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2021征文支持帖】 小世界

2021-12-31经典散文
[db:简介]
      去南京江北暂居,说是休假,其实是我手头有急“活”,是带了私人写作任务的。而一个月后的某个下午,有点魔幻,按有关方面安排及所示,我已经在了杭州创作之家,其位置,在杭州市郊,灵隐寺侧,西子湖畔,非城,非乡,换言之亦城,亦乡,这于我,刚刚好,太“城”,吵;果真乡下,果真过不惯,而这儿,刚刚好,自觉这才真的是“休假”了。转身发现,城也好,乡也罢,地域仅仅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我手头的“写作任务”已煞尾,因此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再无烦心和搅扰,电脑兴许都不用打开的。完完全全,置身于事外、世外,虽非若武陵渔人所误入桃花源,阡陌纵横,鸡犬相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却也是在了无以辨别城乡一个不同的自在小世界。

    南方特有的做工精致的双扇门打开来,便敞开来一派门前的百亩茶园,依山梯次蔓延至“北高峰”,其间杂木葱茏,矗立很多粗壮葳蕤的大树,大团大团的浓绿,是南国阳光、雨水如瀑的充沛,宏大叙事般,有樟、柳、松、乌桕、枫香、银杏、水杉等;空气里都是负氧离子,洁净、清新,有香气,时有山岚和云雾缭绕,有氤氲气;茶,毋庸说,自是“西湖龙井”了,而且有绿色牌子标明,为西湖龙井茶叶“基地一级保护区”;门前是一条东西向的路,不宽,刚好两车道的样子,左去山间灵隐寺,很近,求诸修身修心,自我加持,精神涅槃;右去城里西湖,稍远一些,能艳遇西子、白蛇,或苏小小,自然是俗世的美梦和妄图了。

    “创作之家”的整个建筑格局不大,当年是准确丈量过的,占地一亩一分一厘。此最早是杭州一孟姓商人的房产,门头匾额还在,上刻金文体“孟庄”二字,是为遗存和见证。到了1955年,可猜想,或不可猜想的一些原因,被作家协会购买,价格为二千五百元,现在可是有人给开价上亿元了。有资料显示,当时我们国家照仿苏联,实行军衔制,同时在全国地方上对应实行行政级别工资制,其中元帅级的月工资四百来元,大将三百来元,以此类推,正处级不超过两百元,普通干部更少。有统计说我们河南在1955年,在岗职工平均月工资34.08元。你别小看这点钱,当时物价水平低啊,三四十元,精打细算,可养活五口之家哩。

    无论工资还是物价,如何衡量,显而易见,当年作家协会是有钱的,或者说是很有钱的了。这大概缘于国家对文艺的支持和重视,因此传说中那年代的作家们也有钱,不仅衣食无忧,且可称得“荣华富贵”。按当年全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状况,作家们的稿费和版税,就显得很高了。重要的是那时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匮乏,文艺产品类别少,品种单一,文学杂志和书籍,各种体裁,诗歌、散文、戏剧、曲艺、民间故事,尤其是小说,如《暴风骤雨》《林海雪原》《红岩》《红日》《青春之歌》《创业史》《红旗谱》《破晓记》《野火春风斗古城》《小二黑结婚》,还有外国文学,有高尔基、契诃夫、伏尼契、巴尔扎克、奥斯特洛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肖洛霍夫、拜伦、普希金、罗曼·罗兰等,在新华书店,在市场上,这些书,都畅销、大卖、火爆,且激情、感人、好看,为全国读者所痴迷所疯狂追捧和传阅。很多作家,如知名的巴金、冰心、张天翼、丁玲、赵树理等,他们的政治与经济待遇相当优越,工资定的是文艺级,高的如文艺一级,每月能拿到三百五十多元,或者更高,相当于军队中将或少将的工资水平,文艺三级也能拿到两百元以上;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但他们很多人都主动宣称并放弃国家工资,全部靠稿费生活,不用说,经济优越,生活就优越,金钱自由,人生也相对自由,都过得很好,衣食无忧,荣华富贵。你想不到,当时的一部长篇小说,三四万、五六万甚至七八万稿费,都属正常。作家刘绍棠,13岁发表作品,16岁即1952年,发表小说《青枝绿叶》,当即被《新华月报》转载,又被编入高中语文教材,少年成名;17岁出版第一部小说集,18岁出版第二部小说集,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用稿费购买了在中南海附近的一处小四合院;21岁,即1957年,刘绍棠创作完成长篇小说《金色的运河》,在《人民日报》刊登出版广告,首印10万册,稿酬可得三四万元。这是什么概念,这对于普通百姓,就是天文数字,想都不敢想。再说丁玲,胡乔木、萧三、艾思奇,还有毛主席都亲阅其初稿并大加赞赏的她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1951年度“斯大林奖金”,奖金折合人民币33770元,丁玲转手就捐献给了全国妇联儿童福利部,那慷慨,那气度,那风范,不可比。一些个大作家,老舍、张恨水、艾青、吴祖光、周立波、马烽等,基本都有私宅、园林、别墅和北京四合院。有资料说,胡风用3350元,在北京买下地安门内的太平街甲20号院;诗人田间花5000元,买下后海北沿一四合院;带头不在作协领工资的赵树理,买下王府井霞公府5号四合院,花了10000多元。这似乎都还比不了丁玲,她所居住的多福巷16号四合院,按其家人描述,偌大一片,有十几间房子之多,包括多间卧室,书房,两个客厅,秘书和女工住房,以及锅炉房等。你瞧瞧,那时的作家活得既声名显赫,又富贵优雅,有派、有范儿、有尊严,有生命价值,有生活品质,影响到社会,弄得很多人,尤其是孩子们,都想长大了当一名作家。

    那么今天,可以回过头来说了,我们曾有一个时代,一个生活和梦想都极其朴素的时代,作家是偶像,被崇拜,有光芒,成为一个古老国度的气韵,一个新生国家的风尚。经济尚且贫困,但精神阳光普照,充满激情,欣欣向荣,有力地朝着某种崇高理想迈进,所有人的笑,写在脸上的那种易于满足感,都单纯得不含私心和杂质;每一部戏剧、电影,一台文艺节目,一本中外文学书籍,都看得我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那时代很远了,时间、世间、人间,如白驹过隙,如过眼烟云;东流到海不复回,朝为青丝暮成雪;如传说,如假说,如那位无奈满含惋惜和抱憾离去的孟姓商人,近在眼前,远在天边,连我都老成“老作家”了,也来杭州休养了,而那时代的作家带着他们的梦想和荣光,还有遭际和劫难,抱憾终身,或功成名就,大浪淘沙,或砥柱中流,大多都不在了,也写就了他们作为一代中国作家整体的不凡历史。不过“作家协会”这个名称还在,“作家”这个名称还在,只是“作家”的身份无以界别了,所谓“作协”的近万名会员,我们只能说他们是“会员”,当然,一定坚持,也可以叫“作家”。但有多少会员对社会亮着这个身份,凭着这个身份,满足骄傲着这个身份,令人神往着这个身份?内心里可能还自我界定为作家、知识分子,及其为不平踏路,为黑夜举火,为时代张帜,为民众担当进步大任,坚持一种品格和判断,自认为是时代风范,民族的先知先觉,乃至先声,但到了“现实”,且不说尊贵及其他,大多数,仅仅是文学在当下越发的冷落、寂寥、小众、圈子化,且大有被新科技时代、多媒体、游戏和娱乐所取代,似是到了穷途末路,内心就悲催和凄凉了。危机,茫然,惶惑,慌张,不止现在,一些人很早就在谈论文学的生死和未来,以及有没有未来,怎样的一个未来。这是沉重的话题,是另外的一个话题,说来,不合时宜,会辜负风景。事实上,仅就物质而言,整个中国人包括作家都已进入现代化生活,早已衣食无忧,远比旧时代好;文学也并不显弱的,一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量,是过去数十年的总和所不及;有觉昔日“光芒”与“荣耀”消隐,只能证明中国开放带来了文化的创新性、现代性、多元性、丰富性,民众的精神生活不再贫困,不再对某一形式单一倾心和专注了;纸质书籍与网络阅读平分天下,作家以其独立之思和审美创造,依然受人热爱和尊敬。

    作协有杭州、北戴河、雾灵山等好几个创作之家,不对外经营,只提供给“会员”或者说“作家”写作或休假的。个人负担部分费用。这应该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取向性倡导,也是高度和气度,并进入具体的运作,它表明于此只有拥有“作家”这个身份者,方可享有的一份权利和荣耀,就像我,来到这里,不仅有了“作家”的身份认定,而且有了做一名作家的那一点点应该有的社会尊贵。再想想,也没那么复杂,这就像是社会上好多个单位组织的退离休职工或劳模外出参观、旅游、度假,是一样的。有一点点福利,一点点特殊,也有一点点身份的光荣。

    说到底,无论文学在现实遭遇了怎样的尴尬,但伟大的经典,永远担负着民族精神的审美、愉悦、传承、教化,还有启蒙,而伟大的经典,来自作家的艰辛创造。有意思的是,创作之家除了日常购买和配置大量的书籍供阅览外,从创办之初就要求来此的作家,携带来自己的著作,创作之家辟有专柜收藏和陈列;在此创作、会友及社会活动,包括休假,皆留下影像保存;工书法、擅丹青者,不吝赐予墨宝;都不能,每一批次来此的作家,还会有一个集体合影、题赠和签名。如此来来往往,年复一年,四时代谢,春华秋实,这些收集,成为积累,成为积淀,丰富而深厚,很多都已成为时间中的遗存和物证,成为珍贵的史料,极其难得;后来者尤其年轻的作家来此,触摸那些曾光照了往昔时代的知识精英和文学大家,感慨,感佩,感怀,像是阅览一部另外形式的中国史、中国文学史。创作之家这就无形中拓展了它原本单纯服务功能,有了文化的意义。

    巴金先生八十高龄后,曾四次来此小住,题词曰:“这真是我的家”,后被刻石,立于院内。巴老说的是内里,氛围和感受,可理解为内容;而我说的是外在,环境和景观,是说它的形式。因此我在我的博客上,贴出了好多“创作之家”的图片,白壁灰瓦,清静雅致;花树繁茂,浓郁葱茏,尤其是门侧墙外的芭蕉和后院的樟树,还有正开花的大团大团浓艳的紫薇,以及天井下水池边斜逸而出挂满红果果的天竺葵,马头墙上的有些诗意的野生草丛,瓦楞上的苔藓,墙角落果自生的藤蔓和绿植,自由攀援,自在伸展,自然之态,听诸季节和岁时,阳光和雨露,猜想可能从当初到现在,从小嫩苗儿到参天大树,就没人动它。加之那些著作和影像,书法和绘画,题词和签名,无处不见证着时间、流水、光影、斑斓和斑驳,自然也营造了一个自在的小世界、小天堂、小殿堂,美美的,静静的,非城,非乡;亦城,亦乡,近乎孤独,近乎孤傲,近乎孤绝。我说的“孤绝”,并非城乡所在的考量,而是气质。如此说,是我发现这个曾经的金文体的“孟庄”,从初建到现在,四围除茶园、山林、竹园、河流,以及极远处的三五乡村民居外,前后左右没有任何建筑与之毗连,这便真是一处独立的自在小世界,与世隔绝,又融入自然,是境地,也是境界;一早一晚,不经意,你便隐约能听见一侧灵隐寺深沉悠远的祷钟,也能遥遥望见极远处农家升起的淡蓝色炊烟。连我都觉得,在此居住,哪怕暂居,是福祉,是尊贵,好安心,好让人眼气。

    博客落款记载,这段文字是2012年6月19日写于杭州灵隐路白乐桥1号,我的天,十年匆匆,又过去了,据说也是因了当下的新冠疫情,创作之家已关闭两三年了,不知它那南方特有的做工精致的双扇门,何时能够重新打开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