候就到了。期间许多时候我不得不用右臂去抓住扶手固定身体,右肩上的背包无可奈何地处于未被保护状态,并不时被挤来挤去地在腋下蹭动。我所能做的只是时而悄悄漂一眼包,看看有没有伸过来的黑手。或许小偷小摸真的少了,或许首都的反扒力量太强,车贼们都闻风丧胆逃跑了,我的包至今安然无损。渐渐地,我发现乘车不带包或只带个腋下包的人真多。能不带包就不带包,把钱物证件贴身而放,轻身上车的感觉就好多了。
  上下班一到两个小时的车程,在这个号称首都的城市已司空见惯。很多上班族每天要把两到四小时的时间消耗在公交车上,用披星戴月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当众多中小城市的人众羡慕首都的高收入高消费时,许许多多的上班族们正痛恨着永远繁重紧张的生活节奏。他们几乎没有带薪年假,节假日得不到有效的休息;他们用有限的工资挣巴着辛辛苦苦的生活,那些高档消费和奢侈品与他们无缘。他们把自己的收入、健康卖给了单位、房子、车子和孩子,享受生活、享受生命成了难及的梦想。紧张与压力是这个城市大众生活的主基调。
  凌驾于工薪阶层之上带动高档消费的人群给这个城市抹上了灯红酒绿的眩影,让人想起了句古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是众多通往交通干线的小巷中的一条。六、七点钟的冬夜天已黑透,警察、城管大多已下班。借着夜幕的掩护,一辆辆三轮车、残疾人专用车、一个个背着、挽着、扛着大包裹的人聚集到这条小巷里。小巷黑黑的,光亮除了来自星星月亮外,主要来自旁边住宅楼里的灯光。
  第一盏汽灯在这条小巷亮起,汽灯挂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把上,一个穿着破旧的汉子从三轮车上取下一块塑料布铺在地上,然后直起身来去解三轮车上的包裹,将包裹里的鞋袜衣物摊到地上的塑料布上,须臾,塑料布和三轮车上就摊满了东西。凑前看看,一水儿的旧货。三、四成到六、七成新的都有。很快,第二盏、第三盏……零零星星的灯光在小巷里亮起,光源有汽灯、煤油灯、手电筒,偶尔还能见到京剧红灯记里李玉和手里提着的那种灯,简直是民间灯源大荟萃。每盏灯下都有个穿着寒酸的摊贩,更多的摊贩连灯源和三轮车都没有,一辆自行车或者两条腿两只胳膊一张后背一个肩膀就是他们将货物驮到小巷的工具。
  这些货物实在便宜,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如果你能侃价,一双六、七成新的品牌旅游鞋可能十元、二十元就能拿下。几乎没有吆喝卖货声,摊主一概瑟缩着身子呆在一旁,逢到有人问价才招揽生意。时不时有些同样穿着寒酸的人停下脚步蹲在地摊儿前,边挑挑拣拣边询问价格。有真想买的价格又合适,通常不费什么力气就会成交。
  走出小巷来到灯光敞亮的宽敞大道,眼前是衣着光鲜的人们和五颜六色的车流,让人长出一口气,好似刚从另一个世界里出来。那个世界藏在这个文明大都市的角落里,喘息着一帮帮艰难度日的人们。生活在这座城市夹缝里的还有那些大有干劲的70后晚期和80后90后们,他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个寄予期望和梦想的城市,用顽强不屈和野心勃勃给这座充满无穷吸纳力的城市带来蓬蓬朝气和无限希望。望着公交车上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面孔,听着耳边的哝哝乡语和不标准的普通话,你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首都是全国人民的,它是一列快速行进的火车,正日新月异地发展,有幸乘坐这列火车的你,惟有用更多的努力去生活,才不会被这趟列车所抛弃。
  抛却上、下班的高峰时段乘车就舒服多了,多半儿还会混到个座位。你会发现车怎么这么多、这么舒适。空旷下来的车厢给了你从容打量它的机会。宽敞明亮洁净的箱体,乳白色或淡灰色的内饰配上亮黄色的扶手杆儿和灰色以及黄色的座椅,看着坐着都那么舒坦。人多的时候你只能听到售票员亮着嗓门大声嚷嚷:“坐黄椅子的乘客请给抱小孩的让个座了哈”,现在你能清楚看到黄色椅背上醒目写着老弱病残孕专座。车厢中段等最好的位置椅子都是黄色的,整个车厢黄色椅子占了三分之一左右。相比于多少年前每辆车只有一到两个老弱病残孕专椅,还常有大老爷们儿堂皇坐在椅子上不给老人让座的情景,简直是天壤之别。再细看,你会发现供人们固定身体的扶手比八、九十年代多得太多了。那些从车头到车尾只有两根的扶杆被众多各个角度、各种形状或横或竖的扶杆替代,恰到好处地撑住了几乎所有站立之人的手臂。然后你还会发现车窗上普通的透明玻璃被特制的玻璃替代,玻璃四周环绕着一圈漂亮的黑点花边,雪花样从浓到淡散了开去。车头前的风档玻璃上方是电子显示屏,屏上的双语文字准确无误显示着行将或正在到达的站名。随着字母滚动,同样的内容正从喇叭里清晰地传出。尽职的售票员时而提醒着上、下车的人们注意刷卡,时而重复着喇叭里的内容报站,提醒着将要下车的乘客。
  偶有肩扛手抱巨大包裹的人乘车,一上就是一大帮,多是来京或返乡的民工。他们一上车就忙着把包裹往过道两旁缝隙里塞,其他人纷纷避让着腾地儿。售票员的招呼声响起来了:来来来,放这儿放这儿。一个鼓鼓囊囊诺大的编织袋被辗转提到售票员座椅旁,售票员弯腰努劲儿把口袋从栏杆下拖入自己座位旁。人和行李都安顿下来。虽规定超过一人位的行李要购票,但没人向他们追讨,人心是杆秤,面对这些为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却收入微薄的人们谁还忍心开口?
  乘坐公交车的我始终保持着缄默。车在行进,身边的人来来去去,我的思绪在飘扬。间或想起一些事,一些人,心头涌上些热流或酸楚。车窗外的风景亦在悄然变化,或是新建起一栋楼,或是新开了什么店铺,树木无声凋零,花草一夜萌发……偶有电话或短信进来我多半是听不见的,一切等下车见分晓。从走出家门、走出单位的那刻起,我只是大千世界里的一颗沙砾,被风吹向公交车、吹向要去的方向,被动接纳着、条件反射着我所看到、听到的一切。
  
于09年2月23日午
  
   [ 本帖最后由 酒儿 于 2009-2-23 13:18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