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大人物

2021-12-30抒情散文青衫子
《末代皇帝》拍得好。分析原因,或许与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提供的资料有关。没读过那本自传,不知道具体内容,从电影传神的人物刻画和场景呈现来看,必定采用了其中的相关细节。当然了,导演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看过清末一些黑白照片,宫廷,京城,有大……
  《末代皇帝》拍得好。分析原因,或许与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提供的资料有关。   没读过那本自传,不知道具体内容,从电影传神的人物刻画和场景呈现来看,必定采用了其中的相关细节。当然了,导演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看过清末一些黑白照片,宫廷,京城,有大户人家的老爷夫人小姐,也有目光呆滞的普通百姓。也看过一点影像片断。看着那些人物场景,感觉历史一点也不遥远。或许因为有了这些印象作为基础,第一眼看到,就被影片的格调氛围吸引了。   开始观看的是英语版,配音非常好。特别是慈禧,妆化得像黑山老妖,非常戏剧化,人物表情动作传神,把一位手握大权大限将至的女人刻画得鲜活有味。像是漫画或是戏剧人物,明明知道有夸张成分,可是一点也不虚浮,因为有神在。   慈禧的戏分不多。她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告诉小溥仪,皇帝驾崩了,要立他为新帝。她躺在巨大夜明珠映照下的大床上,周围是上了年纪的太监宫女,一具容器中煮着长寿汤,里面的龟还是活的,她拒绝了捧到面前的长寿汤,咽下一口气,嘴里被含上珠子。整个场景非常诡异,有着强烈的灰暗色调。   作为清朝极受争议的一位大人物,慈禧直面死亡的那份从容让人讶异,死前最后一刻如一段朽木,周身上下透出至上权力长期浸洇形成的特有阴鸷。面对一个黄稚小儿,面对未来的清帝,慈禧的眼中充满玩弄一切于股掌之间的自大和从容。   一个尿尿活泥玩儿蝈蝈的小孩子被她定为清帝,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然从容规划决定事关朝堂走向的一切。   从小溥仪的神色看,对于这个被称为老佛爷的大人物,他并非有多怕,更多的是好奇。或许在小孩子看来,她无非是一个生命垂危的老女人而已。更何况,他连生命垂危连什么是死都不清楚,更不要说什么清帝,至高无上的权力。   同其他宫廷戏相比,《末代皇帝》中的演员少有光鲜亮丽,比如溥仪的母亲,容貌既不出众,穿着打扮也非堂皇。这给人的感觉更加真实可信。这其中也包括溥仪妻子的扮演者陈冲。   作为清代大人物的代表之一,慈禧走了,偌大一个皇宫,偌大一个中国,交到了一个小孩子手上,溥仪成了短命皇帝,一个八岁还吃奶的帝王。还没等他明白帝王权力的真谛,民国开始,他同一众奴仆被圈宥起来,成为名存实亡的帝王。或许这一切,慈禧隐隐料到了,所以在传位给溥仪的那一刻,眼神中含有隐隐的嘲讽意。   大厦将倾,一个尚未断奶的黄稚小儿岂能支撑。可是,命运作怪,他成了皇帝。他不知道皇帝意味着什么,周围那些奴才加小心侍候他,哄他高兴,陪他读书,学礼。从太监口中他知道了,皇帝的权力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在他的命令下,一位老师端起砚台,把墨水喝掉。他坐在鸾架上随时叫停,要走路,领着弟弟在前面跑跑停停,逗引侍从转圈圈。   这是小孩子的游戏,又不是简单的小孩子游戏,因为这种游戏只有一项规则,即服从,毫无条件地服从,服从溥仪,服从帝王,即使他乳臭未干。   在这种绝对服从中,人的精神被阉割了,透出一种腐朽气味,充斥着红墙内的每个角落。对于这种阉割,溥仪还不真正清楚,真正清楚的是慈禧,这种阉割不只限于红墙内,也漫至墙外。所以八国联军进北京,有老百姓引路,一点也不奇怪。就像电影《八佰》中的一句台词,我们的民族病了。病入膏肓。   对此,年幼的溥仪毫不知情,在他看来,离开家人带来的不安全感很重要,乳母的乳房是最好的慰藉。乳母坐在台子上,他上前去,解开衣襟,把头埋进去。不远处,先帝的妃子们坐在船上,手持望远镜,看着这一幕。哦?我们的皇帝又在吃奶了。乳母淡定从容,像是一点也没有觉察到不适,或者是,她已经习惯了这件事。   作为乳母,她更像是母亲,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孤独的孩子被一点一点打造成帝王。看着小溥仪被侍候洗澡,用水撩那些太监,看着那些太监极尽能事扮丑逗溥仪开心,她笑了,笑一个孩子的天真。那一刻,她的脸上母性满满。   可惜,她的保护只限于精神慰藉,并不能真正保护他。一墙之隔,袁大总统由人抬着,开启了实际统治。看着这一幕,溥仪醒了,知道周围的人都在骗他,大清朝没了。   作为末代帝王,溥仪不想呆在皇宫,想出去看看。开始不被允许,后来被赶出皇宫,反倒成全了他于自由的向往。他坐在车子上,带着婉容淑妃从容离开,似乎并未感觉到皇权没落带来的屈辱。再后来成了满洲国皇帝,直至成为战俘,接受劳动改造。   在此之前,淑妃要和他离婚,因为他已经不是皇帝了,她要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他不允许,因为皇帝不准离婚。   乱世之中,哄乱是必然的,矛盾冲突加剧,溥仪在清王朝结束之后,又被嫁接到满洲国,成了新的皇帝。想必慈禧不会预料到这种结局。那么溥仪呢,作为傀儡,他有选择权力吗,有选择不当皇帝的权力吗,有的,比如死。可是他没有选择死,选择了生,来履行异样帝王的角色。   从国家民族大义来说,这种选择是错的,越了底线。构成这种底线的,是由传统文化形成的气节,比如孟子主张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可惜,溥仪做不了大丈夫,顶着大人物的帽子做了小人物。促成于此的,有外因,也有内情,所谓历史车轮滚滚前行,由不得你任性。   总体来说,溥仪是个悲剧人物。生在极其讲究家国传统观念的国度,想必家和国这两个字在他的心里有着万般景象,不可与人言,也无法言尽。   影片末尾,被特赦的溥仪为曾经管教他的正遭受批斗的人说情,被推翻在地。新的历史洪流中,他成了不起眼的小人物。他解脱了,剥下从前的一切附庸,成为一名花匠。他来到所谓的家里,跨越拦绳,坐在曾经的宝坐上。面对质疑,从宝坐后面找出那只蝈蝈葫芦,交给小孩子。葫芦依旧,蝈蝈由绿变黄,竟然还活着。此时,溥仪的脸上露出小孩子般天真的微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