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砥砺与提升 ——2014年9月至10月新散文观察论坛部分散文之解读(王克楠)

2022-01-05经典散文
[db:简介]


                                砥砺与提升 ——2014年9月至10月新散文观察论坛部分散文之解读

                                                    文/王克楠
  
  发这个评论之前,先做一个前言,即是“我的论坛观”。提要:有的时候,觉得去论坛好像走亲戚,和睦的亲戚愿意走走,张牙舞爪的敬而远之。网络是一个交流的好平台,尽管有些大作家对网络上的作品不屑一顾,网络上的作品依然茁壮成长着,构成了一种文学存在。笔者从2004年上网,网龄恰恰十年,陆续去过“新散文”、“散文中国”、“年轮”、“西陆”等论坛,并且和人一起办了一个“诗梦文学音画网”,劳心劳肺,乐而不疲也。在当前依然“存活”的纯碎的散文网站里,我最看好“新散文观察”,这里没有喧嚣和吵闹,没有自以为是的老子天下第一,有的只是精进和宽容,来这里的作者大部分有自己的一份谋生的工作,谁也不靠挣稿费吃饭,但是愿意把业余时间投入到写字里,“新散文观察”就是这样的一个好的互相促进的平台,静静地写自己的,同时不忘记给这里的新老朋友一份砥砺。
  笔者从9月19日抵达内蒙古的老父母身边尽孝,同时参加外甥女的婚礼,一走两个月,未能参加新散文观察网站朋友的文字交流,回邯后又忙于其它事务,从上周开始才静下来读朋友们的文字,甚为亲切。第一篇读到的是端木赐的《谜》,端木赐是一位年轻的医生,但他的文字才华令人生慕。端木赐不像鲁迅在医学这里打了一个擦边球,而是扎扎实实地做医生。医生是给人治病的,在我的感觉里,端木赐的文字像是药方,也是可以给人看病的。《谜》透露了这一点,为何又能当医生,又能看病,因为身在曹营心在汉,有文字可证“我飘在急诊科,像个游手好闲之徒,心不在焉的想要把自己当做一株植物,摆放在精美的花瓶里。”有大气的散文都有世界观的味道,他的散文里就有,因为“这些事情都让我坚定地相信,这个世界充满了意外和无常,厄运随时有可能降临在我们身上。”在这篇散文里,有很都优秀的插叙,比如M老师带作者参加一场讲座,讲座现场那种近似歇斯底里的疯狂,呈现了人性可怕的那一面(无数的传销也是证明),证明了人类被一种理念洗脑是多么地容易,几年,几个月,甚至几天就可搞定,从这个侧面也说明,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多么地脆弱,而这样的脆弱是谁造成的?
  《谜》这篇散文引进了一个新人物——        M老师,这位老师是医学专家,这位老师对本专业有着惊人的爱好,“M老师异常和蔼,她并不介意我时常冒昧到访。”作者就有机会观察老师,其实是观察人性之一种。老师十分小心地按时服药,好像药物里有属于她的健康。作者十分小心地介绍老师,就像一位医生用手术刀解剖一种现象,“蒸玉米,蒸排骨,蒸米饭,外加蔬菜汤,低脂低盐,高膳食纤维,符合人体膳食需求。她的食谱和她的人一样,充满了节制和力量。”“M老师家中有一个金属箱子,里面装着一套精密的仪器,据说连接身体,接通电源,就可以知道身体中所有的营养素含量。我觉得这很疯狂,她简直是要解构自己的身体,把肉体都还原成了数据和能量。”是老师对营养的高度注意。参与阅读的读者不会以为这位老师神经质,是我们的食品卫生已经坏到了极点。对于生活的忙碌者来说,作者的定位是“我没有药片,没有工作,没有信仰,我像是一个离群索居的异类,贫穷又无力。”这样的定位恰恰是自由主义者的定位。人,首先得让自己自由起来,才能看得清黑道白道很多正常的和非正常的东西。
  窦宪君的《零活店》发在10月5日,这个时候我正帮助老父母输液。老父母下不了楼,请呼市来家里输液,那个护士的名字叫“二子”,有一双灵巧的手,像我的老父亲的血管这么隐秘,她都能从深沟险壑把血管找出来,然后安稳地插进一根银针。与端木的长散文比起来,宪君的这篇简直像生活的片段写真,写的是作者发的一篇散文对灵活店主的感动。生活里会偶尔有这样的感动,不但感动了别人,也感动了自己,我想,这正是所谓的“正能量”吧。作者对生活是感恩的,“每次去邮局取稿酬,我都由衷地感谢我身边那些值得我写的人,可以让我以写字为生。”这样的好心态带来了幸福感,因为很多人不是感恩,而是觉得生活亏欠了自己。还好,宪君是生活的知足者,两个多月没有交流了,祝你幸福地耕耘下去,收获下去。
  深之海写了亲情——想起爷爷。爷爷是昨天的爷爷,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短暂得只能记住很少的一部分,这部分里就有亲人。这篇堪称“千字文”的散文是从爷爷的细节写起的,这个细节就是一张弩子的制作过程。弩子的器物,散文如果之间器物不见人,就会变得迷离。作者的爷爷告知孙子,“这弩子,只能对空处发射,不可以对着人,也不能对着猫啊狗啊这些活物。他(它)们知道疼呀!”这几句话虽然短,也使我有了一些感动,因为我们国家几十年里的“子弹”一直是冲着人发射的,我们国家倡导的不是和谐哲学,而是斗争哲学。深之海的这篇散文是标准的叙述散文,叙述离不开描写,描写能力怎样,考验着一个写作者的写作功底,他无疑是有功底的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视亲情的,可是,亲情在“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各种各样的变异,这篇朴实的散文应该对日趋变凉的亲情有一定的“拨乱反正”作用吧。
  张艳庭的《解剖城市——关于城市的人文批评》是大制作。如果展开剖析的话,这是一部散文集,是城市观察的电影院,是借助于散文来呈现一座城市的秘史的。因此,不读原文,只读题记,就一种勃勃气势。《城中村》是打头的第一篇,第一段就是很宏伟的议论,很是高屋建瓴,颇有大论文的风格。作者为了说明城市和乡村的关系,用了深圳的例子,用了上海的例子。在《广场》里又叙述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因为太重要了,因此作者下结论说“虽然广场的功能存在着很多争议,但一定程度上说,广场仍是一个城市的中心。当然只有一个特例,那就是天安广场既是北京这个城市的中心,同时也是国家政治舞台的中心。”对电影院视作“梦的工厂”是作者所赞成的,对于电影依然在商品经济年代吸引人的眼球是赞同的。“电影院因此呈现出一种截然相反的景象:一边是正襟危坐,刻板说教,一边是搔首弄姿,百般勾引。它们展现出了电影院的人格分裂,展现了一个小县城的文化分裂,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分裂景观。”县城里的电影院关门了,这样的分裂却是继续进行着。
  “超级市场”是现代化的产物,自然进入了作者的笔下。作者论述了超级市场和自由市场之关系,“超级市场里,商品的摆放一定不能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划分为几大区域,各个区域内货物摆放得都井井有条。”“在市场经济时代,顾客的身份发生了明显的转化:不仅由客体转化成了主体,而且成为了上帝。”使人想到,顾客在购物时成了有限的主人,能否在做人理念上成为主人呢?商品经济时代还强化了广告功能,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像广告更能表现“谎话说了一千遍就是真理”了,广告,虚假广告,比任何东西都能腐蚀人们的心灵。作者在文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广告的“侵略性”,还有人们对广告的麻木性,一如民主,民主又不能吃,又不能喝,能给生活带来什么呢?很多民众是麻木的。作者说“在广告中,人类所有的情感几乎都可以用某种商品来代替。这正是商品社会物质至上和消费主义滥觞的典型症状。”这是有源头的。作者一边论述这样很宏伟的理念,一边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做解释,就使得这部散文集有了知识分子的体温。
  浅月依然散文《寻找一个发音的正确汉字》起笔很平淡,但是读来似是战斗的檄文,因为它的内容涉笔到了民生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医保问题。文中有女主人的人物素描“一身款式过时的运动服,陈旧的深蓝使她的脸色更显灰暗。额头有皱纹,眼角有皱纹,鼻翼到嘴角也有深刻的纹路。”有女主公的诉苦,作为小区的保洁员,她的工资刚开始是200元,后来长到600百元……还有作者的感受,“我低下头来。疾病和贫困,像两团幽冥的魔鬼之火,一但相遇便会熊熊燃烧,肆无忌惮地把家庭的每个成员剥裂得痛不欲生,炙烤得欲哭无泪。”当然,最为犀利的是女主人的倾诉,“俺老汉儿是一辈子恓惶的受苦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没得任何本事。能动弹干活的时候,对社会没功劳也有苦劳,现在没有劳动能力了,就成了社会的拖累?这就不该让他活着了?政府就不伸手拉一把了?这我不xǐ的,可我xǐ得国家是让老百姓好好生活的……”,这样的倾诉不仅是说给政府的,也是考量着每个人的同情心的。作为散文,一般人说起,总是容易想起形而上的风花雪月,而每日必须面对的惨淡的人生也是不应该忽略的,浅月依然朋友带了一个好头,向浅月依然致敬!
  吃饭还是吃出文化来,是本事。读了梦中什刹海《喝豆汁儿》深有体会,首先是浓浓的北京味,即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味——京腔。当然,一个地方的文化味也可以从反面理解,即使——油滑,一些人感到有些北京人说话有些贫嘴,即是。但是,贫嘴的北京人不是正宗的北京文化人,这是一个重大的区别。很多人读过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以及《茶馆》正是正宗的北京文化味。还是回到梦中什刹海《喝豆汁儿》,这是一篇怎样的文字呢?作者是按照自己的经历向读者介绍北京的豆汁,食品里就有了人间的沧桑。“据说当年张作霖到了北京要尝尝土特产,底下人弄来豆汁儿,张大骂用刷锅水糊弄他,你跟他较什么劲啊。”北京话幽默而且带响,从这两句就可以琢磨出味道来。在笔者看来,北京人是没有悲剧的,只有喜剧,即使是死人这样的事情,也能用平平常常的语气说出来,“十年后,听同学说,“三姑”在一次家庭纠纷中死于亲人之手,当时已是古稀老人了。”作者从豆汁里吃出了家的感觉,是的,家的感觉往往是从食品里呈现的,是舌尖上的家乡。读者可以从作者的叙述知晓“当年南城的民风习俗、待人接物、词汇音调和我从小生活的北城有着很大的差别,一句话,少了北城的书卷气息,却更民俗化,更接地气,更像我潜意识里王大观画的残冬京华图。”老北京的南城和北城是有重大的区别的。老北京话还注意炼字“这也难怪,老北京大多被发到四环五环外边去了”,这里面的一个“发”字就很耐人寻味。此文还有浓浓的解构氛围,把慈禧太后的头顶的光圈抛开,让她返回一个普通的北京胡同妞儿,就有了几分的本真。“说下大天来,豆汁儿不过是街头巷尾的贫民食品,再怎么与时俱进也闹不出圈去,顶多是在咸菜上下点工夫”,政治辞令经过老北京话的消融,褪去了神话,只有生活的真实,而生活里的人们“还有个提高豆汁儿档次的法子,就是精心去熬制,可谁愿意下这个功夫呢!”结尾一句点出了时代的浮躁的众生相,难得也。
  梦中什刹海还写过了一个关于吃的散文《炒麻豆腐》,开篇即幽默“麻豆腐被捧成了神药,去毒除燥祛暑清热健脾开胃,男人吃了温阳女人吃了减肥,老头老太太吃了软化血管降三高,从梅兰芳到西太后都喜欢,您要是不吃简直没天理。”这样的大呼隆的宣传,乃为中国特色。如何化虚为实,作者通过一篇散文下了功夫。“据说旧时北京秋后就有推车或挑挑子卖豆汁麻豆腐的,大酒缸也会预备小碟炒麻豆腐当渗酒的小菜。因为价钱低到几乎是白给,深受下层民众的欢迎,赤贫的家庭甚至拿吃一顿羊油炒麻豆腐当奢侈的事儿!”麻豆腐本来是磨绿豆的下脚料,是地地道道的民间食品。民以食为天,国人的智慧首先要反映在吃食上,北京人也不例外,尤其是老北京人,虽然生在皇城根,但是紫禁城内外的膳食有天壤之别,因此,才催生了麻豆腐这样的民间食品,“炒麻豆腐的精髓在于巧妙搭配之后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羊油的膻味和麻豆腐的酸馊互补,能得到一种全新的鲜香;略带嚼头的雪里蕻和青豆与麻豆腐入口后似有似无的口感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正是这种绝配给了人别致的刺激”。说到老北京人的性格,其实作者已经说得很周全了,即“看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打杀,看惯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折腾,看惯了制造冤案再平反昭雪的翻云覆雨,看惯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指鹿为马,北京的老百姓不得不压抑了对国事的热情,把精力放在琐碎的生活细节上。养虫票戏坐茶馆,熬鹰架鸟泡酒缸,吃个小馆逛逛小市,成就了独特的消闲方式。”其实,这篇散文的精髓也在于此,只是写文的作者是高手,没有开头就国家大事大事地招人烦,而是逼近结尾处抖出了散文的内质,正是此地无声胜有声,隔山打拳亦有动静也。
  张复林的《猫头鹰为什么要撞死在山头》是一篇很深沉的散文,在寻找原因,且不说文字的轻灵,文字的背后有“社会”,一篇文字没有社会内容,仅仅是心灵的舒适,还是不够的(尽管舒适也是不错的)。内容涉及敏感的搬迁问题(主要是政府敏感),使人想到了那个三峡工程,那个工程搬迁移民了多少人啊,工程的经济效益看不到,给自然环境的带来的极大破坏,大家看到了,还有战争年代的隐患等等。文中涉及的工程也是开发商和政府一起做,官员和商人结合到了一起,就有好戏看了。政府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向前看”的,丝毫不考虑民众的恋家情结。政府强迫民众过“新生活”,也不管民众愿意不愿意过那种楼上楼下的生活。文中所说的“命”不是一般的算卦的命,另有一番隐喻。现在的政府只要求民众有“觉悟”,他们自己一点也不觉悟,时代是弊病也。此文的艺术氛围极好,尤其是猫头鹰撞击山崖的动作,令读者读之难忘也。
  彰义门的《白纸坊情事》是为老北京的一个街道写志的,把志写成散文的样子,不仅是创新,而且亲切,因为它很真。当然它叙述的是“过去时”,是老年代的老事情。说老也不好,第三章写的是1957年,这年是反右年,反右对老街道老街坊震动不大,因为这里是民间,百姓对政治上的事情并不敏感,人民日报上的《工人说话了》也不是白纸坊的工人。这里的工人造纸工人们正在一场大火焦虑,这年牵动街坊们的心的是一场人命案,一对年轻人死了,不是被杀,而是迎着火车头跑,被撞死了。至于原因是这样介绍的,“听说是小伙子过年回老家,父母给他订了亲,大队书记的女儿。退亲,得罪人。会招来是非。同村乡亲,爱恨情仇,辈辈相传,事比天大。和菊子分手?无情郎、负心汉,一辈子心上压石头。倘若菊子三长两短……。菊子铁了心,嫁定了他。于是牵着手一生相爱。”爱情在民间,就这样刚烈,令人唏嘘。彰义门先生的这个系列散文不在他写了什么,而是尝试用散文方式更近距离地贴近人烟的一种尝试,祝福先生。
  彰义门的《北京特色胡同旧事》也是一篇很有特点的文字,因为写出了北京的生活的另一面——妓女生活。妓女的生活,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都是边缘化的生活。可是,文学艺术偏偏产生在边缘化地带,围绕妓女生活的名作层出不穷。他写的这个散文是老北京妓女生活纪实,虽然没有一对一写出妓女的命运,但是还是勾勒出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作者很熟悉插叙这样的方法,对中国历史是名妓非常熟悉,因此举了她们的例子,尤其是对老北京的红灯区进行真实回放,“如果说得超脱些,性交易是幕布,幕后另有生意。休闲娱乐、吃喝餐饮、住宿歇息、商谈议事。这里都可进行,设施配套,功能完备。”这样的文字属于第三人称叙述,作者本人的喜怒哀乐很难渗透出来,有点像茶馆里的聊天,或者是四川茶馆里的摆龙门阵,如何能在行文里带出个人的观点,值得商榷。
  还有很多的作品,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不能展开来读,但是印象深刻,如楚些的《城市宠物》十分幽默地写出了古城开封的一道现代风景,他的全开放的势态带出了一种智慧的含量。不由令人想起民国年间梁实秋和林语堂先生的幽默小品来。再如文河先生的《平凡的事物》在那么短的文字里蕴含了那么广阔的内容,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东方之美,这样的美,我在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里品读过。围庭先生的《高邮饭店》有汪曾祺散文的风骨,写一个地方饮食,不温不火,像是艺术品一般去打量,吃到嘴巴里,滋味渗透在心坎里,比那些故意扭捏地写风花雪月的散文不知道要好多少倍。马卫巍的《载满的村庄》很安静地写了一个村庄的风情以及记忆。黄孝纪的《油榨坊》有一种无以质疑的画面之美,这样的美冲击人的眼球,令人读之难忘也。
  还有,欧阳杏蓬的《面对死亡》写的那么坦然,死亡不再是可怕的事情。孙梦秋的《白日梦》写的神奇和迷蒙,令人思索,梦本是人潜意识的东西的流露,清醒后琢磨一下,很有意义。贾志红的《桉树林》从表面上写的是非洲的风景,其实写的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曲曲的《我的上海时光》近距离地放大了一个年轻人在上海的谋生艰辛,将心比心,不仅有自己的艰辛,也有他人的艰辛,散文的风格近似聊天,但那种真实感还是震撼的。马半丁的《江上漂》是他散文的新高度,里面写的三个人,个个鲜活,写出了人物的精气神,这么短的文字能做到这一步,不容易了。陆荣斌用几乎是原生态的叙述丰富的“咏物散文”的内涵,《它们再也变不回石头的样子是很耐读的。舟生的《清明回忆我的爷爷》有鲜明的个性,这位爷爷不是老革命,也不是勤劳一辈子的老农民,而是一位有特殊家庭背景的民国时期的教书先生,“四九年以后,爷爷的两个兄弟,一个被处决,一个被捕。”写这样的爷爷是有难度的,但是作者按照真实性的原则,写出了一个特殊的爷爷,令人感叹。
  该留一小段写写对河北老乡的散文的感觉啦,宁雨的《滹沱河,日落时分》也是有画面之美的,美得产生了痛感,这是难得的,也许你自己都没有发现,你的这篇短散文十分善于用光线,不同的时间光线不会一样,你已经表达得很好,最难得可贵的是心理光线,十分开放地表达,具有“静静的顿河”之美,如果说有不足的话,那就是痛感不够,如今的滹沱河很难看到这样的风景了……刘亚荣的《七步沟之行》写的是我所在城市的西部山区的一个风景区。这个地方我是去过的,还写过一个“美文”,老乡的这个散文发散得很开,文字也安静了很多,寻找生命之根,是每个人的愿望。文字的精炼程度也高了许多,但是还是犯了一个忌讳,也是河北散文普遍存在的问题“路子不野”,按部就班的叙述,不温不火,不左不右,那种热辣辣的生命活力出不来。杨柳小调的《母亲,请你用半个身体爱生活》使得我感动于浓得无法化解的母女之情。
  好了,拉拉踏踏地把懒婆娘的裹脚裹到这里,不能再裹了。一篇散文写出来,不同的读者会读出不同的风景,被评论家评论往往是可笑的事情。可是,作品写出来,没有评论,就不会有争鸣,没有争鸣,就不会有进步。“新散文观察”虽然安静,但是到这里的朋友总是想进步的,克楠拉拉踏踏写的这个东西,但愿能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引起争鸣的作用吧。
  在这篇长文里评错了的和因为篇幅有限,没有评到的,请多多原谅,克楠所言只是一家之言,不是权威,对一篇散文没有“定海神针”的作用,但本人血管里的血是热的,希望论坛的朋友们进步,再进步!
  
                                                                          于2014年11月7日结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