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旧时夏日亦清凉

2022-01-07抒情散文冉令香
旧时夏日亦清凉冉令香晨  清晨是鸟儿唤醒的。天蒙蒙泛白,鸟儿们已在树梢开始了对歌晨练。好事的家雀儿“叽喳叽喳”,大清早闲言碎语一箩筐;浑厚的女中音“嘀—”,如母亲深情的呼唤;性急的毛头小伙儿“啾—啾啾”,一叠声催促,节奏都有些乱。“嘎—”,……
  旧时夏日亦清凉
  冉令香
    清晨是鸟儿唤醒的。
  天蒙蒙泛白,鸟儿们已在树梢开始了对歌晨练。好事的家雀儿“叽喳叽喳”,大清早闲言碎语一箩筐;浑厚的女中音“嘀—”,如母亲深情的呼唤;性急的毛头小伙儿“啾—啾啾”,一叠声催促,节奏都有些乱。“嘎—”,一个粗噶的男高音突然闯入,群鸟“忒儿”地飞到半空,打了个璇儿,落进另一棵老梧桐。
  “哐啷”,铁皮水桶轻叩在青石板上,笼住井口的那层淡雾激灵灵醒了,沉睡的老井张开了深邃的眼。
  “三山加一井,七十二道沟”, 这夹在几家山墙之间的老井已逾五百岁高龄,井绳常年摩擦,井口的石条已勒出道道沟痕。无需赘言,仅凭老井这特殊的资质,既可明白它内心所包容的世俗风雨和人情掌故。这幽深的井,天天面对嘈杂来往的乡邻缄默不语,心里却装满了家长里短、七零八碎的乡村生活;那上上下下的桶,轻松进入,满载而出,一通清水融化了沉甸甸的心事,一上一下,孰轻孰重,这井口的条石惦得分明。
  核桃粗的麻绳拴着水桶下到井里,“啪啦”一个卧鱼儿,水桶灌满,清幽幽的一桶拔出。长长的杨木钩担,颤颤悠悠挑着水桶离去。“叮叮当当”, 陆续聚拢来的钩担嘴、水桶与井台亲密问候,围着老井象开晨会。叔伯姑嫂、兄弟姐妹,问候嬉笑之声爽脆盈耳。夜里,谁家两口子斗嘴、抡皮锤的那点儿事,随着滴滴答答的水流漾出桶来,那些细枝末节也在水桶和钩担嘴的碰撞中描画得越来越细。兰花娘趁机扯住快嘴二婶说悄悄话,兰花的婚事象溢出桶的井水,清凌凌地盈透每个人的心思。一家女,百家提,热心人总会点透。几句玩笑,几声憨笑,一天的好心情从井边的晨遇开始。
  周围高大的杨、槐和梧桐们也感染了空气中流动的欢欣,“唰啦啦”全醒了,在润凉的风里舒展筋骨。一排排老屋,端坐在灰蒙的曙色中,一身不吭。谁家的看门狗,低低几声轻吠,那是对匆匆过路脚步的问候。
  东方的天幕正慢慢悠悠上演变脸的绝技。地平线上方,一抹淡淡的红晕,是水彩画大师在烟灰色底子上的率性一抹,颜色慢慢向上裀开,越往上红晕俞淡蓝灰色愈浓,及至半空已是深沉的靛蓝。浮在天际的暗灰色云朵象翻卷的浪花,转眼,那个亮亮的红球“嚯”地跃出地平线,放射状的光芒穿透云层,云朵似隔在半透明的玻璃罩内燃起的火焰。
  老井清静下来,井台上一汪水如闪亮的眸。
  胡同口,木门“吱呀”一声开了,兰花端了衣服出来,腰际的麻花辫一甩一甩,人就来到了井边。“吱呦吱呦”,钩担和空水桶一路闲聊,二牛“扑通扑通”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兰花抿嘴一笑,俯身刚把水桶放进井里,身后健硕的二牛抢前一步接过麻绳,三五抽拔出一桶。一双绣着鸳鸯戏水的鞋垫儿,趁机塞到二牛手里。
  “嚓嚓嚓”,兰花搓洗衣服的声音在井台边跳跃,二牛挑着水桶颤颤悠悠往回走,漾出的水滴淋淋漓漓洒落一路。晨阳打在湿漉漉的水桶上,一颗硕大的水珠慢慢滑下来,坠下桶底,迎着金阳一闪,光彩四溢。
  一缕缕浅灰色的炊烟漫过屋顶,与树梢耳鬓厮磨,又升到空中,淡了,散了。柴草在灶里燃烧的焦香翻出各家的院墙,在空中汇合,那是玉米秸、小麦秆、枯树枝们的会心交谈。刚下热鏊子的煎饼香、小米绿豆粥香,慢慢灌满了大街小胡同。
  雨
  闷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垂着脑袋拔草,脸涨得象猪肝。汗珠子“噗噜噜”摔到地上,流进眼角煞得生疼。好不容易钻出地头,把草筐装满,泥巴手抓一瓶凉白开灌进肚子,汗“唰”地冒了一脊梁。到处没有一丝风,庄稼叶子耷拉着脑袋,蔫蔫地挂满了尘土,象熬了三天三宿没合眼。
  天突然阴沉下来,远处一阵凉风“簌剌剌”卷过来,搅着淡淡的雨腥味。风住了,沉默半晌,一阵急风突然掠过庄稼,沉闷溽热被撕开条缝隙,浓墨般的阴云如怒涛翻滚。六月天,娃娃脸,说下就下。正在地里忙活的人,收起锄头?头镰刀,甩开丫子往回跑。“喀啦啦!”一个闷雷在远处滚动,震颤着大地一抖,一阵狂风掀过来,粗大的雨点砸到地面,泛起浓重的土腥味。
  雨,追着庄稼人的脚后跟说来就来了。
  哦,下雨了!“啪啦啪啦” 雨点敲打着房瓦、树叶乱响,我兴奋地扒着窗子向外瞧。那千万条冗长的雨线铺天盖地从天而降,织起一张天罗地网。转眼,雨花的奔跑和喧嚣湮灭了整个世界。
  无法在外面疯跑,我和弟跳到炕上扯开喉咙唱。这时,所有会唱的歌,泉水一般涌出喉咙,不管谁随便起个头,都有人抢着接唱。“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只这一句自我陶醉地出口,弟就安静下来,仰卧在床上看着房顶,想象白莲花的样子。那时,泰山西麓丘陵地带的老家,吃水要到三里路外的水井挑。家家房前屋后只长着无丝菊、步步高、指甲桃等泼辣耐旱的花草,而莲花这娇贵的水生花儿,只在《莲年有鱼》的年画上,向那条红鲤鱼抛媚眼。
  下雨了,父母也是满脸抑制不住的喜悦。母亲坐在门口的麦秸蒲团上,双手如燕翅上下翻飞,来回扯着细麻绳纳鞋底,嘴里哼着评剧《刘巧儿》选段,眼睛一会儿看看院子里急聚的雨水,一会儿笑眯眯地打量着炕上疯闹的孩子。父亲“嘿嘿”憨笑着,从姐的旧练习本上撕下一张,卷一支纸烟,深吸一口。浓浓的白烟慢悠悠地从鼻子、嘴里飘出来,包绕着父亲的头发,久久才缓缓散开。父亲盯着满院子奔跑、跳跃、盛开的雨花,半天才自言自语:“这场透地雨,正好插地瓜秧。”
  每逢干旱年月,给麦田、玉米地浇水时,家家户户不分昼夜轮流值班。往往近水楼台先得月,离水渠近的地浇水充足。当渠水到达最远的地块时,早已是强弩之末。那些山峦梯田,地瓜插秧、花生下种时,要到山洼里抢着挑泉水,浇了才能成活。每当上山插瓜秧时,父母都习惯地抬头看看如洗的碧空,希望能搜索出下雨的蛛丝马迹。终于,他们摇摇头,叹口气,挑起笨重的水桶,迎着毒辣的太阳,风风火火上山了。后面紧跟着稚嫩歪斜的脚印,瞬间就被扬起的尘土掩盖了。头顶烈日,脚踏滚烫的红土,干裂的沙土贪婪地吮吸着醒咸的汗滴。满满一大瓢泉水仅能浇三棵瓜秧。
  雨,将停未止时,我第一个光脚跳出屋门,“噗嚓噗嚓”踩着院里的积水,到树下忙活。我家西院墙根有棵老榆树,榆荚落地后冒出的榆树苗满院都是。选长势旺盛的好苗围栽在杨树、梧桐树周围。偶尔一两滴雨珠从树叶上滚落下来,凉凉地砸到小脊背上,全身直打激灵,额头上不久竟忙出汗珠来。雨天栽的榆树苗成活率极高,成长也很快,到秋后竟比我的个儿还高。为提高成材率,爷爷忍痛割爱,只留下最壮的一株和杨树、梧桐做伴。
  狂风骤雨后,处处沟满壑平。饱满晶莹的雨珠在清新浓绿的树叶上闪烁滚动,一阵微风扫过,又似阵雨“唰唰”坠落的快感。斜阳晚照,一架绚丽的彩虹飞架,水里树上又是蛙鼓蝉鸣的喧闹。
  夜
  接连几天的雨把胡同南头的池塘灌满了,明晃晃的月亮和一团团没有烦恼的云朵,漾着水波捉迷藏。蒲扇摇着风声左摇右晃,当油腔滑调两个大人像往常一样信马由缰地胡扯,夹杂着污言秽语嬉笑打骂时,董姥爷突然大咳一声,捋了捋胡须朗声讲了起来。
  嬉闹的人们慢慢安静下来,渐渐围拢在董姥爷身边。董姥爷兴致倍增,更加绘声绘色抑扬顿挫起来。左手轻摇蒲扇,右手随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挥挥洒洒,指指点点。讲到主人翁命悬一线的关键处,董姥爷突然一个定格,微眯的双眼猛然瞪圆,舞动的两手戛然而止。听众都伸长了脖子张大了嘴巴大气儿不出,急待下文。只听得老柳树上的蝉鸣,“咿——呀、咿——呀”聒噪不止,没心没肺;池塘里的蛙鼓,寻朋觅友左呼右唤,情意沉沉;一阵凉风自南而北,“胡啦啦”穿胡同而去,柳枝“唰啦啦”拂过头顶。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董姥爷莞尔一笑,卖了个大关子,“夜深天凉,回家睡觉,明天接着讲。”董姥爷不顾众人央求蘑菇,拎起蒲团,摇着蒲扇走回二婶家去了。此时月朗星稀,树影婆娑,人影团团。众人逐渐散去,我抱着凉席,拉着弟一气儿跑进家门,紧插门闩,把故事里那些让人浮想联翩的痴男怨女,统统关在门外。第二天晚饭后,着迷一样,早早抱着凉席到池塘边等候董姥爷说书讲古。
  至于董姥爷何时来我们鱼池村的,不好细细追究。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的夏天,后院二婶家的小堂妹出生不久,董姥爷就来帮着照看。我就常见他高高的身影在后窗里不紧不慢地晃来晃去。董姥爷和村里的老棉袄们真的不一样。老棉袄们的嘴巴上是硬查查的胡茬子,整日叼着长长的烟袋杆,陷在白腾腾的烟雾里,“吧嗒吧嗒”熬日月。董姥爷的那缕山羊胡溜顺,参差有序,精神十足。“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单说那玉娇小姐……”董姥爷一捋颌下的山羊胡,眯起眼睛,略一沉吟,言归正传。就因这缕胡须,我猜不出他的实际年龄到底是60岁,还是70岁?
  董姥爷的故事磁石吸铁一样吸引着村里的男女老幼,在那个干菜和米勉强果腹的年代,人们终日一身臭汗,满身黄泥,风里来雨里去,在田间地头艰苦劳作,精神生活相当贫乏。在整个村子不要说电视机,就连收音机也不多见,若能看场露天电影,那简直就是过节。那年月,往往同一个电影轮流在各村放映,不管夜多黑,路多难走,男女老少过泥沟穿庄稼地,跑出十余里路也要看,迫不得已还要看反面。最让人心焦的是等片子,如果两村同时放一部电影,片子传递不及时,一等半小时也是常事。那年寒冬一个夜晚,我跟着姐到外村看电影。电影散场后,闹哄哄的人群匆忙四散乱走,我慌慌张张和姐跑散了。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我又急又怕,边跑边喊,脚下一滑“噗通”摔倒。幸亏后面有人打着手电筒,一把拉起来,仔细一看出了身冷汗,我正好摔在井边冰窝里。
  如今好了,董姥爷来了,我不必在漆黑的夜里,紧拉着姐的手跑到别村看电影。我可以静躺在凉席上,望着满天星斗,找隔断牛郎织女的天河;拽着柳稍儿,想象莺莺月夜烧香;看着池塘月影,听伯牙鼓琴……
  那个炎热的盛夏在才子佳人故事里消逝,何其舒爽!
  2016-4-18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