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推敲一场雪

2021-12-25抒情散文惊涛拍案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5 编辑

  ——倾听任先青的《用花朵说出》文\惊涛拍案把日记摁住日记怕风吹把夜摁住夜怕听到你心跳的声音——《用花朵说出》我相信这就是任先青的世界。一切都像孩子的……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5 编辑 <br /><br />  

  ——倾听任先青的《用花朵说出》

  文\惊涛拍案

  把日记摁住
  日记怕风吹
  把夜摁住
  夜怕听到你心跳的声音

  ——《用花朵说出》

  我相信这就是任先青的世界。一切都像孩子的目光一样娇嫩、乖巧,纯净而警觉,却不乏成年人的睿智、丰富、敏感和通透。在这个宁静、寂寥、空阔无边的世界里,他独自潜心经营着一个饱满、丰盈、自给自足的情感王国。在这里,任先青虽然是作为一个“满头雪花的旅人\这个冬天  注定迎风流泪”,但是他却举重若轻地忽略或者说跨越了所有粗粝的遭际,甚至“不在乎自己已被生活底色捆紧\心  慢慢破碎”。撇却所有的疼痛,他专注于构筑自己强大的内心堡垒,无数个这样的夜晚,他在自己的国土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驰纵八荒:“我是倒在钢琴上的琴手\我的话  要在黎明时分\用花朵说出”。

  这无疑是诗人的一种人生自况和暗喻:懂得过程和结果,更懂得如何隐忍和取舍。我们清楚地看到,诗人在生活刃锋上左右摇晃的坚持中,呈现出一种屡败屡战的带血的微笑——这是一个人历尽沧桑后,用生命之血绽放花朵的独白。换言之,是一种豁达、坚忍、平和、不屈不挠的生活姿势。

  每个人的生命自降临之日起,无论曾经怎样的淋漓畅达、纵横自如、快意恩仇,最终,都将在时光的步步紧逼中知晓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滋味。任先青因为健康原因,比别人更早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但是他用诗歌设置了一道闸门,成功地将所有的苦难和不堪过滤掉,河蚌抱珠一样,孕育出了精致、珠圆玉润的精神世界。读他的诗句,几乎看不到任何伤痛与困苦带来的灵魂怨怼的划痕——换句话说,他巧妙地转移了这些打击和锤炼的重压和方向,借力打力,毫发无损地全部用在了增强诗歌之珠的光芒、亮度和成色上——正是因了这个过程,才使得他内心世界不断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和璀璨光华。

  作为一部诗集,《用花朵说出》汇集了任先青像《推敲一场雪》一样沉入生活、推敲生命意义的全部心血和精神追求,这些心得,被他一句句“提纯”,《用花朵说出》,成为一件件精致典雅的青瓷,散发出诱人的光芒。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在青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而任先青作为一个作者,所有的诗写在更大程度上,就是“用花朵说出”的所有奇妙底蕴和暗示,同时借助他丰富纯美的表达,营造出饱含巨大想象空间和张力的唯美世界,给读者带来神秘的灵犀冲击和享受。

  花朵的世界是微妙的、奇幻的、精巧的,也是神秘的,能“用花朵说出”的,肯定是像花朵一样娇嫩、芬芳、恬淡的“秘密”。诗人能心有灵犀一点通地“令”花朵开口说话,本身就是奇迹,更奇的,是它们说出的,正是作者要说的。这些话语,同样需要我们要像花朵一样内心宁静、安详、平和,才能知晓这样的“秘密”,走进它们的世界,倾听到天籁一般奇妙的声音。

  与前些年给诗人带来广泛声誉和诗坛地位的“大”题材明显不同,《用花朵说出》中,诗人的取材明显转入“雨水”、“苦丁茶”、“黑蝴蝶”、“蟋蟀”、“候鸟”、“早晨”等身边的日常生活细节和场景。在这里,作者远离尘世的喧嚣,走进内心王国,沉溺于对“一场雪的推敲”,“向你打听一枝梅”,独自“慢慢理解一滴水”,观望“一块玻璃破碎的过程”……这样的诗写姿势,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是与花鸟草虫为伴,表达周边世界的变化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感悟,他准确扑捉的,是《被一株花安慰》的温暖,是《推敲一场雪》的欣喜和精致,是《用花朵说出》的决绝和纯净。这些庸常生活中的琐碎感受和细节,一经诗人的妙笔点化,立刻被赋予鲜活灵动的气息。如写天鹅的起始一句:“天上翻书\水里写诗”,直接切入,干净利落,表达准确、简洁、细腻、形象,却留出饱满的想象空间和意蕴上的留白:天鹅在天上翻动的是翅膀,在水里游弋的是影子,诗人只是将这两帧图像“提纯”,“拿”出了神韵,巧妙地“点活”了天鹅翩翩飞舞的“剪影”,同时,拟人手法的运用,把这一过程再度“提纯”,打开了读者耳熟能详的另外一个空间,给人以新鲜别致耳目一新的感受。这样的例子在他的诗句中比比皆是,显示了诗人大而化之、游刃有余地处理日常书写的技艺日臻纯熟。

  最高的技巧就是无技巧。任先青的高明之处,在于诸多技艺在诗写的表现中并不留下蛛丝马迹,如同水墨中的留白,或者简笔画,只是简单地几笔,就勾出清晰的画面和能让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空白,这样的空白使得文本有了极富弹性的张力。如:“心灵寻找翅膀的季节\手指就是惊蛰”、“时令换了一双新鞋\越跑越快”、“把雪花绣在身体里”、“季节的封底\我  向你打听一株梅”……这些句子包容的空间,无不需要读者加入自己的想象,补充完成后,豁然感受到一种惊奇和颤栗。

  言为心声。面对生活中的不堪和冲击,一个人的坚持,需要的是一种灵魂的硬度和韧度。这种坚守,在任先青那里,凝聚为“铁”,在《直逼内心的铁》中,他说:“即使被敲打出声音\铁也不掏出内心的疼痛”、“铁更像一个人灵魂的回声\朔风一样  口气很硬”、“铁沉重得让你无法打磨\铁更多的是自己打磨自己”,诗人的霸气在这里偶露峥嵘:铁无需外人打磨,也打磨不了,只有铁自己才可以打磨自己。换言之,一个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宰,何去何从,改变一个人轨迹的,只能是自己。

  面对生活粗粝的遭际,任先青的抗争没有丝毫廉价的仇恨和怨怼,他呈现的是内心的沧桑和悲悯,悲悯之后的平和与达观,达观之后的隐忍和宽容:“痛苦之夜  一场大雪\我白了\我在冬的废墟里攥紧体温”(《向你打听一枝梅》)。生命的韧度由此常常被拉到极致,“——火焰熄灭了吗?\火焰依然在灰烬中存活!”(《细雨》)这样的劫后重生,在任先青的诗歌中,被不断呈现:“等待吧  头颅之外躯干之外\必将喷溅出愤怒的枝芽\那是男人的血\被盛大的沉默推迟……”(《一排被伐掉头颅的树》),这是铮铮铁骨无所畏惧的灵魂的呐喊。正如海明威所言:一个人生来是不可战胜的。一个暂时不幸被生活打倒的人,一定会在沉默中选择另外一种方式重新站起来。

  事实上,不单是花朵替诗人说话,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在被他“用”来说话。因为“实在无法做到\在师傅精确到秒的算计里——直取生活!”,“不知你用旧的身体  该怎样\才能穿过尘世的疾病”;奋进中的诗人也难免困惑:“告诉我  要让苦难开花\我该如何着手?”。即便如此,他也从没放弃:“你立正站着  从不稍息\春夏秋冬活在自己命里\睁着眼睛完成睡眠\于静立中  把万里长路走完”。在灵魂的万里苦修中,一切逐渐清晰和明了:“金属就在你身边\你却常叹:金属下落不明”(《金属的下落》)。一切景语皆是情语,这个“金属”,与其说是精神中的“铁”,不如说是诗人找到了真正的生活真谛和心中的明灯,学会了“从灰烬里找到月光\洞察苦旅人生  处处深渊”。他清楚地知道,正在经历着的一切,“这是多么深刻的飞翔呵\超越了语言\以风暴的形式朗诵幸福\把苦难  悬在翅外”(《又一次写到鹰》)。正是这个“把苦难悬在翅外”,让我们知道,只有飞翔,才能彻底摆脱苦难的困厄和纠结。我们的飞翔只需要目标和力量,不需要沉重的苦难。

  灵魂超脱尘世暗疾折磨的诗人,清楚地知道如何应对:“像往常一样  我的心\早早亮了\路过废墟  护好瓷器\追寻温暖的源头”,“看我  已把朴素的劳动\钉子一样  楔进\黎明的光里”(《黎明》)。无疑,一个心早早就亮了的人,已经对生命洞若观火,明察秋毫,他知道如何绕过自己从前的废墟,护好自己内心的瓷器,用闻鸡起舞的精神,去追寻温暖的源头:“把春天借过来\又把春天提纯”(《枯叶蝶》)。

  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解读常常因为出现偏差而左右彷徨,无所适从。但在任先青这里,一切凸显出稳定和大气,他表达的世界是准确和清晰的,这显然源于作者的自信和内心信念的坚定,即使在书写痛苦和无助时,深层的坚定和毫不妥协也是清晰的。任先青常常选取一个微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小小的角度入手,洞察秋毫,微言大义,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领悟。他选取的意象也是清晰的、明确的,从不拖泥带水。同时,任先青的文本都倾向于短小、精致,气息鲜活、文字空灵、简约,表达的层面却一层叠加一层,既可以让新手读到“热闹”,也让颇有感触者读出味道和门道。他像一个谨慎、严肃的金匠,用《推敲一场雪》的耐心和精心,打磨出一件件极为雅致的精品。

  源于任先青诗歌表达的清醒、准确、别致和精巧,我有理由相信,他的路子将更加稳定、精致、开阔,他的世界将因为倾心经营而不断精彩纷呈:“一树月亮\不管你想还是不想\它自己亮”。

文章评论