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风继续吹

2020-09-24叙事散文刘玉清
都说好人有好报,也不一定,这只是人们的愿望罢了。现实中往往越是好人日子越是过得不肃静。就像老赵,大家公认的厚道实诚人,从来遵纪守法,凡事循规蹈矩,你瞧这日子过的,那可真叫不容易。老赵其实并不老,只是少有心思拾掇整理自己,经常的衣衫不整,头发
  都说好人有好报,也不一定,这只是人们的愿望罢了。

  现实中往往越是好人日子越是过得不肃静。就像老赵,大家公认的厚道实诚人,从来遵纪守法,凡事循规蹈矩,你瞧这日子过的,那可真叫不容易。

  老赵其实并不老,只是少有心思拾掇整理自己,经常的衣衫不整,头发蓬乱,胡子拉碴,才四十五岁,看上去却像五十多的样子。

  老赵名叫赵四,弟兄四个,排行老四。他出生时,他爹的心情可不像今天我们在医院产房外看到的那些焦急中带着喜悦的父亲们,作为已经有了三个儿子的父亲而言,面对又多出来的一张嘴,首先要考虑的是吃饭问题,因此,名字也懒得给他起。好歹得有个记号吧,就按顺序喊他“四”,上学时,顺理成章地就“赵四”了。

  赵四家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吃饭的多,收入的少。老大都到成家的年龄了,一家六口还挤在三间土柸房子里。后来,生产队照顾他家,腾出两间牲口屋给大哥,好歹让他娶进了媳妇。二哥给人当了上门女婿。三哥初中毕业后去江西当兵,在那里找了媳妇,安了家。最后,家里只剩下赵四和两位老人。眼看着赵四也溜过了二十,到了成家的年龄,村前村后的闺女给他介绍的也不少,只是人家来家里一看就砸了,家里太穷,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谁家的闺女愿意过这种苦日子。寡言的赵四暗下决心,一定要想法挣钱盖房子,娶媳妇。

  一九八八年,经人介绍,二十二岁的赵四南下去了深圳打工,在一家压力罐厂做电焊工。赵四虽然模样长得憨,却天生的心灵手巧。一般人都是六个月出徒的活,赵四仅用仨月便能独立操作。半年以后,赵四的手艺在同行中脱颖而出,他不但焊接速度快,而且焊接质量好,从他手下过的活几乎成为免检产品。车间里个别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领导指名让赵四干。每个月下来,赵四的工资比同事多出将近一半。即便这样,当同事们结伴逛街打牙祭时,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推掉,他知道外面的灯红酒绿和他没有一点关系。他在这座城市的唯一任务就是挣钱。他所有的时间几乎都待在厂里,厂里管吃管住,每月的工资除了按时给家里寄去一部分外,其余的他都攒着,四年里他连一瓶洗发水都没舍得买。他知道他兜里的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四年后,赵四怀揣着一万块钱回到老家。那时一万块钱在农村可以起一所砖瓦到顶的大房子。赵四开始备木料,满怀信心地准备完成生命中的第一件大事----盖房子。天有不测风云,木料还没有备齐全,娘竟得了重病,送医院治疗一个月,人不但没留住,赵四的积蓄还花个精光。赵四盖房子的计划彻底落空。

  庄稼收了一茬又一茬,同龄人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唯有赵四像一棵不结棒子的青玉米,光溜溜地独竖着。 有人给他出主意,去云南山区领个媳妇,邻村几个条件不好的小伙子都领来了。赵四为之心动,对,去试试。

  赵四没有任何犹豫地向云南出发了。半月以后,赵四真的领回了媳妇。二十岁的大闺女,不但人长得水灵,而且手脚勤快,做事利落。来到赵四家后,一点都没有嫌家里穷的意思,三间土屋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赵四在镇上的工厂上班,她一个人在家喂着六头猪养着十几只兔,还种着七八亩地,耕种锄割的农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农闲时还去邻村的毛巾厂打工,一个月也能挣到一二百。儿子六岁时,两口子起早贪黑,全力以赴盖起了六间亮亮堂堂的大北屋。赵四上班的交通工具也由原来的自行车换上五千元一辆的摩托车。村里人见到赵四都说,你小子真有福气,捡了个又能干又好看的媳妇。赵四听了,也只是憨笑并不做声。他心里乐着呢,感觉自己好像掉进蜜罐里。

  如果生活能沿着幸福的轨道一路前行,我们也就无话可说。生活却总是变幻无常,猝不及防地降个天灾弄个人祸,重者要你小命,轻者送你地狱。二零零一年,麦收时,赵四媳妇从地里干完活骑车回家,在路上时天已黑,对面飞驰而来的一辆三轮车把她撞倒在地后,又逃离而去。赵四媳妇在医院治疗三个月,虽然保住了命,大脑却严重受损,不但基本失忆,而且换上恐惧症,无论白天黑夜都要赵四陪在身边,她才会安静,否则她就会疯疯癫癫,不识深浅,指不定会干出什么傻事。赵四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儿子要上学,老婆的后期治疗,赡养年迈的父亲,都指望着。他必须挣钱养活这个家庭,日子才可以继续。无奈之下,赵四决定带着媳妇去上班。   赵四得到单位领导同意后,开始了两人上班,一人拿薪的生活。每天早晨七点半之前,赵四用摩托车带着媳妇来到工厂。他在车间的空闲处用铁皮隔了两个平方,地面铺上泡沫板,他在车间干活时,媳妇就在里面待着。中午他从食堂买回饭和媳妇一起吃,晚上下班后再带她回家。年复一年,暑来寒往,在赵四上班的那家工厂,每天早晚夫妻两人双双出入的身影成为人们视线中一道熟悉的风景。

  不知道十年或者二十年后,当赵四没有了劳动能力,老两口靠什么维持余生?政府会不会给他们保障?他们唯一的儿子能否让父母善始善终?这些都是无解的,但愿好人有好报。

  风继续吹,日子还得继续。
[ 本帖最后由 刘玉清 于 2012-9-14 21:16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