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满纸珠玑醉秋风(外二篇)

2022-01-06经典散文
[db:简介]
满纸珠玑醉秋风
“余尝见南楼老人画此,无脂粉气,惜枝叶过于太真,无青藤、雪个之名贵气耳。三百石印富翁画。时庚申冬还家省亲,阿芝老矣。”我曾见白石老人的一幅石榴,上面题了这些字。先生的石榴画作颇多,或单枝或多枝,大多配以八哥、鹩哥、蜜蜂、蜻蜓、蟋蟀等鸟虫,画面清新艳丽,淡雅之气扑面而来。大多时候,先生喜欢画单幅石榴图,石榴硕大,红籽夸张,枝叶茂密,画面大气,造型独特,备受世人所爱。但老人画了此幅石榴,题了一些前人画石榴的经验特点,又题了自己垂垂老矣的句子,未免有些伤感之情。石榴本是寻常果树,在老人笔下却赋予了另一番含义。
我喜欢吃石榴,酸甜皆可,但最喜欢吃的还是甜石榴。酸石榴一般酸的有些过,哪怕一粒籽入口都能延伸到嘴里的每个角落。甜石榴可让人休闲沉静,酸石榴可让人感悟生活酸苦,浮想联翩。
我家里从未栽植过石榴树,甚至整个村子里也没有哪户人家刻意栽植。苹果、梨、杏、桃、葡萄等果树倒是栽植的很多,且能卖钱,也是一笔生活收入。当年石榴在集市上是见不到的,人们不会指望着石榴卖钱。立秋之后,万物萧条,石榴大红大紫已经成熟,便可采摘了。邻家摘了石榴,都会在胡同里挨家挨户分上几个,走亲戚时也会用四四方方的手绢包了,送过几个去。那时候,哪怕四五个石榴就能走趟亲戚,礼虽轻但情意重。邻家的老奶奶舍不得吃,便把石榴摆在供桌上,伴着香烛、神像,享受后人膜拜。如此放了一段时间,石榴皮失去水分少了些许光泽,老奶奶便拿下来放在枕头边上,伴着散发出的淡淡的酸甜之气入睡。石榴有没有安神之效我不得而知,但老一辈人却以此为例,代代相传。如此再过几天,石榴皮自行开裂,老奶奶才会剥开吃掉。
前些日子,突然看见街边有卖石榴的,有好几车且石榴硕大,通身红色,让人喜出望外。现在石榴园不仅成了人们游览观赏的所在,也能品味深秋采摘的乐趣,更是一种丰厚的经济收入。我买了许多分散给几位朋友,大都十分喜欢。
齐先生年轻时候,曾画石榴多幅,他的石榴摆脱了前人水墨的轻飘、萧条、散淡之气,而是红花绿叶墨勾,赭色石榴红色籽实,质感跃于纸上,令人垂诞欲滴。老人让画面上的石榴浑厚起来、生动起来、鲜活起来,更富有生活的感悟和情趣。他的画作,像院落里和着秋风夕阳,默默绽放的石榴,有一种宁静之美。这种宁静具有浓浓的烟火气息,是梦里故乡的呼唤。先生老年时,曾在一幅石榴上题旧诗:“战声连夜近城边,万物将来不论钱。果木何心伤劫后,啖来还似旧时甜。”画这幅作品的时候老人九十二岁了,技艺如火纯青,信笔拈来浑然天成。但题诗中散淡着一种人生的伤感。这个年岁,人的生命和艺术生涯已经步入晚秋,不免心生悲凉。但老人还是表达了一种伤感过后的坚毅,这是一种回忆,他在这种回忆中伴着火红的石榴安然入梦。
满纸珠玑火红一片,画面上的石榴伴着秋风,醉了诸多看客。



茄  香
江浙一带把茄子叫做“落苏”。我觉得“落苏”这个名字很好听,透露着南方人的文雅。后来看史料才知道,“茄子”与“瘸子”谐音,若碰上一位大舌头农夫叫卖茄子,很有可能变成叫卖“瘸子”。可偏偏战国时期吴王阖闾有个儿子就是瘸子,怕听大街上叫卖茄子之声,心生怨气与吴王哭诉,吴王怜爱有加,见孩童帽子上的流苏像落下来的茄子,便把茄子改成了落苏,并告知天下百姓。
在我家乡,茄子是家常菜之一,几乎春夏之交,家家户户都栽种茄苗。每逢集市,有农人挑了前后两筐茄子苗,也不用吆喝,只会蹲在一角抽烟等待人来。这时的茄苗郁郁葱葱娇弱可怜,有些弱不禁风。茄苗价格倒是不贵,人们用零钱买上三五十株,回家开垦几拢荒地栽植之后浇几次水,便很长时间不用照看了。反苗之后,茄子生长迅速,收麦季节,便开花结果可以食用了。
父亲喜欢吃烧茄子。这个做法比较简单,也很容易。无非把油烧开,放入花椒大料酱油,倒入早早切好的茄子方块,然后用大火爆炒。半熟时,放青辣椒,香气立刻氤氲了整个厨房。烧茄子离不开辣椒,两者颜色、味道相互搭配,是乡间难得的美味。有时田间不是很忙,家里也会炸茄盒。茄子切成薄片,两片之间放进拌好的韭菜陷,裹了面糊油炸。家里油少,一年做不了几次,所以茄盒成了一种奢侈菜肴。当然,最简单的做饭是蒸茄子。母亲在蒸馒头时,把茄子切块放油盐葱末辣椒,蒸熟即可食用。蒸茄子虽然简单,却有一种淡淡的田野清香,入口即化,令人倍增食欲。
我们这里多为圆形茄子,像椭圆形、梨头形的近几年才在集市上见到。圆茄子形态憨厚可掬,内外有些发硬,深紫色外皮上像是有一层油膜,落水成珠。这种茄子口感好,产量高,很实惠。椭圆形和梨头形的皮薄松软,适合做糖酥,很是稚嫩,滑而不腻。茄子独有的香气令人陶醉,若加点老酒,则令人沉醉。
我见过八大山人的一幅茄子图,画面上只有一枝几叶,孤零零一枚墨色茄子,有乡野味,但透露着孤气与悲气,让人感觉很怪。而齐白石先生画茄子,或是水墨或是紫色用笔进行表现,墨色与香气力透纸背。他有一副茄子图,画面中四个茄子分成两组,均为紫黑色、卵圆形的矮茄。上方的一只茄子歪倒着,顶端还带着一片叶子,下方的三只茄子均呈立姿,通过每只茄子不规则的形状显其变化。整幅以没骨法为之,率意草草,色彩简单,却极见其憨态和情趣,实有朱彝尊《咏茄》诗之意境:陇上紫瓜好,黛痕浓抹,露实低悬。先生题写“他日自知蔬香”等句,可见也对茄子情有独钟。
寒秋临近,万物萧条,茄棵也随着节气来临枯败了,霜气过后,更显凋零,没了昔日的精气神。用“霜打的茄子”形容一个人,自有一番道理。茄子经霜打之后,通身起斑干瘪,失去了风华色彩。这时候尚未成熟的茄子,也就不适合煎炒烹炸了。不过,这种茄子却适合腌制,待到盐水通透之后蒸熟即可食用。
不过,霜打之后的茄棵也有用处。北方天寒,容易冻手冻脚,热气上升之时则奇痒难耐。霜打之后的茄棵截成段用沸水浸泡,早晚洗之,有绝佳功效。


狗  尾  草
狗尾草多见,之所以多见是因为平凡。幼时在老家,养兔子、养羊、养牛,狗尾草是很好的草料。原野的坡上,小河的两岸,都长有此草。狗尾草尚未吐蕊结种时,周身碧绿,鲜嫩的很。
我家里养着二十多只长毛兔,能剪毛换钱,抛去家庭开支,还能支付我和妹妹的学费。所以,喂养兔子的重任自然而然落到我和妹妹身上。放学之后背上草筐,准备两把小镰刀,欢快的奔向田野,成了我当时最大的娱乐方式。狗尾草很好收割,草茎比较细也比较脆,抓一把不用费力。我那个年龄,做起事来最容易分心,往往割几把便把注意力放到树上的鸣蝉飞鸟、草丛里的蚂蚱、螳螂、河中的小鱼、小虾身上。放下草筐扔下镰刀,或是扑蚂蚱,或是抓小鱼,把割草喂兔子的事情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狗尾草在我手里也有别的用处。它的绒毛较长,上面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种子,下端则是一尺多长的草茎。逮住蚂蚱或小鱼之后,我让妹妹用狗尾草穿起来,挂在草筐上,倒也蔚为壮观。夕阳将要落下去的时候,草筐上已经挂满了长长几串了。我们蹦蹦跳跳着回家,父母见了草筐,发现狗尾草割的不多也不会生气。
我发现,那时候父母对待孩子特别宽容,很少打骂,由其任性疯玩。蚂蚱或是螳螂从狗尾草上弄下来之后可以烧着吃,满肚黄籽十分清香。若抓的小鱼较多,父亲会帮着收拾干净做一碗鱼汤,当然是鱼少汤多,非常清淡,但也是一种美味,一家人都能品尝几口。这种日子虽然单调却有滋有味,令我常常记起。
狗尾草晒干之后,一般会当成做饭烧火时的引料。这种草柔软易燃,一根火柴就能燃起一堆,再放上干硬的柴火,能烧一锅饭。后来我读资料知道,狗尾草也能代表爱情,是一种浪漫之草。据说,它象征不被人了解的爱,却可以为之默默付出。古人两情相悦时,会把三支狗尾草编成麻花辫状,遍成一条,然后根据手指大小弯个圈打成结,代表私定终身。
狗尾草竟有这番意境,着实让人惊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