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登山,翻阅一部书

2020-09-17抒情散文何足道哉

登山,翻阅一部书“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喜欢登山,也喜欢观水,但这似乎与“仁者”、“智者”扯不上什么关系。喜欢登山,是性格使然。喜欢大山的深邃幽静,更喜欢大山的大度包容。喜欢在大山里行走,对一峰一石、一草一木,一飞泉、一流瀑、一只宛转的
登山,翻阅一部书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喜欢登山,也喜欢观水,但这似乎与“仁者”、“智者”扯不上什么关系。喜欢登山,是性格使然。喜欢大山的深邃幽静,更喜欢大山的大度包容。喜欢在大山里行走,对一峰一石、一草一木,一飞泉、一流瀑、一只宛转的鸟儿,一朵摇曳的花儿,去阅读、去体悟。
  塞外多山,山以土山,石山为主,少树木,多呈嶙峋、巍峨之势。
  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到农村去,就有了许多亲近大山的机会。我总是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拜访那许许多多、大大小小或平缓、或峻峭的山,感受大山不同风貌,体悟大山的风骨与情怀。
  像那山势平缓,多土,少石,树木稀疏的土山,所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绵延的平和,起伏的雍容,真正具有一种“仁者”风度。
  行走在这样的大山之中,看见那深厚的土层被雨水不断冲刷,经年累月,那些连绵的山形成了条条纵横交错的深沟大壑。那些原本浑圆的山头,曲线优美起伏有致的山脉,被深深撕裂开来,那些一层一层泥土的横截面裸露出来,像是大山贫瘠的肌肤,赤裸裸展现在眼前,就感受到了一种切肤的痛。
  浑圆的大山被生生撕裂开来,天长地久,成了深深的沟壑。走进沟壑,就窥见了大山那丰富的内涵。沟壑在大山里纵横,人也纵横在那些沟壑里,就像进入一部书里,在翻阅一部书的书页。那一层层堆积的泥土,有薄有厚;泥土的颜色,有深有浅;泥土的类别,有单纯,有混合。那是岁月的积淀,是一部大山一页一页地书写。这里面记载了山中岁月的风云变幻,记载了这个地区沧海桑田的变迁,自然,也将山里人的喜怒哀乐深深掩藏在岁月的深处。
  我站在深谷的底部,一页一页翻动那沉重的书页,一行一行阅读,去体悟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大山的艰辛与苦难。
  土层很厚的山上,树木却很少,现出一种荒凉萧瑟之态。因为干旱少雨,更是因为光秃秃的山上,涵养不住稀疏的雨水。有限的雨水顺着那些纵横交错的沟壑流失了。沟壑流失了雨水,雨水冲刷了沟壑,年年月月周而复始,沟壑越来越深,大山越来越贫瘠,树木艰难地生长着。山里的人,不甘心守着这样的荒山秃岭,不甘心这样贫瘠下去。一代一代人不懈努力着,植树造林,希望自己的家乡也有青山碧水,也有山高水长,也有树木层层叠叠、郁郁苍苍。可是,树木仍然稀稀落落,东一片,西一片散落在山坡,藏在谷底,像书页里的插图,无法去覆盖,只能去装饰。土黄色的大山,袒露在阳光底下,一年又一年。
  忍不住长长的叹息,去寻找那一棵又一棵,一行又一行,一片又一片的树木。这些树木啊,瘦弱、苍老、粗粝。在这荒凉的大山里,却是最温情的文字,让前来阅读的人,有了某种感动,有了某种感慨。这些艰难生长的树木,不仅仅是山里人的希望,也是山里人精神的最好注脚。
  在这样的大山里行走,你读到的不仅仅是荒凉与艰难,还有顽强与不屈。
  那种石头多而土壤少的大山,在内蒙古高原是最常见的。这种大山高耸陡峭,山势险峻,挺立的高原上,是高原的脊梁,显示出北方大山峻峭的风骨。
  这样的大山给人的感觉就是坚韧、硬朗、像塞外的汉子。
  相比较而言,我比较喜欢这样高耸、陡峭、具有巍峨气势的大山。我所居住的城市的东边,就有一座这样的大山,因为山体呈现褐红色,当地人称之为“红山”,是塞外大山的典型。
  红山,因为地处城市的边缘处,又因为这“红山”与城市的名字“赤峰”颇有渊源,所以,这座巍巍的大山就不断被添加了许多人文的东西,更因为这片土地上曾经诞生悠久的中华文明,不断从地下发掘出许多史前人类活动的遗迹,出土了许多极为珍贵的文物,这些东西统统被命名为“红山文化”。这座城市边上的大山,就不仅仅是一座自然之山了。
  山与人一样,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承载许许多多毫不相干的东西,变得面目全非,这或许是大山的不幸;因为承载了这许许多多的东西,这些大山得以名扬天下,变得丰满而厚重,或许这又是大山的幸运之处。
  我曾不止一次走进红山,在一座座高耸山峰面前仰望,在一条条山谷里流连,一点点去寻找,一页页去阅读。
  两座笔直峭立的山峰之间,辟有陡峭的台阶,沿着级级台阶攀援而上,在快要到达山顶之处,迎着呼啸的山风看过去,会看见那红褐色的陡峭的山峰上,镌刻着“木栏碑”几个大字。古朴斑驳、苍劲有力,历经千年风雨依然赫然入目。不知何人何年何月镌刻于此,木兰是否葬于此,已经无从考证了。但这峭壁上的刻字,的确是出自古人之手,那种风蚀雨淋的斑斑痕迹可以作证,还有那个与这刻着古字的红山遥遥相对的,已经坍塌的“花木兰城”的遗址可以作证。这座城市,这座巍峨的红山,确乎与那个家喻户晓的奇女子花木兰有着不解之缘。攀援到山顶,在平缓处,建有一个亭子,名曰“木兰祠”。这应该是今人修建的,那些现代的建筑材料,还有风梳雨栉的深浅程度,不小心透露出了玄机。今人的建筑,修筑在那些历尽几千年风雨沧桑的古典建筑身边,无非是锦上添花或者画蛇添足,多一处收费的借口而已。对那些阅读者而言,丝毫引不起翻动的兴趣。
  就红山而言,最值得一读的,当属那闻名遐迩的“红山文化遗址”。所谓“红山文化”在网上随处可查,在这里的确没有赘述的必要。而“红山文化”的命名,自然与这座红色的山峰有关,红山之上,当然不能少了与之有关的人文遗迹。可惜的是,那些出自于地下的文物,风采依旧,灿烂依然,可是山上的,却在几千年的岁月里,被雨打风吹去。而那凋敝茅草屋,几根粗粝的木棍,一抔黄土,人为的痕迹太重,过于虚假,根本无法承载红山文化的厚重。让前来凭吊的人,有了隔世的恍惚,很难做精神上的穿越,与红山文化的精髓做一次悠然心会的交流。
  登山,与阅读有关,这大约契合了古人所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古训。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在他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写道:“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登山其实就是一场心灵的阅读,一次内心的洗涤与净化。
  山的内涵实在太丰富了。自然的、人文的;文化的、宗教的;当然还有眼前的、心中的。走进大山,去拜访,去阅读,去体悟,就是人生的体验。
  登山如翻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岭与峰,高与低,就是不同的境界。而这样的境界,与山无关,与人有关,与人的阅读有关。
  2014-6-30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