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四月芳菲】松萝

2021-12-25经典散文
[db:简介]
松 萝

贾志红

       阿媛开了一家户外用品专卖店,她为她的店取了这样的名字:松萝之约。多么脱离尘世的名字啊。霓虹灯装饰的大招牌在夜晚的东方路上闪烁着,发出和名字相背离的尘世之光。
       我向一位植物学者问起松萝,他略略有些诧异,估计从未有人问及这种植物吧,人来人往,多是向他请教花卉的栽培或者某种能够带来收益的经济作物的种植问题,他需要在脑海里搜素一会儿才能开口讲述松萝。那植物在某个角落被遗忘很久了,被时间的尘埃覆盖。
      这是我第一次听一个声音这样说起松萝,像听一个久远的故事。很多年以前的平原像如今的高原一样,空气干净,河流清澈,植物遍布原野,原始的地衣植物松萝也在其中,凡有高大树木的地方就有松萝,它们附生于乔木的枝干之上。植物界和动物界相似,低级的必是脆弱的,如同人类的婴儿,松萝是植物界的孩童,对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只在非常洁净和湿润的地方生长。后来大地污染,首先从低海拔的平原开始,河流脏污,空气混浊,松萝无法存活,节节败退,往高海拔的地方逃亡。现在,只有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地方才能见到松萝,与它们伴生的大多是杉树或松树等耐寒的针叶树种。目前国内松萝分布的区域集中在青藏高原边缘的川西地区,在河流湖泊之畔或森林茂密的湿润山麓里。
       我凝神静听,我看着他手指轻轻叩击着办公桌,面露怅惘,似乎还有话但欲言又止,停了一会儿,他说,我们人类还是尽量少去打扰脆弱的植物,否则它们还会逃往更高的地方,或者,永远消失。他声音温厚又忧虑,很多年以后我忘记了他的名字但依然还记得他的声音。
       但是,终究没有人能挡住好奇者的脚步。我们去川西,在一座座山峦和一条条沟壑间穿行,找寻松萝。我们在行程单的最显著处写了一行字,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以此安慰尚存的忐忑之心。
       在海拔三千米的孟屯河畔,我们与松萝初遇,它们极美,那细长而柔韧的淡灰绿色枝条从半空垂落的样子撩拨得人心生柔软。稀疏时如丝如缕,在微风中曼妙飘荡,稠密之处又似烟似雾,如梦如幻。它们果然附生在伟岸的松树杉树之上,枝蔓从树的枝条上垂下来。我留意它们的根,我看见了松萝在松树或杉树的树干上长出的气根,正是这气根靠着汲取空气中的水分滋养它们的生命。只要一点点水就够了,就能活了,但水必是纯洁之水。这脱离尘埃和泥土的活法令它们充满仙气。它们就那么挂在杉树松树的枝枝丫丫上,因为轻盈,一丝丝微风就能使它们颤抖不止,那么惹人怜爱,也让人隐忧。
      夜晚,我们在河畔的繁星之下喝酒,聊着漫无边际的话题。阿媛走过来悄声说,那边的松萝在下雨。我走过去,站在浓密的松萝织就的藤蔓之下,果然有淅淅沥沥的水珠如雨点一样飘飘洒洒地落着。十几米之外的星空之下,喝酒的朋友们谈兴正浓,他们不知道这边植物叶尖上凝结的水珠,正在一滴一滴地飘落。我和阿媛都明白这个现象是三千米以上的海拔以及昼夜的温差形成的,但我们不想去探究它背后那些枯燥和冰冷的科学原理,我们宁愿相信这些植物也有满腹的心事在这寂静的夜里悄然抖落。也许这一夜的洒泪一直要持续到第一缕阳光亲吻过来的时候。只有阳光的亲吻才能止住它们忧伤的泪滴。
       那一刻,有说不清的情愫控制我们的内心,千愁万绪从心底的某个地方涌上来,又从眼睛里涌出来,我和阿媛,两个成年的女人,竟然泪光盈盈。
      从此以后,我们俩痴迷松萝,频频为它远游。我们漠视植物学者的忠告,深信自己不是造成雪崩的那一片雪花。有一年,我们在贡嘎南坡号称仙女梳妆镜的伍须海,海拔三千七百米的秘境之地,再遇松萝,它们一片片如同丝织的帷幔,把森林装点得像仙女的闺房般神秘。又一年,在瓦灰山的山麓里,海拔四千米的高地,我们看见松萝高挂在一片壮硕的杜鹃林中,瓦蓝的天幕下它们宛若杜鹃树腰间飘逸的缎带。总是在人渐行渐稀的地方,松萝由丝丝缕缕到连连绵绵。越是在人类连呼吸都感到艰难的地带,松萝越是舞蹈得令人心里一阵阵发颤。
      海拔越来越高,我们和松萝在越来越高的地方相见。初遇松萝的孟屯河谷,据说后来游人如织,松萝已了无踪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